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
资源ID:69294322
资源大小:47.1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在庄子的多篇文章中,表 达了对工匠精神的本质看法。庄子以庖丁解牛、匠石运斧、老汉粘蝉等生动事例告诉人们, 古代匠人的技艺能够达到鬼斧神工的至高境界,即所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 以19年解牛数千之功力,技法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的境 地,足以见得,古代工匠精神既是实践的积淀,同时又是内心对道的追求的展现。“道”是中国 哲学的最高概念,其意蕴着天地与人间社会的规律或准则(天道、人道等)。在道家看来,道既 是思维所能把握的最高概念,同时也是万物存在之理。万物的本性都是道的体现,匠工蕴道,这 个道,是技艺之道,同时也是得天理之道。庖丁将对道的追求和把握与技艺的完善结合在一起, 从而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当代大国工匠高凤林、张冬伟、顾秋亮等,其技艺达到臻于完美的境 界,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从而达到对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的深刻把握。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伦理德性精神。就德性论层面而言,人的一切行为发自内在品格。 对完美的追求,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是内在德性的展现。从道德的观点看,每个 人都应当追求德性,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德性论认为,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德 性行为者作为我们行为的典范。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充当这样一种典范?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回 答是:“工匠,并且只有像铁匠、铜匠甚至修鞋匠那样具有手工艺的人才真正具有德性。”道技 合一是德性品格的见证。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 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也就是像匠人那样生活和工作。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把产品 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他们就是这样具有优美德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习近平总 书记说:“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我们要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为榜样,做一个品德高尚而追求卓越的人,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二:工匠精神贵在传承,要想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营造尊技重道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国工匠”走向“前台”,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工匠精神不仅有了具象的 模范代表,而且有了可学可敬的典范。既是受“大国工匠”的带动,又是得益于社会的广泛认同, 人们对匠人愈加尊重、对工匠精神愈发推崇,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正在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近 年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幸福都 是奋斗出来的”理念更加巩固,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也更为肥沃。答案:(1) c(2) C(3) B(4)“道”高于“技”。由“道也,进乎技矣”可知,“道”是超越“技”而存在的最高境界。“道”蕴含在“技”中。“道”以“技”为载体,鬼斧神工的“技”中蕴含着“道”。(5)优秀的“现代工匠”内心要有对技和道的追求、对完美的追求,要有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的探索创新精神。优秀的“现代工匠”要有实践的积淀,要有大量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优 秀的“现代工匠”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为终身奋斗目标。全社会要形成共识,共 同营造尊技重道的文化氛围,为培养优秀的“现代工匠”提供肥沃土壤。(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 信息辨析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 进而辨析选项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 观点进行辨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题干信息筛选原文信息,进而 分析作答。(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原文内容,进而分析、概括。 信息判断类题目的方法:材料与选项对照法,把阅读材料与选项进行一一对照,判断它们的正误。材料整合处理法,对所列材料进行整合与分析,印证选择或判断的正误。关注细节法,关注材料中的细节,进行比较鉴别,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部分。69 .【答案】C、B、【解析】(1) C. “说明大妮子平时为了钱可以忍辱负重去讨好别人”错误,今天的大妮子为了挣 钱买披肩可谓费尽心思,但不能由此推知大妮子平时也是如此。且“忍辱负重”程度过重。故选:Co(2) B. “说明她对胖人的不服”借误,此时她拿着足够的钱去买披肩,对马的感觉说明她此时兴 奋的心情。故选:Bo(3)小说以大妮子遇到披肩开头,“大妮子上前摸摸,那东西柔软、滑腻”“手在口袋里一阵摸 索。有钱,就一张五块的”大妮子喜爱披肩,欲买钱却不够。接下里写大妮子为挣钱买披肩,“给我留着吧,后半天我再来买” “她左截右截截住个胖人。胖 人说,'还没讲价钱呢"'给二十大妮子摸摸口袋,心想二十加五块,正好一条披肩钱”, 揽客要高价。最后写大妮子得了钱,“伸手摸摸口袋,口袋里已是二十五块钱”“卖披肩的拽下披肩往大妮子 跟前走,大妮子闪开披肩跳上马,离弦箭似的跑了起来”“大妮子想,我得留着点儿我自己”, 却放弃了披肩。