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美国企业文化产生的原由.docx

    • 资源ID:69235431       资源大小:56.47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美国企业文化产生的原由.docx

    美国企业文化产生的原因美国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经济、思想理论和社会根源。经济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 年代末以前,美国一直是首屈一指的世界经济强国。她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产量、出口贸易额、黄金外汇储备等,在资本主义世界均占首位。 1946 年12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曾洋洋得意地声称,美国担负着“领导世界的责任”。在经济实力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的时候,美国对别国的工业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是不屑一顾的。美国企业管理中的任何偏颇,其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中偏重理性主义、忽视人的因素和文化因素这样一些弊端;也还没有引起美国人的关注。可是,正当美国人沉醉于“美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美梦中的时候,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西欧,特别是日本经济的迅速起飞,美国的经济优势逐渐丧失。美国经济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其国际竞争能力迅速衰落,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工业产品所占的国际国内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外贸赤字逐年上升。更严重的是,一向是美国占优势的高科技工业和劳务贸易领域也出现了衰落的势头。美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接连受挫,这才引起美国工业界,管理学界的严重关切。在6070 年代中期,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更低于日本。从1947 年1987 年的40 年中,美国私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速度,从第一个10 年的3.4降到第4 个10 年的0.7。劳动生产率落后,产品在市场上就不会有竞争能力。美国的录像机、手表、摩托车就是这样败在日本手下的。加之,外贸逆差迅速增加。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这一切导致美国综合国力相对下降,世界霸主地位的衰落和动摇。面对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和日本旋风的猛烈袭击,美国朝野一片惊慌。尼克松甚至哀叹:“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想不到的那种挑战。”这时美国人才不得不冷静下来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处于崩溃边缘、技术上属于三、四流的一个弹丸岛国,能在短短的20 多年内实现经济起飞?日本成功的奥妙何在?于是在美国出现了日美经济比较研究热潮,许多人不远万里到日本进行考察。有些美国企业界人士像当年淘金者追逐加州的黄金一样,贪婪地挖掘日本企业管理的炒诀。一时间,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他们得出结论:美国经济落后不仅仅在于技术问题,而在于缺乏日本那样独特的企业文化。正如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一书作者所指出的:“美国人的敌人不是日本人或西德人,而是我们企业管理文化的局限性。”一系列有关企业文化著作的出版,正是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振兴企业之路,挽回经济颓势的一种尝试。所以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源于美国,根在日本”。思想理论渊源美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其企业管理理论长期以来比较发达有密切关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是属一流的。企业文化是对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批判继承的产物,是传统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为了弄清企业文化与传统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我们有必要了解美国企业管理理论的演变和与此相关的企业管理思想中人性假设(或称人类观)的演变。1.美国全业管理理论的演变在企业文化产生以前,美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奉勒首创的“科学管理”(即所谓泰勒制)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19 世纪末至20 世纪20 年代)。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是著名的企业管理理论泰勒制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曾当过工人、工头、车间主任、总制图师、总工程师等职。泰勒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仔细观察,认为当时工厂中的生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工作量,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通过工人工作时间和动作的研究,他对工人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道工序所用的时间进行科学测定,去掉多余的动作和时间,确定标准的作业方法。这就是所谓工作定额原理。通过铁铲试验,确定每铲的最佳重量、最佳效果,从而决定标准铁铲的大小规格。这就是所谓工具和作业标准化原理。为了鼓励工人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更好地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他提倡实行富有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除了创立上述各种作业管理方法和工资制度外,泰勒还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按照科学规律制订计划。这样可避免工厂主和工人凭个人经验指挥和操作的盲目性,加强了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这是企业管理专业化的最初尝试。以上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泰勒的主要代表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等。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 以提高效率为核心。整个原理和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效率为主要内容; (2)以“物”为中心,“人”只是完成生产的工具,机器的齿轮。