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69297808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doc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 20202020 学年高一语文学年高一语文 4 4 月月月月考试题考试题考试时间:2020 年 4 月 8 日满分: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3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作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摘编自陈望衡 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1.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B.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C.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D.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B.利居,仍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C.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D.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B.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C.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D.“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遍地白花刘庆邦收秋之后,村里来了一个女画家。村民觉得奇怪,这会儿场光地净的,要红没红,要绿没绿,要金黄没金黄,有什么可画的呢。可女画家每天这儿转转,那儿瞅瞅,画了张家古旧的门楼子,画了李家废弃的碾盘,画了石榴树、柴草垛、鸡窝村民看着平常的东西,经她一看,就成了好看的东西,经她用笔一点,就成了一幅画。凡是被她画过的人家,神情都有些骄傲,还没被她画过的,都希望她能到家里画一回。小扣子也热切盼望女画家到他家作画。自从女画家到来,小扣子就天天跟着。女画家的每一幅画,都是在小扣子的注视下完成的。这天早上,小扣子一爬起来,就和他的黄狗去找女画家。女画家住在村东头,那家闺女刚出嫁,正好空着一间房,女画家就租住在那里。住了几天,房东就把女画家当闺女看了,不让她交房租。太阳还没出来,村街上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有人家烧麦秸,有人家烧豆叶,有人家烧甜瓜秧,每样柴火散发一种香,就形成了醇厚绵长的人间烟火味。村里人原来并不觉得烟火味香,而女画家一进村就闻出来了,她说,哎呀,真香!大家用鼻子吸了吸,是香。这会儿,女画家正在给房东家的祖父画像。她身后站了不少人,他们静静地肃立着,连出气都尽量放轻。女画家目光只在老人和画之间牵来牵去。她下笔很果断,也很有力量,能听见画笔在画纸上划动的声音。老人在墙根儿蹲着晒太阳,脸上的皱纹很多,连耳朵的高处都爬满了,这些皱纹像大地上的河流和沟壑,弯弯曲曲。小扣子一看画像,心就震了一下,以为自己的祖父复活了,正慈爱地看着他。他眼睛有些发湿,差点对着画像喊出一声爷爷。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有了这张画像,人们对老人也多了几分羡慕,说他满脸的褶子变成了满脸的画意。女画家又给房东家的儿媳画了一朵硕大的红莲花,光彩烁烁,仿佛是开在一潭清水上。花样子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就开遍了红莲花。女画家开始到野地里作画了,小扣子和黄狗在后面跟着。女画家画得是一片茅草,茅草的叶和茎都枯黄了,只有穗子是银白的,许多穗子连起来,就有了气势,一片白茫茫,让人怀疑走进了月光一样的梦境。在小扣子眼里,这画有声音,是旷野里长风吹在茅草穗子上发出的呼呼声;有气味,是土地的气味、茅草穗子的气味;有温度,温度很低,让人感到萧萧的凉意。黄狗突然跑到茅草丛里,女画家把它也画进去了,画上的黄狗在张着耳朵听风。小扣子心里欢喜,女画家总算画了他家一样东西。晚上,母亲用手巾包着新鲜的鸡蛋,带着小扣子,给女画家送去。女画家说,画了人家的门,画了人家的狗,不给人家钱,还白吃人家的鸡蛋,这样的便宜事上哪儿找去!她的话把院子里的人都逗笑了。月光正好,大家说着闲话。女画家问这里种不种荞麦,又说小时候在农村住过一段时间,见过荞麦开花。花又多又密,白得成了阵势,成了海洋,看一眼就把人震住了。在此以前,她喜欢看一朵两朵的花,老是被那些孤独的花感动。看到荞麦花,她才打开了眼界,那潮水般涌来的看不见花朵的花朵,更让人激动不已和震撼。如今,那样的荞麦花很难看到了。院子里的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只有如霜的月光静静洒落。小扣子把女画家的话都记住了。来年,在小扣子的要求下,母亲在一块地里种上了荞麦。荞麦发芽了,荞麦长叶了,荞麦抽茎了,荞麦结花骨朵了荞麦终于开花了!荞麦花开遍地白,跟女画家的回忆一样,恍如仙境。(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开头以收秋后色彩单调的农村为背景,写女画家的取材作画和村民的反应,显示出她与村民不一样的审美取向。B.小说文笔细腻,富有韵味,如写村街上弥漫的烟火味,写老人脸上的皱纹,写画上黄狗的神态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C.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而注重场景描绘,意在引领人们去发现乡村之美,唤醒人们心中沉睡却不能忘却的乡村诗意。D.小说写村民对女画家的热情友好,不仅突出了乡情的淳厚质朴,还着意引导读者了解乡村生活状况,关注农民的感情世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5.“小扣子”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6.