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69341016       资源大小:29.4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中三年级摸底一、选择题L?左传?记载:公元前605年郑国大夫子公参加国君的宴会,正值食用罕见的童(大甲鱼,楚人奉献汤, 郑灵公赐大夫食用,独“子公弗与也 “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当年夏天, 子公“弑灵公。在上述事件中()A.楚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B.记载者冲破了传统价值观念C.传统宗法制度失去了功能D.君臣都存在一定的失礼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分封制下之下,诸侯、卿大夫之间存在严格等级序列,其中维护分封制和宗法 制的工具是礼乐制度。材料中郑灵公赐大夫食用童汤,违背了礼乐制度;而子公"弑灵公是卿大夫弑杀 诸侯,也违背了礼乐制度;故君臣都存在一定的失礼行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楚国的作用,排除A项; 材料与记载着的观念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没有涉及宗法制,排除C项。应选D 项。2.如表为汉代史书中有关朝廷处理侯王借贷问题 局部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汉代记述出处汉文帝前元四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史记高祖功臣者年表?汉武帝元鼎元年,旁光侯刘殷“坐货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赦, 免”?汉书王子候表?汉咸帝建始四年,陵乡侯刘诉“坐一货谷息过律免"?汉书王子侯表?A.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B.经济手段是解决侯国问题的主要方式C.政府重视标准社会上借贷行为D.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缓解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史书中记载了朝廷严肃处理侯王借贷不归还问题,甚至剥夺候王爵位,表达 了政府重视标准社会上借贷行为,c项正确;不能通过朝廷严肃处理侯王借贷不归还问题,就推断出高利 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排除A项;汉武帝用盐铁官营等经济手段是解决侯国问题的主要方式,B项不 能表达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的信息,排除D项。应选C项。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 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层次三:不 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的解释。【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年画就其风格而言属于世俗画,是对现实的反映,要紧扣年画的内容 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反映封建落后思想的内容都在被改造之列,只有客观真实的,能反映新社会、新生活、 新观念的形象才被表现在画面中。年画艺术在不同时代需求下,产生不同的形式变体,新媒体时代下年画更需 要新形式的创造来推展延续。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可知,“夫妇居中、相对而坐 “公务人员立于人后“民 主家庭“民主自由新世界的对联,以及夫妇均佩戴“劳动模范红花等图像元素反映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 当家做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无论老幼都手持农具、劳作场景、夫妇佩戴的“劳动模范”红花及“劳动读 书好人家的对联等图像元素反映了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一家之主由灶神变为到普通人民形象反映出当 时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的新观念。“劳动读书好人家的对联、儿童持书阅读的形象反映当时社会重视 教育、形成好学之风五角星、五星红旗等图像元素反映出普通民众对新政权的拥护和认同。综上信息可 知,新式年画表现了广阔民众对现实政治和社会新生活、新道德、新理想的追求与歌颂,并促进了新时代 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19.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停战车厢材料在巴黎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停着一节编号为“2419D的车厢,这节车厢极富传奇色彩。据说它曾是拿 破仑三世的御用车厢,但1870年9月拿破仑三世在与普鲁士的色当战役中战败被俘,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屈 辱的一幕。1918年11月11日,法军最高司令福煦元帅作为战胜国的代表,在这节车厢中与德国代表签订 了停战协议。之后它正式以“停战车厢之名,进入象征法国军威与战功的荣军院,接受人们的致敬。而 在1940年6月21日,这节车厢又被德国人从博物馆里拉出来,做为法国停战投降文件的签署地,并被当作 战利品运回德国,变成德国民众瞻仰的“爱国主义景点,直到德国战败前夕被战火焚毁。1950年9月,法国政府将一节与“2419D号车厢同一生产批次的车厢,布置成“停战车厢原来的模 样,重置于贡比涅森林。与此同时,“舒曼方案开启了西欧以煤钢联营为序幕的经济、政治合作进程。 此后针对这节“停战车厢的纪念,那么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对过往的包容和理性。 2021年11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了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 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停战车厢与法德关系为题写一那么历史短文。耍求:表述成文、观点明 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二战前,“停战车厢是法德两国对抗与复仇的象征,二战后那么成为法德和解与合作的象征。20世纪上半期,因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开展的不平衡,加之普法战争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两国之间在争夺 欧洲大陆霸权与世界殖民地上存在严重矛盾,极端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导致法德之间的长期仇 视和战争,这使欧洲长期处于动乱之中,给法德和欧洲带来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破坏。二战后法德两国的 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法德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两 国为促进经济的开展,提高国际地位,在反思和吸收两次世界大战教训的根底上,逐渐消除隔膜,走上了 和解合作之路,法德的和解促进了法德和欧洲经济的开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冲击了两极格局,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开展。