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艺术手法虚实结合讲练.docx
-
资源ID:69211929
资源大小:60.1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艺术手法虚实结合讲练.docx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艺术手法 虚实结合 讲练01虚实内涵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古人评论虚实,有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幻为虚。“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虚”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02虚实结合的常见类型古诗词中常见的虚实结合的类型有:一、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的赤壁之景与自身状况为实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追忆周瑜当年赤壁之战的英姿是虚写,虚实对比中表达了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巷口繁华富庶、热闹非凡,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虚实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的“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三句,极写往昔的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了强烈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凸显出梦醒后浓重的悲哀。怀古诗多是通过追忆已逝之景与当前的实景构成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前四句叙说的是西晋王濬率大军征服东吴的情景,是虚写,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破吴,胜利而归的的往事,虚写,诗人极力渲染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王城故址上只剩下鹧鸪乱飞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文帝“草草”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是虚写,以此来告诫当权者:如若伐金,须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二、当前之景为实,设想未来之景为虚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柳永雨霖铃中,上片实写,下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推想别后所历之境,转入虚写。浩瀚长江,一泻千里。千里烟波,楚天空阔,设想到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是虚写。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的杨柳,耳畔的清风,天边的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同样是虚写。词人由今夕推及经年,想象别后相思的苦况,更深一层。杜甫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两句是诗人设想他日与妻子相聚时的情景。劫波度尽,夫妻团聚,情到深处,泪流成行。虚写未来团聚的喜悦正好反衬了分离的悲凉和伤痛。三、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设想对方的情形,称之为对写法。杜甫月夜的前四句:“今夜鄙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这种写法比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儿女来得委婉,而且达到了双向交流的效果,所以感情更加深沉,因而更加动人,艺术感染力更强。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中一二句写完自己后,撇开自己,从远方的故乡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遥想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清代刘宏煦唐诗真趣编:“从对面说来,己之情自已,此避实击虚法。”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后两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实写远行人在旅途之中的愁绪。下阕:虚写闺中思妇在家中的哀怨与思念,“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他想到思妇闺中思念情切,很可能独上高楼倚栏眺望,“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依然不见行人,因为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盼归不见的痛苦心情可想而知。四、客观之景为实,梦境、仙境、愿望为虚1.仙境李白的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首诗以幻想方式,运用“游仙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全篇十四句,前十句写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景;从幻想回到现实,表示对叛军的愤慨和对人民的同情。2、梦境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该诗句写了诗人在旅途早行时,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诗人通过虚写梦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苏轼的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作者与妻子王弗伉俪情深,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积思成梦,悲喜交加,这是虚写,接着写梦醒后的悲伤。虚实结合,写出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切之苦。陆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词的上片记梦,写梦游中他来到前线,清笳四起,铁骑无声,关塞雄丽,一派清寒肃穆的边塞军旅生活场面。下片抒情,对孤苦寒灯,听凄切漏声,看斜月清冷,感慨功名未就,悲叹鬓发花白,却依然执着自信,壮志不老。全词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对比,来抒写词人至死不衰的爱国激情,颇具沉雄悲壮之美。3、梦境兼仙境过写梦境中的仙境来抒发感情,最有名的当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诗句写出了神仙世界的吉祥与美丽,反衬了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憎恶。李清照的渔家傲: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仿佛”三句写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4、愿望汉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人设想了五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景象,是虚写。女主人公把这些作为“与君绝”的条件,突出表现了誓死不与君绝的坚定信念。用虚写的手法有力的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总结虚写:回忆:已逝之景想象:未来之境联想:从对方的角度幻想:梦境、梦境、愿望03如何判断虚写1.找关键词如“梦”“想”“遥想”“忆”“念”“应”等常是虚写的标志。如商山早行中“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梦”字就点明了下句诗的内容为一个梦境,是虚写。“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都着一“梦”字,是虚写。2、找时间词关注表示过去或者未来的时间词,如“去年”“当年”“往昔”“今宵”“今夜”这些时间词是一种提示,提示我们诗句中描写的场景不是当下发生的,而是过去或者未来的情景,这就涉及到了虚写手法。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暗示描写的是将要发生的未来之景。满江红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中“当年”与“而今”对比出现,中原“当年”繁华景象属于虚写,“如今”残破的场景属于实写,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总之,一些表时间的词,也是我们辨别虚写手法的一个标志,可以作为推断诗句使用虚写手法的依据。