小说以荞麦花开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2 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曹彦约,字简甫,都昌人。淳熙八年进士。尝从朱熹讲学,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知澧州,未上,薛叔似宣抚京湖,辟主管机宜文字。汉阳阙守,檄摄军事。时金人大入,彦约以守御功进秩二等,知汉阳。嘉定元年,诏求言,彦约上封事,迁湖南转运判官。时盗罗世传、李元砺、李新等相继窃发,桂阳、荼陵、安仁三县皆破,环地千里,莽为盗区。彦约至攸督运,人心始定。世传素与元砺有隙,至是密请图元砺以自效,彦约录赏格报之,且告于朝,又予万缗钱犒其师。世传连禽元砺。彦约还长沙,未几,复出督战,余党悉平。世传既自以为功,迟留以邀重赂,彦约谕以不宜格外邀求。时池州副都统许俊驻兵吉之龙泉,厚赂以结世传,超格许转官资,世传递以元砺解江西。胡矩为右司,欲以世传尽统诸峒而为之帅,悉彻江西、湖南戍兵,彦约固争之,矩不悦,然世传终桀骜不肯出峒。彦约密遣罗九迁为间,诱胡友睦,许以重赏,友睦遂杀世传。江西来争功,不与校。擢侍右郎官,以右正言郑昭先言,寝其命。久之,以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关外乏食,彦约悉发本司所储减价遣粜,通商蠲税,民赖以济。时沔州都统制王大才骄横,制置使董居谊既不得其柄,反曲意奉之。彦约以蜀之边面诸司并列,兵权不一,微有小警,纷然奏议,理财者归怨于兵弱,握兵者归咎于财寡,乃作病夫议,献之庙堂,时朝论未以为然。理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国史院同修撰。宝庆元年入对,劝帝讲学,防近习。会下诏求言,彦约上封事,又荐隆州布衣李心传素精史学,乞官以初品,置之史馆,从之。授兵部尚书,力辞不拜。以华文阁学士转通议大夫致仕,赠宣奉大夫。嘉熙初,赐谥文简。(选自宋史曹彦约传,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彦约以守御功进秩二等秩:官阶、品级B环地千里,莽为盗区莽:茂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C以右正言郑昭先言,寝其命寝:搁置D握兵者归咎于财寡咎:罪过、过失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封事,密封的奏章。古代臣下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漏。B正言,职官名,宋初有左右正言,主掌规谏。C奏议,“奏”意为“陈奏”,指臣子向朝廷反省自己工作中的重大失误。D致仕,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曹彦约以军功任汉阳知军。他本是文官,因汉阳缺少守城的军官,朝廷让他代管军事,当时金人大举入侵,他凭守卫汉阳的功劳担任汉阳知军。B曹彦约用计谋平定盗贼叛乱。他担任湖南转运判官时,盗贼罗世传、李元砺等相继起事,曹彦约秘密请求罗世传消灭李元砺,最终此地动乱被平定。C曹彦约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他在消灭罗世传这个盗贼时功劳不小,但当时江西官员来争抢消灭罗世传的功劳,曹彦约没有与他们计较。D曹彦约后期不愿担任较高官职。理宗即位后,曹彦约被提拔为兵部侍郎兼国史院同修撰,后来朝廷任命他为兵部尚书时,他极力推辞,不接受官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彦约还长沙,未几,复出督战,余党悉平。(5 分)(2)彦约悉发本司所储减价遣粜,通商蠲税,民赖以济。(5 分)(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3 分)(烛之武退秦师)(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 分)(鸿门宴)(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2 分)(荆轲刺秦王)(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 分)(荆轲刺秦王)1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以其无礼于晋B.是寡人之过也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3选出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2 分)A项伯杀人,臣活之。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B外连衡而斗诸侯。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D侣鱼虾而友麋鹿。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十二时辰中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 19 时至 21 时,“人定”是指十二时辰的亥时,相当于现在的 21 时至 23 时;“鸡鸣外欲曙”中的“鸡鸣”是指十二时辰的丑时,相当于现在的 1 时至 3 时。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乐歌。C“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也称乞巧节,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是指农历每月二十九,在汉代,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D“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汉阳”是指汉水之北,“衡阳”是指衡山之南,“江阴”是指长江之南,“洛阳”是指洛水之北。(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雨后赠斯远赵蕃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注】赵蕃(1143 年1229 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诗宗黄庭坚。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谥文节。