为当今各国处理历史和开展问题提供了借鉴。法德两国从战争。仇恨到和 解,合作,是国际形势和两国根本利益决定的同时法德关系的演变也警示我们战争和与对抗必然导致两败 俱伤,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和平与合作才能共享繁荣。【解析】【详解】论述: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阅读材料,搜集与写作“停战车厢与法德关系相关的信息和所学知 识;然后,根据材料中“曾是拿破仑三世的御用车厢 “一战结束后,法军最高司令福煦元帅)在这节车厢 中与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 " 1二战时期曾做为法国停战投降文件的签署地 “(二战后法国重置)停 战车厢/舒曼方案,开启了西欧以煤钢联营为序幕的经济、政治合作进程等,揭示“停战车厢见证的历 史和问题,即“停战车厢是法德两国对抗与复仇的象征,二战后那么成为法德和解与合作的象征;然后运 用相关史实,从历史、时代、开展等方面,简述法德关系开展的原因、进程和影响,如通过法德两国为争 夺欧洲大陆霸权与世界殖民地,长期仇视和战争的史实,说明敌对和对抗为20世纪上半期的法德两国和欧 洲带来深重灾难和巨大破坏,二战后法德从现实出发,反思历史教训,调整两国外交战略,通过和解、合 作促进了法德和欧洲的开展和进步,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开展等;最后,在简述史 实根底上,总结历史问题,升华历史认知,说明法德关系的开展史为当今各国处理历史和开展问题提供的 借鉴和启示,明确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追求和平与合作的必要性;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表述成文,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3 .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慨:“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 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那么绝 不敢如此。这客观上反映出唐代)A.文化气派的宏大B.平民社会逐渐形成C.社会控制的松弛 D.儒学正统受到挑战【答案】A【解析】【详解】南宋文学家洪迈感慨宋代文人在创作歌诗时,没有唐朝诗人“直辞咏寄、不避权贵的胆识,客观 上反映出唐代文化气派的宏大,A项正确;与唐朝相比,宋代“平民社会的特点更明显,排除B项;仅有 唐代诗人抒怀咏志时的肆意豪放,不能说明当时的社会控制松弛,排除C项;材料表达的是唐宋诗人在文 学创作风格上的差异,并非唐代儒学正统受到了挑战,排除D项。应选A项。4 .汉唐王朝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那么以宣慰使、安抚使、千户 等官职封予各少数民族首领,其职类、承袭、贡赋和征发等遂形成一定制度。元朝这一举措 A.扩大了地方官员的职权范围B.通过恢复分封制度以稳固统治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展D.实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直接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元朝采取更加灵活多变 手段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而且形成了固定的制度, 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加强有利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c项正确;元朝的这一举措没有扩大地方官员 的职权范围,更不是要恢复分封制度,排除AB项;元朝将官职授予少数民族的首领,并不是实现对少数民 族地区的直接管理,排除D项。应选C项。5 .下列图描绘的是清代A.商帮主要贸易方向B.人口主要迁移方向C.高产作物传播方向D.粮食主要运销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山西、安徽、江浙和广州等地出发点,在国内省区间及中 亚、俄罗斯等地长途转运的是晋商等商帮的主要贸易途径,A项正确;清代并未出现自山西、安徽向西藏、 青海和广西等地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排除B项;高产作物传播方向由沿海向内地推广,而非图中展示的以 山西、安徽为中心,向全国各地开展,排除C项;清代山西和安徽并非主要粮食产地,图中显示的并非粮 食的主要运销方向,排除D项。应选A项。6.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之后西方列强与中国订立条约时均援引此款。1871年中日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时,那么首次取消了一体均沾的条款。这反映出A.传统的宗藩国家体系逐渐解体B.中国面临的列强侵略压力减轻C.清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增强D.洋务运动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1871年中日签订条约时,取消了“一体均沾”条款,改变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援引?虎门条约? 规定,扩大侵略权益的做法,反映出清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增强,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传统宗 藩国家体系逐渐解体,排除A项;1870年代,西方列强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并逐步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中国面临的列强侵略压力并未减轻,排除B项;材料与洋务运动及其影响无关,排除D项。应选C项。 7.1905年,?时事画报?报道:“丈夫和小妾对于女儿是否需要缠足的事情意见相左,丈夫认为:如今风气 已开,不应再自寻苦恼。而妾那么认为丈夫偏心,为嫡女缠足而自己的女儿那么不让缠足,被丈夫谴责后 自寻短见。这反映出UA尊孔复古思想大行其道B.废止缠足已被民众接受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社会转型面临较大阻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破除缠足等陋习中,受到传统落后观念的阻碍,表达了社会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D项正确;A项尊孔复古思想大行其道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A项;B项的说法与材料“为嫡女缠足而自己 的女儿那么不让缠足,被丈夫谴责后自寻短见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的信息,排除C 项。应选D项。8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形势开展示意图。这一时期()A.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B.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进展C.工农武装割据成燎原之势D.