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测试-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docx
-
资源ID:69211563
资源大小:1.08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测试-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docx
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镁条与盐酸反应D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2在下列反应CO+H2OCO2+H2中,加入C18O后,则18O存在于A只存在于CO和CO2中B存在于CO、H2O、CO2中C只存在于CO中D存在于CO、H2O、CO2、H2中3一定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D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4“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关于如图所示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中上部汇集了固体B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C加热时,中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B1 mol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1 mol H2燃烧生成水时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D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值相等6有关如图所示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I所示电池中,的作用是作催化剂B图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不断增加C图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质量将增加D图所示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7在容积固定的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Ha kJ·mol1,若充入2 mol CO(g)和4 mol H2(g),在不同温度、不同时段下H2的转化率如下表:(已知a1a2)15分钟30分钟45分钟1小时T145%75%85%85%T240%60%a1a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下,45分钟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根据数据判断:T1<T2CT2下,在前30分钟内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20 mol/(L·h)D该反应的H>08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相应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反应物温度催化剂收集V mL气体所用时间5 mL 5% 溶液252滴1 mol/L 5 mL 5% 溶液452滴1 mol/L 5 mL 10% 溶液252滴1 mol/L 5 mL 5% 溶液25不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实验,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所用时间:C通过实验,可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反应速率:9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25 101kPa下,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H=-57.3kJmol-1,则含1mol 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4.6kJBH2(g)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反应2H2O(l)=2H2(g)+O2(g)的H=+571.6kJmol-1C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D1mol丙烷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丙烷的燃烧热10已知: kJ·mol-1 kJ·mol-1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燃烧热kJ·mol-1B kJ·mol-1C等物质的量的和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D在中性溶液中,和不能形成燃料电池1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浓硫酸的稀释B与水反应C与反应D与反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所释放的总能量液态水汽化和氯酸钾分解制氧气都属于吸热反应ABCD13科技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成功举办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展示了国家的日益强盛。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冬奥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属于清洁能源B颁奖礼服内胆添加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高分子材料C国际速滑馆“冰丝带”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滑雪服采用的剪切增稠液体(STF)材料。在常态下处于粘稠的半液体状态,高速撞击下分子立刻相互连接形成防护层,对运动员有保护作用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纯硅晶体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B稀土永磁材料是电子通讯技术中的重要材料,稀土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生活中制作油条的口诀是“一碱、二矾、三钱盐”,其中的“碱”是烧碱D干电池低汞化、无汞化,有利于减少废电池造成的土壤污染1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 + 3H22NH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Dv正(N2)=2v逆(NH3)二、填空题16把0.5mol X气体和0.6mol Y气体混合于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Z(g)+6W(g),2min末生成0.6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试计算:(1)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2min末时Y的浓度为_(3)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倍17电池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负极是_(填“a”或“b”),该电极上发生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标准状况下,消耗11.2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2)某同学利用家中废旧材料制作可使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电子由铝制易拉罐经导线流向碳棒B在碳棒上有气体生成,该气体可能为氢气C铝质易拉罐逐渐被腐蚀,说明铝失去电子D扬声器发声,说明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铁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18在2 L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上图中,A点处v正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下同)。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4)下列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19如图所示,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1)将锌片直接插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用导线将锌片和石墨棒连接,再插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反应。铜片上的现象是_,电极反应式为_。(2)电子由_经导线流向_(填“锌”或“铜”),说明_为负极。(3)若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20回答下列问题(1)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 + O2 = 2H2O。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如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填“A”或“B”)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表:化学键H-HO=OH-O键能kJ/mol436496463则生成1mol水可以放出热量 _kJ(2)以下反应:木炭与水制备水煤气氯酸钾分解炸药爆炸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Ba(OH)2·8H2O与NH4Cl 气态水液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填序号)。(3)分别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乙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为_。