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9∕T 76-2020 文明农超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舟山市).pdf
-
资源ID:69306561
资源大小:267.9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309∕T 76-2020 文明农超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舟山市).pdf
ICS 03.100.01A 10DB3309浙江省舟山市地方标准DB 3309/T 762020文明农超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2020-06-01 发布2020-07-01 实施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309/T 762020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5建设要求.16设施设备.27经营秩序.28市场管理.49服务创新.510投诉与处理.511监督、评价与改进.5参考文献.6DB3309/T 762020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普陀分局。本标准起草人:潘丹瑜、翁珊波、莫军。DB3309/T 7620201文明农超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文明农超市场(以下简称:市场)的基本要求、建设要求、设施设备、经营秩序、市场管理、服务创新、投诉与处理及监督、评价与改进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农超市场的建设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8106 零售业态分类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DB33/T 592 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8106、DB33/T 592界定的以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农超市场拥有固定场所及建筑设施,具有(或部分具有)超市经营方式的农贸市场。4基本要求4.1应以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促进食品安全、推动绿色环保为目标。4.2应规划合理,综合考虑区域配套、交通、环境、消费能力等因素,符合当地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习惯。4.3应结合农贸市场+超市的共性及特性要求,合理布局,设置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4.4应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及监督机制,推进市场诚信经营、卫生环境等管理工作的提升。4.5应不断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积极创新农超市场管理模式,推动新业态、新产品的入驻。5建设要求5.1选址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 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有关规定执行。5.2整体建筑立面形象应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体现本区域文化特色。DB3309/T 76202025.3各功能区域布局应科学合理,标志清晰,经营区域按商品种类划行归市,合理划定鲜、活、生、熟、干、湿功能交易区及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5.4农超市场内设超市的面积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内设超市面积分级要求一览表单位为 m2市场整体面积内设超市面积20001002000,500020050003005.5超市的地面应考虑承重要求。6设施设备6.1应设置服务台、检测室、净菜间、休息区等场所。6.2应具有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6.3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安全监控、给排水、供电、照明、通风、垃圾分类收集、冷藏保鲜、市场服务、保洁消毒、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等设施。6.4应建立完整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专职人员进行管理。6.5应定期开展设施设备的检查及维护工作,保持运行状态良好。7经营秩序7.1交通秩序7.1.1市场内通道应保持畅通、连通,满足经营与购物的需要。7.1.2市场内设超市应单独设置进出货出入口。7.1.3消费者用车分区停放,并设置车辆停放标志。7.2陈列与销售7.2.1应根据展示及存储功能需要采取岛状或条状式设计柜台。所有的柜台设置应整齐排列,各类物品应分类摆放,展示效果应注重农产品颜色、形状、层次的搭配。7.2.2柜台内应留有统一位置摆放电子秤,电子秤设置位置应便于消费者查看。内设超市应采用集中收银方式。7.2.3柜台区域内应统一的商品摆放容器。区域内应保持整齐清洁,无吊挂、无杂物、无废弃物。7.2.4各柜台应统一设置柜台号牌、价格牌及相关证照的悬挂装置,价格牌、柜台号牌等标识牌应统一制作,宜采取触摸屏亮照方式或电子显示屏公示上市商品价格。7.2.5经营者应在摊内经营,杜绝占道经营和盯人拉客行为。7.2.6市场内严禁任何形式的陆生野生动物交易活动,水生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规定。7.2.7市场内设超市的生鲜品经营面积占总面积的 65%以上,日用品不得高于总面积的 10%。DB3309/T 76202037.2.8市场内设超市应提供包括蔬菜、新鲜猪肉、鲜水产品、冰冻水产品、禽蛋类、豆制品、新鲜水果等平价供应品种。具体品种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当地政策的要求。7.2.9平价供应品种的平均价应低于农贸市场价格 15-20%,单品价格最高不得高于宁波市场公示价,基本品种以外的其它商品应不高于宁波市场价格供应。7.3卫生7.3.1环境卫生7.3.1.1市场应做到实时保洁,定期消毒,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场内无异味。应定期开展除“四害”工作。7.3.1.2对不可食用品的处理应有专人负责,专用容器,每天回收,集中管理,统一处理。7.3.1.3市场内垃圾分类收集应符合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废弃物应入袋(桶)不得外露,垃圾箱或垃圾房应定期清洗,做到场内无过夜垃圾。7.3.1.4明确包干责任人,设置专职日常保洁人员,实行区域卫生包干。农超市场周边卫生应实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7.3.1.5公共厕所实行专人管理,保持厕所内外清洁,定期消毒。7.3.1.6豆制品销售应持有当日定点生产企业出具的合格凭证。豆制品销售前应做好设施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未销售完的豆制品应放入冷柜贮藏。7.3.1.7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制作原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熟食卤品应采用食品袋密封包装或密封型容器包装。