3、找地名词关注地名,思考诗人创作诗歌时本人所处的位置与诗中所描写的场景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有可能使用了虚写手法。如送魏万之京中“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诗中的关城、御苑是指潼关和皇家庭苑。潼关是魏万从洛阳西去长安的必经之地,皇家庭院是魏万的目的地,而诗人和魏万当时处在洛阳,诗中出现的地名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一致,可合理推断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想象,不是眼前实景,是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使用了虚写手法。再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诗句中出现了“渭北”和“江东”两个地名。“渭北”是杜甫所在地,“江东”是李白所在地,两个地名不一致,可推测“江东日暮云”是杜甫的想象,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此处也使用了虚写手法。总之,地名是否和作者当前所处位置一致是辨别虚写手法的一个依据念。04虚实结合在古诗中的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虚实结合,可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05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偶成宋饶节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2)“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写得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答案】(2)“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解析】(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品析能力。揣摩诗中的词句,领会它在诗歌中的作用。词语的赏析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入手;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中描述的画面、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哲理入手。本题,“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两句意趣横生,蜜蜂两腿上沾满了花粉,大成了茧状,自然就联想到前山鲜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色。这一诗句由实见虚,将前山的繁盛与眼前的幽静形成对比,写出了春天的热闹,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美好体验。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6分)答案:(2)作者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即冬至深夜,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的。诗的语言质朴无华。(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分)【答案】:()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思归完颜璜四时惟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釭。惊梦故人风动竹,催春羯鼓雨敲窗。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遥想翠云亭下水,满坡青草鹭鸶双。【注】金宣宗贞祐二年,金廷在蒙古侵略下,由中都(今北京)南迁至南京(今开封),史称“贞祐南渡”,身为贵族的完颜璜亦随南迁。釭:灯盏。翠云亭:燕京同乐园中的一处亭子。16、“满坡青草鹭鸶双”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6、答案:虚写(回忆):诗人通过回忆,描绘出一幅故乡宁静欢乐的承平景象:满坡青草郁郁葱葱,双双鹭鸶安详徜徉。以景结情:诗人通过描绘这幅家乡的美好画面,寄寓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每点3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2).此诗尾联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6分) 【答案】: (1)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2)此诗尾联虚写一笔,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以景结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尾联以想象中的家乡美景,反衬出诗人羁旅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手法。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2】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答案】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试题诗词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9.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答案】9.(4分)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九、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 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和中斋韵(过吉作)文天祥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注】中斋:即邓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北上。吉,指吉州,文天祥的故乡。五丈原:地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诸葛亮辅佐蜀汉时,功业未成,死于五丈原。16有人评论此诗:“实事实情而用典虚拟,虚实相映相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6分)【答案】16.首句用秋风五丈原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事迹,正可和作者勤王失败,抗元功业不成相比,星陨五丈原,被俘过家乡,一虚一实,憾恨尤深。颔联用典,前句中含着泪光北去的王昭君正是作者被押北上、不舍不甘的写照;后句“啼血南飞”,表现作者一路难以排解的悲辛和企望南归的苦愿,从表及里,勾连合辙。诸葛亮、昭君、望帝都是人们熟悉的典故,作者不言实事实情,而以之类比于已,时空、人事扩而广之,引人联想而返照彼身,其事不言而自明,其情不语而婉达,确有虚实相映相生之妙。(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十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8.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做一比较分析。(4分)答:9.这两首诗描写的角度、表达情感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请做一比较分析。(4分)答:【答案】8.内容:两诗情感相同,都怀念家乡、怀念亲人,期望团圆。写法:都借助意象来抒情,都采用了虚写(想象)的表现手法。9.夜月不说自己望月而思念妻子,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念自己、彻夜难眠的情景;不说自己望月而想念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以此表现对家人的怀念。夜雨寄北前两联一问一话,以对话的形式写诗人目前的凄凉景况,后两联是诗人想像与爱人相聚时的情形,前后对比,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思念。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满江红·安乐岩夜酌,有怀恒阳家山金蔡松年半岭云根,溪光浅、冰轮新浴。谁幻出、故山邱壑,慰予心目?深樾不妨清吹度,野情自与游鱼熟。爱夜泉、徽外两三声,琅然曲。人间世,争蛮触。万事付,金荷醁。老生涯、犹欠谢公丝竹。好在斜川三尺玉,暮凉白鸟归乔木。向水边、明秀倚高峰,平生足。注安乐岩,指诗人仕宦汴京时于庭院中所建筑的假山:恒阳,指诗人故乡河北真定府。徽,指琴弦。蛮触:典出庄子,蜗牛左右角上有触、蛮两个小国,时常“争地而战,伏尸数万”。指“蝇头微利,蜗角虚名”。金荷:酒杯名。碌(lù):美酒。谢公:东晋谢安。22全词是如何通过“虚实结合”表达情感思想的?请结合诗句简析。【答案】:22“半岭”三句,实写眼前安乐岩月夜之景,营造了恬静闲适(或“宁谧安闲”“清新惬意”“明朗愉悦”)的意境。“谁幻出”三句、“深樾”五句,联想虚写万里之外的恒阳家山的风物之美、林泉之乐,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老生涯”实写词人当时的处境,“谢公丝竹”虚写(用典),联想谢安曾退居山林终日以音乐娱情遣兴,前后通过对比表达了词人的遗憾和向往之情。