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691382       资源大小:329.1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doc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点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尖成熟区的特点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 突出形成根毛。大量的根毛使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根毛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 很少,液泡很大,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吸收水分。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2.导管 导管(如图)位于木质部中。导管的细胞呈管状,上下连接,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 中间的横壁也消失,形成了中空的长管。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就是通过导管向上输送 至茎、叶等器 官的。 3.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水分被植物体吸收,大致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水分从土壤溶液进入根部,通 过根毛细胞进入成熟区内部的导管,由于根中的导管与茎中的导管相通,水分就由根中导 管进入茎中导管,然后由茎中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给叶、花、果实等,供植物体进行各项生 命活动。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被吸收、运输至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知识点 2:植物的蒸腾作用 1.叶片的结构 叶片是叶子的主要部分,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1)表皮 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 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 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从观察实验可以知道,上表皮的保卫细 胞少,下表皮的保卫细胞多。保卫细胞里面有叶绿体,这是与表皮细胞的区别。一对保卫 细胞之间的孔隙,叫做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由 保卫细胞控制着。2(2)叶肉 叶肉是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的总称,它是叶片的最主要部分。叶肉由大量的叶 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绿色色素,叫做叶绿素。叶片呈 现出绿色,就是因为含有这种色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 场所。叶肉大体上分为上下两层:栅栏组织和海绵 组织。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得比较整齐,有些像栅栏,细胞里面 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的形状不规则,排列得比较疏松,有些像海绵,细胞 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 (3)叶脉 叶脉分布在叶肉当中,它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叶脉中有两种管道:导 管输送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因此,叶脉还有输导作用。 2.气孔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 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能调节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当太阳升起时,气孔就 慢慢张开了,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 过气孔而散失。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 作用随之而减弱。 3.蒸腾作用 (1)概念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transpiration)。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地进行。 (2)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这 些水分,除了很少一部分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 孔散发到大气中。 (3)意义 夏天皮肤上的汗液蒸发掉了,人会感到凉爽,这是汗液在蒸发时吸收了人体一部分热 量的缘故。同样道理,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体也不 会由于气温太高而受到伤害。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以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 导管里的水分。这样,就促使水分由根上升到叶里;同时,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在水分上升的过程中,进入根里的无机盐也随着上升,最终进入叶片。由此可见,蒸腾作 用不是在浪费水分,而是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森林中的植物的蒸腾作用 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量。3知识点 3: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热带雨林降水频繁,其中有不少雨水是由植 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冷凝而成的。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 1950 毫米年, 蒸腾量是 1570 毫米年。绿色植物具有蒸腾作用,所以绿色植物可以不断地从地下吸收水 分,将其散发到空中,形成雨、雪降到地面,汇集后形成江、河、湖、海,同时绿色植物 的枯枝落叶又像厚厚的海绵,吸纳了大量降水,使其慢慢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没有绿 色植物的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将无法正常进行,因为在水循环的整个过程中,绿色植物 发挥了相当重要的 作用。考点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例 1】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筛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了植物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过程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 析: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而有机物主要通过植物体内的筛管运输。 根对水分的吸收主要靠根尖的成熟区,然后进入根内导管,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考点 2:植物的蒸腾作用 【例 2】右图是叶片气孔的示意图,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气孔进 出叶片?(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无机盐 答案:D 点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无机盐不能通过 气孔进出叶片。4【例 3】植物体从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个过程:根吸收水分; 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通过导管输送到叶;水变为水蒸气。其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 )A. B. C. D. 答案:B 点拨: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植物从根吸收水分到水分散失 到大气中的过程是: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再由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花、果 实等,进入叶的水分通过叶表皮的气孔以水蒸气形式散发到空气中。 考点 3: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例 4】下面是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生物和自然界的环境因素,请在它们之间用箭头 标出主要的水循环途径。大气 植物 海洋陆地与河流以及地下水 答案:点拨:大气中的水,通过降水(雨)形成了地下水和海洋中的水,植物通过根可以不 断地吸收地下水,植物体内的水又沿着导管,自下而上通过蒸腾作用将水散失到大气中, 与此同时地表、海洋中的水也能源源不断地蒸发到大气中。这样不断地、反复地进行着水 的循环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随风)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