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考点解读.ppt
第三篇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大气与天气、气候考点解读考点解读专题专题8 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考点内容考点内容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大气的物质组成大气的物质组成 识记识记 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识记识记 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理解理解 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理解理解 干洁空气(为主)、水汽、尘埃干洁空气(为主)、水汽、尘埃氮氮78%78%氧氧21%21%教材教材P.75P.751 1、大气的物质组成、大气的物质组成 识记识记氮氧合占99%凝结核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主要成分成分次要次要成分成分水水 汽汽尘尘 埃埃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助有机体生长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助有机体生长生物呼吸;主要氧化剂生物呼吸;主要氧化剂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对地面保温大气组成大气组成主主 要要 作作 用用干干洁洁空空气气O3N2O2CO22 2、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识记识记教材教材P.76P.76大气垂直分层图大气垂直分层图要求要求P33“P33“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大气垂直分层应注意的几大气垂直分层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第个方面,第1 1点点”注意:注意:1.1.顺序;顺序;2.2.各层大致高度各层大致高度3.3.厚度厚度4.4.气温高低变化等特点。气温高低变化等特点。散逸层散逸层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中间层热层热层(电离层电离层)臭氧层臭氧层3 3、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理解理解对流:对流:气温下热上冷(上升气温下热上冷(上升10001000米,下降米,下降6.56.5度)、垂直运动,度)、垂直运动,有天气现象。有天气现象。平流:平流:有臭氧层,气温下冷上热,水平运动,有利飞行。有臭氧层,气温下冷上热,水平运动,有利飞行。教材教材P.76P.76大气垂直分层图大气垂直分层图要求要求P33“P33“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大气垂直分层应注意的几大气垂直分层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第个方面,第2 2点点”大气各层对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各层对人类活动影响名称名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热热 层层天气和气候变化最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显著(水汽、尘埃最水汽、尘埃最集中;大气对流)集中;大气对流)臭氧层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吸收太阳紫外线);航空最佳飞航空最佳飞行层(晴朗,能见度好;大气水平运动)行层(晴朗,能见度好;大气水平运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意义程建设有意义4.4.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理解理解1.1.防弹衣防弹衣2 2.遮阳伞遮阳伞大气削弱作用大气削弱作用3 3.保温被保温被大气保温作用大气保温作用教材教材P.78P.78要求要求P38“P38“核心例题核心例题1”1”形式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大气削弱作用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大气保温作用 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部分长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还给地面。吸收吸收 散射散射 反射反射 水汽、尘埃、空气分子水汽、尘埃、空气分子地面地面吸收吸收大气大气吸收吸收地地面面辐辐射射大气大气吸收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大气气辐辐射射射向射向地面地面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逆大气逆辐射辐射核心例题核心例题1 1解读解读专题专题9 9 行星风系行星风系考点内容考点内容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理解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变化并解释理由 应用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名称及分布 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 理解 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 理解1.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理解理解教材教材P80P80图图 要求要求P34“P34“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分解大气运动的过程、理分解大气运动的过程、理解大气运动的原理解大气运动的原理”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热热冷冷冷冷ABCABC1000MPa1002MPa1004MPa1006MPa等压面向上凸等压面向上凸高压,向下凹高压,向下凹低压低压 (3 3)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B B点吹点吹_风。风。CA西北西北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何处是低压区?)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何处是低压区?(2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基本过程大气运动的基本过程(风的形成过程风的形成过程)冷热不均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冷热差异(高低纬间)冷热差异(高低纬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气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风风)的直接原因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热力环流2.