有重物质,轻精神,重理性,轻视人的偏向;(3)是封闭式的。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操作过程,忽视环境因素; (4)它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工人只是任凭管理人员随意摆布的“棋子”。美国管理学家理查德·斯科特称它为“封闭型一理性管理模式”。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确实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部分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泰勒制反映了当时机械化大生产的某些客观规律,对当时和以后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快便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所采用,成为风行一时的管理方法。由于时代局限性和个人局限性,泰勒的“科学管理”具有严重的缺陷:它侧重于生产劳动的作业过程管理,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包括财务、规划、人事、供应、销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或很少涉及;他只把工人的一切活动归结为经济动机,忽视了人的感情因素;他把工人视为机器的附属物,只能机械地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棒,不能有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上是“让活的劳动力完全从属于死的机器”,“其目的在于提高工人的生产率并一举消灭他们的自主权”。在泰勒制下,“人不见了,剩下的只是根据精细的劳动分工而进行精密科学测定的基础上安排的手和物,在这里,最小的一个动作和最小的一点时间都成了衡量工人劳动状况的尺度”。正是由于上述局限性,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广大工人的反对,泰勒制的作用和意义逐渐降低。在20 世纪30 年代以后,先后出现了重视人的因素和科学因素的行为科学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第二阶段是以行为科学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为主要代表的所谓“封闭型社会管理模式”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埃尔顿·梅奥(18801949)、罗特利斯伯格(18981974)等人。所谓行为科学是以人的行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包括对人的动机、需要、欲望、情绪、思想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故在早期称为人际关系论。50 年代发展成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这时产生于美国,与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密切相关。它是美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泰勒的“科学管理”体系用严密的科学管理手段,把工人附着于机器上,虽然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作业过程高度紧张,大多数工人难于忍受,许多身强力壮的工人往往只要几年时间就把精力消耗殆尽。它成为一种榨取工人血汗的制度。随着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他们逐渐认清资本家的剥削本质,采用怠工、罢工、谈判等方式进行反抗。资本家再也不能用自上而下的命令对工人实行“管”、“卡”、“压”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失灵了。企业主和管理人员为了缓和正在激化的劳资矛盾,挽救企业的管理危机和生存危机,便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一些社会科学引进管理领域,用改善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劳资关系和领导与职工的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提高生产效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来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主要内容有如下几方面:(1)企业中的工人不仅有追求金钱的需要,他们还有寻求人与人之间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社会和心理欲望。(2) 企业中除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非正式组织指企业成员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共同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在这种非正式组织里,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人们自觉地服从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互相依存,彼此促进,同为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纽带。管理人员必须兼顾两者,妥善处理好正式组织所要求的“效率的逻辑”和非正式组织所要求的“感情的逻辑”之间的冲突,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3) 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激励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所谓“士气”指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4) 在大规模生产的社会中,必须处理好技术、物质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如果不提供有效的协作手段,对技术进步和物质生活强调到忘记人和社会生活的程度,就会导致文明的衰落。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的产生把美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继梅奥等人以后,美国学者围绕行为科学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大大丰富了这一学科的内涵。在这方面与企业管理关系较密切的有下列几个人物及其学说。(1)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马斯洛(19081970)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和古典经济学派强调人们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不同,认为人类的各种行为都出自一定的动机,而动机本身又源于人类本身的各种需要。他在激励与个人(1954)等著作中,把人的需要按其发生先后次序及其重要性分为5 个层次,即: (a)生理需要,包括人类生活中各种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医疗、性欲等;(b)安全需要,如职业稳定,生活有保障、病有所治、老有所养等; (c)感情需要,如爱情、友谊、归属感等; (d)尊重的需要,如地位、自尊、受人尊敬和赏识,得到别人赞美和肯定等; (e)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人们要充分实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的愿望,也即人们所谓的事业心。