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答案.doc
乡村振兴战略答案乡村振兴战略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美洲引进到中国的水果是?A、烟草B、菠萝C、西瓜D、梨2、中国农业起于什么时候?A、20_万年前B、5万年前C、1万年前D、5000年前3、建设乡村文化礼堂,肇始于那个省A、浙江B、福建C、广东D、江苏4、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A、手段B、保障C、目的D、基础5、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是()A、产业振兴B、农民生活富裕C、实现传统乡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性D、乡村人才振兴6、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节约型技术()A、节水B、节能C、节地D、节药E、节肥F、节劳力7、农村社会治理开始朝着网格化方向实施制度创新,实施“民生110”工程。表明:国家权力契合农村基层法治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以()的多元救济通道;A、以基层司法为核心B、以传统文化文化为核心C、以乡贤规则为核心D、以村规民约和村民意愿为核心8、使民主制度运转起来的关键是要让( )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行为习惯。A、村民自治B、民主精神C、民主选举D、民主复议9、村党支部是执政党在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它按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其职权,其合法性基础是基于宪法和党章的国家权威,A、中国共产党章程B、村民自治法C、村规民约D、国家行政法规10、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须以()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和中国梦宣传教育。A、儒家B、社会核心C、传统D、法治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推进基层农村有效治理内生性关键要素,包括()A、利益相关B、关系相融C、阶层相近D、地域相近E、文化相连2、那几种为我们祖先驯化的,在中国农业四大发明中。A、稻B、麦C、茶D、大豆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首先要按照有标准()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A、有网络B、有内容C、有报刊D、有阵地4、下列那些属于乡村文化建设工程A、文化广场B、村史馆C、文化礼堂D、修族谱5、当前中国农村在村落内呈现“小聚居”的特点。人口多、地域广,地域之间没有共识,农民认同感不强,参与机会少,参与成本高,参与质量比较低。因此以村庄为单位的村民自治大多走向了()A、形式化B、精细化C、文本化D、悬浮化E物质化6、生态农业按照组织层次,可以分为以下3类模式()A、物种多样性利用模式B、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C、轮间套作模式D、生态系统循环体系模式E、区域景观合理布局模式F、种养结合模式7、按照马克思关于民主的观点,民主化的过程就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的过程,但是这种收回的过程“是以公民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自治能力为前提的”。对于民主的发展来说,公民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素质,包括()A、利益表达能力; B、政治参与能力; C、组织合作能力; D、社会管理能力E、利益整合能力; 8、文化相连是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心理基础,文化相连包括的基本内容是()A、地缘文化B、习俗文化C、亲情文化D、民族文化E、非物质威化9、被誉为中国农业的发明者有()A、神农B、黄帝C、后稷D、大禹10、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A、思想观念B、人文精神C、科学价值D、道德规范判断题(共10题,每题3分)1、通过农户服务外包和跨区外包服务将小农卷入分工经济,进而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小农提升农业经营效率的重要路径。正确错误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正确错误3、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利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可见,合理的规模是有效开展基层民主,组织集体行动的重要条件。正确错误4、农业服务规模经营是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有效途径。正确错误5、农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高级化、非农化与新兴化。正确错误6、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都有很大改变,但城乡二元结构仍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仍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正确错误7、基层农村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外来化的民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良性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种规则的外化就是可操作性的程序和制度。正确错误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改革,主线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正确错误9、被誉为“奇异果”是猕猴桃原产于新西兰。正确错误10、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