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1节 力学案 (新版)沪科版.doc
-
资源ID:692650
资源大小:379.8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第1节 力学案 (新版)沪科版.doc
1第一节第一节 力力【学习目标】1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行为提示:1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友情提醒:1 1不要以为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2 2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方法指导:同一物理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往往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如手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拉弹簧,感觉弹簧拉手,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于物体的状态。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 力的概念自主阅读教材P10110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 1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1)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2)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弹簧;(3)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2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2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前面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后面一个物体称为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3 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你认为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请你列举出生活中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的例子:磁铁靠近铁块对铁块的吸引力。知识板块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主阅读教材P10210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 4观察图中情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 5如图所示,甲同学在推乙同学时,你认为出现的现象是:甲、乙均后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板块三 力的作用效果自主阅读教材P10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6 6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图(b)说明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开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7.7.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形变,还使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31 1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 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方案一 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说说这一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方案二 分别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