马斯洛认为,人类一般按这5 个层次来追求各种需要的满足。当一个人衣、食、住等最基本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不会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一个满足了最高层次心理需要的人是达到了自我实现的人。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整合。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不断地工作的。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开拓了人们的思路,被企业管理人员广泛地接受和采用,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管理开辟了一个新天地。(2)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论”(又称双因素论)赫茨伯格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工作的推动力、工作与人性、管理抉择是有效率还是人性化(1976)等书中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论”。他认为,影响人们工作的有两种因素:一种是保健因素,一种是激励因素。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保健因素包括企业的政策和行政管理、监督系统、工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福利等。激励因素包括成就、奖励、成绩的被承认、挑战性的工作、职责、未来发展等。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不一定对职工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真正对职工起激励作用的是自我实现的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因工作优秀而得到的奖励;职务上的责任感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等。(3)麦格雷戈的“X 理论Y 理论”麦格雷戈(19061964)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战后他在研究企业的运行状况时发现,企业管理中产生的问题许多是由于对职工的片面认识造成的。他在企业的人事管理方面(1960)等著作中,把企业管理中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概括为两种理论。一种是所谓“X 理论”,其要点是: (a)人生来是懒惰的,只要有机会和可能就逃避工作; (b)人需要监督,控制和指挥,并用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按组织要求努力工作; (c)人的典型特征是喜欢受命行动,被人指挥,不愿承担责任,不求上进,只求安全。麦格雷戈认为具有上述思想的管理者,容易采取发号施令的办法,用权威与服从进行管理。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它违反了人的真实本性。有些美国学者称之为官僚或命令式的管理。另一种是所谓Y 理论”,其要点是: (a)人生来并不厌恶工作。人对工作的爱或恶关键在于对他是满足还是惩罚。多数人用体力和智力工作就同休息和娱乐一样自然; (b)人们为了追求的目标而工作,能够自我控制;惩罚和威胁不是驱使人们实现企业目标的唯一手段; (c)一般人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明才能:(d)在通常条件下,普通人不仅能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承担责任:(e)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一般人的智慧只能部分地得到发挥。麦格雷戈认为,“Y 理论”是对人的本性的客观反映,它能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不断鼓舞他们既完成组织任务,又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为此,他提倡各级管理人员应该让广大职工参与决策,实行参与管理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时,也能达到自己的目标。“Y 理论”受到美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成为美国企业中目标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理论基础。(4)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论”布莱克和穆顿是得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们在管理方格(1964)一书中提出。企业管理者应该避免走极端,即既不要单纯采用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也不能仅仅以人际关系论为依据;既不要仅仅以生产为中心,也不能偏重于以职工为中心;既不要只靠“Y 理论”,也不能只采用“理论”。而应该综合各家之长,采用最合适的管理方式。为此,他们以对生产的关心为横轴,以对职工的关心为纵轴,每根轴线分为9 等分。然后将两轴交叉画线,共构成81 个小方格,代表不同结合的领导方式。他们认为,把对生产的高度关心和对职工的高度关心结合起来的领导方式效率最高,是最佳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行为科学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都与人这个主题有关。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一是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二是从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为“人性激发”管理;三是由以前研究人的“纪律”发展到研究人的“行为”;四是由;日式的“独裁式”或“命令式”管理发展到“参与管理”;五是由昔日只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发展到既重视正式组织,也重视非正式组织。管理学家们逐渐认识到,一个企业工作的好坏、成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取决于人际关系。管理人员的职责是激发职工的内在动力,协调组织和个人的目标,推动职工们自觉自愿地为实现企业目标积极工作。这在管理思想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它是符合人类的思想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的,为美国企业管理开辟了新道路。从重视人、以“人”为中心这一点来说,后来的企业文化论正是吸取了行为科学的合理内核,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企业管理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行为科学同时发展的还有“管理科学”的兴起和应用。所谓“管理科学”是指将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如将数学、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中的计划、决策、组织、控制、指挥等各个系统,形成一整套新的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1952 年美国成立了运筹学会并出版运筹学杂志。