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2单元作业设计.docx
-
资源ID:69322739
资源大小:71.9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2单元作业设计.docx
小学科学分层作业设计一基本信息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计队息 设团信团队成员工作单位册别上册学段小学教材版本教科版二、单元信息单元名称单元组织 方式所属领域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第一单元 光口自然单元 n重组单元物质 科学 领域1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有关光的思考2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光是怎样传播的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4第一单元第四课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5第一单元第五课时认识棱镜6第一单元第六课时光的反射现象7第一单元第七课时制作一个潜望镜第七课时制作一个潜望镜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或提示基础题(必做)一、判断题1 .利用潜望镜能在桌子下面看到桌子上面的物 体,潜望镜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还有很多 用途。()2 .潜望镜需要用到两块平面镜,且它们可随意 放置。()3 .我们制作潜望镜时要尽量使用废弃的材料。()二、选择题1 .制作一个潜望镜至少需要()块平面镜。A. 2B. 3C. 4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在科研、军事等方面应用广泛,主要 作用之一是保护观察者的安全B.潜望镜能改变光路,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C.潜望镜能改变光路,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拓展题(选做)三、综合应用一丽丽今天扎的马尾,可真漂亮呀!可是她自己却看不到,怎;|么办呢?你们能不能帮*帮她设计一个能看见自U 己后脑勺的后视镜呀?>新课结束后 学生能自制潜望 镜并进行观察,但 是对潜望镜工作的 原理可能不是很清 楚,希望通过作业 巩固,能加深对其 的理解。综合应用要 求学生举一反三, 联系潜望镜的制 作方法,利用家中 的材料设计方案 学生通过帮助丽 丽设计后视镜的 过程,既能发展学 生设计制作能力, 培养其工程学思 维,又能培养学生 的乐于助人的优 良品质。一、判断题1. /2. x(潜望镜至 少需要用两块 平面镜,且 应该反光面相 对平行放置。)3. /二、选择题1. A2.B三、综合应用 (答案不唯一,建议学生利用 至少两面平面 镜去试一试。)作业类型0课时作业作业时长基础题5分钟,拓展题10分钟作业功能课前预习 0课中练习 0课后复习作业目标加深学生对潜望镜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等的了解。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反馈形式第一、二题学生集体思考,相互讨论,派代表口头表达,师生一 起点评。第三题为综合应用题,学生解决问题并以视频、图片等 方式于班级群内展示师生一起欣赏。评价标准完成优秀三朵小红花, 题奖励一个笑脸。良好两小红花,合格一小红花,完成拓展七、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作业内容作业分析基础题(必做)一、填空题。1 .太阳是我们地球最重要的(),()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红、()、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2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传播的。3 .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等词语与光的()有关。4 .夏天来了,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仿佛伸手就能 摸到河底的鹅卵石,实际上河水比较(),这可以用光的()原理解释。5 .制作潜望镜时,需要两面(),两个镜片的放置方向是()的,而且与镜筒的夹角是45° o6 .我们学过“猴子捞月”的故事,水井中的“月亮” 并不是真的月亮,是因为光的()原理所形成的虚像。二、选择题1 .照明灯上安装灯罩的主要作用是()oA.美观B.反射灯光C.折射灯光2 .下列物体中()是光源。A.月亮B.发光鱼C.没有通电的灯泡3 .下面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事实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C.雨后的彩虹4 .快速旋转彩色轮时,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 可以得到()oA.黑色B.白色C.紫色5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B.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C.斜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三、判断题。1 .将一支铅笔斜放入水中,会看到铅笔“折断”的 现象,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 .声音都不能在月球上传播,光也不能。()一、填空题1.光源棱镜橙2,直线3 .反射4 .深折射5 .平面镜平行6 .反射二、选择题1.B2.B3. A (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是 因为光碰到书反射到我们眼 中;雨后的彩虹形成的原因是 光的折射现象。)4.B (红、绿、蓝为光的三原 色,它们三种光混合可以形成 白光。)5.B (光垂直射入水中不发生 折射,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 斜射时,发生折射现象。) 三、判断题1. /2. x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而光可以。)3. X (完全黑暗的环境没有 光,物体就不能反射光,也就 人眼看不见苹果。)4. /5. X (水、月亮、金属表面等 都可以反光,而且反射光也是 沿着直线传播的。)3.画出光碰到镜子后的传播路线。四、画图题1 .略(提醒学生注意光是沿直线传播 的)2 .略(提醒学生注意入射角、折射角 的绘制)3.(提醒学生注意入射角与反 射角的大小,可先做法线来 确定)五、实践操作1 . (1)反射原理(2)放大镜光的折射 皮影戏光沿直线传播 汽车后视镜光的反射(答案不唯一)2 .