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当电路中转移0.25 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g。21回答下列问题:(1)键能是表征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可以用键断裂时所需能量的大小来衡量。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反应2H2(g)+O2(g)2H2O(g)中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HHO=OHO键能(kJ·mol-1)436496463则生成1molH2O(g)可以放出_kJ热量。(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填字母,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b.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e.铝和盐酸反应f.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3)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甲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_(填“A”或“B”)极。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22.判断:(1)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填字母,下同)。ABCD.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2)O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溶液中的向_移动(填“正极”或“负极”);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23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均为气态)间进行反应,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据图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2)反应起始至tmin(设t=5),X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3)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填字母,下同)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生成1molZ的同时生成2molX(4)一定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有_A其他条件不变,及时分离出产物B适当降低温度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X的浓度24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Cu(s)+2Ag+(aq)=Cu2+(aq)+2Ag(s)设计原电池,若用铜、银做两个电极,开始两电极质量相等,当电路中转移0.01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_g。(2)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假设使用的“燃料”是氢气(H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电池中氢气(H2)通入量为224m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流表的电量为_C。(已知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C,NA约为6.02×1023mol1)。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CH3OH),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如果消耗甲醇160g,假设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用NA表示)。(3)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20OH+6H2O=8B(OH)+4VO。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25(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应从电极_(填A或B)流向用电器。内电路中,CO向电极_(填A或B)移动,电极A上CO参与的电极反应为_。(2)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假设使用的“燃料”是氢气(H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电池中氢气(H2)通入量为224 m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流表的电量为_C (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CH3OH),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如果消耗甲醇160g,假设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用NA表示)。试卷第9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解析】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产生BaCl2和氨水,该反应发生吸收热量,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二氧化碳,该反应发生会吸收热量,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C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发生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因此反应为放热反应,C符合题意;D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CO,反应发生吸收热量,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2B【解析】由于反应CO+H2OCO2+H2为可逆反应,正反应、逆反应同时进行,则含有O元素的物质中均含有18O,故选B。3D【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开始到10s,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Ls),A错误;B由图可知,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1.00-0.21)mol÷1L=0.79mol/L,B错误;C根据化学反应进行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图可知,10s内X变化了1.20-0.42=0.78mol,Y变化了:1.00-0.21=0.79mol,Z变化了1.58mol,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C错误;D由图可知,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正确;故答案为:D。4A【解析】A加热氯化铵分解,在上方HCl与氨气化合生成氯化铵,则中封管内固体由下方转移到上方,A正确;B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加热时氨气逸出,酚酞溶液褪色,冷却时氨气溶于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B错误;C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加热可分解,则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C错误;D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验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5D【解析】A、燃烧热是指在25 、101 kPa下,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A错误;B、碳燃烧生成的稳定化合物应为CO2,B错误;C、H2燃烧时的条件及生成水的状态不确定,故1 mol H2燃烧生成水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H2的燃烧热,C错误;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值相等,D正确。答案选D。6B【解析】A图I所示电池中,是氧化剂,故A错误;B图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发生反应,负极质量不断增加,故B正确;C图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总反应为,电解质溶液质量将减小,故C错误;D图所示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选B。7B【解析】根据平衡的定义,当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时达到的状态即为平衡状态进行判断平衡点,根据转换率可表示单位时间内转换的快慢可以判断反应速率。根据速率公式进行计算速率。【解析】AT1下,45分钟到1小时氢气的转化率不变,故可判断达到平衡,故A正确;B根据a1a2判断T2时达到平衡的时间在45分钟后,T2比T1的反应慢,故温度低,B不正确;CT2下,在前30分钟内氢气的转化率为60%,则转换了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 ×60%=2.4mol,则转换的一氧化碳根据方程式计算得:1.2mol,根据速率公式得:,故C正确;D根据温度T2到T1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相对向逆移,而温度降低,故逆反应为放热,正反应时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答案B。