次年又成立了“管理科学学会”,同时出版管理科学杂志。这是美国管理科学产生的标志。“管理科学”实际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它力图克服昔日只凭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管理的旧传统,把最新科学成就引进到企业管理中来,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美国有许多企业运用“管理科学”来管理企业,取得了较好效果。它成为企业管理部门制定计划、决策,进行监督和指挥的有效手段。美国“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伯法等人,其代表作有生产管理基础等。综观美国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史的第二阶段,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与第一阶段相比具有明显特点:(a)强调人的因素,不仅关心职工的经济要求,而且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 (b)重视人的感情因素、非理性因素,如果说“科学管理”用经济的、机械的、理性的手段来调动职工的积极因素的话,那么,行为科学则用心理的、感情的、非理性的方法来激发职工的士气; (c)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认为有时候非正式组织往往能起到正式组织所起不到的作用; (d)突破了单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企业管理的狭隘性,用社会学、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大大深化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企业管理方法; (e)引进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使企业管理逐步实现自动化、科学化、现代化。第三阶段是所谓“管理理论丛标”阶段(19601970 年)。理查德·斯科特称为“开放型理性管理模式”。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学派林立、诸家蜂起,企业管理理论走向分散化。据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的统计,到1980 年,美国至少有11 个学派,即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武术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过程管理学派(作业学派)、数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针对这种复杂多样的局面,有人称为“热带丛林”。下面着重评介几个与企业文化有较大关系的学派。社会系统学派以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为代表。他是美国社会学家和企业家、哈佛大学教授,曾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19481952)、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19521954)。社会系统学派的特点是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即由互相进行协作的人组成的协作系统。它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巴纳德认为,组织包含三个要素,即共同目标、协作的意愿和信息联系。其中共同目标是组织的最基本要素,没有共同目标,成员的协作意图无从产生,也不可能有统一决策和统一行动。所谓协作意愿是组织(企业)内部各成员愿意为组织共同自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意志。信息联系是联系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协作意愿的中间环节,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按照社会系统学说,企业是企业内外各有关人员(包括职工、管理人员、股东、顾客、原材料供应者、甚至各级政府人员和社会公众)互相联系的行为构成的社会体系。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也起重要作用。它和正式组织相互创造条件,相互影响。经理人员则在协作系统中起联系和协调作用,保证企业组织能维持有效运转。巴纳德的代表作有经理的职能(1938)等。他的理论在该学派中有重要影响。有人称他为社会系统学派的精神之父。由于巴纳德的理论涉及较广,有人还把他誉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社会系统学派的有些内容,如强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等为后来企业文化所吸收和继承。决策理论学派以赫伯特·西蒙和詹姆斯·马奇为代表。西蒙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计算机、心理学教授。他既从事教学,也活跃于企业界,并担任多个公司的顾问。不仅对经济学很有造诣,对心理学、社会学、企业管理学、组织理论等领域也颇有研究。其代表作有管理的行为管理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1947)、组织(1958,与马奇合著)等。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管理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曾获得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决策理论是指把决策当作管理中心的一种管理学说。它是在二战以后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程序等学科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管理学派。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全过程。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个人组成的系统。计划本身是决策,组织、控制、指挥也离不开决策。不仅企业高层领导人要决策,而且各级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决策。他们还认为,管理就是在研究各种方案中,选择最合理的决策,并组织实施的过程。由于西蒙利用多学科进行研究,所以他比别人站得更高,视野更宽,论述更全面,影响更大,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的创始人。西蒙的理论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关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西蒙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只注意工厂管理,重视正式组织,忽视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后来的人际关系论者,又只注意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重要性,忽视或削弱了正式组织的作用,影响了生产。应当既重视正式组织,也重视非正式组织,两者均是企业管理中“组织机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关于“组织”的理论。