“好在”五句,想象虚写白鸟归乔木,反衬自己未归家山,表明将来退隐才能享受美景闲情,满足平生愿望,可见词人在仕隐问题上思想矛盾。十三、阅读这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双调沉醉东风·秋景(元)卢挚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2赏析这首小令描绘秋景的艺术技巧。(5分)【答案】(5分)这首小令描绘秋景运用了多种技巧:秋景的描绘由远而近,由静而动,由具体而概括,由有形而无形,层次非常丰富:第一句绝壁、枯松是近景,是静态,第二句残霞、孤鹜是远景,孤鹜是动态;多层次的描绘让读者对秋景切实可感。秋景还按时序描绘,用色彩自然渲染:由落霞孤鹜的黄昏,到云帆月影清丽明静的夜晚,画面感很强,让人如临其境。秋景的描绘还采用虚实结合的技法:绝壁、枯松、落霞、孤鹜、山水、西风、云帆、月影都是眼前之实景,潇湘八景图画是想象,是虚写,虚实结合,使小令更具丰富的意境。(三点,任答出两点即得满分)十四、阅读桃花溪,完成下题。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2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答案:桥(飞桥)、野烟、石矶、桃花、流水是实写;洞是虚写。十五、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京口闲居寄两都友人【晚唐】许浑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宫阙楚江楼。注:凤城,指都城。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14. 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答案】14. 颈联实写诗人京口闲居的生活景象:诗人独酌浇愁,然樽空酒尽,却只见青山隐隐,暮霭沉沉;友人千里回信,欣慰之际,抬头又见树逢秋时、叶落枝疏,时光飞逝、美景不再。尾联想象自己和友人分别登上都城宫阙和江边高楼、远隔千里彼此相望的场景,登高望远却只见云天杳杳,只能遥寄相思。两者由实入虚、以虚衬实,渲染出离群索居的孤寂、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两地分离、不得相见的感伤惆怅,含蓄隽永,深化意境,令人产生悠然不尽的遐想幽思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初入淮河四绝句(三)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1、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5.请从“对面落笔”或“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鉴赏。(4分)【答案】:15.寓虚于实 ,富于联想,“梅、柳、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而且寄寓了行人的离情别绪。“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亦是这种写法,“愁”是一种无形无影的感情。“虚”的离愁,化为“实”的春水;无可感的情绪,化为可感的形象,因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作者从各个角度表现离愁,的确非常耐人寻味,有无穷的韵外之致。十八、阅读唐代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诗,完成各题。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戍楼:军营城楼。 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2)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虚写(虚实结合也可)(1分),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1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和思想感情的把握“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意思:请问那梅花究竟在何处落下,没想到在春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便布满了关隘山川虚写,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十九、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鹄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辛弃疾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注)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更管:哪管。青毡:指家传旧物,也喻指高贵世家。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2】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答案】【2】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解析】【2】试题题干是“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辛弃疾的鹊桥仙中“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谈笑情软”,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谈笑情软”是幻想设置的一种情状,是古诗中时常见着这种自嘲式的凄楚。“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此为写实,刻画的是与兄弟佑之别离的情状。李商隐夜雨寄北的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两位诗人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二十、阅读这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扬州慢·琼花郑觉斋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注:弄玉,传说中的仙女。南州,泛指南方州郡.16.这首词写法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写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16.想像仙女下楼、隋炀帝赏花,回忆无双亭旧游,是虚写;(2分)尊前赏花、凭阑无语,是实写;(2分)整首词虚实结合,古今相接,异地相通,拓展了表现时空,花事、人事、史事交织,扩大了词作意境。(2分)二十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2. 两词均用到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小题2】(1)苏词:苏词上阕实写自己在死别后的容颜苍老、形体衰败以及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苏词下阕虚写梦境,细腻地勾画出梦中与亡妻相逢的场景;苏词实情与虚境结合,相映相衬,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的深情与无尽的思念。(2)贺词:贺词上阕实写自己重回阊门但妻子已成亡魂的事实,以及对自己孤独处境的真实刻画,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和凄凉;贺词下阕先实写亡妻坟场的荒凉,再虚写想象中先前妻子灯下补衣的景象,更突出了词人内心的伤感与悲凉;贺词虚实结合,由实入虚,眼前之景和想象之景结合,更突出了夫妻之间的患难与共的情感。二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梦后寄欧阳永叔梅尧臣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注释:永叔:欧阳修的字。写作此诗时,梅尧臣居母丧,即将服阙。常参:宋制,文官五品以上官员每天参加朝见,称常参官。官员一般在五更前鸡鸣时便需等待上朝,是谓待漏。山王:山指山涛,王指王戎。山涛官吏部尚书,王戎官司徒、尚书令。山涛曾举荐嵇康。21. 文学史常把三、四句作为梅尧臣“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范例。请问这两句话主要用什么手法写景?包含的不尽之“意”有哪些?请结合诗歌予以分析。【答案】21. (1)虚实结合:虚写梦境,实写梦醒后所见所闻,虚实结合,写出景之凄凉。(2)“意”:思念京城,渴望受到重用(对京都的怀念,对政治生涯的眷念):作者不赴常参已久,而鸡鸣时恰是百官待见皇上时,听到鸡鸣,难免怀念京城。思念友人:安眠旧溪,梦向千里外欧阳永叔,可见思念之深。【解析】2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写景手法和诗歌情感的探究的题目,注意写景中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的运用,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重点词语“千里梦”“理可齐”和注释中的“即将服阙”分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