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应制诗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唐】苏颋课件.ppt
-
资源ID:69262936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奉和应制诗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唐】苏颋课件.ppt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苏颋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n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n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n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n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1 作品注释作品注释辇(nin):车子,秦汉后特指帝王乘坐的车。觞(shng):古代酒器。宸(chn)游:帝王之巡游。2n作品鉴赏作品鉴赏n 这是一首奉和应制诗,是臣下奉命应和皇帝陛下首唱之作。这类诗的思想内容大抵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几无可取。但是要写得冠冕华贵,雍容典丽,得体而不作寒乞相,缜密而有诗趣,却也不大容易。n 原唱题曰“春日幸望春宫”。n 皇帝驾临其处叫作“幸”。“望春宫”是唐代京城长安郊外的行宫,有南、北两处,此指南望春宫,在东郊万年县(今陕西长安东),南对终南山。n 这诗便是歌咏皇帝春游望春宫,颂圣德,美升平。它紧扣主题,构思精巧,堂皇得体,颇费工夫,也见出诗人的才能技巧。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n 首联点出“春日幸望春宫”。“望望”、“春春”,不连而叠,音节响亮。“东望望春”,既说“向东眺望望春宫”,又谓“向东眺望,望见春光”,一词兼语,语意双关。而春光可爱,打动圣上游兴,接着便说更逢天气晴朗,春色含情,恰好出游,如合圣意。这一开头,点题破题,便显出诗人的才思和技巧。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n次联写望春宫所见。从望春宫南望,终南山尽在眼前;而回望长安城,皇都与北斗相应展现。n这似乎在写即日实景,很有气派。但造意铸词中,有实有虚,巧用典故,旨在祝颂,却显而不露。“南山”、“北斗”,词意双关。“南山”用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原意即谓祝祷国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不骞亏,不崩坏。”“北斗”,汉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故有“斗城”之称。长安北城即皇城,故“北斗”实则皇帝所居紫禁城。“晴日”是看不见北斗星的。此言“北斗悬”,是实指皇城,虚拟天象,意在歌颂,而运词巧妙。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n 三联写望春宫中饮宴歌舞,承恩祝酒。诗人随从皇帝入宫饮宴,观赏歌舞,自须感恩戴德,献杯祝颂。倘使直白写出,便有寒乞气。因此诗人巧妙地就“望春”做文章,用花草作比喻,既切题,又得体。“回辇处”即谓进望春宫,“奉觞前”是说饮宴和祝酒。“细草”是自比,见得清微:“飞花”则喻歌姬舞女,显出花容娇姿;而“偏承”点出“独蒙恩遇”之意,“故落”点明“故意求宠”之态。细草以清德独承,飞花恃美色故落,臣、姬有别,德、色殊遇,以见自重,以颂圣明。其取喻用词,各有分寸,生动妥贴,不乞不谀,而又渲染出一派君臣欢宴的游春气氛。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n末联以明确的歌颂结束。“宸游”即谓天游,指皇帝此次春游。君臣同乐,圣心欢喜无比,人间万物欢唱,天下歌舞升平。n作者简介作者简介n苏颋苏颋n(670727)唐代诗人。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713-741)年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现存苏廷硕集,系后人所辑。有人评论,此诗的主题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唱和有人评论,此诗的主题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唱和歌舞升平的,你是否读出了这个意味?为什么?歌舞升平的,你是否读出了这个意味?为什么?n我读出了这个意味。n(1)这是一首奉和应制诗,是臣下奉命应和皇帝陛下首唱之作,所以思想内容一定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n(2)颔联写从望春宫南望,终南山尽在眼前;而回望长安城,皇都与北斗相应展现。“北斗”实则皇帝所居紫禁城。“晴日”是看不见北斗星的。此言“北斗悬”,是实指皇城,虚拟天象,意在歌颂,而运词巧妙。n(3)尾联以明确的歌颂结束。“宸游”即谓天游,指皇帝此次春游。君臣同乐,圣心欢喜无比,人间万物欢唱,天下歌舞升平。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三联。n(1)比喻。诗人用“细草”自喻,言其轻微;用“飞花”比喻歌姬舞女,显其花容娇姿。n(2)拟人。n(3)借代。借“回辇”代进望春宫;借“奉觞”代饮宴和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