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新版)沪科版.doc
-
资源ID:692608
资源大小:834.2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新版)沪科版.doc
1第四章第四章 多彩的光本章复习和总结多彩的光本章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6.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焦点和焦距.7.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9.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教学方法】1.观察法:观察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折射现象;观察生活中的透镜以及眼睛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2.实验法:会一般的探究实验;会使用光具座等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3.讲述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23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探究点探究点 1 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例题 1 (四川眉山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180°-60°=12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60°.答案:如图所示4例题 2 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解析:地面发生的镜面反射,将光线集中反射到墙壁,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光再次反射到墙壁上,墙壁发生漫反射,有部分光线会进入人眼.答案:B.【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探究点探究点 2 2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例题 3 (浙江宁波中考)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解析: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 MN 分开后,猫在两个镜子中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 ABD 错误,C 正确.5答案:C例题 4 小明身高 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m 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他到像的距离是 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看脚尖经镜面的反射光线是否能到达人眼,作图时应注意光线的传播方向.答案:1.7;2;如图所示,他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例题 5 如图所示,发光点 S 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经过 A 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解析: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中,知道物点找像点,或知道像点找物点,通常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像点与物点关于镜面对称(即镜面所在直线是像点与物点连线的中垂线) ;在光学作图题中,要确定一条光线的路径,需要找到光线通过的两个点,在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中,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会会聚在虚像点,即反射光线通过的点和像点在同一直线上,这一知识点在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中经常用到.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 S 的像点S,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 A 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6答案:作出发光点 S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 S,连接 S、A 点交平面镜于点 O,沿 OA 画出反射光线,连接 SO 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探究点探究点 3 3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例题 6 (辽宁丹东中考)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 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 E 处看到路灯的像为 S.请画出水下 E 处的人看到路灯 S 的光路图,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 S 通过水面所成的像 A.解析:人眼本身不会发光,人眼看到物体或物体的像,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光源)或物体反射光源的光直接进入人眼;人眼看到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经界面反射或折射后,有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长期的视觉习惯,认为光沿直线传播,逆着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方向看过出,就看到了虚像,因而人眼与像点在同一直线上.在反射和折射成像作图题中,人眼与像点的连线,可以确定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答案:连接 ES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画出水下 E 处的人看到路灯 S 的光路图;过界面作 S 点的对称点 A,即为路灯 S 通过水面所成的像 A.如下图所示:7例题 7 (湖北鄂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 1/4 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解析: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答案:见下图:【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探究点探究点 4 4 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例题 8 图 A 给出物体 AB 及像 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 F 的大致位置.解析:连接 AA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 O,则 O 为凸透镜的光心,从而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由 A 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则通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过焦点而会聚在 A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 F 为焦点的位置.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由 A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过焦点并会聚于点 A.8答案:如下图所示:例题 9 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A.无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解析:由题意知,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2fvf;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则 2fuf,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例题 10“十一”去无锡市旅游的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1)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 15cm、10cm、5cm 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 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9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答:拍摄 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2)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解析:(1)根据像的大小和凸透镜焦距的关系: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像越小.甲和乙两张照片中,乙照片上锡山的像比较大,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2)因为像的大小与物距和焦距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应保持物距不变,改变焦距,观察像的大小变化.答案:(1)乙;(2)控制变量,u 不变时,才能得到像的大小与焦距的关系.【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