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乌头碱类植物中毒患者急救护理常规.docx
急诊科乌头碱类植物中毒患者急救护理常规乌头碱属毛葭科,主根为乌头,支根为附子,同科野生 的有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铁棒锤、黄花乌头等。鸟 头性热,味辛苦,全株有毒,以根最毒。乌头碱类中草药具 有祛寒、散风、温经、止痛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腰腿痛、 跌打损伤、抗风湿及滋补温阳等,治疗剂量有强心作用。其 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口服乌头碱0. 2mg即可导致 中毒,致死剂量24mg。一般生药中毒剂量:川乌390g、 草乌34. 5g、附子3090g。煎煮时间越长,毒性越低, 一般煎煮34小时后乌头碱几乎全部破坏。(一)病因服用过量或用法不当。煎煮时间过短或生用以及配伍不 当等,均可致中毒。乌头类药物泡酒服用或与酒同服更易引 起中毒。中毒剂量的个体差异较大,且可引起蓄积性中毒。(二)临床表现口服中毒者,首先表现口腔及咽部黏膜刺痛及烧灼感, 舌及口腔周围有麻木感,言语笨拙。当药物被吸收后约0.5h 即可出现下述症状:(1)神经系统:四肢麻木,特异性刺痛及蚁行感,麻 木从上肢远端(指尖)开始向近端蔓延,继而为口、舌及全 身麻木,痛觉减弱或消失,有紧束感。伴有眩晕、眼花、视 物模糊。重者躁动不安、肢体发硬、肌肉强直、抽搐,意识 不清甚至昏迷。(2)循环系统:由于迷走神经兴奋及心肌应激性增加, 可有心悸、胸闷、心动过缓、多源性和频发室性早搏、心房 或心室颤动或阿一斯综合征等多种心律失常和休克。(3)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咳嗽、血痰、呼吸困难、 发给、急性肺水肿,可因呼吸肌痉挛而窒息,甚至发生呼吸 衰竭。(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肠鸣 音亢进,少数有里急后重、血样便,酷似痢疾。(三)急救措施常规急救措施:催吐、洗胃、导泻、利尿、补液。(1) 口服乌头碱中毒应立即催吐和洗胃。可采用1:5000 的高镒酸钾液、2%食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尽可能清除胃 内残留毒物。症状轻微者,口服甘草绿豆汤解毒。催吐和洗 胃必须在无惊厥抽搐、呼吸困难及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下进 行。(2)洗胃后灌活性炭1020g,随后再给予硫酸镁导泻 还可口服20%甘露醇50100ml/次,34次/天。(3)乌头碱经肾脏代谢后从尿中排除,利尿促排是清 除体内毒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血压正常稳定者给予吠塞米 (速尿)2040mg利尿,加速毒物的排泄。(4)阿托品:12mg皮下或肌内注射,每46h 一次; 重症者可酌情增大剂量及缩短间隔时间,或0. 5Img静注。 阿托品有抑制腺体分泌、解除平滑肌过度紧张状态、阻断迷 走神经对心脏的影响及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如应用阿托品 后仍有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选用利多 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等纠正。(5)补液:口服乌头碱中毒后多数患者有明显呕吐、 腹泻,加之催吐、洗胃,体液及电解质大量丢失,需大量补 液。补液量一般在30005000ml左右,亦可根据患者吐、 泻及出汗等体液丢失量加生理需要量来计算补液量,监测电 解质、血气分析,积极纠正脱水及维持电解质平衡。(1)备齐急救物品,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2)彻底清除体表和进入胃肠道的毒物,外用中毒者 应彻底清洗皮肤,水温以微温为宜尽早、尽快采用催吐、洗 胃、导泻方法清除体内毒物,避免毒物继续吸收。(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液体,加速 循环血量,确保抢救药品的应用及毒物的排泄。(4)吸氧,氧流量一般24L/min。肺水肿时,可在湿化瓶中加入30%50%的酒精。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 吸道分泌物。(5)持续心电监护,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识别 各种异常心电图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大量应用抗心律失常 药物时,既要观察心律失常的纠正情况,还要注意有无新的 心律失常发生。(6)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变化。(7)饮食护理,洗胃患者一般应禁食24小时后,从流 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再到普食。鼓励患者多 饮水,禁食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8)分析中毒原因,讲解相关知识,消除患者恐惧、 焦虑等不良心理。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服用乌头碱 类药物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发生再次中毒。(五)健康宣教(1)生活中应尽量少用附子、川穹、草乌、一枝蒿、 落地金钱、搜山虎等乌头类植物泡酒,在服用上述药物时也 不宜饮酒。(2)含有乌头碱的药物要尽量煎煮久一些(34h), 乌头碱遇酸或经煎煮,可以水解成毒性较低的苯酰乌头原碱 和乙酸,再进一步可水解成毒性极微的乌头原碱和苯甲酸, 一般要煎煮34小时才能服用。(3)我国四川栽培的称为川乌,产于其他地区的统称为草乌。川乌、草乌、附子化学成分相似,同时服用易发生 中毒。(4)使用含乌头碱的药物时剂量不宜过大,服药间隔 时间应大于4ho(5)长期服用乌头碱类汤剂或中成药易蓄积中毒。因 此,体弱多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剂量要小,一旦出现乌头碱 中毒症状,应迅速就医,以免延误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