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变化并解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变化并解释理由释理由 应用应用教材教材P82“P82“思考与实践思考与实践”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顶山顶山顶山顶陆地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海洋海洋不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不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DC热热冷冷3.3.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名称及分布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名称及分布 识记识记教材教材P83P83图图 注意南半球注意南半球要求要求P34P34:“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如何阅读全球大气环流如何阅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示意图”,注意:分布的注意:分布的“两相间两相间”(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高气压带、低气压带相间分布)。高气压带、低气压带相间分布)。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东南信风该图表示北半球该图表示北半球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说明理由。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说明理由。冬季冬季4.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 理解理解教材教材P84P84图图成因: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的纬度差异。成因: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的纬度差异。要求要求P34P34:“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如何阅读全球大气环流如何阅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示意图”,注意:注意:海洋风湿,陆地风干;海洋风湿,陆地风干;低气压低气压上升气流上升气流降水较多降水较多 高气压高气压下沉气流下沉气流降水较少降水较少 名称名称成因成因赤道赤道低低气压带气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高气压带气压带副极地副极地低低气压带气压带极地极地高高气压带气压带行星风系成因:行星风系成因:高低纬间的气温差异高低纬间的气温差异水平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的差异地球自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偏向力大气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受热膨胀上升。极地高气压冷气流与副热带高气压的极地高气压冷气流与副热带高气压的暖气流暖气流辐合抬升辐合抬升。热力作用热力作用动力作用动力作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偏转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偏转成西风,在南北纬西风,在南北纬3030附近附近聚积、下沉聚积、下沉。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冷却收缩下沉。热力作用热力作用动力作用动力作用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高纬环流南风南风西南风西南风西风西风 在在北纬北纬3030高空高空附近堆积附近堆积;下沉下沉下沉下沉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中中纬纬西西风风低低 纬纬 信信 风风低纬信风低纬信风东北信风(北半球)东北信风(北半球)2326N2326S6634S6634N0原因:随着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原因:随着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移动规律: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宽度:气压带宽度:1010个纬度个纬度移动范围:移动范围:5 5个纬度个纬度5.5.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 理解理解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水汽和热量得到交换,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水汽和热量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教材教材P83P83专题专题10 10 季风季风考点内容考点内容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夏季盛行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联系实际评价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利弊 应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识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理解 根据气候图表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应用根据1月、7月等温线或等压线图判断海与陆、冬与夏以及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 应用1.1.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夏季盛行风向及对气候的影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夏季盛行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响 理解理解教材教材P89P89、9090要求要求P35“P35“学习指引学习指引从形成原因着手理解季风从形成原因着手理解季风环流环流”要求要求P40“P40“核心例题核心例题3”3”季风的成因: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季节移动位置位置 夏季气压夏季气压 冬季气压冬季气压海洋海洋陆地陆地高高低低低低高高切断了副热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带高气压带陆地:亚洲(印度)低压陆地:亚洲(印度)低压海洋:夏威夷高压海洋:夏威夷高压切断了副极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地低气压带陆地:亚洲(蒙古)高压陆地:亚洲(蒙古)高压海洋:阿留申低压海洋:阿留申低压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偏南风东亚盛行偏南风蒙古高压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东亚盛行偏北风偏北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风向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成因冬:西北风(偏北)冬:西北风(偏北)夏:东南风(偏南)夏:东南风(偏南)10105 5月:东北风月:东北风5 51010月:西南风月:西南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低温少雨冬:低温少雨 (寒冷少雨)(寒冷少雨)夏:高温多雨夏: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一年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同季节盛行风向不同、不同季节盛行风向不同、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加剧一年中冬夏季气温的差异、加剧一年中冬夏季气温的差异夏季:多雨夏季:多雨(雨热同期雨热同期)冬季:少雨冬季:少雨夏季:比同纬度高夏季:比同纬度高冬季:比同纬度低冬季:比同纬度低:A.:A.