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489.15-2021 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5部分:寄生虫病防治(陕西省).pdf
-
资源ID:69308966
资源大小:91.4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61∕T 1489.15-2021 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5部分:寄生虫病防治(陕西省).pdf
DB61/T 1489.152021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防治对象.15防治措施.16效果监测.2IDB61/T 1489.152021刖 B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DB61/T 14892021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分为20个部分:第1部分:规模养殖场建设 第2部分:牛舍建设 第3部分:繁殖档案管理 第4部分:繁殖 第5部分:保种 第6部分:选育 第7部分:饲养管理 第8部分:育肥 第9部分:运输 第10部分:去势 第11部分:青贮饲料调制和使用 第12部分:青干草调制 第13部分:卫生管理 第14部分:疫病防治 第15部分:寄生虫病防治 第16部分:常见疾病防治 第17部分:粪污无害化处理 第18部分:屠宰与分割 第19部分:牛肉贮存运输 第20部分:胴体排酸本文件为DB 61/T 14892021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的第15部分。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秦 川牛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清、咎林森、田万强、梅楚刚、赵春平、王应海。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话:029-87091148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邮编:712100IIDB61/T 1489.152021秦川牛生产技术规范第15部分:寄生虫病防治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秦川牛寄生虫病的防治对象,防治办法及效果监测。本文件适用于秦川牛寄生虫病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NY/T 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防治对象4.1 秦川牛体外寄生虫病包括蛾、吸血虫与牛虱、婢等寄生虫引起的疾病。4.2 秦川牛体内寄生虫病主要有片形吸虫病、双腔吸虫病、牛巴贝斯虫病、莫尼次绦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犊新蛔虫病和牛 球虫病。5防治措施5.1 根据牛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控制和消灭主要的寄生虫病。5.2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做好每年春、秋两季的驱虫工作和常规药浴。5.3 兽药使用要符合NY/T5030。5.4 引进或调出的牛只,应经寄生虫的检查、处理。5.5外寄生虫病可用2%5%敌百虫水溶液涂擦或0.1%0.2%杀虫眯水溶液药浴,亦可根据情况选 用溟氢菊酯、杀灭菌酯、双甲眯或中药杀虫药。5.6 片形吸虫病的防治内容如下:5.6.1硝就酚4mg/kg7mg/kg体重,配成悬浊液一次灌服,或用针剂0.75 mg/kg1.0 mg/kg体重深 部肌肉注射。1DB61/T 1489.1520215.6.2硫双二氯酚40 mg/kg60 mg/kg体重配成悬浊液口服。5.7 双腔吸虫病的防治5.7.1嗽喳酮50 mg/kg体重一次口服。5.7.2 海涛林50 mg/kg60 mg/kg体重一次口服。5.8 巴贝斯虫病防治(焦虫病)5.8.1三氮眯(贝尼尔、血虫净)3.5 mg/kg3.8 mg/kg体重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5.8.2盐酸口丫咤黄(黄色素、锥黄素)3 mg/kg4 mg/kg体重配成0.5%1.0%溶液静脉注射。5.9 莫尼次绦虫病的防治5.9.1氯硝柳胺80 mg/kg体重,配成水溶液口服。5.9.2硫双二房;酚80 mg/kg体重,配成悬浊液口服。5.10 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5.10.1敌百虫50 mg/kg70 mg/kg体重配成80%水溶液口服或皮下注射。5.10.2网尾线虫可用8 mg左旋咪哇配成10%水溶液口服或皮下注射。5.11 犊新蛔虫病的防治5.11.1丙硫咪哇10mg/kg20mg/kg体重一次口服。5.11.2伊维菌素0.2 mg/kg体重一次皮下注射。5.12球虫病的防治5.12.1氨丙咻20 mg/kg50 mg/kg体重口服,连用5 d7 d。5.12.2映喃哇酮7 mg/kg10 mg/kg体重口服,连用7 d。6效果监测6.1 应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进行。6.2 从膘情、精神状态、体重三方面进行效果监测。健康牛表现膘情和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加的状 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