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doc

    • 资源ID:69146261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doc

    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 体会 篇一:人们都知道,有粮食才能吃饱饭,吃饱饭后才有力量。我从呱呱坠地那一天开始,就得用许多食物为我输送营养,从未饿过肚子,我的家人每天给我做不同的饭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奶奶经常说:“现在和以前变化太大了。”“有什么变化呢?”我问“孩子,你每天能吃饱饭吗?”我深呼吸,挺着大肚子,得意洋洋地说:“当然了,我每天都吃的饱饱的,您看我的肚子都可以和气球媲美!”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说:“你能吃饱饭,一定要感谢一位院士。”“哪位院士?”“下午我带你去图书馆看一本书,看完后你就知道他是谁啦!” 到底是哪位院士让我们吃饱了饭?我半信半疑地来到图书馆,看了袁隆平传。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叙述了他研发杂交水稻的过程。当时的袁隆平是农业大学的教师,他的梦想就是想研发出更高产量的水稻。他对工作认真、执着、刻苦钻研。领导们对他寄予厚望,研究水稻的任务当之无愧就落在袁隆平的肩上。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不再让乡亲们不再忍受挨饿的痛苦,他背井离乡去了三亚。一次次的实验,烈日酷暑中仍在坚持最初的梦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成功了。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妈妈口中的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永远忘不了书中袁隆平爷爷的那句话:“外国没有杂交水稻,他们选择了放弃。难道中国只能引进外国的发明吗?为什么中国不能引领世界潮流呢?不管你们说什么,我袁隆平绝不会放弃。” 实验多次未成功,反对袁隆平的人越来越多,只有他的家人和少数人赞同他的想法,此时他说出了这句话。我认为袁隆平之所以能成功,使老百姓远离饥饿,是因为他有探索、坚持的精神。袁隆平在人们的反对声中仍然坚持不懈,我们又怎能在学习中轻易放弃呢?所以在学习的道路上我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不仅让中国人吃饱饭,也让非洲 16 个国家的人民也吃饱饭。他说:“当我培育出用海水养育的水稻,就完成了我最大的心愿。” 在我心里,袁隆平爷爷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物质上的营养,更为我们带来了珍贵的精神食粮。1999 年,北京天文台发现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你是否也会抬头仰望星空中,那颗最亮的小行星呢? 90 多岁的袁隆平,明明可以舒舒服服安度晚年,却依旧面朝黄土背朝天,顶着骄阳似火,披着寒露星光,只为了多一个人能够吃饱饭。普天之下,试问有几人能够做到? 袁隆平的坚持,不过是为了此生的两个梦想: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要把自己的杂交水稻技术全世界共享,让更多的人不再饿肚子。二是“禾下乘凉梦”,他曾经梦到过水稻比高粱还高,水稻秸秆比扫帚还要长,稻谷比花生还大,这是袁爷爷见过的最美的风景。学习袁隆平,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篇二:上世纪 60 年代,国人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温饱不继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地多粮少”,肥得流油的土地上,总是种不出高产的庄稼,这不仅是农民们的烦恼,更是国家的心病。大米是我们的主食,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食物,有多珍贵!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日常玉米壳泡水、野草煮汤充饥、吃麸皮吃地瓜已经是上等佳肴,大量的人群因营养严重不良而得了浮肿病。粮食安全一直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保证自己现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 从“IR8”到 “南优 2 号”,从 “Y 两优 900”到 “超级水稻”,从最初的亩产 500 公斤到现在的超 1500 公斤,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不断刷新,“东方魔稻”的奇迹震惊了世界。他是谁?用什么技术拯救了我们?杂交水稻,神农法宝。几十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这位喂饱了中国十几亿人口的伟人-袁隆平,是流连田间小道的真“农民”, 严以律己、淡泊名利,常年昼夜躬耕于稻田,至高荣誉的获得,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进一步投身到更深的领域,研究下一批新型高产水稻,科研从不止步,产量的不断提升已经是最好的佐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具体实施指导,袁老如今已经九十高龄,但他依然奋战一线,全心培育优良的水稻,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乃至全人类的粮食问题,“粮食之父”的科研之路正越走越宽。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大的受益者,丰衣足食,生活无忧,一粒米的珍贵无法感同身受,我们不妨多看看袁隆平传这本书,让我们更多的了解水稻的高产之路走得有多艰难,从曾经国外质疑的“谁来养活中国人”,到现在的“中国已经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也进一步表明粮食安全的长期性,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忘记历史、盲目乐观,不能今天温饱无虞,就忘了昨天饿肚子的滋味;不能粮食连年增产,就看不到今后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和压力。不惜果实,肆意浪费,是绝不可取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要对现在的美好生活多一份思考,珍惜粮食,这不但是文明素养的表现,更是一种美德,一份责任。所以,即使只是一粒米,我们也要同样珍惜。第 3 页 共 3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学习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doc)为本站会员(Wo****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