略(学生自主创作完成绘画或 手抄报作品。)3 .在黑暗的房间待一段时间后,眼睛适应了黑暗环境,就能看到苹果。()4 .成语“坐井观天”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只有镜子能反射光,且光经过镜子反射后,不再 沿直线传播。()四、画图题1.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2,请用光路图解释筷子斜着放入水中被“折断”的 原因。拓展题(选做)五、实践操作1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将有鲜艳颜色的实物放 于圆筒的一端,圆筒中间放置三棱镜,另一端用开 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观测到对称的美丽 图像,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看上去就像 一朵朵盛开的花,所以叫“万花筒”。古书庄子 里有“鉴止于水”的说法,即用静止的水当镜子。 据说真正的万花筒玩具是苏格兰物理学家大卫布 鲁斯特爵士于1816年发明的,我国民间也很早就 有了这种玩具,而且有创新,生产出了许多新型的 万花筒。根据下面简易万花筒的制作步骤,制作一个万 花筒,并回答问题。制作步骤:准备三面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平面镜。将平面镜的反射面朝里用胶带将三面平面镜相互 对着粘成一个三棱柱(形状类似于三棱镜)。用硬纸板将三棱柱包住,也可以用好看的彩纸代 替。从开口的一端放入剪好的彩纸碎屑。将开口端用黑纸封好,中间剪个观察孔。(1)万花筒由三面平面镜组成,再从开口一端放入 剪好的彩纸碎屑,这些碎屑经过三面平面镜的作用, 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万花筒是根据光的制成的。(2)生产生活中应用光的有关原理的物品还有很 多,比如,利用了原理; 利用原理;利用了原理。2.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 “光”,知道了许 多关于光的有趣现象及原理,相信通过这个单元的 学习大家对光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以“光”为主 题创作一幅画或制作一期手抄报吧!作业类型口课时作业O单元作业口学期作业时间要求基础题40分钟评价设计采用“等级制”,用“优、良、中、差”进行评价。拓展性作业对优秀作品加盖红花印章。三、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教材由“光”、”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健康 生活”四个单元组成。本单元“光”位于第一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单元以 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 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 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 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 联系。四、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能发光且正在发 光的物体叫光源。2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会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3 .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4 .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对光反 射原理的运用。科学探究目标1 .能用实验验证光的传播方式。2 .会观察光的折射现象。3 .能利用镜面反射实验,推测反射光规律,并预测反射光位置。4 .会做棱镜分光实验,能推测彩虹的颜色序列并制作彩色轮。5 .能自制潜望镜并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1 .形成对光研究的兴趣。2 .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和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的重要性。3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光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二)单元作业目标1 .基础题的目标在于巩固所学知识,围绕本单元所学光的相关内容,让学 生知道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明白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 播,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 影;了解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当其进入棱镜时,能折射出红、橙、黄、绿、 蓝、靛、紫颜色光;意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 泛。2 .拓展性的实践活动等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发 展学生创新创造思维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解释和表述的学习活动,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自主解决问题后 的成就感。五、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我们以课时作业与单元 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本单元作业。单元作业是一个单元设计一次整合作业,所有的作业都围绕这一单元的主题 “光”来进行。但是我们五年级科学课一周只有2节,没有多余时间去写作业, 所以我们团队设计了以课时练习为主,一课一练及时巩固,作业时长也不多,几分 钟即可完成,课后作业大多设计为拓展性活动作业。作业设计的思路,旨在整合教科 书资源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吸纳课外丰富的资源,从而改变学生只学 教科书的知识,而与生活实践几乎完全割裂的状况,使学生将静态的书本知识与活生 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的目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载体,通过作业引导孩 子碰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克服困难;通过作业,培养孩子面对任务的积 极态度、良好习惯和优秀品格。