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docx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 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 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作者是刘义庆,王戎为“竹林七贤”之一。2解释下列词语游:嬉戏游玩竞走:争着跑过去信然:的确如此游:嬉戏游玩竞走:争着跑过去信然:的确如此尝:曾经折枝:压弯树枝唯:只有3理解句子。*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取之,信然。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王戎是一个人善于思考,聪明的孩子。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根据有关现象 进行推理判断。6你还知道哪些勤奋学习的历史故事?祖狄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欧阳修以荻画地杨时程门立雪,孙敬、苏秦悬梁刺股,李密牛角挂书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别董大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高适),这首 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董大。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 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且这是一首(送别诗)(体裁)。 2别董大这首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识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与鼓励。与诗人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出塞这首诗是(厘)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边 塞)诗,诗中前两句运用了 (互文)的修辞方法,重 在叙事,后两句重在议论。最能表达诗人对守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 平生活向往的句子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2解释词语但使:只要还:回归长征:长徒出征。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 领。教:令,使。在文中读(jido),还读(jido),组词(教书、教学)塞:在文中读sd i,还读sd i,组词(耳塞,瓶塞, 塞车)s4组词(堵塞、塞责、闭塞)3能够表达“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 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还没有回来这个意思的诗句 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 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出塞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5出塞整首诗气势磅礴,朗读前两句时声音稍低, 语调平缓,表达了从古今边站不断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和悲伤。后两句歌颂古代名将,语调可稍高亢,适当 强调“飞将在”“不教胡马”,表达对边关巩固的期望。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这首诗的题目是凉州词,作者是(度)代诗人(正 #)o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 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2翻译夜光杯: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欲:正要。沙场:战场。表达“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杳的葡萄酒,正要 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 了。”这个意思的诗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 马上催。表达“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 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表达作者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的诗句是:醉卧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凉州词前两句语调明快,突出宴会欢快的气氛; 后两句,感情有几分沉重,语言却十分豪迈,朗读时 语调可高亢,语速稍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人杰:人中的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 亦:也。1这首诗的题目是夏日绝句,作者是(宋)朝(李 清照)。诗中用了(人杰)、(鬼雄)两个词语来赞颂项 羽的英雄气概。2表达“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的意思的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 直抒胸臆,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 表明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表达“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 苟且偷生,退回江东J这个意思的诗句是:至今思项 羽,不肯过江东。诗人借古喻今,既歌颂了项羽宁死 不屈的高贵气节,有不着痕迹的地痛斥了南宋统治者 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 3全诗沉郁悲壮。朗读的时候语调铿锵有力。“作人杰” “为鬼雄”读得重一些,表达诗人的理想。“至今思项 羽”整句可读得高扬,表达诗人对项羽的赞赏;“过江 东”读得重而悠长,表达式人对当朝统治者的愤恨与 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