西蒙认为,“组织”是人群行为构成的一个体系,又是协调体系的一部分,是其核心。在协调体系中,除“组织”体系外,还有“物”的体系、社会体系、人的体系。“组织”可以利用人的能力,对“组织”作出贡献。人也能从“组织”中接受诱因。诱因是“组织”为了满足个人的动机,给人提供的效用。诱因包括物质诱因(如工资、奖金等)、非物质诱因(如良好的工作环境、理想的实现、相互间的感情等)。“组织、还可以利用社会体系去交换效用和实现价值。三是关于决策理论中所谓“受限制的决策”和“满意的利润”。西蒙认为,传统的经济学假定决策者都是全知全能的人是不对的。因为企业是一个具有学习和适应能力的理性体系,不是全能的理性体系。一个决策者虽有自己主观的见解和能力,但他不能超越客观环境和客观材料的限制。西蒙还认为,一个企业因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把追求最大的利润作为目标,只要获得满意的利润就可以了。他实际上是指,如果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忽视职工的利益和需要,把工人弄得精疲力竭,引起工人不满,最终对资本家不利。这种观点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推行福利政策、即所谓“福利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经验主义学派是以彼得·德鲁克(1909)和戴尔为代表的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主张将研究重点放在管理经验方面,对企业中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出一套有普遍意义的带规律性的经验,更好地指挥企业管理。戴尔的代表作有管理:理论和实践(1969)。德鲁克的代表作有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管理实践等。美国学者孔茨认为,严格地讲,这一派别还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学派。系统管理学派与社会系统学派有密切关系。它是建立在普通系论基础之上,并尝试用普通系统论来研究企业管理问题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罗森茨韦克等人。这一学派的主要特点是,用系统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按系统管理理论,企业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它是在一定的目标下,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组成的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人是主体。其他因素是被动的组成部分;注意人的因素,把人看作是企业的主体,这是由行为科学派所倡导,由系统学说进一步肯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论点。根据这一精神,有人把企业定义为:“企业是在同环境互相协调的情况下,得以生存的、由人为主体组成、由人运转并且是为了人的一个系统”; (2)企业是个开放系统。系统管理学派与“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学派不同,他们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系统。他们认为,企业本身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受环境影响,也反过来影响环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不是消极地去适应环境,而是要对社会环境进行积极适应和配合,作出有益的贡献; (3)企业是由其内部许多分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每个分系统下面又可分为若干子系统。这些系统在共同目标下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组成统一的整体,从而使企业不断地、有效地取得发展。如企业内的目标系统、组织系统、财务系统、技术系统、生产系统、经营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等等,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它们都是整个企业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作有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约翰逊合著的系统理论与管理(1963)、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合著的组织与管理种系统学说 (1970)等。如果说其他各管理学派偏重于从一个侧面去探索企业管理的规律的话,系统管理学派则力图取各家之长,寻求统一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一种尝试。它反映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力求走出“丛林”,寻找新出路的愿望。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60 年代,其后由于它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影响逐渐减弱。它的有些合理内容为后来的权变学派、特别是为企业文化所吸收。权变理论学派是70 年代美国管理学界最流行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小艾尔弗雷德·D. 钱德勒、弗雷德·卢桑斯、保罗·劳伦斯和杰伊·洛尔希等人。权变学说(又称形势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最早提出加以运用的。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万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各企业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随机应变,灵活掌握,找出最适合于本企业的有效管理模式和方案。美国最早阐述这一思想的有经验主义学派的德鲁克。他在1954 年发表的管理实务一书中提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管理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后来,哈佛大学教授、新企业史学派创始人钱德勒又进一步加以发挥。他在1962 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一美国企业史片断一书中,强调在不同条件下,有多种组织方案,多种管理方法。他对杜邦、通用汽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和西尔斯等近70 个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查,发现企业的组织结构是随着企业的战略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而战略本身又由于市场、科技、金融等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他仔细研究了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方法,发现它们在市场的推动下,使产品系列不断增加,而生产迅速发展又使僵化的公司职能机构及时向分散的事业部结构形式转变。寻求优势一书作者认为,这是钱德勒对权变学说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在钱德勒之后对这一问题进行更详细论述的是另两位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和洛尔希。