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师范学院附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
资源ID:69275691
资源大小:398.9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师范学院附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师范学院附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 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2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一历史现象主要反映了()A.埃及建筑技术日趋落后B.埃及经济日益凋敝C.王权逐渐衰落D.埃及厉行节俭之风3 . 22岁的男性公民格瓦达和他19岁的妹妹玛利亚住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一个小村庄,他 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A.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而获得津贴 B.他们都靠自己庄园的土地维持生活C.兄妹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行政事务的议事D.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4 .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 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 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A.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B.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C.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5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东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 起源时期。孔子与苏格拉底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杰出的代表,以下关于二者思想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是()A.都关注自然否定神学B.都坚持城邦利益至上C.都反对本国封建统治D,都重点关注人与社会6 .古希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博学多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 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他也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培养的学生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 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据此叙述推断文中的“他” 和“他的学生”分别是()A.德谟克利特、凯撒B.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C.苏格拉底、屋大维D.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庄园法庭。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庄园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衰落的相 关史实。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 的相关史实。12 .【答案】D【解析】据材料“如,铁器制作、皮革糅制和皮具是其基本行业,城市是农产品与城镇手工业产 品相交换的场所,乡村的部分农产品也通过城市运往外地市场,农村居民所需的外地商品,也主 要从城市市场上取得"所学知识可知,对材料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商品经济开始渗透农村;题 干信息中没有涉及东西方贸易,A不符合题意;B自给自足占据主导地位、C市场经济侵蚀瓦解 农村经济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D符合题意。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兴起、特点以及意 义。13 .【答案】B【解析】13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 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 题目给出的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手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人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人城市,就意 味着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因为城市是有着一定特权的地区。当时,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 一天,他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 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 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 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故选B。本题考查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4 .【答案】B【解析】题目给出了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资料卡片,从卡片内容中的“12世纪、11世纪、主、 教堂、教皇、牧师”等,可以看出它们建立的时间都是在中世纪,而且都与基督教相关,这表明 资料反映了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故选:Bo本题考查了欧洲大学的起源,注意从题目给出的知识卡片材料中获取信息。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 正确答案。15 .【答案】D【解析】7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改新从政治上建立 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用等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 建社会过度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又名“采邑改革”。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 是8世纪上半叶由查理马特发起的土地分配改革制度,它将原有的无条件赏赐改为了有条件分封。 故A、B属于大化改新的内容,C属于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D属于两者共同的特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的比较。注意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识记。16 .【答案】B【解析】“建筑是一种对权力的雄辩术”。题目给出的建筑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金字塔故宫。 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是雅典人对其城邦的保护神一雅典娜女神修建的,是一座巍峨的矩形建 筑物、巴黎圣母院属于宗教性质的建筑。故选:Bo本题考查了古代建筑,注意题目强调了建筑与权力的关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相关建筑的属性。17 .【答案】C【解析】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 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 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 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 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故选:Co本题考查了查士丁尼及其法典。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 金时代”。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8 .【答案】B【解析】据“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 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拯和智慧在几个世纪 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 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 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 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 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故选:Bo本题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拜占廷帝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拜占廷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19 .【答案】B【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对“儒略历”的不断改革,使其误差不断减少的过程, 说明罗马历法的不断完善,与罗马历法的作用、起源、宗教渊源无关,排除a、C、Do 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历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掌握罗马历法的相关知识。20 .【答案】B【解析】“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阿拉伯人促进了东西方 文化广泛交流,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B符合题意;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数字,A排除;材 料没有体现阿拉伯帝国统治持续上千年,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D排除。 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建立和阿拉伯国家兴起。题干关键信息“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 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 方文化的气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运用伊斯兰教建立和阿拉伯国家兴起 的相关知识。21 .【答案】【小题1】封君封臣制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 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小题2】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庄园;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 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是一个农村共同体, 也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庄园中主要是领主和佃户,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 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一般而言,封建庄园的剥削方式都以劳役地租为主,庄园的耕地分两类, 一类是贵族的自营地,一类是农奴的份地。【小题3】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 刻的青铜雕塑,原作已经丢失。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 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解析】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庄园、掷铁饼者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庄园、掷铁饼 者等相关史实。22【答案】【小题1】改革前,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改革后,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 服务。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小题2】不同点:东方封建城市被统治者控制,无自治权,体现了中央集权;西方封建城市有 自治权,市民有自由权利;影响:由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市民阶层,分化出资产阶 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小题3】特点:在教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合法性的自治团体,以文科为主,分布在 中心城市。【解析】本题考查了封君与封臣,西欧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兴起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封君与封臣,西欧城市的兴起,大学 的兴起等知识。7 .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 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即拉温娜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个事例说明了()A.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8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C.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和教皇之间的利益关系D.罗马教皇始终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8.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 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 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 一时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 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结束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断B.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C.全面反映了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9 .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 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都能自己制作。”该 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A.