读后感写作格式.doc
读后感写作格式读后感的写作格式 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成的文章.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常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 分析p 能力, 自学能力,帮 帮助学生丰富知识, 提高写作能力, 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辨别善恶, 真伪的能力.读后感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写作规范的读后感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写作能力.(一) 读后感“ 引议联结” 的“ 橄榄型”结构特点.引 - 简要引述原文内容, 尤其是要对材料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做简要介绍.议 - 就原文的思想内容, 人物形象,故 故事情节或写作特点等 谈感受, 要集中力量谈自己感触最深, 能有话可说的某个方面来写.联 - 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做深入的议论 论, 避免就事论事, 泛泛而谈, 更宜避免牵强附会.结 - 总结全文 ,发出号召。以上四部分中,“ 议” 和“ 联” 是重点,是核心; 而引和结为次要部分, 可以形象的比喻为“ 橄榄型“结构”。” 引议联结“ 的结构只是一般的写法,不必拘泥, 写成新的八股文.” 联“ 要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情况,不要空发议论.还要避免联系自身时就一味检讨自己的呆板写法.( 二) 读后感写作的基本思路如下: (1) 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 读书, 文的篇名 名, 作者, 写作年代, 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 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 简“ 字, 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 文的具体内容,而 而是要 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 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 引) ) (2) 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 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 的, 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 可以在篇首 首, 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 学, 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 把观点写在篇首 ( 议) ) (3)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 是对基本观点( 即中心论点) 的阐述,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使论点更加突出,更 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 所摆事实 实, 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联) ) (4) 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 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 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 言行, 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 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 前后脱节( 结) ) 以上四点是 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 简述原文“ 一般在” 亮明观点 点“ 前, 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 三)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重视” 读“ 在” 读“ 与” 感“ 的关系中,” 读“ 是”感 感“ 的前提 、 基础;” 感“ 是” 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 读“ 而后” 感“, 不” 读“则 则无 无” 感“.因此, 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 文, 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 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 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 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 滥竽充数“ 成语故事为例:1、 、 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 露馅“, 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2、 、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 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 不能搞华而不实, 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3、 、 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 大锅饭“缺 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 为南郭先生 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 打破” 铁饭碗“, 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 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 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p 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 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 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四) 读后感写作方法步骤:1、 、 读原文, 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 多读几遍, 从字词句到文章的布局谋篇, 直至文章中心.力求读懂,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 延伸下去,展 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果 没有读懂原文, 没有了解中心, 那怎么能有深刻的感受呢如果没有深刻的感受, 就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2、 、 摆好位, 侧重” 感“ 读懂了原文, 并不是就能写好读后感,在 在写好应注意方法: 一般文中既要有” 读“的内容, 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 应概括介绍 绍” 读“ 的内容或对自己有深刻启示的语句应略写, 从而引发自己” 感“ 的内容.又 又要有” 感“ 的内容, 结合实际, 要和” 读“的 的内容紧密联系, 写具体做到” 读“,” 感“相 相联 联, 有略有详, 有感而发.3、 、 抓住点, 联实际.有的学生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 写读后感是不能面面俱到, 这样就使内容杂乱 乱, 中心不明确.所以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结合自己的身平经历, 深入写下去, 升化中心, 这样就做到了中心明确,观点鲜明, 使人读起来亲切舒服.(五) 读后感写作例文 要 珍 惜 时 间 - 匆匆读后感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 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所感到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情.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 现在, 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 变化的持续性的表现 现.时间没有声音, 没有影子, 没有踪迹.每 每个人都拥有时间, 但是, 有些人却无法合理支配时间, 只能让时间从他们的身边悄悄溜走.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 时间最不偏私 私, 给任何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 时间也最偏私, 给任何人一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你是否觉得这句话自相矛盾呢不,不矛盾.我们都知道一天有二十四小时,这是时间的公平之处.那为什么时间又是偏私的呢因为这些人随意浪费时间,任凭时间飞快地流逝, 一天一事无成.他 他抛弃了时间, 时间也抛弃了他.因此, 他的二十四 小时是短暂的.而有些人合理安排时间, 珍惜时间, 不虚度时光, 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他们用二十四小时做了平常人需要二十五小时, 二十六小时, 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他们的二十四小时是漫长的.” 赢得了时间, 就赢得了一切.“ 列宁的这句话彻底地反映了时间的珍贵.”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就说明了一个人年青时不珍惜大好时光, 到老了只能白白地叹息.如果年青力壮的时候就努力学习 习, 那他就赢得了时间, 也就赢得了一切,也不会为年老时碌碌无为, 而感到悲伤.有些人虽然知道应珍惜 时间, 却不知如何去做.有些人以为每天都慌忙地做许多工作, 就是珍惜时间; 有些人以为把一天的时间都塞满事情, 也不管事情是否有意义, 就是珍惜时间; 也有些人以为从早到晚一心一意忙着票子, 房子,位 位子 子, 车子, 就是珍惜时间.他们统统都有错了 了, 珍惜时间不是整天都忙碌地去工作,不是去干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更不是视庸俗为潮流, 视利已为高尚, 一生只为自己谋求利益.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建设祖国, 造福于民, 用仅有的时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才是珍惜时间的最终目的.燕子去了又来, 杨柳枯了 再青, 桃花谢了又开.我们曾经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转 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偏走这一遭啊我们何不趁此大好时光, 珍惜时间, 努力学习, 为达成珍惜时间的最终目的而奋斗呢 古人曾说过” 一寸光阴, 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长歌行一诗中也提到”少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每当我听到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 我就想起了朱子清的散文匆匆.这篇文章讲的是时间一去不复返, 不要虚度光阴.从中我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联想到了自己已度过了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 而这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我却干了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 只有匆匆罢了.在四千多日的匆匆里, 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公司人员向老板请假, 公司老板对他说,一 一年 年 365 天,52 个双休日, 减去这 104 天,还 还剩 剩 261 天, 你每天还有 16 个小时不在工作岗位上, 减去这 170 天, 还剩 91 天, 你每用 天用 30 分钟喝咖啡, 用掉 23 天, 还剩 68天 天, 你每天吃饭用 1 小时, 用去 46 天, 还剩22 天, 你通常每年向公司请 2 天病假,只 只剩 剩 20 天, 每年有 5 个节假日, 公司不上班,这 减去这 5 天, 还剩下 15 天, 公司每年慷慨放 地向你放 14 天假, 这样算下来, 你工作时剩 间只剩1 天, 而你还这 要请这1 天假.读完这则笑话, 我不仅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又有一丝寒意, 虽然这位老板计算时间的办法不一定准确, 但是这足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朋友, 每当你打电脑的时候, 日子从键盘上过去, 看电视的时候, 日子从屏幕里闪去.朋友, 人生虽短暂, 但细细地算一算, 一生中我们有多少时间是用在工作 作, 学习上呢记得陈忠实曾经说过: 无论往后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挫折, 怎样的委屈, 不要动摇, 不必辩解, 走你自己的路吧 吧! 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 都会耗费心力 力, 耗费时间, 耗费生命, 不要耽搁自己的行程.”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候, 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呀.&t;朋友们, 珍惜时间吧! 时间就是金钱! 就是生命!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