亚洲低压;亚洲低压;B.B.夏威夷高压。海陆热力差异性质产生亚洲低夏威夷高压。海陆热力差异性质产生亚洲低压压,并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并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风东南风;高温多雨高温多雨;旱涝旱涝.:西南风西南风;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读读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气压中心名称气压中心名称A ,B ;A气压形成的原气压形成的原因是:因是:;被切断的气压带是;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受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点盛行 风,风,D点盛行点盛行 风,我国的风,我国的天气为天气为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D D点点7 7月盛行月盛行 风,形成原因是风,形成原因是 。亚洲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西北东北东北寒冷干燥寒冷干燥西南西南海陆热力差异及气压带和海陆热力差异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2.2.联系实际评价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利弊联系实际评价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利弊 应用应用教材教材P91 P91 利:利:(1)(1)雨热同期雨热同期(2)(2)夏季热量条件充足夏季热量条件充足中国夏季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地区。中国夏季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地区。中国夏季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地区。中国夏季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地区。广大北方地区能满足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光热需求。广大北方地区能满足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光热需求。广大北方地区能满足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光热需求。广大北方地区能满足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光热需求。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生产区。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生产区。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生产区。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生产区。弊弊(1)降水过于集中,季节分配不均降水过于集中,季节分配不均 常引发旱涝灾害常引发旱涝灾害夏季风强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南涝北旱 (2)冬季风势力强大冬季风势力强大易导致寒潮易导致寒潮C CB B雨热同期雨热同期;夏季热量条件充足夏季热量条件充足.春旱春旱.夏涝夏涝.有利有利:雨热同期雨热同期;夏季热量条件充足夏季热量条件充足.不利不利:降水过于集中降水过于集中,季节分配不均季节分配不均;冬季风势力强大冬季风势力强大,易导致寒潮易导致寒潮.3.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识记识记教材教材P87P87表表 要求要求P39“P39“核心例题核心例题2”2”010203040607090大陆西部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大陆东部109070503525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风带东风带大气环流大气环流60热热 带带 雨雨 林林 气气 候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极地气候气候类型名称气候类型名称分布规律分布规律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热带沙漠热带沙漠地中海地中海温带海洋温带海洋热带季风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季风赤道附近赤道附近(南北纬(南北纬1010之间)之间)热带雨林两侧热带雨林两侧(南北纬(南北纬1010 至回归线)至回归线)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南北纬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大陆西部南北纬南北纬4060大陆西部大陆西部北纬北纬10至北回归线大陆东岸至北回归线大陆东岸北纬北纬2535亚洲东部亚洲东部北纬北纬3555亚洲东部亚洲东部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特征特征成因成因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多雨全年炎热干旱全年炎热干旱全年高温,有明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显的干湿季夏季炎热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全年温和湿润全年温和湿润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控制受副热带高气压或受副热带高气压或内陆信风影响内陆信风影响赤道低气压与信风赤道低气压与信风交替控制交替控制副热带高气压与西副热带高气压与西风交替控制风交替控制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受西风控制4.4.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理解理解教材教材P87P87表表 5.5.根据气候图表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根据气候图表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应用应用要求要求P35“P35“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如何判断气候类型如何判断气候类型”A AB BC CD DE EF FA A4040度度寒冷少雨寒冷少雨2020度度普遍高温普遍高温自南向北递减自南向北递减南方南方:夏季风影响时间长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期长雨期长.自东向西递减自东向西递减夏季风影响自东向西渐弱夏季风影响自东向西渐弱.6.6.