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 项目三 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知识记忆要点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

    • 资源ID:69277715       资源大小:26.4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 项目三 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知识记忆要点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

    项目三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知识记忆要点L简述汉族的民居华北平原砖木结构平房,多为四合院式;晋陕黄土高原土层厚实、水位低的窑洞;南 方汉族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樟卯结构。共同特点: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 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2 .简述汉族的服饰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特点: 交领、右衽、系带、宽袖,隐扣。3 .简述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别名习俗浙江活动春节腊月初八的腊祭 或腊月二十三的 灶祭,一直到正 月十五元旦挂年画、贴春联、守岁、放鞭炮、 拜年绍兴的“祝福”习俗 ”请祝福 菩萨”元宵节正月十五上元节、灯节赏灯、猜灯谜、吃汤圆浙江海宁市兀宵硬石灯会 温州市泰顺县白家宴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放 风筝、踢健子轩辕氏祭典;蚕花节“轧蚕花”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重午节、 午日节、重五节、 女儿节女儿回娘家、挂钟帽像、赛龙舟、 吃粽子、喝雄黄酒、悬挂菖蒲和艾 草、佩香费等杭州西湖区蒋村龙舟胜会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月夜摆香案、陈果品祭拜牛郎织女 星;月下穿针赛巧杭州萧山祭星乞巧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仲秋节祭月、赏月、吃月饼西湖赏月;苏庄舞草龙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双九节、登高节、 老人节、茱萸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 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浙江平湖迎大蜡烛活动4 .简述少数民族三大史诗:蒙古族江格尔、藏族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玛纳斯32 .简述纳西族的节日纳西族也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是节日的活动内容与汉族有所差异,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止匕外,纳西族也有一些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三朵节、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七 月骡马会等。三朵节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朵神的盛大节日,也是纳西族法定的民族节日。每蓬农历二月初八,各地纳西族都到丽江白沙三朵阁(俗称北岳庙)和各地三朵阁隆重祭拜仪式, 并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正月十五棒棒会和三月龙王庙会,都是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棒棒会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 纳西族农民每年要更换一些带把柄的农具的术把,因此把这类农具交流会称为棒会棒棒会。七月骤马会是盛大的牛、羊、马等牲畜和土特产交流会,为期一周,期间还举行赛马、演戏等 活动。33 .简述纳西族的建筑纳西族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形式有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两坊房和一坊房等。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三坊一照壁。这种形式的房屋由一坊比较高的正房、两边各为一坊稍低 的厢房与次低的围墙(照壁)组成院落,其平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我国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唯一城镇,始建于南 宋末年。城中道路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有东方威尼斯的 美誉34 .简述纳西族的美食纳西族以玉米、大米和小麦为主食,宁滇地区纳西人喜食青裸,喜喝浓茶,吃酸、辣、甜味食 品。丽江的火腿耙耙、宁浪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鱼、鱼干,是纳西族的特色食品。1035 .简述畲族的节日畲族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二月二、三月三、招兵节、封龙节是 本民族特色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乌饭节。这一天,畲族人都穿上盛装,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赠亲友, 同时还聚集在一起对歌、跳舞。封龙节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夏至后"辰”日举行。传说这一天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 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这日,畲族人禁用铁器,不事劳动,在预定地点举行赛歌会。36 .简述畲族的服饰畲族服饰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过去男子一般穿着蓝色麻布圆领大襟短衣,长裤, 老年男子扎黑色头巾,外罩背裙。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款式各异,以"凤凰装"最具特色。 