【点睛】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进行判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8D【解析】A实验中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正确;B实验中除过氧化氢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浓度大的反应速率快,故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实验用的时间短,故t1>t3,B正确;C实验中,采用了催化剂,其他条件均相同,可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正确;D实验中有浓度和催化剂两个变量,故不能比较反应速率:,D错误;故选D。9B【解析】A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时放热,并且含1mol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反应生成2molH2O(1),所以含1mol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kJ,故A错误;BH2(g)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H2(g)+O2(g)= H2O(l) H=-285.8kJ/mol,所以2H2O(l)=2H2(g)+O2(g)的H=+571.6kJmol-1,故B正确;C反应是否容易发生,与放热、吸热无关,有些吸热反应常温下也很容易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故C错误;D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液体水和二氧化碳时所放出的热量是丙烷的燃烧热,而不是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B。10C【解析】A由+×4可得可知的H=-1452+(-44)×4 kJ/mol =-1628 kJ/mol,所以2mol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628 kJ,则1mol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应为814kJ,所以甲醇的燃烧热应为726kJ/mol,故A错误;B根据盖斯定律,×3-(+×4)×2可得的H=-890.31×3-1452+(-44)×4 ×2 kJ·mol-1=409.7 kJ·mol-1,故B错误;C设二者的质量均为1g,则甲烷的物质的量为mol,甲醇的物质的量为mol,根据可知1g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31 kJ·mol-1×mol=55.64 kJ,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1g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628 kJ/mol×mol=50.875 kJ,所以甲烷放出的热量多,故C正确;D只要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从而形成闭合回路,就可以形成燃料电池,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B【解析】A浓硫酸的稀释,不是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过程放出热量, A不符合题意;B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B符合题意;C与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过程吸收热量,不属于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DC与反应生成CO,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吸收热量,不属于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A【解析】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在高温下发生,错误;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在高温下发生,错误;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若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则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正确;断键吸热,成键放热。若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液态水汽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在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存在,属于物理变化,而不属于化学反应,该变化不是吸热反应,错误;可见:说法合理的是,故合理选项是A。13B【解析】A冬奥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燃烧产生大量热量,且产生水不污染环境,因此氢气属于清洁能源,A正确;B石墨烯是碳元素的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而不属于高分子材料,B错误;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在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D滑雪服采用的剪切增稠液体(STF)材料。在常态下处于粘稠的半液体状态,在高速撞击下分子立刻相互连接形成防护层,因此就可以防止运动员受到伤害,从而对运动员有保护作用,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14C【解析】A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是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高纯硅晶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A正确;B稀土元素都位于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区,故稀土永磁材料是电子通讯技术中的重要材料,稀土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正确;C生活中制作油条的口诀是“一碱、二矾、三钱盐”,其中的“碱”是纯碱,和明矾中的Al3+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CO2,使油条疏松多孔,C错误;D由于Hg为重金属,重金属离子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干电池低汞化、无汞化,有利于减少废电池造成的土壤污染,D正确;故答案为:C。15C【解析】N2 + 3H22NH3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等变量不再变化,据此判断。【解析】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容器容积均不变,因此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平衡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变量,当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v正(N2)=2v逆(NH3),速率之比不等于系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16 0.1mol/(L.min) 0.05mol/L 10/11【解析】列三段式:,(1)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X)=c/t=0.2/2 mol/(L.min)=0.1mol/(L.min);(2)2min末时Y的浓度为0.05mol/L;(3) 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则c=vt=0.05mol/(L·min)×2min=0.1mol/L,即0.1=0.1n/2,解得n=2,2min末时,c(Z)= 0.1mol/L,反应后总的物质的量(0.05+0.05+0.1+0.3)mol/L×2L=1.0mol,反应前总物质的量0.5+0.6=1.1mol,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10/11。17(1) a 氧化 (或)(2)ABC(3)【解析】(1)a极通入氢气,氢气在a极失电子生成水,a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极通入氧气,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负极发生反应,标准状况下,消耗11.2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A铝制易拉罐为负极、碳棒为正极,电子由铝制易拉罐经导线流向碳棒,故A正确;B碳棒为正极,发生反应,碳棒上有气体生成,该气体为氢气,故B正确;C铝质易拉罐逐渐被腐蚀,发生反应,说明铝失去电子,故C正确;D扬声器发声,说明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选ABC。(3)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8 大于 b 1.5×10-3 mol·L-1·s-1 bc bcd【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在第3S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图中A点的反应时间小于1 s,表格中数据表明在01 s内n(NO)呈减小状态,则反应2NO(g)O2(g)2NO2(g)在向右进行,v正大于v逆;(2)上述反应向右进行,则c(NO)由逐渐减小到保持不变。表格中数据表明上述反应从开始到平衡,n(NO)的减小量为0.020 mol-0.007 mol=0.013 mol,则n(NO2)的增加量为0.013 mol。