熟食从业人员上岗时应统一着装、戴口罩、戴帽,清洗双手,并关闭操作间。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戴戒指、手链、手镯等饰品。7.3.1.8直接入口的酱腌菜应加盖销售,并配备有防蝇、防鼠等设施,做到无鼠、蝇、蟑螂侵害。不得用手直接触摸食品。不得在酱腌菜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7.3.2从业人员卫生7.3.2.1应设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从业人员食品经营资格管理制度,相关从业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7.3.2.2熟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与健康状况应符合 GB 14881 的要求。7.3.2.3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细菌、病毒的感染。7.3.2.4必要时,定期开展对从业人员的体温监测工作,并作好记录,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人员,应立即停止其从业上岗,按规定程序立即上报,并督促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7.4诚信经营7.4.1应建立相关的信用管理制度,倡导经营户诚信经营、开展信用分类监管、做好市场规范管理。7.4.2应定期开展经营者的信用评价工作,主要从主体资格、卫生秩序、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商标保护、计量等日常管理要求设定评价指标。7.4.3销售各类商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标价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示醒目。包装类商品标价签应当标明品名、计价单位、产地、零售价等主要内容,对于有规格、等级、质地等要求的,还应标明规格、等级、质地等项目。7.4.4应每日采集主要农产品价格,采集生成的参考价格应在市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DB3309/T 76202047.4.5市场应安排专人负责市场计量综合管理,并设置公平秤,做好计量制度建设、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及更新维护、登记造册、台帐管理、服务并督导经营者正确合法使用、维护计量器具。7.4.6对市场经营户的信用结果应进行反馈和公示,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对信用良好的和失信的经营者实行奖惩。8市场管理8.1人员要求应根据规模大小配备合理数量的消防安全、市场秩序、环境卫生管理、车辆停放、食品安全、商品检测、台帐资料、信息宣传、设施设备、建筑安全、计量管理等专兼职工作人员,做到文明经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8.2制度建设8.2.1应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消费投诉、卫生管理、计量管理、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含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基本管理制度,编制投诉公示、市场公约,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食品安全责任书。市场主要管理制度应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8.2.2应建立进销货、商品来源溯源、商品质量索证索票、不合格商品退市销毁、计量器具检定记录、商品检测、消毒防护等相关台帐。8.2.3应公示市场文明公约,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开展各项整治和创建达标活动。8.3招商管理8.3.1招商部门应根据市场自身定位、区域特点及消费者需求,制定合理的业态布局规划。8.3.2招商的要求应对经营者公开,宜优先考虑品牌商户、大型商户、农产品基地直销商户及大型批发商。8.3.3招商部门应对入场经营者提供完整的入场服务,并定期关注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听取建议与意见。8.3.4各个经营户应证照齐全,亮照经营;自产自销经营户统一登记备案。应与超市经营者签订场地租赁和经营管理协议。8.4教育培训应针对市场工作人员及经营户开展食品安全卫生、垃圾分类、文明服务、交易秩序、防疫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并通过日常考评、信用考评等方式,确保培训效果。8.5安全与应急8.5.1市场建设及日常运营应符合各项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及应急预案,配备与营业面积、顾客流量等相适应的安全保卫人员,确保营业场所内的人员、财产安全。8.5.2应定期对安全保卫人员进行安全及应急救援基本技能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8.5.3市场应每年组织安全应急演练,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等内容。8.5.4加强市场的后勤保障工作,配备必要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口罩、体温表、体温检测仪、消毒物资等。DB3309/T 76202059服务创新9.1应在农超市场中积极推广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包括线上线下购物、快捷支付、商品追溯、信息查询与互动等功能,鼓励与第三方购物平台合作,方便消费者采购。9.2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应注重功能完备,并注重顾客信息安全。9.3应定期监控顾客流量及经营户经营状况,运用大数据等手段为市场经营发展决策提供依据,不断提升运营能力。10投诉与处理10.1应设立消费维权工作站,由专人负责建立消费投诉处理制度,设立投诉电话,消费者投诉应在24 小时内响应。10.2应维护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益,化解纠纷,并及时做出公平公正的处理,如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市场应实行先行赔偿制度。11监督、评价与改进11.1应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定期开展自我监督。及时将日常管理、信用管理、管理人员情况、检测、准入、价格等有关数据与政府监管平台对接。11.2应定期开展消费者满意度测评,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整体环境、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针对满意度测评结果,不断优化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DB3309/T 7620206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超市购物环境规范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基本要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