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凰髻;衣裳和围裙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 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后腰随风飘动的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 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在福建东北沿海一带山区居住的畲族妇女,有头戴"三 把刀”的习俗。37 .简述畲族的彩带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不仅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物的生活实 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畲族传统彩带承载着远古时代 畲族先民的祈福信息,保留了数千年前的原始"意符文字",成为一种至今"活”看的畲族文物。1138 .简述畲族的歌舞畲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婚丧嫁娶、生产劳动、待人接物时,都喜爱用歌声表达感情,因 此畲乡有歌的海洋之誉。由于畲族人们上山劳动时经常以歌对话,畲歌又称为山歌。流传至今 的山歌有1000多篇,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篇叙事史诗高皇歌,又称盘瓠王歌,以朴素而深沉 的民族感情追述了畲族的起源和历史,以及盘瓠不平凡的经历,被尊为畲族的祖歌史歌,用畲语传 唱至今。39 .简述畲族的美食畲族日常饮食以番薯、大米为主,喜食番薯丝饭,即先把大米和番薯丝放在锅中煮涨,再捞出 放在甑中蒸熟。景宁畲乡有一甑煮三种饭的习惯,煮白米饭招待客人,半米半番薯丝饭供老人、 小孩食用,占绝大部分的番薯丝饭给年轻人吃。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肉食以猪肉为主,竹笋是四季不断 的蔬菜。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茶是畲族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凡有客人来访,都要以茶相待,一般都要喝两碗。民谣日: 一碗苦,二碗补,三碗洗洗肚若不喝第二碗,则被认为没有礼貌。景宁惠明茶、广东凤凰茶、 福建福安的红茶和武夷岩茶是畲族地区盛产的名茶。125 .简述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 堆、土堆,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加以祭祀和供奉。人们通过祭敖 包祈求神灵庇佑,吉祥多福,国泰民安。祭敖包的时间不固定,一般在农历五月或七月举行。6 .简述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是蒙古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其意可理解为"娱 乐"或"游戏",已有700多年历史。相传当年铁木真在西域打了胜仗后,曾举行过盛会,隆重庆 祝,被称作“那达慕",直流传至今。那达慕大会一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复秋举行。摔跤、 赛马和射箭是那达慕的传统节目,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随着时代的发展,活动内容相继增加 了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各类经济文化展览、物资交流等。2006年,那达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 .简述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族服饰有着浓郁的草原文化特征,适合游牧经济生产和生活的特点,首饰、长袍、腰带、 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两袖宽大,领子较高, 大襟右钉扣,衣领、衣襟、袖口常有彩色镶边。腰带是蒙古长袍的必配之物,既能防风抗寒,又能 在骑马时支撑腰背、保护腹部,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子的腰带上还挂有"三不离身”的蒙古刀 火镰和烟荷包。靴子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勒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是蒙古族人民 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镜;行路时能防沙防寒, 减少阻力。8 .简述蒙古族的歌舞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蒙古族长调民歌和呼麦歌唱艺术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 作名录。蒙古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肩和马步最具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 热情奔放的豪爽气质,传统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等。安代舞被称为蒙古族舞蹈的"活化 石"。"好来宝”是蒙古族一种自拉自唱、边唱边演的表演艺术,节奏轻快活泼、语言形象动人,深 受蒙古族人喜爱。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9 .简述蒙古族的建筑蒙古族牧区的传统建筑是古包,农区为砖瓦房。"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账"或"毡房"等。蒙古包呈 圆形,由圆柱"墙体"和圆锥"房顶"组成,房顶有天窗,里边使用面积大,空气流通顺畅,采光 好,冬暖夏凉,而且于装振搬运,很适合草原生活。10 .简述蒙古族的饮食蒙古族牧民的每日三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 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以 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肉类主要是绵羊肉和牛肉,羊肉 传统食用方法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族农区的饮食 习俗与汉族大致相同。蒙古酷爱饮茶,尤其是用砖茶煮的奶茶,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 用。蒙古族人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饮料,味道醇香,清凉解渴,是牧 民款待贵客的最佳冷饮。醍醐、酸酥和马奶酒被誉为“塞北三珍"。11 .简述藏族节日藏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酥油花灯节、沐浴节等。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从藏历元 月一日开始,到元月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节日期间人们互赠哈达,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进行各项娱乐体育活动。