小说围绕“披肩”展开情节,可见线索是“大披肩”。(4)情节上,“大妮子的心事:她真要围上大披肩,仿佛立刻就要往一个男人怀里扑一样,那男 人老板鞋,绅士裤,梳着油头”,不能为取悦别人而买披肩,交代了大妮子不买披肩并“离弦箭 似的跑了起来”的原因。形象上,“我得留着点儿我自己”,大妮子想到不能为依附别人而买披肩,要保留住自己的个性 和尊严,做人要精神、人格独立。塑造出大妮子内心深处自尊自爱的特点,使人物丰满。表达效果上,结尾语言含蓄婉约,“那男人老板鞋,绅士裤,梳着油头”,没有点明金钱的诱惑; “我得留着点儿我自己”,没有张扬自由和尊严。这样表达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用意深远,耐人寻味。主题上,大妮子为了买披肩提高价格而挣到钱,想到用披肩装饰后的意图,内心因为坚持人格独 立和尊严而又放弃,这一矛盾心理过程,表现出改革开放后人们面对金钱与道德产生的矛盾与纠 结,深化了小说主题。答案:(1) C(2) B(3)线索是“大披肩”。大妮子喜爱披肩,欲买钱却不够。大妮子为挣钱买披肩,揽客要高 价。大妮子放弃披肩。(4)情节上,交代了大妮子不买披肩并“离弦箭似的跑了起来”的原因。形象上,塑造出大 妮子内心深处自尊自爱的特点,使人物丰满。表达效果上,语言含蓄婉约,用意深远,耐人寻 味。主题上,表现出改革开放后人们面对金钱与道德产生的矛盾与纠结,深化主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 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情节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情节,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线索及情节发展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 进行分析和概括。(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 行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一、出人意料的结尾。内容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 心的力量。结构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二、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三、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 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能凸显小说的主题。四、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1014.【答案】A、C、C、【解析】(1)句意: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作赋九曲棹歌。朱熹写“克忌复礼”“夙 兴夜寐”,为他的两座斋室题字。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夙兴夜寐”作“书”的宾语,后面断开;“题其二斋室”的主语为“朱熹”,此处省略主语, 前面断开。排除B; “熹殁”,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排除C; “门生故 旧至无送葬者”,“至”为副词,以至,作状语,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o(2) C.“含义相同”错误,“期一月”中的“期”是约定;“期年”意思是“满一年",句意: 满一年之后。所以两个“期”含义不同。故选C。(3) C "辛弃疾却将金牌返还”错误,原文是“弃疾受而藏之”,意思是“辛弃疾接到后把它藏 了起来”,并没有返还。故选C。(4)“沮”,阻挠;“卒”,终究;“夺”,改变。译文:当时枢府有不赞同这事的,屡次阻 挠他,辛弃疾行动更加积极,终究不能改变。“雅” 一向;“善”,擅长;“行世”,流传于世。译文:辛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 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5)原文相关内容为“乞依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 帅臣节制调度”,请依照福建左翼军的例子,另创建一支军队,用湖南飞虎做名字,只隶属于三 牙、枢密院,专门听从帅臣节制调度。据此概括出答案:依照福建左翼军之例另建军队,用湖南飞虎做名字;这只军队只隶属于三牙、 枢密院,专门听从帅臣节制调度。答案:(1) A(2) C(3) C(4)当时枢府有不赞同这事的,屡次阻挠他,辛弃疾行动更加积极,终究不能改变。辛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5)依照福建左翼军之例另建军队,用湖南飞虎做名字。这只军队只隶属于三牙、枢密院, 专门听从帅臣节制调度。参考译文: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在建康犒劳军队,召见他,授予他 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乾道六年,辛弃疾改任司农寺主簿,出任滁州知州。滁州遭战火毁坏 严重,市井凋零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收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商议军队屯田, 并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一向看重他,叶衡入 朝任宰相,竭力推荐辛弃疾为人慷慨,有远大谋略。不久,辛弃疾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又因为湖南控制连着两广,与溪响蛮獴相连,草寇时常出现,不仅是风俗顽劣剽悍,也是武备空 虚造成的。于是辛弃疾就上奏折说:“军事行政的弊端在于统领不一致,差遣兵士攻城掠地,一 点儿也没有停息的时候。请依照福建左翼军的例子,另创建一支军队,用湖南飞虎做名字,只隶 属于三牙、枢密院,专门听从帅臣节制调度,或许能让蛮夷獴民知道军威,望风惧怕降服。”皇 帝下诏委任他进行规划。当时枢府有不赞同这事的,屡次阻挠他,辛弃疾行动更加积极,终究不 能改变。(虽然)各种费用上万计,(但)辛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能马上解决。议论的人用收 刮的罪名奏告,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立即停止。辛弃疾接到后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 责监办的人,限期一个月建成飞虎营栅,超过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栅如期落成。