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电工电子基础-工艺质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69244852       资源大小:1.91MB        全文页数:1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工电子基础-工艺质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施大纲1 .教学理念.课程介绍1.1 课程的性质课程在学科专业结构中的地位、作用1.2 课程的历史与文化传统课程的前沿及发展趋势1.3 课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课程内容可能涉及到的伦理与道德问题1.4 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教师简介22 .先修课程2.课程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2.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内容22.3 课程的内容概要教学重点、难点2.4 学时安排.课程实施83 .课程要求122难点: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正确使用3 .主要内容:1)电工仪表的有关知识2)电流的测量3)电压的测量4)万用表使用4 .参考学时及分配:2学时学时分配:1)2)知识点1学时,3)4)知识点1学时习题与讨论课.安排习题课2次1 .习题与讨论课安排:分别在第7章、全部章节的理论教学完成后各安排一次习题课,共2次,第一次1学时, 第二次2学时,任课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7 .课程实施本课程知识点较多,公式复杂,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分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加强举例 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所选择例题应具有代表性。教学方式上将多媒体教学和课 堂板书充分结合,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各教学单元安排分别见A, B类教学日历。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作业安排和课后反 思详见以下内容。第1次节称早名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L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授课 类别教学理论课(J );实验课()言1 2时数教学目的及 要求明确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第1章的学习重点了解电路的作用、电压源模型、电流源模型的伏安特性关系。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熟悉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以及相应的表示方法,熟 悉关联参考方向的应用教学内容提要考查课,成绩构成为:平时40% (作业20%、课堂纪律10%,期中测试10%),期末 随堂测试60%。9 . 3考试形式及说明(含补考)考试课为闭卷考试.学术诚信规定9.1 考试违规与作弊处理(-)考试违规违纪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考试违纪:(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5)、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 的行为的;(6)、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它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9)、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对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取消考试资格,令其退出考场,该科成绩以零分计,并根据情节轻重,报学院和学校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二)、考试作弊及处理办法(1)、对考试作弊的考生,取消考试资格,令其退出考场,该科成绩以零分计,并根据情节轻重,报学院和学校给予记过、留校察看或开除等处分。(2)、对考试严重作弊的学生,取消其考试资格,令其退出考场,该科成绩以零分计,并给予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10. 2杜撰数据、信息处理等(1)虚开或篡改发表文章接受函。(2)在各类考试中,以任何形式作弊,篡改考试成绩。(3)伪造导师或专家推荐信、签名及其他评定(或审批)意见。(4)未经导师审核同意,署名“四川理工学院”或导师姓名(不论第几作者)发表与 所作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5)学生毕业以后署名包含有导师姓名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未经过导师审核和书面同,总、O以上行为经查实后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延缓答辩、取消奖项及 学位申请资格等处理。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恶劣者,根据四川理工学院学生违纪处分 条例给予相应校纪处分。10. 3学术剽窃处理等(1)侵占、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成果、数据、思想等,均应明确说 明并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机构等)。(2)请他人代写文章或代他人写文章,购买文章作为自己的论文。(3)篡改、伪造原始记录、实验数据、调查数据等研究数据。(4)在未参加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5)以不正当手段影响研究成果鉴定、奖学金评定、论文评阅、答辩等。(6)学术论文一稿多投。以上行为或其他违反学术诚信规范者,经查实后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责令改正、批评 教育、延缓答辩、取消奖项及学位申请资格等处理。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恶劣者,根据 四川理工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给予相应校纪处分。11.课堂规范为了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严格课堂教学管 理,有序推进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该课程课堂行为规范。同时遵守学校和 学院相关制度。一、教师课堂行为准则(1)、教师应遵从学院的各项制度、规定、要求和本行为规范,服从学院和教研室的 工作安排,严格按各教学环节要求履行其职责,不传播、不散布有损于社会稳定、学院声誉 和学生稳定的言论,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他人,积极上进。(2)、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重温教案(或讲稿),上课时必须携带教学日志、 教案(或讲稿)等教学文件,以及必备的教学工具。