科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性课程,我们不能只注重科 学知识概念的获得,更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业的活动性、探究性,所以我们设 计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发展 学生创新创造思维为目的。作业的布置切忌搞一刀切,毕竟学生的自身情况千差万 别,你要求所有的人按照一个思路、一种模式写作业,本来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 所以我们设计了分层作业,学生课内完成基础题,巩固、拓展知识,课后选做拓展 题发展能力。六、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有关光的思考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或提示基础题(必做)一、填一填1 .()称为光源。2 .()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二、选一选1 .下列物体中()是光源。A.月亮B.鲜花C.太阳D.苹果2 .()不是光源。A.发光的萤火虫B.熄灭的蜡烛C.冉冉升起的太阳D.点亮的灯泡拓展题(选做)三、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光”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关于 “光”的哪些方面?(以日志、绘画、手抄报、音频或视频的方式等记录下来)基础题 加深学生对 光源的 认识,知道 “光源”的 必要条件有 两个即自身 能发光与正 在发光, 此二者缺一 不可。拓展题 通过开放性 提问,引 发学生对光 的进一步思 考及探究 兴趣。一、填一填1 .自身能发 光并且正在 发光的物体2 .夜视仪二、选一选1.C2.B三、说一说(学生自由 表达,畅所 欲言。)作业类型课时作业作业时长基础题5分钟,拓展题5分钟作业功能口课前预习0课中练习口课后复习作业目标加深学生对光源的认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反馈形式第一、二题,同桌之间互相探讨、学生代表口头回答,学生点 评为主,教师补充。第三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自由表达,呈 现方式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评价标准基础题完成优秀三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 ,拓展题完成另加1-3颗星第二课时光是怎样传播的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或提示基础题(必做)一、填一填1 .“隔墙有耳”出自管子君臣下,说 的是隔着墙能够听到另一面人说话的声音, 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2 .电闪雷鸣时,我们通常是先看到(),再听到雷声,这说明光传播的速度快,约为()万千米/秒。3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 “灯影戏”,是我 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艺人们用纸剪的人、 物在白幕后表演,并且用光照射,人、物的 影像就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看到影 像的表演,这是利用()的性质。端拓展题(选做) 冷寄玩,说说“手,影游戏”,游戏步骤:首先在一个黑暗的 地方,打开手电筒,然后用手做着不同的动 作,可以观察到墙上的影子随着手的动作的 变化而变化。说一说:手影游戏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加深学生对光 是沿直线传播的 理解。有这样的一 句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 狮,蛮干难捉蟋 蟀”,由此可见 方法的重要性。 此题学生在玩中 理解光直线传播 的原理。一、填一填 1,光沿直线传 播,而声音是 向四面八方传 播的2,闪电 30 3.光沿直线传 播-、317t, 说一说 手影游戏形成 的原理就是光 的直线传播, 光遇到手时发 生漫反射,没 遇到手的到墙 上发生漫反 射,被手反射 的一部分是墙 上的阴影。作业类型0课时作业作业时长 鬻题4分钟,拓展题6分钾作业功能口课前预习 0课中练习 0课后复习作业目标加深学生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理解。评价、反馈形式第一题,师生之间互相探讨、请学生口头回答,学生点评为 主,教师补充。第二题为活动题,学生玩一玩,游戏后自由 交流讨论。评价标准完成优秀三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第三课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或提示一、选一选1 .手电筒发出的光不能穿过()。A. 一张纸B.木门C.手掌D.玻璃门2 .日食(solar eclipse)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即 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月球会遮挡住太阳光 的现象。日食现象表明光()。A.沿直线传播B.发生了反射C.发生了折射D.发生了散射二、找一找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能透光哪些不能吗?找一 找、分一分。学生通 过动手去找 一找,做一 做,初步了解 光的传播在 遇到透明度 不同的物体 所受的阻碍 程度不同。一、选一选 1.B (光能穿 过透明物体, 部分穿过半 透明物体,不 能穿过不透 明物体)2. A二、找一找 透光(透明物 体)部分透光(半 透明物体), 不透光(不透 明物体)。作业类型O课时作业作业时长第一题2分钟,第二题5分钟作业功能0课前预习0课中练习 口课后复习作业目标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发现问题的能力L评价、反馈形式第一题,全班学生互相探讨、学生代表口头回答,学生点评为 主,教师补充。第二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在课前找一找,课 堂中相互讨论,大胆表达。评价标准完成优秀三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第四课时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或提示基础题( 一、选一选1 ,下面现象不属于光的折 A.小孔成像B.近和C.海市蜃楼D.用比2 .唐代诗人储光羲在彳 清疑水浅”,这句诗的意 来要比实际(),造成的。A.浅反射B.深C.浅折射D.深二、判断题(对的画“ / 正。)1 .