军队建 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一支。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 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亲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作赋九曲棹歌。朱熹写“克忌复礼”“夙 兴夜寐”,为他的两座斋室题字。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 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永垂不朽的,是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的名声。谁说你死了,你令人敬畏, 仍然像活着一样!”辛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 淳年间,史馆校勘谢防得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僧房,听到有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鸣发心中的不 平,从傍晚到半夜一直不停。谢杨得点着蜡烛写文章,准备天亮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声音才停 止。德祐初年,谢杨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 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 断开句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及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古文 化常识的相关知识及词语含义,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 比对判断。(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 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解答句子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 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 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文从句顺。1516,【答案】C、【解析】(1)C."与'主人下马客在船'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误,并无异曲同工之妙,此句并非 侧面烘托。故选:Co(2)比喻。本诗中“飒飒风和雨”,把响亮的乐声比作风吹雨;“切切鬼神语”,把细切的乐声 比作鬼神说话;“又如鹊报喜”,把欢快的乐声比作喜鹊报喜;“转作猿啼苦”,把悲凄的乐声 比作猿哀啼。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即为比喻。拟声(摹声)(叠词)。本诗“飒飒”“切切”是拟声词,形象地描摹了五弦琴弹奏的乐音。琵 琶行中“嘈嘈”摹写声音的浑宏悠长。对比。写声音大时,响亮的音符在涌动和散播;小时柔软的音符几乎消失殆尽。这是粗细的对比。 还说像喜鹊的报喜歌一样高兴,接着又如长臂猿不祥的哭声,这是悲喜的对比,写出了乐声的变 化多端。答案:(1) C(2)比喻(以声摹声)。将音乐声比作(摹写为)风雨声、鬼神语、喜鹊叫、猿啼声等,形象生动。多用拟声词(叠词)。“飒飒”“切切”模拟声音,使声音具体可感,让读者如临其境。 对比。通过乐声粗细、悲喜的对比,描写出乐声的变化多端。译文:歌手们停唱清新的歌曲,舞者的红袖子也停下不动。赵叟怀抱着五弦琴,在胸前宛转 地抚弄。响亮的音符在涌动和散播,飒飒地像风吹雨;柔软的音符几乎消失殆尽,切切像鬼魂说 话的声音。像喜鹊的报喜歌一样高兴,接着又如长臂猿不祥的哭声。他的十根手指没有固定的音, 宫商角徵羽变化不定。座上的客人听此声音,灵魂和身体失去了控制;后来的客人听此声音,突 然停下来迈不动脚步。唉,普通人的耳朵应该爱今而不爱古。这就让这绿窗琴,一天一天地被灰 尘覆盖得更深。赏析:此诗是欣赏赵叟所弹五弦琴的技艺之美妙,对于当时人不懂得古乐表示惋惜。全诗运 用烘托、比喻、反衬等丰富多变的手法描写了赵叟弹琴技艺,描写手法相当高明。“大声粗若散, 飒飒风和雨。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这几句是用比喻表现赵叟 技艺高超。“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是正面描摹,“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行客闻此声, 驻足不能举”是侧面烘托,通过座客和行人的反应来烘托其技艺的高超,同时曲中带情:以听者 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虽赵叟弹琴技艺高超,但名贵的“绿窗琴”只能闲置一旁,落满尘 土。绿窗琴“日日生尘土”的原因是“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意思应该是现今的人们(也 就是俗人)不懂得真正的欣赏,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不知道绿窗琴的美好),使得绿窗 琴得不到发挥,被弃置在一边“日日生尘土”。此诗以音乐喻人,实为作者自况。(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 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对手法的把握。在仔细理解相应诗句的基础上准确地答出使用的手法,再结合诗句 分析表达效果。如何鉴赏诗歌:(-)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 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 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 点,及创作倾向、主耍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义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 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 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17【答案】【小题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小题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小题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解析】故答案为:(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重点字:掇)(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3)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重点字:瑾)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 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 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 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1820.