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释义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戏曲词语的基本特征.docx
-
资源ID:69302175
资源大小:17.9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从释义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戏曲词语的基本特征.docx
1从释义看现代汉语词典从释义看现代汉语词典(第(第 6 6 版)戏曲词语的基本特征版)戏曲词语的基本特征从释义看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戏曲词语的基本特征摘 要:在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中,戏曲词语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集合。由于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能大概反映出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面貌,因而将其作为提取戏曲词语的语料库具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分析,我们共归纳出 519个戏曲词语。本文首先分析了戏曲词语在音节形式、词类、义项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其次,得出戏曲词有定义式、溯源式还有同义互训等三种释义方式,其中溯源式是戏曲词语释义的一大特色。此外,从释义方式得出戏曲词语通过类推引申和包含引申两种引申方式,得到词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的结果。最后总结出了戏曲词语命名的显性理据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们对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中的戏曲词语的基本面貌和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戏曲词语 释义模式 词义演变一、引言戏曲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词汇类聚,是传统社会里百姓学习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不过,近年来人们却忽视了这一语言现象,始终没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察研究。“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对戏曲一词有如下定义:我国传统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一种文学形式,杂剧和传奇中的唱词。”对此,我们将其标注指明是戏曲词语的视为研究对象;未明确标注的未明确标注的将参照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以及汉语大词典对其进行对比考察,以便提高论述的准确性。关于戏曲词语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专书戏曲词语研究,如陆澹安 戏曲词语汇释,董树人误释例证,王跃戏曲词语研究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戏曲词语词义发生了变化,如雷泽兵的由戏曲行话引出的流行词语,孙光莹戏曲行业语的词义演变探析,卢甲文戏曲词语新释等。20XX 年 6 月,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以下简称现汉 6)在人们的期待中以崭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了。它的问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已引起读2者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戏曲词语在现汉 6中共有 519 条,占其总数的 0.93%。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我们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词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与研讨。二、现汉 6戏曲词语的基本特征(一)音节形式计量分析音节是指人们在听觉上自然而然感觉到的语音单位。现汉 6中戏曲词语音节分布列表如下:表 1:戏曲词语音节形式数量统计分析音节数量(条)百分比(%)戏曲词举例单音节 417.90%白、板、倡、丑、优、旦、鼓、外、戏、眼、折、生、净、介、去双音节 34065.51%白剧、帮腔、倡优、独白、赶场、老旦、排戏、西皮、水袖、说白三音节 9718.69%梆子腔、采茶戏、对手戏、跑龙套、潜台词、压轴子、先行官、弦子戏四音节 417.90%蹦蹦儿戏、唱对台戏、河南梆子、十三道辙、一板一眼、有板有眼从上表可以看出,戏曲词语以双音节为主,共有 340 条,约占总数的 65.51%;三音节次之,共 97 条,约占总数的 18.69%;戏曲词最多只有四个音节,共 41条,约占总数的 7.90%。单音节戏曲词数量也很少,共有 41 条,约占总数的 7.90%;值得注意的是,现汉 6单音节戏曲词语虽然数量很少,仅有 41 条,但其中的“白、唱、丑、出、倒、鼓、开、曲、剧、台”等戏曲词作为语素时却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478 条多音节戏曲词中以其作为语素构成的有 345 条,约占48.87%,如含“戏”多音节戏曲词最多,有“扮戏、采茶戏、高甲戏、猴戏、入戏、兴化戏”等 91 条;含“剧”多音节戏曲词有“楚剧、川剧、侗剧、沪剧”等 45 条;含“台”多音节戏曲词有“草台班子、对台戏、二人台、潜台词,台步”等 14 条。同样作为单音节戏曲词的“倡、优、折、外”等则构词能力不强。(二)词类计量分析3“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3(P6)现汉 6把词分为 12 大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1戏曲词语的词类分布列表如下:表 2:戏曲词词类分布数量统计分析词性数量(条)百分比(%)举例名词 37672.45%白剧、白口、白脸、班底、班主、班子、板鼓、板胡、板式、板眼、梆子腔、悲剧、悲喜剧、北曲、本戏、蹦蹦儿戏、彩旦、动词 57 10.98%帮腔、变脸、表演、唱戏、串戏、串演、打诨、打炮、大团圆、倒嗓、反串、合辙、叫板、接戏、救场、开场、开锣、配戏、从上表可以看出,现汉 6戏曲词词类分布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两大类上,名词占绝对优势,共 376 条,约占总数的 72.45%;动词次之,共 57 条,约占总数的 10.98%。除上表所展示的名词和动词这两大词类外,现汉 6戏曲词词类分布还有如下特点:第一,现汉 6中的戏曲词语还包括形容词和量词。形容词的数量有限,有“边式、当红、对工、对口、合拍、形似、神似、一板一眼、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等;量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仅限于“出、幕、票、折”等 4 个。