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doc
-
资源ID:691940
资源大小:33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doc
1第第 1 1 节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作业(三)一、选择题1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 DNA 分子经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分别位于两个( )A同源染色体上 B非同源染色体上C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解析: 一个 DNA 分子经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存在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答案:D2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B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 DNA 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 DNA 分子数相同C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解析:动物性腺中的细胞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也有进行有丝分裂的,故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不止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还应该有精原细胞。答案:A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1/4 的细胞质B由于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故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由于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故不同种类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解析: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不均等分配,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又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因此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均等。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但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答案:C4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 )A1 个,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中B4 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C2 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 个,分别位于同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2解析:假设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则由题知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Aa,在丈夫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由于 DNA 分子已经发生了复制,故含有 2 个 a 基因,且分别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答案:C5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的均涉及 DNA 分子减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 ( )A BC D解析:减半的原因仅是着丝点分裂;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且细胞一分为二;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一分为二。答案:C6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是(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D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故此时细胞内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由于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X、Y 染色体彼此分离,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或 YY。对于初级精母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虽然 DNA 已经复制,但染色单体仍在同一个着丝点上,Y 染色体数仍为 1 条。答案:D7.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 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3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2 倍C染色体 1 与 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D染色体 1 与 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该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 1 和 2 是同源染色体,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且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随机的,因此染色体 1 与 3 可能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答案:C8某动物的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2N,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该种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 B C D解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 2N,且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故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和 DNA 的数目均减半,为N,而且比例为11,故正确。答案:C9如图为细胞分裂的染色体图像,能正确表示原始生殖细胞(甲)进行减数分裂的图像是( )A B C D解析:在图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在图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即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减中期;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彼此分离,表示减后期,但不可能表示甲细胞的减数分裂,因为甲细胞中只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表示减中期。4答案:D10下列关于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次级卵母细胞B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C此细胞将形成一个极体D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解析:从图中看,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这是次级卵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D11如图表示在人体某一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阴影)和 DNA 分子数(无阴影)在 A、B、C、D 四个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 )解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经过间期 DNA 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核 DNA 分子数是体细胞中的二倍,应为 92 条,而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相同,着丝点数目没有增加,故染色体的数目仍是 46 条。答案:B12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1 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解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2 个次级精母细胞均不正常(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多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少一条染色体),因此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 4 个精细胞均不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1 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则这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不正常,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正常。答案选 D。答案:D5二、非选择题13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图乙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 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 A 处于_期,细胞中有_条染色体;B 处于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C 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_。(2)图甲中 B 细胞对应图乙中的区间是_。(3)图乙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和 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0 条,则一个细胞在 67 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条。解析:(1)图甲中 A 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未发生联会,其着丝点已分裂,故应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图甲 B 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其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应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则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图甲 C 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故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则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2)B 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应对应图乙中的 34 段。(3)染色单体随染色体复制而形成,着丝点分裂而消失。图乙中 07 段为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结合曲线可知 16 段含有染色单体;不含同源染色体,对应曲线中的 58 段。(4)曲线 67 段对应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此时与体细胞染色体相同,为 20 条。答案:(1)有丝分裂后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初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2)34(3)16 58 (4)20614如图(左)中 A 表示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 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右)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左)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_,_。(2)C 细胞的名称是_,它含有同源染色体_对。(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 A 和 a 的分离发生在_(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B 图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_种生殖细胞,其基因型是_。(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右)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_。答案:(1)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2)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0 (3) 1 AB或 Ab 或 aB 或 ab (4)甲丙乙 (5)1/215如图中甲图表示处于某分裂时期的细胞,乙图表示该细胞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的变化,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甲图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的关系对应于乙图的_段,对应于丙图的_。(2)乙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 CD段形成的原因是_。(3)甲图所示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对应乙图中的_段。(4)在动物的精巢中能否发现甲图所示细胞?_,为什么?_。解析:(1)甲图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动物细胞。图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甲图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之比为 8811,对应于乙图中的DE段,对应于丙图中的 A。(2)乙图中 AB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分子的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3)甲图所示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前一阶段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特点: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7上,且一个着丝点上连有两条染色单体,对应于乙图中的BC段。(4)在动物精巢中,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故能发现甲图所示细胞。答案:(1)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相互分离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E A (2)DNA 分子复制 着丝点分裂 (3)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BC (4)可以 因为精原细 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