藏历七月初一至初五是藏族的雪顿节,"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奉 献",雪顿节就是奉献酸奶的日子。每逢雪顿节,拉萨都会有隆重的藏戏演出,因此雪顿节又被称 为藏戏节。望果节在藏历八月举行,是藏族人民庆贺青裸丰收的节日。"望果"是"绕地头转圈" 的意思。在望果节,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拾着插满麦穗的丰收塔,欢庆欢跳,举行赛马、射箭、 唱藏戏等活动。12 .简述藏族的服饰藏族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酒,以金玉珠宝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服饰特 有的风格。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长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 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厘米高,扎上腰带。邦典即围裙是藏族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 部分。藏族男女老幼喜爱戴藏式金花帽。金花帽用金花缎、金丝带作装饰,以毛毡和皮毛作面料, 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戴上它显得格外精神。13 .藏族人民在穿藏袍时,为何常只穿一只袖子?藏族人民居住在责藏高原等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即使在同一天,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 当地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好,有很强的防寒作用,且袍袖宽敞,天气不寒冷时,可以方便地褪去 一只袖子,调节体温,这也有利于起居、生产和旅行。正因为如此,在正常气温下,藏族人民穿藏 袍一般只穿一只袖子。14 .简述唐卡唐卡为藏语音译,指画在布,缎或纸上,用彩色绸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一种富有 藏传佛教特色的绘画艺术。藏族唐卡和包括唐卡在内的青海热贡艺术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明朝永乐年间制作的"刺绣红夜魔唐卡",是现存世界最大的一幅西藏刺 绣佛像唐卡。15 .简述藏戏藏戏是广泛流行于藏族地区的表演艺术,藏语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据传最早由七 个姐妹演出,内容多为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 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形式相结合的 生适化的表通。演员主要戴面具进行表演,只有一鼓一钱伴奏。文成公主诺桑法王卓娃桑 姆等是藏戏的传统剧目。2009年、藏戏被列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录。16 .简述藏族的建筑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分布在农区建在向阳高地目近水源的地方为石不结构窗 户很小,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 层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 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形似调堡,故称为碉房。17 .简述藏族的美食农区藏族人民以糟耙为主食,即把青棵炒熟磨成细粉,用酥油茶拌食;牧民主要以乳类和肉类 为主,如奶酪、酸奶、肉干等食品。酥油茶是藏族人民必备的饮料,是在煮开的茶水中加人少许酥 油和盐,再放到酥油茶桶中搅拌到水油交融后,倒人锅内加热后饮用。此外,藏族人民嗜饮青裸酒, 并有弹酒的礼俗。冬虫夏草炖雪鸡、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和蘑菇炖羊肉被誉为“藏北三珍"。18 .简述回族的节日回族的节日与伊斯兰教信仰有关,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开斋节,亦称肉孜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重大节日。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等民 族的穆斯林封斋一个月,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禁止吃喝,这个月的开 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月结束的第二天,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为开斋节,这天,穆 斯林要前往清真寺做礼拜,各家各户准备丰盛的食物,走亲访友,结束后参加节日的庆祝活动。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是为了纪念先知卜拉欣父子而设的宗教节日,时间为伊斯兰教历12月 10日。节日里,人们要宰牲献祭,盛装参加会礼。圣纪节,相传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归真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于是穆 斯林在这天举行集会以示纪念。届时,穆斯林要穿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听阿匐念 经、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和创建伊斯兰教的功绩。19 .简述回族的服饰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无檐小圆帽,也称"礼拜帽",最初是做礼拜时佩戴,现在已成为民族 标志,平时随处可见。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盖头从头上套下,披在肩上,遮住两耳,颌下有 扣,只露面孔在外。颜色根据年龄而定,少女常用绿色,中年妇女用黑色,老年妇女用白色。随着 时代的发展,回族青年女性的盖头也有了一些样式、色彩上的变化,显得更加活泼和大方。20 .简述回族的建筑宁夏回族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窑洞式,另一类是砖石土木结构住房。南部山区的回族, 依据当地山大沟深、丘陵纵横、林木稀少、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和地形特征,选择窑洞这一居住形 式,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冬暖夏凉,经济方便;居住在村镇的回民,多选择乎房或低层小楼房。21 .简述回族的美食俗话说:"宁夏回族三件宝,接人待客不用酒,油香微子盖碗茶,有吃有喝味道好。"油香、 儆子、盖碗茶是回族日常生活和各类重大节日的必备食物。