他们的代表作组织与环境一书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著作。他们两人被誉为美国现代权变学说的刨始人。他们研究了一些经营最佳的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对比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情况,认为,同是优秀企业,发展快的企业(如塑料工业)和发展慢的企业(如容器工业),组织结构是不同的。前者采用分权式,管理比较复杂。后者实行控制式,管理比较简单。对权变学说作了更完整阐述的要数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卢桑斯。他的代表作有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1973)、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1976)。卢桑斯认为,传统的管理学说有两个缺点:一是忽视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即使是重视环境问题的系统管理学说也未能把环境与企业很好地联系起来;二是它们都强调自己的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即所谓万能主义。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情况复杂多变,环境和条件千差万别,搞不好就会理论脱离现实,弄巧成拙。权变学说的目的在于把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具体化,使管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有的放矢,采用最适合于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可以说,权变管理理论的出现是对万能主义的否定,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在管理理论上的体现。权变管理理论及其学派70 年代在美国风靡一时,这是因为经济、政治和科技的急剧变化和职工队伍构成及文化水平的改变,使得这一理论显得有实用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在整个70 年代美国经济处于滞胀危机、企业生产一直在衰退的情况下,企业界为摆脱困境、寻找出路的一种强烈愿望。美国管理理论发展到第三阶段虽然学派众多,但仔细分析,从其发展趋势看,仍有几个明显特点: (1)强调企业的开放性,认为企业不应是孤立的,它与外界环境密切相连,息息相通。企业必须根据客观环境来制定合适的政策和建立有效的机构。故斯科特把这阶段的管理模式称为开放型的;(2)重视用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企业管理。把企业看成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企业内部由许多分系统和子系统组成。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配合得好,促进企业发展,配合不好,则起消极作用,妨碍企业发展;(3)强调用权变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企业中的问题,反对静止和僵化,主张灵活、变动、随机应变; (4)从分散走向统一的趋势。60 年代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反映了美国管理学界意见分歧、思想混乱,系统管理学派和权变管理学派的产生是力图探索统一理论道路的尝试。管理学家卢桑斯在70 年代初干脆把其文章的题目定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他在文章中指出,目前正在建立可以把各种不同的基本原理统一起来的理论,这就是权变管理理论。有人说,权变学说及其学派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各种管理学说和方法出现危机。它既是管理学的危机,也是企业发展的危机。权变管理理论意在走出丛林,摆脱危机,寻找新的出路。企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竞争更加激烈,。正因为如此,力图为美国企业管理探求新视角、寻找新出路的企业文化才会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应运而生。美国企业管理发展史进入第四阶段,即正式提出企业文化的阶段。美国企业管理思想中人性假设的演变美国企业文化中把人的因素提高到重要的地位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思想认识渊源。它与美国企业管理思想中对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变化密切相关。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因而在企业管理史上每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的产生都是从人性假设的改变开始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人性假设,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和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人性假设之一:经济人经济人是古典经济学派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的特性的假设。泰勒制就是以把工人当作“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由此建立了被麦格雷戈称为“X理论”的“科学管理”理论。麦格雷戈认为,泰勒制对职工所作的群氓性的人性假设,其内容是把工人看作是机器的附庸、获取利润的工具。无疑,泰勒这样定义人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科学管理”产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时美国正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企业之间为追求高额利润,竞争空前激烈。那时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生产要素中,资金、设备、自然条件等“物”的因素显得非常宝贵;人的因素中,自然力体力更为重要。在泰勒制的思想体系中“见物不见人”的观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在当时的社会关系中,劳资矛盾十分尖锐,双方严重对立。在许多工厂企业中,劳动条件极差。劳动时间很长,工人每天工作1012 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416 小时。工人工资很低。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恶化。 19 世纪末,工人阶级为了改善企业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同资本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罢工运动(1877 年、1886 年、1897 年,等等)。在许多工厂中,由于工人怠工和抵制,生产效率低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资本的大规模集中,企业中出现了管理阶层。泰勒正是这个阶层的突出代表。泰勒认为,自由资本主义环境下的资本家仍然像个封建家长。他们对工厂的管理像封建式领主,全凭经验和命令指挥,没有标准化的程序和生产方式,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泰勒称这种管理方式为“放任管理”;工人在“放任管理”下生产积极性不高。