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首句“已是霜凝更雨湿”,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感情基调。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难,表现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的坚定。D.尾联写诗人在收到朋友斯远寄来的新诗之后,擦亮眼睛,振奋精神,一改昏沉之态,连忙回诗相赠。E.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16.晋陆机文赋有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所谓“警策”,指的是某些语句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古人评价本诗首联“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即为“一篇之警策”,请结合全诗对其简要分析。(6 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17.(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2)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3)登 高 中 情 景 交 融、意 境旷 达,极 写 自 己 羁旅 之 愁 和 孤 独 之 感的 句 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8.下列加点成语全都正确的是()(3 分)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高罗佩的长臂猿考成功论述了猿在士大夫雅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堪称空谷足音,引领学术潮流。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中国戏剧家汤显祖、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这三位文艺巨匠,置身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生活空间远隔万里,却都创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名作。A.B.C.D.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A冯小刚的芳华承认创伤,却不愿有更写实的收场,主角们都有比小说里更温暖,仿佛那一代人的芳华,就这么随着清丽的镜头涂写了记忆,抹平了悲伤。B诗人余光中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便立即被众多媒体报道、跟进,而很多人的朋友圈,也在几个小时之内被先生的经典诗句、相关文章和以他诗歌所谱写的歌曲所刷屏。C规训社会极为重要的一点在于统治者的全视之眼,正如全景监狱中心的那个高塔一样,统治者要将四面八方的一切收入眼底。权力的触手由此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络,伸向每一个人。D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20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西宫春怨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 分)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朦胧树色隐昭阳。A.桃叶眉长易觉愁B斜抱云和深见月C.月中清露点朝衣D.碧天如水夜云轻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撕不烂的紫菜就是塑料做的?未必如此。做成饼状的紫菜由于富含粗纤维,且收获期较晚的紫菜韧性更强。干紫菜遇水迅速吸水变软,其表面还会凝结水珠,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塑料原料的价格并不便宜,加上人工费,要做成以假乱真的紫菜,造假者不会做亏本买卖。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费孝通老先生在 80 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 16 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高一语文月考答案一、1.C【解析】原文第一段倒数第四行是这样表述的“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倒数第三行“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选项表述与这两句都不相符。2.A【解析】原文第二段第三行“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原文表述的是“三个层级”并非“三个方面”。3.D【解析】原文第三段第五行“这里的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并未强调“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二、4.D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着意引导读者了解乡村生活状况,关注农民的感情世界”分析有误,属于无中生有。5.充当线索人物,串起几个场景。小扣子对画作的感受,衬托出女画家高超的画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小扣子欣赏画作、要求种植荞麦,表现出村民对美的感受被逐步唤醒,突出了小说的主旨。6.照应题目,体现巧妙构思。村民对美的感受被唤醒,强化主旨。营造美的意境,增强艺术感染力。7.B(莽:广阔的地方)8.C(“臣子向朝廷反省自己工作中的重大失误”错误,“奏议”既指臣子因事向君王陈奏,条列其是非,也指臣子向君王进奏的章疏)9.B(“曹彦约秘密请求罗世传消灭李元砺”错误,是罗世传秘密请求曹彦约帮忙消灭李元砺的势力)10.(1)曹彦约回到长沙,不久,又出来督战,残余的盗贼都被平定。