解放区不断开展壮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武昌起义后各地区的独立情况,说明的是清政府统治 摇摇欲坠,A项正确;北伐战争从珠江流域开展到长江流域,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工农革命根据地主要 集中在各省交界处,排除C项;材料与解放区无关,排除D项。应选A项。9 .面对轴心国集团的军事威胁和侵略扩张,1941年2月美英两国举行秘密会议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 针。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并未因遭到日本的攻击而转移其战略重心,仍坚持这一战略。这主要是由于A.美国与英国的战略目标完全一致B.中国持久抗战牵制了大局部的日军C.日本战略重心仍在中国敌后战场D.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压力减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之所以没有战役其“先欧后亚的战略重心,是因为中国战场牵制了大局 部的日军,从而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压力,B项正确;“完全一致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 美国没有转移战略重心并不是因为日本战略重心在中国敌后战场,排除C项;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并 没有减轻压力,排除D项。应选B项。10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两次会议公报的内容节编,这反映出两次会议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2021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根本结 束决不允许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安 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应该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 家统一方案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开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A.主张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强调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决定作用C.发出了根本性体制变革 时代强音D.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阅读表格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 中,强调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给予地方和工农业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完善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意在进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D项正确;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告中没有表达,排除A项;只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告中强调了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决定作用,排除B项;发出根本性体制变革时代 强音的说法仅适用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C项。应选D项。11 .在古代雅典,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在公民大会上出现争执时保持中立,人人必须站在某一立场上反对另一 方,否那么将被没收财产并予以流放;哲学家或饱学之士也无权隐居,他们有义务在公民大会上投票选举, 并轮流为官。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民主决策,实行公民轮番而治B.依法治国,有效防范以权谋私C.崇尚理性,人文精神充分弘扬D.国家至上,个人自由受到限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在公民大会出现意见分歧时,公民没有“保持中立的权利,必须立场鲜明;“哲学家 或饱学之士也无权隐居,他们有义务在公民会上投票选举,并轮流为官”,这一方面表达了个人自由受限 制,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公民大会至上,国家利益至上,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公民大会出现意见分 歧时的公民应该怎样做,以及对哲学家或饱学之士的要求,未涉及决策的方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防 范以权谋私,排除B项;材料中法律的规定,冲击了公民的理性,而不是崇尚理性,排除C项;应选D 项。【点睛】12 .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女王为其颁发了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和亚洲的贸易特权;但 是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取消了它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1833年又取消了其全部贸易业务。这一转变说 明A.垄断资本主义阻碍经济开展B.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政策的调整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增强D.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600年英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即受到 政府保护;1833年又取消了其全部贸易业务,此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实力大大增强,不需要政府的保 护,因此这一转变说明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政策的调整,B项正确;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盛行,排除C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1689年,与材料无关, 排除D项。应选B项。13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社会在安于现状中停滞不前,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命运几乎是父辈的翻版,与自己的奋 斗并无多少必然联系;18世纪时这种状态被打破,社会各阶层都参加到追求财富的行列中,他们认为凭借 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这一变化反映出U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共识C.经济开展影响了文化价值追求D.