(3)、教师应在上课前5分钟到达教室,关闭本人通讯工具和其他与教学无关的电子设 备,检查教学设备,认真填写有关教学文件,并作好上课前的最后准备工作。(4)、教师授课时,衣着应得体、大方、整洁,不得戴手套,保持服装钮扣齐全,严禁 穿超短、超薄、露胸、露腰、露背的衣、裤、裙,不得穿拖鞋或鞋拖,头发要梳理整齐、无 异味、无头屑。女教师课前可适当化妆,但不宜浓妆艳抹,不得涂抹有色指甲油,不得围头 巾。男教师应修边幅,不得戴帽、穿无袖背心或短外裤。(5)、教师上课时应站立(特殊情况除外),仪态端庄自然,精神饱满,举止文明、音 量适中,板书工整清晰。授课过程使用普通话,并讲究语言规范。(6)、每门课程首次上课时,教师必须按学生名册逐一点名。开课3周内,教师应当对 从未提交本课程作业的学生作出告诫。(7)、教师应把握好规定的授课时间,不准推迟上课、提前下课或推迟下课。教师可在 课前、课中或课后不定时随机点名,也可在课间休息期间,通过适当的方式完成学生到课考 勤工作,并按规定把缺课情况计入学生考核成绩。(8)、教师授课应与学生保持互动,采用讲解启发式、学生参与式、教师点评式等教学 法,避免单向灌输,不得照本宣科,不得念幻灯课件或课程讲稿。(9)、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得接待客人,不得吸烟。如安排学生进行课间作、也,要进 行巡视,并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不得在座位上休息,不得拨打或接听电话,无特殊情况不 得离开教室。(10)、教师在课内外应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歧视后进学生,不得体罚、 辱骂、嘲讽、挖苦学生,不得说脏话、粗话。在优先保证本课程在册学生听课的前提下,不 应禁止或清退本课程学生名册之外的我校学生进入课堂听课。(11)、教师未经批准不得自行调课或停课,不得随意变更上课地点,不得缺课,不得 请他人代为授课,不得改授课为学生自习。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调课或停课时,应按规定程序 办理调课或停课手续,并提前通知全体学生,所缺课程应安排时间及时补授。(12)、教师应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推进教学进程,不得违反课程学时或校历规定提前 结课。按课程学分换算的授课学时总长度,每学分偏差不得超过1.5学时。(13)、教师应提醒、告诫学生上课不迟到早退,对无故旷课、不交或抄袭作业的学生进 行关爱性批评教育,并与班主任(课程协调人)保持密切沟通,共同研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 问题和修读中遇到的困难。(14)、教师应当对教学进程中的任何变化、所需采取的新举措等,及时向学生通报。 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应及时做出答复或说明解释。二、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学生应尊重教师,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院规定的学生守则、 各项纪律和本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学风,服从校历规定和个人课表计划,认真完成所修课 程的教学过程。(2)、学生进入课堂应着装得体,言行文明,举止优雅。不得穿露胸、露腰、露背的服 装,不得穿拖鞋或鞋拖,不得吸烟,不得高声喧哗,不得追逐打闹,不说脏话。男生不得穿 着背心,女生不得穿超短裙。男女生之间不得有过分亲昵举动。(3)、学生应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按上下课时间规定,不得迟到、早退或旷 课。除特殊原因外,因病或因事不能到课者,应事先办理有关请假手续并经过批准,不得事 后补假,否则以旷课论处。(4)、学生在上课前应做好准备,携带与上课相关的书籍、资料、笔记本及必备的学习 用具。上课时不得饮食,不看与课程无关的书籍、资料,不影响、不妨碍他人听课,不得随 意出入课堂。(5)、学生进入教学楼应保持肃静,不得在走廊和教室内从事有碍上课或自习的活动。 学生上课或自习,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不得抢占座位。(6)、学生在上课期间,应关闭手机及其他与教学无关的电子娱乐设备,集中精力听课, 参与课堂活动。对上课玩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拨打或接听手机,收发手机短信、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任课教师有权在本次授课期间暂时代为保管其手机和电子产品,情节严重的, 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7)、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有问题需要提问时,应举手示意,经教师允许后用普 通话发问。(8)、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坚持上课的,可向教师举手示意并说 明情况后离开课堂。必要时,教师应安排学生护送患者就医或回寝室休息。(9)、下课时间临近时,学生不能以各种方式催促教师下课,也不应提前收拾书本和 学习用具,做出离开教室的准备,更不许起哄。(10)、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应及时向教师本人或通过课程协调人(班 主任)向教师反映,不得以不认真听课、逃(旷)课、不参与课堂活动、早退、不完成或不 提交作业等方式表达。(11)、学生应自觉维护教室内及走廊卫生,不得踩踏课桌椅,不得在课桌椅、墙壁、 讲台、门窗上涂抹刻划,不得在教室及走廊随地吐痰或乱扔杂物。课间休息时或课后,学生 应主动擦抹板书。(12)、学生不得随意搬动教室内的教学设备和课桌椅,不得私自使用各类教学用公共 计算机、投影仪、实验实训设备等。如造成损坏,必须按价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分。(13)、对上课或自习开电灯或电扇的教室,对实验室、实训室、机房等使用的所有设 备,最后一位学生在离开教室、实验室、实训室、机房前,应通知值班管理员关闭全部电灯、 电扇和设备的电源开关。(14)、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应成为课堂行为规范的模范,并认真带领广大同学自觉遵 守课堂行为规范。团组织、学生会等要切实开展本班级、本学院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学习、 宣传、执行和督查工作。12.课程资源1教材与参考书1、本课程建议教材:宋弘、傅成华主编电工电子技术,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上、下册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本课程主要教学参考书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电工学I、II,天津大学电工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2杨福生主编电子技术(电工学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4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唐育正主编数字电子技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8刘守义主编数字电子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2. 2专业学术著作1陈振源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刘全盛主编数字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刘昭和主编4刘昭和主编电工学习题及解答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5孙文卿、朱承高主编 电工学试题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秦曾煌主编电工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艾永乐.