(“未几”“悉”平”各 1 分,句意 2 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曹彦约全部拿出本部门储存的粮食减价派人卖出,买卖减免商税,百姓依靠这些来渡过难关。(“粜”“蠲”“济”各 1 分,句意 2 分)11.(1)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损害人家,(这是)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2)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3)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4)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12.C13.DA、B、C 三项均为使动用法,D 项为意动用法。14.C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15.AD(A 项,“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调”错,诗人于初春时节写诗赠友,借自己寻春觅春的执着坚定,表达对时政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殷切期待和无限希望,开篇的景物描写,从情景关系来看属于“以哀景衬乐情”。D 项,曲解诗意,尾联大意说的是,诗人拭目以待,期盼朋友斯远的诗作,希望得到友人的理解和鼓励。16.(1)含义:“春其渐起但无痕”这句意思是说,春天正逐渐临近,只是还没有全部显露出来,表现了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情细腻,寓意深远,为全诗定下明朗向上的基调。(3 分)(2)哲理:希望往往孕育在艰难困苦之时;对未来应充满信心;对新生事物应多加呵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如颈联为补足颔联“定有梅花当返魂”这一判断,诗人认为,只要天天到各个村落去细细寻访,定会在梅树梢头发现新春的消息。“穷日日”前冠以“要须”,“遍村村”前面冠以“无惜”,显出要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3 分,任意写到其中一点即可)17.(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8.B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此处用错对象。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使用正确。19.C解析:A 成分残缺,在“主角们都有比小说里更温暖”后加“的结局”;B 句式杂糅,把“被”改为“为”或去掉“所”;D 语序不当,把“如果”放在“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前面。20.B21.(6 分)示例:因此有一定的韧性而塑料不仅不会吸水其成本比真紫菜还高参考译文曹彦约,字简甫,都昌人。考中淳熙八年(1181)进士。曹彦约曾跟随朱熹讲学,历任建平尉、桂阳司录、辰溪县令,他为乐平县知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曹彦约为澧州知州,还没上任,薛叔似为京湖宣抚使,就召用曹彦约为主管宣抚使司机宜文字。汉阳缺守臣,朝廷传檄文让他去主管军事。当时金人大举入侵,曹彦约因守卫汉阳的功劳被提升两级官职,担任汉阳知军。嘉定元年(1208),皇上下诏征求意见和建议,曹彦约上封事,升为湖南转运判官。这时盗贼罗世传、李元砺、李新等相继起事,桂阳、茶陵、安仁三县都被攻破,周围一千里的地区,大致是盗贼的地盘。曹彦约到攸这个地方来督促漕运的事,人心才安定。罗世传一向和李元砺有矛盾,这时罗世传就秘密请求去消灭李元砺来报效国家,曹彦约就列出赏赐的规格告诉罗世传,并且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又给罗世传钱一万缗用来犒赏他的军队。罗世传就俘获了李元砺。曹彦约回到长沙,不久,又出来督战,盗贼的余部都被平定。罗世传自己认为自己有功,就把李元砺扣留在自己手中以便得到重赏。曹彦约对他说不应该在赏赐的规格以外又有其他要求。这时池州副都统许俊在吉州的龙泉驻扎,用很多东西贿赂罗世传,以便与他交结,答应超越赏赐的规格给他转当官的资历,罗世传就把李元砺押送到江西。胡榘担任右司的官职,想让罗世传担任各地峒丁的统帅,把江西、湖南驻守的军队全部撤掉,曹彦约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胡榘不高兴,然而罗世传始终是凶暴乖戾,不肯走出自己的根据地。曹彦约秘密派罗九迁为间谍,引诱胡友睦,答应给他重赏,胡友睦就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了罗世传。江西来争夺功劳,曹彦约不同他们计较。曹彦约被提拔为侍右郎官,因右正言郑昭先上书不同意提拔曹彦约,所以朝廷没下达这个任命。过了一段时间,曹彦约被任命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兼利州知州。关外缺粮食,曹彦约把利州路转运司储存的粮食全部拿出来减价卖,他还劝说人们互相帮助,免除劳役,对来做买卖的人免去商税,老百姓依靠这些才渡过难关。当时沔州都统制王大才骄横,制置使董居谊既不能行使他手中的权力,反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奉承他。曹彦约因为蜀地边境各机构并列,掌握军队的权力不统一,稍有小警报,各机构就纷纷上奏议论,管理财物的人把怨恨归于兵弱,掌握军队的人把过错归于财物少的情况,就写成了病夫议,把它进献给朝廷。当时朝中的议论对曹彦约的话不以为然。理宗即位后,曹彦约被提升为兵部侍郎兼国史院同修撰。宝庆元年(1225)曹彦约入朝奏对,劝皇上讲究学术,防备那些受到亲幸的人。恰好皇上下诏征求意见,曹彦约上封事,曹彦约又推荐隆州的普通百姓、一向精通史学的李心传,请求授予李心传一个小官职,把他安排在史馆,朝廷同意。不久,曹彦约兼任侍读。很快升为礼部侍郎。他被加官为宝谟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读。曹彦约被授予兵部尚书的官职,他极力推辞不接受。以华文阁学士的身份转为通议大夫退休,他被赠为宣奉大夫。嘉熙初年,皇上赐给他“文简”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