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三大常规.ppt

    • 资源ID:69249424       资源大小:316.5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大常规.ppt

    血常规血常规 v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感染,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同时可以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1、红细胞计数(RBC)v正常参考值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v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2、血红蛋白测定(Hb)v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v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3、白细胞计数(WBC)v正常参考值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v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4、白细胞分类计数(DC)v正常参考值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v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5、血小板计数(PLT)v正常参考值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v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尿常规v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1、尿量v正常参考值成人:1.0-1.5L/24h,或1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v临床意义1尿量减少(1)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2)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2尿量增多(1)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2)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2、颜色 v正常参考值透明,琥珀黄色。v临床意义灰白色云雾状混浊,常见于脓尿;红色云雾状混浊常为血尿;酱油色多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深黄色为服红素尿,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疽;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有小血块并存,常见于血丝虫病;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尿。3、尿比重 v正常参考值正常人一天中尿密度为1.15-1.025之间,密度最大的波动幅度可达1.003-1.030之间;新生儿在1.002-1.004之间。v临床意义尿密度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密度增高 多见于糖尿病、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等。4、酸碱性 v正常参考值尿pH值(酸碱性)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v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5、尿沉渣检查 v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3个/HPF;白细胞:0-5个/HPF。v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白细胞增多一般见于泌尿系炎症。6、尿蛋白v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虽易通过,但这些低分子蛋白质多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来自血浆蛋白的以白蛋白为主。v 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10-150mg/24h尿。v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指在无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体位变化(体位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这类生理性蛋白定量测定不能过高。2病理性增多病理性蛋白尿,临床常见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7、尿糖 v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尿糖增加超过正常值则属病态反应。v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0.56-5.0mmol/L,100-900mg/(dL24h)尿。v临床意义尿糖增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肢端肥大症等疾病。8、尿酮体v正常参考值尿酮体定性:阴性。定量:丙酮3mg/24h。v临床意义尿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9、隐血试验 v正常参考值阴性。v临床意义隐血试验阳性等,见于蚕豆病、疟疾、伤寒、大面积烧伤并发血红蛋白尿、砷、苯、铅中毒及毒蛇咬伤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10、尿显微镜检查v1、管型:正常参考值一般尿中为0,少量透明管型可见于剧烈运动后。临床意义颗粒管型增多,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透明管型增多9常见于肾实质损害;红细胞管型增多,多见于肾脏出血、急性肾小球肾炎;脂肪管增多,则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v2、白细胞:正常参考值5个/高倍(HPF)。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等;非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v3、红细胞:正常参考值一般无红细胞,或0-2个/HPF。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加即为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血友病等。v4、小圆上皮细胞:正常参考值正常尿中为0,或有极少量。临床意义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粪常规v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可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腺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1、颜色 v正常参考值黄褐色,婴儿为金黄色或黄绿色。v临床意义(1)黑色 上消化道出血、服中药、铁剂、活性炭等。(2)鲜红色 下消化道出血,如痢疾、痔疮、肛裂等。(3)灰白色 胆道阻塞、胆汁缺乏、服用钡剂等。(4)绿色 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婴儿消化不良等。(5)果酱色 见于阿米巴痢疾及细菌性痢疾。2、性状 v正常参考值正常人为软便且成形,婴儿便是糊状。v临床意义(1)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2)粘液便见于肠炎、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癌。(3)米汤样便见于霍乱或副霍乱等。(4)蛋花样便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5)羊粪样粒便见于痉挛性便秘。(6)水样便消化不良、急性肠炎。3、显微镜检验 v正常参考值无红细胞、虫卵、原虫,偶见少量白细胞或上皮细胞。v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肠炎、痢疾、结肠肿瘤、息肉等。(2)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肠炎、肠寄生虫病、细菌性痢疾。(3)寄生虫卵多见于肠道及肝胆寄生虫病人,如蛔虫病等。

    注意事项

    本文(三大常规.ppt)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