电工学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8姜三勇.电工学(第7版)(上、下册)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 3专业刊物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源技术、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变压器、电机与控制应用、电测与仪表、照明工程学报、电子学报12.4 网络课程资源四川理工学院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网站西北工业大学电工学精品课程网站. nwpu. edu. cn/dzjc/diangongdz/上海交通大学电工学精品课程网站. sjtu. edu. cn/dg/吉林大学电工学精品课程网站. jlu. edu. cn/diangong/list. php?bid_z=l&bid_d=30课外阅读资源1卜新华.电工与数字电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李元庆,何佳.电路基础与实践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3刘健.电路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刘景夏,胡冰新,张兆东.电路分析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汪赵强,宫晓梅.电路分析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6施娟,周茜.电路分析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7刘志民.电路分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8冯军,谢嘉奎.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冯军,谢嘉奎.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刘鸣,陈世利.电子线路综合设计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1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2李瞰.电子线路实验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3电子线路实验课题组.电子线路实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包伯成,乔晓华.工程电路分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陈抗生,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基础(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6刘玉成,电路原理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7吕伟锋,董晓聪、.电路分析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8许红梅,刘妍妍.电路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201,4.19刘东梅,电路实验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0吉培荣,电工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21张校琦,维修电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2王贵锋,王瑞祥.电工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23秦曾煌,电工学(第7版)电工技术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秦曾煌,电工学(第7版)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王建华,电工学实验(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6徐淑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程加.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7王艳丹,段玉生.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8赵建华.电工学基础与综合实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29王骥,王立臣,杜爽.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0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1高吉祥,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2寇戈,蒋立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3孙肖子,模拟电子电路与技术基础(第2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2010.34朱小明,熊辉,王建国.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11.35薛继霜,宋欣.数字电路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36饶增仁,安红心,汤书森.数字电路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37王勇.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8唐颖,李大军,李明明.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3.39王成元,夏加宽,孙宜标.现代电机控制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440李发海,朱东起.电机学(第5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1孙建忠,刘凤春.电机与拖动(第2版)M.北京:机械工'也出版社,201342王晓敏.电机拖动与控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3戴文进,肖倩华.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4刘启新.电机与拖动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45张红莲.电机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6郭夕琴.电机与电气控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与4.47万芳瑛.电机.拖动与控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8毛永明.电机与拖动实验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49徐永明,胡志刚.