用激光笔做实验是因为 观察。()2 .筷子倾斜放入盛有水胜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这; 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 3.光由空气中射入水中时 改变。()拓展题( 三、试一试1回家观察家里养的金鱼, 尝试调整角度看看能否让 一条鱼变成两条鱼。必做):射现象的是()。山眼镜(大镜看物体驹鱼湾中写道“潭 思是说:清澈的水看起这是光的()反射折射”,错的画“ X ”并订1激光的光束集中,易于J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 是因为筷子反射的光从水 ,的折射现象。() ,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选做)_,加深对 光传播方向 相关知识的 理解。小学各 门学科之间 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 各门学科的 学习可以互 相促进,互 相启发。语 文中有科学, 生活中有科 学。实践出 真知,在实践 中悟出科学 道理,理解 科学原理。一、选一选LA (小孔成 像利用了光 沿直线传播 的原理。)2.C二、判断题1. . V2. V3. X (光由 空气中垂直 射入水中时, 传播方向不 变。)三、试一试 实践性作业, 学生课后探 索。作业类型0课时作业作业时长 基础题5分钟,拓展题5分钟作业功能课前预习0课中练习0课后复习作业目标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发现问题的能力。评价、反馈形式第一、二题,全班学生分成五组互相探讨、学生代表口头回答 教师分析点评。第三题为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完成优秀三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完 成实验活动的同学奖励.第五课时认识棱镜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或提示基础题(必做)一、填空题1 .光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住()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橙、()、()、()、靛 颜色的光。2 .()、()、()被称原色,这三种颜色的光通过不同比例 以得到各种颜色的光。二、选择题1 .下列自然现象中,与棱镜分解白光 似的是()。A.闪电氏彩虹C.海市蜃核2 .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 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 C.爱迪生3、白光进入棱镜时,折射程度最大的: 折射程度最小的是()。A.红光B.|绿光 C.紫光拓展题(选做)三、做一做我国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人 虹的方法。张志和在玄贞子中就 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 之状。”请你根据你寻找到的材料, 美丽的彩虹吧!L的光发生()、 紫各种为光的三 混合,可,的现象相组成的科是(),工制造彩 记载了著 ,成霓虹 制作一道通过填空选 择等方式加深对 光的了解,明白 太阳光是混合光, 通过棱镜不同光 发生折射的程度 不要一样,可以 分出红、橙、 黄、绿、蓝、靛、 紫各种颜色光。学生细心寻 找去发现家中现 有材料可用于制 作彩虹,进而制 作一道独特的彩 虹。一、填一填1 .折射红 黄绿蓝2 .红绿蓝二、选择题1. B2. A3. C A三、做一做(学生依据自 己收集到的材 料制作彩虹)作业类型0课时作业作业时长 基础题5分钟,拓展题10分钟作业功能课前预习0课中练习0课后复习作业目标扩展学生对太阳光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评价、反馈形式基础题学生集体讨论,代表发言,学生点评为主,教师补充。第 三题为综合应用类题,学生玩一玩,做一做,以拍照或视频的方 式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标准基础题完成优秀二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 完成拓展题奖励.第六课时光的反射现象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参考答案 或提示基础题(必做)一、选择题1 .下列物品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的是()OA.黑板B.灯罩C.眼镜2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夜晚的灯光下,出现人的影子B.在岸上看到水中游动的小鱼C.司机通过后视镜来观察车后方3 .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 到地面上()处是小水坑。A.较亮B.较暗C.亮度适中二、判断题1 .很多时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利用了光的 反射,所以光的反射有利无害。()2 .照镜子时,我们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因为 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_ _ 拓展题(选做)三、画一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波光粼粼 的海面倒映着一轮圆月,美不胜收。如此美景, 迎着月光漫步在沙滩上是多么的惬意。请画出 人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经过水面反射的线路图。基础题通过 练习加深对光的 反射现象的了 解,扩展对光 的认识。拓展题学生 通过画图的方式 加深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反射光 仍为直线传播等 知识的理解,同 时也能锻炼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 力。一、选择题1. B2. C3. A二、判断题1. X (反射光 也可以造成光 污染,影响人 们的生产生 活。)2. /三、画一画(提 醒学生可以先 ”到入射点二 画出法线再画 入射角与反射 角,注意入射 角与反射角大 小相等。)作业类型。课时作业作业时长基础题5分钟,拓展题5分钟作业功能口课前预习0课中练习口课后复习作业目标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理解。评价、反馈形式基础题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抢答,教师补充点评。第三题为综合 应用类题,学生依据所学知识画一画,画完展不,师生集体点评。评价标准完成优秀三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