回族喜爱喝茶,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 冰糖锅锅茶等,但不论何种茶,都讲究盛在盖碗里喝,因而被统称为"盖碗茶"。万盛马糕点、金 凤扒鸡,牛羊肉泡馍、翁子汤圆、绿豆皮等是回族风味美食。22 .简述喝盖碗茶的学问喝盖碗茶有一定的讲究,喝时不能取下茶碗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 用碗盖刮几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卤变清汤。如果客人当着主人面揭开茶碗盖,捞出茶中的 红枣放入口中,表示他已经喝好茶,即将告辞。23 .简述维吾尔族的服饰维吾尔族人十分讲究穿着打扮,男子喜欢穿被称"洽拌”的长袍,右衽斜领,不用纽扣,用腰 带扎腰,黑长裤,脚穿套鞋;女子喜欢穿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的宽袖连衣裙,外罩黑色金丝绒对襟坎 肩,襟边缀有金银片、镶有花边装饰。维尔族人喜戴小花帽,维吾尔语音译"朵帕"花帽选料精良, 工艺精湛,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24 .简述维吾尔族的民族歌舞维吾尔族素有"歌舞民族”之称,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等。赛乃姆是维吾尔族 民间最普遍的一种歌舞形式,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南疆绿洲,一般在喜庆佳节、婚礼和亲友 欢聚时举行。它有"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讲究,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或三 五人同舞。舞者即兴表演,观众则围坐成圆圈,在乐队伴奏下拍手唱和。赛乃姆舞蹈自由活泼,舞 者动作粗犷,唱者曲调热烈,烘托出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25 .简述维吾尔族的建筑维吾尔族的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干昊地区建筑特点。房屋一般为平顶,墙壁较厚,拱形门窗,窗 户少而且小,天窗较大,用来采光。屋内砌土坑供起居坐卧,并有火墙、炉灶以取暖、做饭。住房 多成方形院落。大门忌向西开,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花木。有些住房还有较宽的前廊。26 .简述维吾尔族的美食维吾尔族喜食面食,如慎、拉面、炒面等。慎和抓饭是维吾尔族人平时的主食。慎含水分少, 久储不坏,便于携带;加之馔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因此在维吾尔族 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流传着"宁可一日无菜、不可一日无壤”的说法。维吾尔族人喜欢吃牛、羊肉,喜欢喝奶茶、吃水果。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民族风味食品,如今 已经走出新疆,深入各个城市,成为风靡全国的民族风味小吃。27 .简述苗族的节日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龙舟节、芦笙节、吃新节、四月八、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一般在秋后举行。早晨,人们将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 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犒劳。男女老幼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庆贺节 日,并举行踩鼓、斗牛、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村寨中响起铜鼓声,外村寨的男青年手提马灯, 吹着芦笙、笛子来到村寨附近"游方"(即男女青年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是苗族的龙舟节,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 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 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每年农历正月十八至二十日,苗族人民都要欢聚在广场跳芦笙舞,故名芦笙节。这是苗族人民 祈祷和预祝丰收的重要节日。28 .简述苗族的服饰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各地苗族服装差异较大,服饰特点成为判别部族的标志。苗族女装有百多 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饰之最。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着长短不一的百褶 裙。便装时多在头上包头帕,上着大襟短衣,下着宽腿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苗族女 性喜戴银饰、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有"以钱为饰”的习俗,银饰被视为财富的象 征,以大、重、多为美,有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型。29 .简述苗族的蜡染苗族民间工艺丰富,有蜡染、刺绣、银饰、织锦、挑花等多种类型。苗族的蜡染历史可以追到 上古时代,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 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美丽花纹。30 .简述苗族的歌舞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喷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 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丰收、迎亲等日子里 跳,舞姿多重下肢变化。民间群众性芦笙舞一般由25名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围一圆圈踏乐 而舞,场面壮观、气氧热烈;意赛性的芦笙舞一般在节日或集会上由少数技术较高的男女表演,一 般2-4人,动作有大蹲,屈身乃至后仰、倒立等高难动作,很受群众欢迎。31 .简述纳西族的服饰纳西族妇女上穿宽腰大袖上衣和坎肩,下着长裤,腰系黑、白、蓝棉布缝制的百褶裙,劳动或 外出时还要披上羊皮披肩。纳西族的披肩制作精致,绣着日、月和七星,象征纳西族妇女”肩担日 月、背负繁星,整日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的美德。因此这种披肩被称为披星戴月或土星披肩。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 项目三 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知识记忆要点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