电机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0李朝生.电机与电力电子实验及仿真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51谢远党.电机及拖动基础实验指导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52苑尚尊,贺春玲.电机拖动与电气技术实验指导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3 .教学合约阅读课程实施大纲,理解其内容(1)、我已认真阅读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施大纲,并清楚理解其中所陈述内容。(2)、任课教师已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我咨询本课程实施大纲相关内容。13.4 同意遵守课程实施大纲中阐述的标准和期望(1)、我认同任课教师针对课程实施所提的课程标准及期望。(2)、我同意遵守本课程实施大纲中所阐述的课堂规范、报告及考勤等规定。(3)我清楚了解本课程成绩考核规定并愿意遵守。专业班级:学号:签名:日期: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 .电路的作用(1)电能的传输和转换(2)信号的传递和处理.电路的组成(1)电源:电源的作用是为电路提供能量,如发电机利用机械能或核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 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电池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等;(2)负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加以利用,如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炉将 电能转化为热能等;(3)中间环节(营线,开关,器连接元件的作用)用作电源和负载的联接体,包括导线、开 关、控制线路中的保护设备等。1.2 电路模型定义:实际电路均是由一些按需要起不同作用的实际电路元件或器件所组成,它们的电磁性质 比较复杂,为了简化对实际电路进行分析和数学描述,可将实际元件理想化用理想电路元件组 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独立电源模型:在电路中,将把外部能源(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等)转化为电能,且能向外 电路提供电动势的装置称为独立电源(一般称为电源)Us (Us)0(a)电压源的图形符号Us (Us)0(a)电压源的图形符号(b)电流源的图形符号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定义:在进行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时,为了列写与电流(电压)有关的表达式,常可任意假设电 路中某一元件上的电流(电压)方向,该假设方向称为参考方向。所选的电流(电压)的参考 方向并不一定与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相一致。当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相 一致时,则为正值;当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相反时,则为负值。表示方法:(1)用箭头表示方向,如图所示。(2)用下标表示,如Wabo(3)电压的参考方向还可以用“ + ”、“一”符号表示,如图所示。iU+ 一_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箭头表示电压参考方向的符号表示关联参考方向: 在习惯上,同一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方向通常选取相互一致的参考方向,即电流的参考方向 从电压的正参考极性端流入,从负参考极性端流出,如图(a)所示,称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 方向;若两者参考方向选取不一致,则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如图(b)所示。+ 一八+一(a)关联参考方向(b)非关联参考方向【例】+ 一若u = 5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从a指向b; 若u=-5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从b指向a教 学 重 点 难 点重点:参考方向难点:参考方向,恒压源、恒流源伏安特性的区别教学组织与设计学程组 教过的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采用电路模 型分析的必要性,教导学生理解恒压源和恒流源的伏安关系。介绍参考方向的定 义,剖析参考方向对电路分析的重要性,熟悉参考方向的表示形式并掌握关联参 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定义。论业题安 讨作习的排练习与思考:为什么要引入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有何区别和联系?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的表示方式有何不向,关联参考方向的标识。习题:L1教学 手段 的应 用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而使用交叉式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 学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使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可以化难为易, 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或原理。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过不同教学手段的相互结合提高了教学 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在介绍电源作用时,以干电池作为电源的手电筒电路为例,说明采用电路模型的 重要性。再说明在电路分析中,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性。以一个双电路为例,阐 明参考方向的必要性,实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强调必须在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 方程式。* -Hr早下名称L4欧姆定律L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L 6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授课 类别教学理论课(J );实验课():2时数教学目的及 要求掌握欧姆定律在参考方向下新的形式掌握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掌握电源和负荷的判断准则 熟悉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教学内容提要1.3 欧姆定律U、I参考方向相同时,U = I RU、I参考方向相反时,U = -IR注意:表达式前的正负号由U、I参考方向的关系确定;U、I值本身的正负则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关系【例】应用欧姆定律将图的几个电路列出式子,求出电阻。