结果是工人的实际生产率只达到1/3,工厂的生产率也没有充分发挥。当时美国只有少数几家工厂的生产能力达到了60。泰勒还认为,管理活动的唯一目的在于追求经济效果,企业主、管理者和工人在工厂中的活动都是在经济诱因下进行的。前两者追求高利润,后者追求高工资。可是由于生产率低,双方的目的均达不到。正是从对工厂经济形势和“经济人”的上述分析出发,泰勒确定了“科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谋求高效率。他所进行的多项试验和建立的多项管理制度都是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泰勒对人的审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他过分强调人的经济动因,忽视了人的感情因素;过分看重规范、制度、约束、指挥,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称泰勒制造成一种“社会物理学”,把人的社会面降为纯粹的物理定律和决定要素,通过动作研究,人的行动被从人身上剥离,并使之成为抽象的东西。企业中的科学管理使人处于被动的和依附的地位,而且从他的工作中抽掉了一切思想。随着劳资矛盾日益紧张和企业中生产率低下,泰勒制逐渐失去了威信。日益觉醒的工人阶级用行动推翻了泰勒的人性假设。在1911 年10 月和1912 年10 月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泰勒被人们形容为“像野兽一样残忍”地对待工人的人。美国著名作家厄普顿·辛克菜则指责说,“他(指泰勒)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增加了362,这是对工人的剥削”。工厂中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的“工作效率专家”也成了工人憎恶的对象。泰勒制受到巨大的冲击。有些工厂为了安抚工人,被迫放弃了“效率研究”。“经济人”被埋葬了。人性假设之二:社会人20 世纪30 年代,为现代管理理论提供新的人性假设的是前面所讲的行为科学派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他们批判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中忽视人的因素,忽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缺陷,在继承帕雷托和威廉斯关于社会系统分析和对工人心理分析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人性假设。他们认为,人不仅有经济需要,还有社会需要;人类有安定感、归属感、友谊、关心、受人尊重、心理满足等社会欲望。因此,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美国学者埃德加·沙因把“社会人”的内容归纳为下列几点:(1)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2)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有更大的影响力;(4)人们最期望于领导者的是,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时代发展至此,管理者眼中出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的形象。对人的认识的这种飞跃,除了在生产活动中人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他们受过比以前更多更好的教育、生产技能更高)之外,更重要的是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 世纪30 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所震惊,而美国又是这次经济“大地震”的震中。“黑色星期五”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它对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破产、失业、饥饿的阴影笼罩着美国人民的心灵。它给美国人留下的不仅仅是经济萧条,更可怕的是心理消沉。从危机的泥潭中恢复过来和重建美国经济是那样的缓慢。人们的社会和心理上的压力更难于消失。社会上出现了一场“小人物运动”。 1930 年3 月, 125 万失业工人为抗议失业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1931 年1932 年,全国举行了两次反饥饿大游行。声业工人和农业工人多次举行罢工。俄亥俄、伊利诺伊、纽约等州的小农举行了武装反抗斗争。这些斗争的矛头指向一小撮垄断寡头。他们被认为是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在危机中上台的罗斯福看到了小人物的愤恨和不满情绪以及权力过分集中于大资本家的危险后果,便求助于凯恩斯主义,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行干预和调节。在政治上,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并给他们法律保障。 1933 年6 月通过的“全国产业复兴法”承认工人有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1935 年又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 1938 年通过“公平劳动标法”。劳工通过斗争争取到了立法上的重大胜利。在经济上,罗斯福政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1935 年),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自上而下地帮助小人物,关心他们的利益,以缓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从而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工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提高了。他们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可以任人摆布了。工会有了合法保障。工人的政治觉悟也有较大提高。于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对人的因素不能不给予更多的考虑。人们还注意到,当深刻持久的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打击,使多数人失去安全感的时候,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愿意将团体视为归属,乐于在团体中寻找失落的信念和价值。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正是注意到了时代的变迁、生产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某些转变,及时地找到了提高生产率的钥匙,打开了企业管理中研究人际关系的大门。他们认为,只要恢复社会团结,重建社会群体,满足人们的社会和心理需要,克服失落感,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是提高生产力的巨大动力。这一发现标志着企业管理思想的新方向。它向人们启示:管理者要关心人而不只是关心生产;不能过分强调物质刺激,要注意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不仅要关心效率的逻辑,更要注意感情的逻辑;不仅要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要通过各种

    注意事项

    本文(美国企业文化产生的原由.docx)为本站会员(修****)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