根据根据1 1月、月、7 7月等温线或等压线图判断海与陆、冬与夏以月等温线或等压线图判断海与陆、冬与夏以及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及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 应用应用要求要求P33“P33“学习指引学习指引如何阅读如何阅读1 1、7 7月海平面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北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等温线图读北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等温线图1 1、此图是、此图是_(冬、夏)季等温线图,风从(冬、夏)季等温线图,风从_吹向吹向_,高压中心出现在高压中心出现在_ (海洋、陆地)上,判断依据是(海洋、陆地)上,判断依据是_ _ _ _ _ _ _ _;2 2、此时,北半球昼、此时,北半球昼_夜夜_,亚洲大陆出现的气压中心名称,亚洲大陆出现的气压中心名称是是_,世界的炎热中心出现在,世界的炎热中心出现在_地区。地区。夏夏海洋海洋陆地陆地海洋海洋同纬度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同纬度海洋气温低于陆地长长短短亚洲低压亚洲低压北非撒哈拉北非撒哈拉专题专题11 11 台风、寒潮和梅雨台风、寒潮和梅雨考点内容考点内容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理解理解台风、寒潮、梅雨的成因及天气特征台风、寒潮、梅雨的成因及天气特征 理解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 理解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 理解理解 根据相关图表,判断常见天气系统,预测根据相关图表,判断常见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趋势天气变化趋势 应用应用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 应用应用1.1.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天气特征 理解理解教材教材P95P95、9999要求要求P36“P36“学习指引学习指引怎样区别气旋和反气旋怎样区别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示意图(北半球)(北半球)天气系统天气系统中心高低气压中心高低气压水平气流方向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天气特点天气特点实例实例晴朗晴朗冬冬:寒冷干燥寒冷干燥夏夏:炎热干燥炎热干燥台风台风冬季:冷空气、寒潮冬季:冷空气、寒潮夏季:伏旱夏季:伏旱气旋气旋反气旋反气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辐合辐合;北逆南顺北逆南顺辐散辐散;北顺南逆北顺南逆上升上升下沉下沉云多、阴雨云多、阴雨名称名称成因成因天气特征天气特征台风寒潮梅雨热带洋面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热带洋面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空气膨胀急速上升,形成盛,空气膨胀急速上升,形成强热带气旋强热带气旋狂风暴雨狂风暴雨北半球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北半球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强冷高压南下,形成冷性反气强冷高压南下,形成冷性反气旋旋寒冷干燥寒冷干燥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准静止锋)个地区摆动(准静止锋)阴雨连绵、阴雨连绵、高湿、闷热高湿、闷热2.2.台风、寒潮、梅雨的成因及天气特征台风、寒潮、梅雨的成因及天气特征 理解理解教材教材P96P96、9999、101 101 类型类型冷锋冷锋暖锋暖锋符号符号过境时天气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过境后天气活动季节活动季节降水位置降水位置大风、阴天、雨雪、大风、阴天、雨雪、降温降温云层增厚,多为连云层增厚,多为连续性降水续性降水气温下降、气压上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升,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低,天气转晴秋冬季秋冬季春、秋、夏季春、秋、夏季锋后锋后锋前锋前3.3.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 理解理解教材教材101101要求要求P37“P37“学习指引学习指引怎样区别冷暖锋怎样区别冷暖锋”4.4.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 理解理解5 5月初月初华南地区华南地区6 6月中旬月中旬-7-7月上旬月上旬江淮地区、日本西南江淮地区、日本西南7月中旬月中旬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教材教材P102P102每年每年6 6月中旬月中旬-7-7月上旬,月上旬,冷暖空气在我国江淮冷暖空气在我国江淮地区、日本西南部对地区、日本西南部对峙峙梅雨。梅雨。每年每年5 5月初,冷暖空气月初,冷暖空气在我国华南地区对峙。在我国华南地区对峙。7 7月中旬,锋面移至华北、月中旬,锋面移至华北、东北地区,该地区雨季东北地区,该地区雨季开始。开始。此时,江淮梅雨结束,此时,江淮梅雨结束,进入伏旱。进入伏旱。5.5.根据相关图表,判断常见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趋势根据相关图表,判断常见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趋势 应用应用6.6.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及变化 应用应用读读1998年年4月月5日日8时我国地面天气形时我国地面天气形势图势图,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处是处是(高高,低低)压中心压中心,此时新疆地区的主要天气状况是此时新疆地区的主要天气状况是?和和处是处是压中心压中心,中心附近区域的天气状况是中心附近区域的天气状况是?按照冷暖性质按照冷暖性质处属处属锋锋,属属锋锋.ABCD.ABCD四处中四处中,目前受暖空气其控制的是目前受暖空气其控制的是.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是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是?这时上海地区有这时上海地区有锋过境锋过境,上海最可能的天气状况是上海最可能的天气状况是?过境后过境后上海的气温将上海的气温将,气压将气压将.后续几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后续几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高高晴朗干燥晴朗干燥低低阴雨阴雨冷冷暖暖B晴朗晴朗暖暖云层增厚,形成连续性降水云层增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升高升高降低降低天气晴朗天气晴朗图中图中a、b、c、d四地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四地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A a、b、c B b、c、d C a、c、d D b、da、b、c、d四地的风向正确的是:四地的风向正确的是:A a 东南风东南风 B b东南风东南风 C c 西北风西北风 D d东南风东南风 AD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图图中中、两两处处就就气气压压分分布布状状况况而而言言,分分别别称称为为?就就气气流流运运动动形式而言,分别称?形式而言,分别称?(2)(2)图中虚线图中虚线M M表示?表示?N N表示?表示?(3)(3)天气系统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4)(4)图图中中两两处处相相比比,气气温温日日较较差差大大的是?