民主政治冲击传统社会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英国国民的对命运价值认知发生了变化,认为凭借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 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工业 革命兴起,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社会地位,即是经济开展影响了文化价值追求,C项正确;社会结构包 括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开展,排除B 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的影响,得不出民主政治冲击传统社会秩序,排除D项。应选C项。14.1913年,德国外交部用于支持海外学校的预算拨款,达150万马克;1920年,法国外交部将国外法语学 校与著作办公室升格为法语著作司;1934年英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成立,负责推进英国的海外利益的“特别 文化使命"。这说明三国A.把争夺文化霸权列为首要任务B.文化输出与世界扩张同步C.实现国家战略以文化手段为主D.文化传播由自发进入自觉【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德法英三国都注重在国外推广本国文化,说明他们在对外扩张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 输出,B项正确;三国是在输出本国文化,而非争夺文化霸权,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拟信息,不能得 出以文化手段为主,排除C项;“自发的说法无从表达,排除D项。应选B项。15. 1974年美国公布?贸易法?,其中第301条的核心内容是当美国认定自己的贸易权利遭到外国侵犯时, 美国可以立即采取行动消除这些侵犯。自此以后,美国据此屡次启动针对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多 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调查。这客观上反映出A.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B.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权C.美国对世界贸易的支配力增强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开展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4年以来,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的美国,屡次以其“贸易权利遭到外国侵 犯为借口,启动针对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调查,客观上反映出世界经济 多极化的开展趋势,D项正确;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A项;早在二战后初期,美国已 确立了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排除B项;197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滞胀时期,对世界贸易的支配力 在减弱而非增强,排除C项。应选D项。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表达。材料一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缺乏,君孰与足?唐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 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1)在两那么材料的的记载中,哪些根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2)两那么材料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你认为哪那么材料的表达可信,为什么?【答案】1)时间、人物、旱灾、民饥;双方表达一致或:两那么材料互相印证)。2)分歧:?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 文帝关心百姓疾苦。(假设整体概括为“在隋文帝是否赈济灾民的问题上有分歧也可得2分)宋代材料可信。?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或:歌颂贞观之治、美化唐太宗统治,有 明显政治倾向),有假借隋文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奉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 政的现实可能;?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与隋朝统治无直接利害关联,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宋代 统治者均有资治成效或:?资治通鉴)?)主要在于总结出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以历史的得失作为 鉴诚来加强统治,相对客观),故宋人无作伪的必要。此外,还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印证(或:? 资治通鉴?聚集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表达)。【解析】【详解】1)可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间、人物、旱灾、民饥;根据两那么材料中的表达可以看出, 双方表达一致。2)分歧:根据材料“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可知,? 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根据材料“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 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可知,?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 百姓疾苦。宋代材料可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有假借隋文 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奉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政的现实可能;?资治通鉴? 成书于宋代,与隋朝统治无直接利害关联,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宋代统治者均有资治成效主要在于 总结出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诚来加强统治,相对客观),故宋人无作伪的必要。 此外,还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印证。17 .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材料海外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局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华侨掀起回国投资建厂的热潮,为支援 祖国取得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1929年至1932年底,南洋华侨归国者就超过二十八万人。