【答案】(1)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语境说袁隆 平所说的事实无须怀疑,可填“毋庸置疑”。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语境说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 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填“举足轻重”。混淆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 白的说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实,混淆是非。语境谈“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可填“混 淆是非”或近义词“颠倒黑白”。(2)首先确定句子主干:“汕优63”被评为全国优质釉稻米。再把其它句子整合后作主语的修饰成分。“全国种植面积最大”“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都说种植面积,可放在一起;“产 量最高”“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都说产量,放在一起;“品质好”与“被评为全国优 质种稻米”内容一致,可放在一起;“水稻良种”“杂交稻”是名词性词组,可直接放在“汕优 63”之前。整合以上信息,按照种植面积、产量、品质的顺叙组合句子,删除重复部分,得出答案:不仅在 全国种植面积最大、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而且产量最高、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 克左右的一个水稻良种杂交稻“汕优63”被评为全国优质釉稻米。(3)说明方法:“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为列数字;“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为作比较。 表达效果:通过杂交稻比一般水稻亩产量增产和总增产粮食的比较,并列出准确翔实的数字,突 出杂交水稻的巨大优势,而且更令人信服。用事实说话,用准确数字说话,表现出袁隆平实事求 是、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答案:(1)毋庸置疑 举足轻重 混淆是非/颠倒黑白(2)不仅在全国种植面积最大、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而且产量最高、平均亩产稳 定在500千克左右的一个水稻良种杂交稻“汕优63”被评为全国优质釉稻米。(3)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表达效果:通过作比较和准确翔实的数字,突出杂交水稻的巨 大优势,表现出袁隆平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词语的积累识记, 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提取句子主干,把修饰成分单 独成句,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排序。(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说明方法有所了解, 再审读句子,确定具体的说明方法,结合上下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 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 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 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 段主旨。2122.【答案】D、【解析】(1)画线句子的语病有:“大气的热量因为地面的性质和状况”中途易辙,可将“因为”移至句首。“不同的大气温度对地面情况的影响也不相同”主客颠倒,依据文意,应是“不同的地面情况对 大气温度的影响也不相同”。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D。故选:Do(2)第一空,这里是说“气温”的概念,根据后文可知,“气”指的是“空气”,“温”,指的 是“温度”,所以这里可填:空气的温度。第二空,依据后文“空气也是这样,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它的分子平均动能就增加”可知,含有 固体微粒的溶液加热,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也是增加的。而前文提到了 “布朗运动”这一术 语,所以可填:布朗运动就越激烈。第三空,依据语境可知,所填句子与“气温也就升高”对应,再依据“反之”可知,这里可填: 气温也就随之降低。答案:(1) D(2)空气的温度;布朗运动就越激烈;气温也就随之降低。(1)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 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2)本题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语境补写,注意和上下文连贯,且不能是病句。 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 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 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 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 段主旨。23.【答案】班级全员参与,并不等于人人都当干部 尊敬的老师:您好!在您教学的百忙之中,打扰一下。我最近听闻您采取了一个“非凡”的举措一一在班 干部设置上出了新招:为全班51个孩子设置了 53个岗位。这些岗位大到班长,小到红领巾管理 员、窗台管理员,可以说面面俱到,使每个人都有职位。