原因是?的是?原因是?(5)(5)图图中中A,A,B B两两处处相相比比,_处处风风力力较较大大,其其 原原 因因 是是_。低气压、高气压;气旋、反气旋低气压、高气压;气旋、反气旋 脊线;槽线脊线;槽线 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近地面盛行下沉气流,常出现晴朗天气,云量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近地面盛行下沉气流,常出现晴朗天气,云量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因此,与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因此,与比较,比较,的日的日较差较大较差较大 A;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图是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图(1)图中图中EF是脊线还是槽线?是脊线还是槽线?(2)A,B,C,D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3)图图中中大大陆陆上上的的强强高高压压名名称称是是?就就气气流流状状况况而而言言属属于于?这这时时我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_风。风。(4)如如果果A锋锋移移动动速速度度较较快快,这这时时我我国国北北方方常常出出现现_天天气气。如如果果B锋锋能能形形成成降降水水,那那么么雨雨区在区在B锋的哪一侧?锋的哪一侧?(5)G点点和和A点点相相比比风风速速较大的是?较大的是?脊线脊线 AC 亚洲高压;反气旋;偏北亚洲高压;反气旋;偏北 大风或沙暴天气;大风或沙暴天气;锋前(或锋前(或B锋的北侧)锋的北侧)G点点 专题专题12 12 人类活动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考点内容考点内容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主要温室气体主要温室气体 识记识记据图解析温室效应据图解析温室效应 应用应用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城市热岛效应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城市热岛效应 应用应用运用各类图表资料列举全球变暖、酸雨、运用各类图表资料列举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等环境问题的证据,分析原因,提臭氧洞等环境问题的证据,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出合理建议 应用应用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甲烷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氟利昂氟利昂对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燃烧矿物燃料,土地不合理利用等燃烧矿物燃料,土地不合理利用等沼泽、稻田、矿物燃料沼泽、稻田、矿物燃料燃烧矿物燃料和生物燃料、使用化肥、燃烧矿物燃料和生物燃料、使用化肥、不合理利用土地等不合理利用土地等制冷剂、泡沫剂、工业喷淋溶制冷剂、泡沫剂、工业喷淋溶汽车废气、其他工业污染汽车废气、其他工业污染燃烧矿物燃料燃烧矿物燃料土地不合理利用(毁林:森林土地不合理利用(毁林:森林农田等)农田等)1.1.主要温室气体主要温室气体 识记识记教材教材P 105P 105表(注意来源)表(注意来源)2.2.据图解析温室效应据图解析温室效应 应用应用图为某城市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图为某城市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 图中气温分布异常的是图中气温分布异常的是中的?判断的理由是?中的?判断的理由是?该该城城市市工工业业高高度度集集中中,汽汽车车数数以以百百计计,当当天天发发生生了了重重大大的的烟烟雾雾事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气象原因是?地形原因是?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气象原因是?地形原因是?;随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随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逆温现象逆温现象盆地盆地气气流流上上升升市市 区区由由郊区流向市区郊区流向市区由由郊区流向市区郊区流向市区郊郊 区区郊郊 区区城城 市市 热热 岛岛 环环 流流3.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城市热岛效应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城市热岛效应 应用应用1.1.图中图中aaaa、bbbb表示城郊高表示城郊高空的等压面,其中气压值较低空的等压面,其中气压值较低的等压面是的等压面是 。2.2.如果有如果有A A、B B两处分别位于同两处分别位于同高度城郊高空,那么气压较高高度城郊高空,那么气压较高的是的是 ;这表明城郊高空气;这表明城郊高空气流的流向是流的流向是 .3 3、郊区近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气、郊区近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作流作 运动。运动。aaaa A A 城市流向郊区城市流向郊区下沉下沉 产生原因产生原因分布分布造成危害造成危害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燃烧矿物燃料,砍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导致温室气伐森林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体排放增加。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世界干沿海低地淹没;世界干湿状况的变化。湿状况的变化。酸雨酸雨燃烧矿物燃料,排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放SO2和和NOX等酸性等酸性气体。气体。西欧、北美、东亚西欧、北美、东亚中国的长江西南、中国的长江西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植被;土壤酸化,危害植被;腐蚀建筑物;危及人体腐蚀建筑物;危及人体健康。健康。臭氧洞臭氧洞使用制冷剂导致氟使用制冷剂导致氟利昂排放利昂排放南极、北极、青藏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的夏季高原的夏季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生长;出现光化学植物生长;出现光化学烟雾烟雾城市热岛城市热岛城市雨岛城市雨岛热量和废气烟尘多;热量和废气烟尘多;城市下垫面粗糙,城市下垫面粗糙,通风条件差;缺乏通风条件差;缺乏绿地。绿地。加剧大气污染;影响人加剧大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体健康。4.4.运用各类图表资料列举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等环境运用各类图表资料列举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等环境问题的证据,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问题的证据,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 应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