第二,现汉 6中除了单一词性以外,519 条戏曲词中还有部分词语有多个词性,如:“傍角儿”它既可以指为主角配戏或伴奏,词性为动词;也可以指为主角配戏或伴奏的人,词性为名词。第三,现汉 6中所收录的戏曲词语有一小部分没有指明其具体词性,如:“唱白脸”()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像这样的戏曲词语还有很多,如“插科打诨、草台班子、唱红脸、吊嗓子、二进宫、粉墨登场、逢场作戏”等。这些词语在音节分布上都是三音节或四音节,属于固定短语。(三)义项计量分析“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一个词拥有多少个义项是从它所出现的具体语境中概括总结出来的。”3(P234)据此根据义项的多少,我们将现4汉 6中所收录的戏曲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具体情况列表如下:表 3:戏曲词义项数量统计类别数量(条)百分比(%)例词单义词 37772.64%定场白、定场诗、侗剧、对白、对手戏、二花脸、反串、反派、福州戏、嘎调、赣剧多义词 12524.01%大戏、对工、对台戏、二进宫、二人转、高潮、跟包、过场、后台、叫板、开打、开幕从上表可以看到,在词义义项上,现汉 6中的戏曲词语显得既清晰又简单。其中,单义词共计 377 条,占总数的 72.64%,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多义词只有 125 条,占总数的 24.01%。其中双义词 100 条,三义词 20 条。现汉 6中戏曲词之所以以单义词为主,看起来较为单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它的术语词性质所决定的。作为术语词,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单义性,因此交际时不受语境的限制,也不会产生歧义。三、戏曲词语在现汉 6中的释义模式词义是词典编纂者们所关注的焦点和核心,因为词义的释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字典质量的高低。在现汉 6中,有的戏曲词语只采用了一种注释方法,而有的却综合了多种方法进行注释。通过统计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现汉 6的释义模式主要由以下三种方法:(一)定义式现汉 6中最基本的释义方法是定义式注释法。专业术语的注释,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方法,因为它具备简洁明了、概括准确精炼的优点。“定义式注释法严格遵守了种=种差+属的逻辑定义模式,即在释义中往往用一个偏正式的词语来阐述。”9在这种释义模式中,所谓的“属”便是中心词,而“种差”便是这个中心词的修饰成分。现汉 6中的戏曲词语由于属于专业术语的一员,因此它的很大一部分在释义时都采取了这种方法,具体释义方式又分为以下几类:1.直接定义式现汉 6中戏曲词语的释义采用直接定义式,即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说明被释戏曲词语的特点。例如:5【定场白】指戏曲中角色第一次出场说的自我介绍的独白。【打场子】跑江湖的艺人用敲锣鼓、吆喝等方式把观众找引来围成圆形的表演场地,叫做打场子。【开口饭】旧时把以表演戏曲、曲艺等为职业叫做开口饭。2.先定性再释义式直接定义式,即先直接指出中心词,然后围绕中心词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例如:【花旦】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性格活泼或放荡泼辣的年轻女子。【红净】戏曲中净角的一种,专演红色脸谱的人物。【外】戏曲角色行当,扮演老年男子)。3.先定义再举例式有些词语直接定义后,我们并不能清楚地看到它的特点,因此便需要在后面作进一步的的阐述和说明。现汉 6中的戏曲词语基本上是采用举例子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例如:【板式】戏曲唱腔的节拍形式,如京剧中的慢板、快板、二流、流水等。【地方戏】指产生于某一地区,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剧种,如汉剧、湘剧、川剧、越剧等。(二)溯源式所谓溯源式的释义方式,便是追溯词源,找出构词的原因,即该词的命名理据。在释义的过程中,它要求我们本着寻根究底的态度对其进行探究和考察,以便增加词语释义的理据性。在现汉 6所收录的戏曲词中,这种溯源式释义方式尤为明显。例如:【白剧】白族的主要戏曲剧种,历史悠久,流行于云南西部白族聚居区。【桂剧】广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广西汉族说北方话的地区。【淮剧】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江淮戏,流行于淮阴、盐城等地。(三)同义互训同义互训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释义方法,即采用已经有过注释的词语作为它的同义词来进行注释说明。现汉 6中的戏曲词语有很大一部分词语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注释。同义互训的优点便是用一个大家所熟知的、简单明了的词语去注释6大家所不熟悉的事物,让读者对被注释事物有更清楚、更具体的认识。例如:【倒板】戏曲唱腔的一种特定板式,一般作为成套唱腔的先导部分。也作导板。【道白】戏曲中的说白。也叫念白。四、戏曲词词义的发展演变词的原始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词语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就会在本义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的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词的多义是丰富词汇的一种手段,它不但丰富了词的内涵,扩大了词的适用范围,比起创造新词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经济、简便。由上文对戏曲词语的义项分类统计,我们不难发现,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单义词在戏曲词语中占绝对优势,而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一部分戏曲单义词会发展成为多义词。根据戏曲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多种引申方式在本义的基础产生新的义项;第二类是新义取代旧义,即通过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等手段产生新义”。10下文将从戏曲词语词义演变方式、演变结果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讨论。(一)词义引申词义运动变化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词义引申。词义引申是指从一个词的本义出发,围绕着它的基本特点产生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意义。现汉 6中戏曲词语引申方式有以下几种:1.类推引申类推引申,是指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在性质、特点、功能等方面具有类似的关系,即两种事物同属一类,我们可以根据某一事物的特点推断出另一事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