上述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则平衡时c(NO2)=0.0065 mol·L-1,则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表格中数据表明,在02 s内n(NO)减小量为0.020 mol-0.008 mol=0.012 mol,则n(O2)的减小量为0.006 mol,容器容积为2 L,则c(O2)=0.003 mol·L-1,反应时间为2 s,根据v=计算得v(O2)=1.5×10-3 mol·L-1·s-1,故答案为:b;1.5×10-3 mol·L-1·s-1;(3)a化学平衡状态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NO2)=2v逆(O2)体现了上述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NO2)=2v(O2)则不可以,故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气体总压强是变量,若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符合题意;cv逆(NO)=2v正(O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d在达到平衡前后气体质量守恒,由于容器容积不变,则容器内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c;(4)其他条件一定,升高温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使用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则: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逆反应速率会下降,不符合题意,故a不选;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b选;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c选;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故d选;故答案为:bcd。19(1)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2) 锌片 铜片 锌片(3)【解析】(1)锌片直接插入稀硫酸中,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锌为负极,铜片为正极,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极反应为:2H+2e=H2;(2)该原电池中锌片为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出,沿着导线流向正极,故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说明锌片为负极;(3)根据正极的电极反应,电路中转移电子0.2mol时,生成氢气0.1mol,标况下氢气的体积为2.24L。20(1) A 242(2)(3) CD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u2+2e-=Cu 8.125【解析】锌比铜活泼,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元素之后的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甲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乙形成闭合回路,形成原电池;【解析】(1)由图可知,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断裂2molH2中的化学键吸收2×436kJ热量,断裂1molO2中的化学键吸收496kJ热量,共吸收2×436+496=1368kJ热量,形成4molH-O键释放4×463kJ=1852kJ热量,2mol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反应热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1368-1852kJ/mol=-484kJ/mol,即1mol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242kJ,故答案为:A; 242;(2)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燃烧、所有的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故放热反应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故答案为:;(3)A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B铜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元素之后的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甲烧杯中铜片表面没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C两烧杯中硫酸都参加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均增大,故C正确; D乙能形成原电池反应,较一般化学反应速率更大,所以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故D正确;E原电池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乙形成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则电流方向CuZn,故E错误;F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乙溶液中硫酸根向锌片方向移动,故F错误。故答案为:CD;乙形成闭合回路,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答案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Cu2+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产生Cu,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n(Zn)=n(e-)=0.125mol,m(Zn)=0.125mol×65g/mol=8.125g,故答案为:Cu2+2e-=Cu;8.125g。21(1)242(2) acef bd(3) A Cu2+2e-=Cu D>A>B>C【解析】(1)断裂1molHH键需要吸热436kJ,断裂0.5molOO键需要吸热248kJ,形成2molHO键需要放热463kJ×2926kJ,则生成1mol可以放出(926-436-248)kJ242kJ热量;(2)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燃烧、所有的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所以放热反应有: acef,故答案为: acef;常见的吸热反应为: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焦炭和水的反应等,所以吸热反应有: bd,故答案为: bd;(3)装置甲中金属A不断溶解,说明A电极失电子被氧化,为原电池负极,B电极是正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即A极;装置乙中C的质量增加,说明C电极是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装置甲中A为负极,说明活动性:A>B;装置乙中C为正极,说明活动性:B>C;装置丙中,A上有气体产生,说明A电极为正极,活动性:D>A;综上所述,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22(1)D(2) 正极 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形成的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反应【解析】(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的转移,才能形成原电池,B、D为氧化还原反应,但选项B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A、C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故答案为:D;(2)Ot1时,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过程,Al为负极,铜为正极,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得到电子,正极电极反应式为:,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由于随着反应进行铝表面钝化形成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t1时,铜做负极反应,Al为正极,因此电流方向发生改变。23 2X3Y+Z 0.08mol/(Lmin) D C【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X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X为反应物,Y、Z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作为Y、Z为生成物,当反应到达tmin时,n(X)=0.8mol,n(Y)=1.2mol,n(Z)=0.4mol,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解析】(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 (2)反应起始至tmin(设t=5),X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8mol/(Lmin);(3)A由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等,则X、Y、Z的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X、Y的反应速率比都为2:3,故B错误;C由于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生成1molZ的同时生成2molX,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答案为D;(4)A.其他条件不变,及时分离出产物,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A不符合;B.适当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B不符合;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X的浓度,即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C符合;答案选C。24(1)1.4(2) H22e+2OH=2H2O 1.93×103 CH3OH6e+8OH=CO+6H2O 30NA(3)VB2+16OH11e=VO+2B(OH)+4H2O【解析】(1)Cu(s)+2Ag+(aq)=Cu2+(aq)+2Ag(s)设计原电池,若用铜、银做两个电极,开始两电极质量相等,当电路中转移0.01mol电子时,则负极有0.005mol铜溶解,正极有0.01mol银生成,因此两电极的质量差为0.01mol×108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