解: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应用欧姆定律列式子, 要根据电路图上所选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当所选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时,有U = RI当所选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时,有U = -RI因此,图(a) : /? = = = 3QI 2图(b) : R = = = 3 Q I -2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电源的有载工作E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为:1 = )+ R负载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 = RI由以上2式可得U =%/2、电源开路i = 0U0 = EP = 03、电源短路状态u = o/ = /s=- =AP = _/2 p = o4、电源与负载的判别分析电路时,还要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确定某一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若元件两端 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则该元件是电源,发出功率;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流 过它的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同,则该元件是负载,取用功率。1.6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KCL)定义: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亥U、对任一结点,流经该结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此处,电流的“代数和”是根据电流是流出结点还是流进结点判断的。若流入结点的电流前面取“ + ” 号,则流出结点的电流前面取“一”号;电流是流出结点还是流入结点,均根据电流的参考方向判 断。所以对任一结点有:【例】4_ Gc . .二 a '- d 1 1 T 1 I Ri火2+E21O 止 节点 a: ii+i2-i3= 0节点 b: -ihi2+i3= 0推广:KCL通常应用于结点,但对于包围儿个结点的闭合面(也称广义结点)也是适用的。在这个闭合面S中有3个结点,即结点A、B、C,对这3个结点分别列写KCL方程iA -lAB + lAC =。,,B +,AB _,BC = ° ,+,BC ,AC =。将以上三式相加,得(4 + M + 4; = 0教 学 重 点 难 点重点: 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难点:欧姆定律中两套符号,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符号的规定教 学 组 织 与 设 计教学 过程 的组 织首先举例详细分析在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欧姆定律的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电 源的工作状态的分类,讲解负载和电源的判断准则。举例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及 其扩展应用,分析在参考方向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具体形式。讨论 作业 习题 的安 排练习与思考:1 .有些同学把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值,其理由是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根据欧 姆定律:这种看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2 .什么是电气设备的额定值?白炽灯泡上标的60 W/220 V或25 W/220 V分别代表什 么意思?这两个灯泡若接在380 V或110 V电压下使用,将发生什么现象?习题:1. 2教学 手段 的应 用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而使用交叉式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 学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使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可以化难为易,帮 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或原理。通过举正例和反例的方式阐释清楚参考方向下欧姆 定律的新形式。从功率守恒的角度解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本质特点,突破教学难 点和重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过不同教学 手段的相互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教学内容提要* -Hr早T 名称L6基尔霍夫定律一电压定律 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2.1电阻串并联的等效变换授课 类别教学理论课(J );实验课()12时数教学目的及 要求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相关计算,能用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求解较简单电路熟悉电位的概念,能区别电位和电压,能求解简化的电位电路总结第1章知识,介绍第2章的知识难点和重点掌握电阻串并联的等效变换1. 6基尔霍夫定律2、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定律(KVL)定义: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所以,沿任一回路有【例】:上式在取和时,需要任意指定一个回路的绕行方向。凡是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的绕行方 向一致者,该电压前面取“ + ”号;支路电压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反者,前面取“一” 号。应用Z 17=0列方程 对网孔nbdaxRi=® 对网孔ncbai URj4夫4一乙6= 0 对网Abedin L2+ 1*&-尼=0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定义:在电路中,某点a处的电位匕是指a点到参考点处的电压,它在数值上等于电场力驱使 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至零电位点所做的功。零电位点即为参考点,可以任意设定,常用符号 表示。【例】图示电路,计算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的电位14(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 1 =,2=0,电位Va=6V o当开关闭合时电流h- 0,电位Va=0VC -9VC -9Vn RiI 100 KQ 1丘M 50 KQA +6V例如图已知:例 计算下图电路中B点的电位。解/=(-)/(&+&)=6-(-9) / (100+50) X103=0.1mAUab=Va-%=&/Vb=Va-/?2Z=6- (50 X103) X(0.1 X10-3)=+iv£i=6V E2=4V &=4CR2=R3=2 Q o求A点电位匕。