老师,您的良苦用心就是让孩子们增加主人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班级里面“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进而让班级拧成一股绳,从而增加班级的凝 聚力。但是,老师您知道吗?是不是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想当班干部,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当好 班干部?是不是您给予他们的职位,他们都能胜任?表面上看,似乎学生们个个都有职位,但却 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未必能让他们感受到参与感和荣誉感。此外,诸如雨伞管理员、前门管理 员、后门管理员这种可有可无的职位,往往得不到学生们的重视,就只是分摊责任的背锅职位而 己,这对学生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这不但让他们在班级的存在感、参与感降低,反而更容易打 击他们的积极性。尊敬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培养他们的主人公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 单纯地依靠所谓的增设班干部,甚至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形。51个人,53个职位,即有人身兼数职, 好像是体现了人尽其才、能者多劳,但是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干学生的积极性,班级的团结精神 就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了。答案显然是不一定的,甚至会走向反面。老师要做的是积极融入学生群 体,真正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玩成一片”,进而真正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从而真正将适 合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学生选出来,从而推动班级的向上、向善发展。而不 是做一些表面功夫,给每个学生一个职位,这其实是将竞争机制排除在外了,表面上是没有钩心 斗角、互相倾轧的“世外桃源”,但最终成为一场幻梦。班级是学校的一隅,而学校的生存状态既有其纯净的学习氛围,也应该有社会的共性:竞争 机制的存在一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通过学生的自主竞选,让真正有管理才能的人,脱颖 而出,才是最有效和最有价值的管理模式。其实,如果学生竞选不上重要的职位,同样是一堂生 动的挫折教育课。那些竞选中“落败”的学生,早晚有一天要面对自己“什么都不是”的考验, 比起担任什么“组长”和“管理员”来说,承认自己的平凡和待提高的地方,不是也是好事儿。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提高他们的参与感,锻炼和提升他们的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绝不 能搞“大锅饭”“平均主义”,要引进竞争机制,从而让班级良性的发展。此致祝:教学顺利,工作愉快!一考生某年月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老师为全班51个孩子设置53个岗位的初衷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班上大部分学生都 成为了班干部,这是老师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处境之后做出的选择。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魏书 生所说:“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因此,这位老师的做法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和参与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这也是网友们赞同这位老师做法的 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是每个学生都想当班干部,看上去学生们个个都有职位, 但却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未必能让他们感受到参与感和荣誉感。此外,对于雨伞管理员、前门 管理员、后门管理员这种可有可无的职位,往往得不到重视,就只是分摊责任的背锅职位而已, 而这对学生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反而更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摘编自彭新武“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材料三:在我国古代有着高超技艺的匠作不在少数,匠作之艺对于“道技合一”精神境界的追求始终如一, 这是使得我国古代匠作之艺在文明史册上独占鳌头地位的动力源泉。以距今约七千年的治玉工艺 为例,其复杂的匠作流程,诸如,在拣选好玉料之后要经过刻、碾、琢、磨、钻等多道工序,在 成器之后还要琢刻纹饰,整个琢玉过程具有高超技艺运用的典型性。换言之,一块天然岩石要具 备文化意蕴是要经过人工打磨并注入人性价值,方能进入“文化”领域产生认同的。对出土玉器 或是对玉作图说等史料进行综合探究,可以证明:我国自古治玉就十分讲究对“解玉沙”的 技艺操作,且始终伴随着古代玉文化的生成而不断精进。就是说,只有被匠作之艺加工过的玉料 才能被赋予“以玉比德”或是“借玉传情”的文化内涵,也才能被真正称为玉之美器。这表明治 玉过程中,人与物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成就“物”所包蕴的价值取向都是文化的显现。文化在这 里体现为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这种文化早在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中就已诞 生。如是可说,“道技合一”的境界追求就是造物文化多元内涵的必然呈现。(摘编自夏燕靖斧工蕴道:“工匠精神”的历史根源与文化基因)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是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的深刻认知,庄子的多篇文章也表达 了这种认知。B.从道德的观点看,人人都应追求德性,但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如此,所以德性行为者的典 范意义特别重要。C.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始终追求卓越,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在他们眼中,产 品可以全方位反映自我形象。