实行土地公有制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经济自给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10 .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 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A.公民大会 B.元老院C.庄园法庭 D.人民法院11 .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中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出现主要是经济自然 发展的结果。城市最早的手工业是为满足城镇及周围乡村居民日常需要的,如,铁器制作、 皮革糅制和皮具是其基本行业,城市是农产品与城镇手工业产品相交换的场所,乡村的部分农产品也通过城市运往外地市场,农村居民所需的外地商品,也主要从城市市场上取得。”对材料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经济沟通了东西方贸易C.市场经济侵蚀瓦解农村经济对材料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经济沟通了东西方贸易C.市场经济侵蚀瓦解农村经济)B.自给自足占据主导地位D.商品经济开始渗透农村12 . 13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 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D.大学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3 .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校名:巴黎大学建立时间:12世纪中期发展: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 主要研习神学。1198年教皇西勒土丁三世赐给 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31年,罗马教皇以谕令 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校名:牛津大学建立时间:11世纪晚期发展: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 个培养牧师、控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 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1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15 .“建筑是一种对权力的雄辩术”。下面建筑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金字塔布航帕特农神庙金字塔布航帕特农神庙孰匕京故宫法国巴黎圣母院A.B.17.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C. D.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 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土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18 . “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 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拯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 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 是()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D.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 能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到16世纪时又产生了误差。于是当时的罗 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闰制进行改革,仍然4年一闰,但逢能被100整除的那一年不闰, 到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再闰。上述材料反映了()A.罗马历法的起源B.罗马历法的不断完善C.罗马历法的作用D.罗马历法与宗教的渊源19 .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 个文化区,既有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阿拉伯帝国()A.独创了阿拉伯数字B.东西方文化广泛交流C.统治持续上千年D.经济繁荣、国家富庶.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材料,根据下列图片的信息,回答问题。【制度构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保障,下面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2)【社会基础】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社会基础,如图为一个西欧庄园的图解,请从不同角度 解读上图的历史信息。(3)【艺术鉴赏】雕塑是历史发展的时代缩影,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的角度解读下面的作品。掷铁讲者.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 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 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 普遍存在。(1)材料一中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改革前后有何变化?封君和封臣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材料二中国封建城市:中国统治者王权强大,他们不仅控制亿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同样 也控制着城市的命运。城市作为各级政治中心,官府代表国家实行绝对统治。西欧封建城市:西欧封建城市的自治权是其封建时代的一大特色,中世纪的城市拥有很多的 自由,自治城市有权选举自己的市政官员,主持城市各种事务。 根据材料二,概括东西方封建城市的不同点,并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11世纪,主教们为了教育其管辖区的教土,创办了教会学校。一个世纪以后,以教会 学校为基础的早期大学逐渐形成。这些大学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这是它们与众不同 的特征。此外,它们不像教会学校那样只有一个文科,另外还有教会法规、民事法律、医学 和神学系。文科的全部课程包括三个低级学科(拉丁文法、逻辑和修辞)和四个高级学科(算 数、几何、音乐和天文)。12世纪,在博洛尼亚、巴黎和牛津出现了第一批大学。随后一个 世纪中,在帕瓦多、那不勒斯和萨拉曼卡创办了一些大学;14世纪,在中欧的布拉格、克拉 科夫和维也纳也建立了一些大学。(3)根据材料三,概括11-14世纪欧洲大学教育的特点。答案和解析.【答案】D【解析】由材料“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 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可知,这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 非常悠久。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 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 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Do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注意对材料解读,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1 .【答案】C【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权利的象征。由材料“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 越小”,这潜在说明了古埃及国王的权利越来越小,王权逐渐衰落。故选:Co本题由“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入手,考查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本题由“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入手,重点考查西红柿对这一历史现 象出现的原因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2 .【答案】A【解析】22岁的男性公民格瓦达和他19岁的妹妹玛利亚住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一个小村庄, 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而获得津贴。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处在奴隶社 会,庄园出现在西欧封建社会,排除B;在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排除C;为了保证贫穷公 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排除D。故选:Ao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可以决定任何内部问题”可见A正 确;“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可见雅典民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故B不正确;C表述绝 对化,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司法问题,故D不正确。故选:Ao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相关知识的内容。本题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正确解读材料是解答本题关键。4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东西方 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时期。孔子与苏格拉底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杰出的代表,以下关于二者思想共 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都重点关注人与社会,D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与苏格拉底 是东西方杰出的代表,他们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A与孔子不符,排除;B都坚持城邦 利益至上,适合苏格拉底,排除;C都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当时都处于奴隶社会,排除。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相同思想表现,解题的关键是会用排除法作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相同思想表现,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 .【答案】B【解析】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杰出的 科学家。他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 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 的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B符合题意。故选:Bo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 而得出结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代希腊的文明成就。6 .【答案】C【解析】据“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 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即拉温娜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关键信息“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 位”“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上地赠送给教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事例说 明了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和教皇之间的利益关系。故选:Co本题以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 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即拉温娜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 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为依托,考查欧洲封建社会。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状况的相关知识。7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 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可知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ABC 在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选:Do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8 .【答案】D【解析】由材料“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 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 铜表法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排除A项,D项正确;平民 和贵族不可能享有平等的权利,排除B项;材料与雅典社会无关,排除C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十二铜表法时欧洲法学的渊源。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9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和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经济。东汉和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经济都带有自给自足的性 质。【解答】根据“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自己制作”等信息可知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都通过自己 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在经济上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C;东汉和中世纪西欧庄园都实行的 是土地私有,居民都带有农奴性质,不是自由民,排除AD;东汉和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经济都带 有自给自足的性质,没有出现雇佣关系,较少面向市场,因此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10 .【答案】C【解析】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 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