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693020
资源大小:132.3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doc
1愚公移山愚公移山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冀 州( )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 )荷担者( ) 孀妻( ) 始龀( ) 穷匮( )亡以应( ) 一厝朔东( )雍南(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年且九十( ) (2)惩山北之塞( ) (3)聚室而谋( ) (4)毕力平险( ) (5)指通豫南( ) (6)杂然相许( ) (7)如太行、王屋何 ( ) (8)且焉置土石( ) (9)荷担者三夫( ) (10)始龀( ) (11)寒暑易节( ) (12)虽我之 死(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推动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与普及,我们今晚还将特别举行“网易科学之夜“。 (将“举行”改为 “举办” ) B.河北邯郸市涉县后池村因为义务上山修路,依靠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 (在 “后池村”后面加上“居民” ) C.在持续的高温笼罩中,使空调用电需求持续增大,北京、天津、山东等多地电网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 (删去“多地” ) D.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在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 (删去“分布” ) 4.仿写画线句子。 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使奋斗者获得成功。成功就像彼岸,唯有搏击风浪才能到达; 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列子,本名_,_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课内精读 1.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_ _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 _ _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_ _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_ _ 2.文中“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应有何异同? 相同点:_ 不同点:_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 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 助之” 、山神“求告” 、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 托愚公,从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 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 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_ _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依据。_ _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_ _ 拓展阅读 (一)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摘自山海经 )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摘自列子 ) 注释:珥:戴着玉质耳饰。后土:共工氏(炎帝后裔)之子。隅谷:虞渊,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尸膏肉所浸:被他尸 体膏肉浸润。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有山名曰/有仙则名 B.将走北饮大泽/双兔傍地走 C.邓林弥广数千里焉/且焉置土石 D.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期日中 2.翻译句子。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_ _ 3.你如何理解夸父“弃其杖” “生邓林”的结局?_ _ 4.你是如何理解“夸父逐日”这一壮举的?_ _ (二) 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 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 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 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3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 (摘自列子 ) 注释:鹿裘带索:形容衣服粗陋,多指隐士之服。 1.解释下列的加点词。 (1)鼓琴而歌( ) (2)行年九十( ) (3)能自宽者也 ( ) 2.翻译句子。 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_ _ 3.在下列需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断开,断三处。 贫 者 士 之 常 也 死 者 人 之 终 也 处 常 得 终 当 何 忧 哉 ? 4.用自己的话说说荣启期的三乐是什么。_ _ 愚公移山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1.jì sè y hè shun chèn kuì wú cuò yn 2.(1)将近(2)苦于(3)谋划、商量(4)尽、全(5)直( 6)纷纷地(7)把怎么样(8)哪里 (9)肩负、扛(10)才、刚(11)更替(12)即使 3.C(删去“使” ) 4.示例:成功就像绝顶 唯有攀山越岭才能登临 成功就像甜果 唯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 5.列御寇 道家 课内精读 1.(1)你也太不聪明了。 (2)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 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3)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 (4)子 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 2.相同点:“妻”和“智叟”在“力量的弱小”上提出了相同的质疑(疑问) 。不同点:“妻”的疑虑中 有担心和关心, “智叟”的质疑和阻拦中只有嘲笑(讥讽)和轻视(鄙视) 。 3.D(结尾反映了当时人们有“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雄伟气魄,也反映了作者对作品 中所阐述的哲理思想的坚信,以神话的形式给予了肯定) 4.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 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 “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 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5.示例: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 移山的;此外,邻人刚刚七八岁的 孩子也跑来帮忙,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 6.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 ;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 ;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 不畏艰险。 拓展阅读 (一)1.B(A.名叫/出名;B.跑;C.语气助词/哪里;D.太阳/一天) 2.夸父不估量自己的力量追逐太阳,连追太阳到隅 谷。 3.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勇敢追求,为人类造福、死而后已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 的魅力。 4.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死 后,他的手杖,还 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他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4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参考译文】 茫茫荒野之中,有一座山名叫成都载天。有个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名字叫夸父。 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 夸父不估量自己的力量追逐太阳,连追太阳到隅谷。夸父口渴想喝水,就赶向黄河、渭水。黄河、渭水的 水不够喝,将到北边的大湖中饮水。还没有到达,半道就渴死了,他遗弃了他的手杖。手杖被他的尸体骨 肉所浸润,化为桃林,桃林弥漫几千里远。 (二)1.(1)弹奏(2)经历的年岁(3)宽解,宽慰 2.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免(死在)襁褓中。 3.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4.一乐是幸生为人,二乐是幸生为男人,三乐是活到九十了。 【参考译文】 孔子游泰山,遇到荣启期行走在郕的郊野,衣衫粗陋 ,鼓琴而歌,孔子问道: “先生为何如此快乐?” 老头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很多啊!天生万物,以人最为尊贵,我有幸生为人,是第一快乐之事。人又 分为男女,男尊女卑,以男人为贵,而我有幸生为男人,是第二乐事。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 免(死在)襁褓中,而我都九十了,这是第三件快乐之事啊。至于说贫穷, 这是人生常态,死亡也不过是 每个人都要去的终点。我贫穷是处于人之常态,老之将死也不过是寿终正寝,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呀?”孔 子说:“好啊!你真是一个能自我宽解的智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