Rl,Ix=12=EJ (R1+R2)牛 J =6/ (4+2)=1A0匕=&,3 - & + a/2=04+2 X 1=-2V=R3I3E2R1IEi=0-4-4 Xl + 6=-2V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1电阻串并联的等效变换1、电阻串联定义:将各个电路元件依次首尾相连,就称为串联。显然,串联的电阻中流过的电流是同一个 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上电压的分配和各电阻阻值成正比,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 得到不同的输出电压是常见的,比如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2、电阻并联定义:电路中两个或者多个电阻连接于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这样连接的电路我们称为电阻的 并联电路。等效电阻:并联电路也可以用等效电阻R来代替,如两个电阻在并联时的关系为:1 1 1=R 耳心即:R=*/| + /9例求图中所示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Rm解:改画电路图如图(b)- "* "» 工 P此“=(6 11居)+&|1&=3。教 学 重 点 难 点重点: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难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中的循回方向与电压表达式前符号的正负关系。教 学 组 织 与 设 计教学 过程 的组 织首先举例讲解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强调在闭合回路和非封闭回路中应用的特点,举例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分析讨论电位和电压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实例分析电位电路的计算总结第1章知识要点,介绍第2章的教学重点,强调第2章知识在整个课程里的重要 性,联系旧知识,举例讲解阻阻串并联的计算讨论 作业 习题 的安 排练习与思考:1.电压和电位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习题:1.6, 1.7, 1.8, 1.9教学 手段 的应 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使用交叉式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比较 难以理解的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更形象、生动的演示。能有效 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 过不同教学手段的相互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教学中注意由浅入深地讲解,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加以实例分析,将理论 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注意组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讲解中注意各 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反复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记忆,巩固相关知识。如对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讲解就注意强调参考方向这一重要概念,并将欧姆定律的应 用也列举说明。2.2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 3支路电流法理论课(J );实验课(掌握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的伏安特性特点并注意二者的区别教学目的及熟练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计算和电路图的变化要求掌握支路电流法,明确要列些的电路方程数目和组成情况教学内容提要2.2电压源及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电压源模型实际电压源的电源模型及伏安特性曲线。U = E RJ2、电流源模型实际电流源的电源模型及伏安特性曲线。理想电流源3、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定义: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外特性是相同的,因此这两种电路模型相互之间是可以进行 等效变换的。此种等效关系只是针对外电路而言,至于电源的内部则是不等效的,电源内部消 耗的功率损失也不一样。8.1 学生自学要求8.2 课外阅读要求8.3 课堂讨论要求其中E = RIhac解:3q1 6Q& 2QE3-n IQ IQ例: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 计算2。电阻中的电流。12V(b)由图(d)可得2.3支路电流法定义:支路电流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它应用KCL和KVL对结点和回路列出方程组,然后解出各未 知支路电流。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支路数相=3,结点数 =2,共要列出三个独立方程。各个参量的 参考方向在图中已经标出。RiRi火3Ei两个电源并联的电路首先,应用KCL对结点a列出 人+12-,3=。对结点b列出;73-71-/2=0以上两个方程是非独立的方程,因为对于两个结点的电路,应用KCL只能列出12个独 立方程。一般来说,对于具有个结点的电路应用KCL只能得到(n-l)个独立方程。然后,应用KVL列出其余的(ni-n-1)个方程,通常我们取单孔回路(网孔)列出,在图 中有两个网孔。对左边网孔可以列出E =/?/+ R3I3对右边的网孔可以列出E2 = 7?2/9 + R3/3由此可见,在应用KCL和KVL一共可以列出5-1) + (根-+ D =加个独立方程,所以可以解 出根个支路电流。b d 支路中含有恒流源。例如图求各支路的电流。解:支路数匕=4,但恒流源支路的电流已知,则未知电流只有3个,所以可只歹U3个方程。当不需求a、c和b、d间的电流时,(a、c)( b> d) 可分别看成一个结点。(1)应用KCL列结点电流方程对结点 a: /1 + /2,3 = 7(2)应用KVL列回路电压方程对回路 1: 12/1-6/2 = 42对回路2: 6/2 +3 =0(3)联立解得:/i=2A, 12= -3A, /3=6A教 学 重 点 难 点重点: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计算和电路图结构的改变;支路电流法难点: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计算和电路图结构的改变,变换前后电 源的参考方 向教 学 组 织 与 设 计教学 过程 的组 织首先分别分析电压源与电流源伏安特性,然后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观 察图形得出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原理,注意强调等效变换是一种对外电路 的等效变换,内部没有等效性。再举例分析说明等效变换的具体计算。通过对一 个2个节点,3个回路的电路分析,讲解支路电流法中方程数目的确定,正确理解 支

    注意事项

    本文(《电工电子基础-工艺质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