D.治玉复杂的匠作流程是注入文化意蕴的流程,能体现人与物结成的相互关系,能成就“物” 包蕴的价值取向。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论述“道技合一”的内涵,材料三主要论述了追求“道技合一”的作用。B.庖丁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说明追求将道与完善的技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C.一块天然岩石如果经过人工打磨,就有了文化内涵,进而被“文化”领域认同。D.材料一揭示了工匠精神的当代意义,材料二论证如何让工匠精神在当代落地生根。3 .下列选项,最符合“工匠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A.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C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如何。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4.在中国古代哲学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中,“道”与“技”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试题要求给老师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建议。写作开头,可以首先肯定老师的初衷:老师的 想法没错,就是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集体,一样可以有贡献的能力。同时,指出这种做 法同样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并在分析中得出老师最应该关注的内容:老师要做的是融合进学生 集体,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做一些表面功夫,给学生挂上闲职,束缚学生自由的天性。 如果学生竞选不上重要的职位,一样是一堂生动的挫折教育课,早晚有一天学生要面对自己“什 么都不是”的考验,比起“组长”和“管理员”,承认自己的平凡更加勇敢,认清自己才有更多 的提升空间。因此,想要让学生既能意识到公平又能感到开心,老师应该更加深思熟虑一些,才 能更好的处理这类事情。最后,则可提出一些其他的可行性建议,比如,如果不安排闲职,让学 生们轮着当重要的班干部,一样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当班干部不容易,而且还会让没当过重要班干 部的学生很期待。写作时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求。参考立意:1 .提升学生参与感,老师做法值得肯定。2 .班级全员参与,多设干部只是外在形式。3 .当不上班干部,也是一种“教育”。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 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 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 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 性。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 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 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 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 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5 .如何塑造出优秀的“现代工匠”?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大妮子和她的大披肩铁凝大妮子牵马出了村。在山前,她看见一条俄罗斯大披肩。红花绿叶的半截炕大,四边还缀着一挂长的穗。大妮子上前 摸摸,那东西柔软、滑腻。卖披肩的吆喝起来:“买吧买吧,进口的,出口的,“美地因柴那“恰盆尼斯”,还有这玩意儿, 新到的俄罗斯大披肩。不懂吧,俄国先前叫苏联,有一个叫叶利钦的生是给改了名。”卖披肩的 喊着喊着揪住披肩往肩上一披,专冲着大妮子扭起腰身转了几转。大妮子眼花缭乱一阵,问:“多少钱? ” “四十五。”大妮子不说话,手在口袋里一阵摸索。有钱,就一张五块的。昨天的钱她交了柜(“柜”就是她 爹),就剩下这一张压底儿。大妮子是个策马载客的。大妮子反问一句,“少了多少钱不卖吧? ”“二十五,给你来个亏本儿大甩卖。”大妮子思想一 阵,又上前摸摸披肩说:“给我留着吧,后半天我再来买。”“说定了。”大妮子和卖披肩的搭着话,她的马早在她身后着了急,直拿蹄子镭地,像催她上路。 大妮子回头一望,原来火车上的人早就拥下来,正往沙滩里走,一群一伙,五颜六色的,都是旅 游的。大妮子常想,有什么游头,石头瓦块的地方。一条百十里的狼沟,一开发一改名就变成了 旅游点,叫胜地。狼沟现在就叫“仙人探花峪",什么仙人探花,都是些千奇百怪的大石头。她左截右截截住个胖人。胖人五十岁年纪,红脸,谢顶,肚子挺出去老远,只身一人,走得很慌 忙。“骑马吧。”大妮子说。“不骑,走走路。”胖人在鹅卵石上一跳一跳地说。大妮子想,这 肉大身沉的,还净装出些轻便。“五六里地石头子儿路,可不般走平地,你这岁数也不般年轻人。”大妮子把马一横,横在胖人 面前。“别挡道呀。”胖人说。“不是挡道,是欢迎。咱们洽谈洽谈。”“新词还不少,我不是 生意人。” “那,咱们对对话。”“我不是领导,当领导的才给群众对话呢。”“不对话也行, 我迎接迎接你,接待接待你,还不行吗? ”“可不要这么说,接待可不敢当。”“我总不能眼巴 巴地看着你走五六里石头路吧。你看我这伊犁马也光围着你转圈儿,也是挽留“行,骑一回J 胖人一跺脚。马在前头一溜小跑,大妮子在马后也一溜小跑。胖人在马上揪紧马鬃,好一阵翻滚 才安定下来。“哎,小姑娘,”胖人说,“还没讲价钱呢。”“给二十。”大妮子摸摸口袋,心想二十加五块,正好一条披肩钱。“多少? ”胖人费劲拔力地 向后扭身子。“二十J "不对,都是十块,刚才我听别人讲过价。”“有十块的,有二十的。”“怎 么个区别法儿? ” “看人。”“看人? ”“对,看胖瘦。”“那 我下来。” “下来,行,给 十块,都一半路啦。”“二十就二十吧,胜利属于你。”胖人说。他们一起走过乱石滩,一起走 过漫水桥,桥下有条河,初秋的太阳把河水照得很耀眼。河滩地上有一片萝卜,有红有白。大妮 子弯腰捡个白的拔下,在河水里洗洗,举给胖人说:“吃萝卜吧,自家的。”胖人接过萝卜,又在衣服上蹭蹭,咬口尝尝觉得很解渴,说:“你这马不是伊犁马。”“你怎么 知道? ”大妮子有些不快。“我喂过马,就在伊犁。” “我不信。”大妮子说,“你不是个喂马 的。旅游鞋,鸭舌帽,花毛衣,还有眼镜。”“我说的是从前。喂马,给马治病,什么都干。”“现 在哪? ”“北京八中。” “敢情是个教书的,不能算富。”“那你还要我二十。” “二十谁拿不 起,又是来旅游的。”“放心吧,不反悔。”他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