而由于国 际、国内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抗战的不同时期,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区域的选择上呈现出显著的 区域变化。注:1932年,受日军侵华形势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以长安为陪都进行建设。据吴元、童莹战时华侨投资国内空间分布:基于政策视角的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所给地图中画出中国抗战不同时期内海外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的主要 区域及其方向变化,并任选其中两大区域说明理由。要求:按图例要求圈画出大致的地城分布及其变化方 向;说明充分,表述清晰。)【答案】回图:注:1932年之前,主要分布在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及以广东、福建为主的华南地区;1932年之后,逐渐 转至以陕西、甘肃为主的西北地区;1937年底以后,再次逐渐转至以重庆、四川、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 说明理由:华东、华南地区东部沿海、东南沿海)1932年之前,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华侨倾向回国投 资;日本侵华战事集中在东北地区,华东、华南相对安定;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毗临国民政府政治和经济 中心,投资条件便利;这些地区历史上原有经济开展根底;华南地区地近南洋且是著名侨乡;西北地区: 1932年之后,日本侵略威胁到华北、华东地区,华侨投资受损;国民政府酝酿迁都西安,吸引华侨投资转 移;西北地处抗战前方,地理位置险要,局势相对稳定;民族危机加深,华侨支援抗战的爱国意识增强。 西南地区:1937年底后,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侨爱国投资热情高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亟需加强西南地区开发建设;东部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工业大量向西南大前方迁移;西南地区富含军事工 业急需的矿产资源。【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1929年至1932年底,南洋华侨归国者就超过二十八万人。而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历史因 素的影响,在中国抗战的不同时期,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区域的选择上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变化。并结合 所学可知,1932年之前,主要分布在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及以广东、福建为主的华南地区;1932年之后, 逐渐转至以陕西、甘肃为主的西北地区;1937年底以后,再次逐渐转至以重庆、四川、贵州为主的西南地 区。说明理由:华东、华南地区东部沿海、东南沿海):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932年之前,受世界经济危 机影响,华侨倾向回国投资;日本侵华战事集中在东北地区,华东、华南相对安定;南京周边的华东地区 毗临国民政府政治和经济中心,投资条件便利;这些地区历史上原有经济开展根底;华南地区地近南洋且 是著名侨乡等角度答复。西北地区: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932年之后,日本侵略威胁到华北、华东地区,华侨投资受损;国民政 府酝酿迁都西安,吸引华侨投资转移;西北地处抗战前方,地理位置险要,局势相对稳定;民族危机加深, 华侨支援抗战的爱国意识增强等方面答复。西南地区: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937年底后,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侨爱国投资热情高 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亟需加强西南地区开发建设;东部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工业大量向西南大前方迁 移;西南地区富含军事工业急需的矿产资源等方面答复。【点睛】18 .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材料新灶神画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供年节时张贴以供祈福纳祥、驱神辟邪及装饰之用。新中国成立之初, 党和政府掀起旧年画改造工作。如图为凤翔县新式历头灶神画历头中年历气节表未印,是当时年画改造 初期的尝试之作。年画正中,一对年轻夫妇的半身像取代原有的灶神形象,两人胸前分别佩戴“生产模范”“劳动英雄 字样的红花。两人头顶门楣正中题有“民主家庭四字,左右梁柱上题有“民主自由新世界,劳动读书好 人家的对联。两人背后各有一个身穿朴素制服的公务人员。最下方有两个童子肩扛锄头、斧头,都在持 书阅读。历头局部居中的是五角星,左右斜插五星红旗。旗帜斜下角空白处各有一位挑水农民朝一簇庄稼 走去,左右边角处有两个青年在割麦,两人之下是两个老者持斧拄锄,应酬正浓。张春霞?从民主家庭看新中国初期凤翔年画图像之变? 概括指出新灶神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答案】提取历史信息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开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 “夫妇居中、相对而坐 “公务人员立于人后 “民主家庭 “民主自由新世界的对联,以及夫妇均 佩戴“劳动模范红花等图像元素反映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无论老幼都 手持农具、劳作场景、夫妇佩戴的“劳动模范”红花及“劳动读书好人家”的对联等图像元素反映了崇尚 劳动的社会风气一家之主由灶神变为到普通人民形象反映出当时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的新观念 “劳动读书好人家的对联、儿童持书阅读的形象反映当时社会重视教育、形成好学之风五角星、五 星红旗等图像元素反映出普通民众对新政权的拥护和认同。假设从材料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层次二: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 取局部有效信息层次三:不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历史阐释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 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稳固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解放和开展农村生产力以马克思 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思想文化建设,重视科技和教育开展。在此根底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 例:新式年画表现了广阔民众对现实政治和社会新生活、新道德、新理想的追求与歌颂,并促进了新时代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