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历史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课件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
-
资源ID:69353962
资源大小:5.30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上海市高中历史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课件华东师大版第二册.ppt
两宋的繁荣两宋的繁荣与与元统一元统一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第第1717课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邓广铭邓广铭 德国汉学家德国汉学家库恩库恩(Dieter KuhnDieter Kuhn)在宋代文化史中指出,)在宋代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在中国在1111世纪至世纪至13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库恩甚至认为,宋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的开端。库恩甚至认为,宋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的开端。宋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中外学者颇为关注且分歧较大宋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中外学者颇为关注且分歧较大 有一个倾向有一个倾向认为宋朝没什么值得夸耀,除了文化上的繁荣,军认为宋朝没什么值得夸耀,除了文化上的繁荣,军事上的惨痛失败。事上的惨痛失败。“积贫积弱积贫积弱”是描述宋朝时最常见的一个词汇。是描述宋朝时最常见的一个词汇。另一个倾向另一个倾向是,一些中外学者把宋朝当成中国文化的是,一些中外学者把宋朝当成中国文化的高峰高峰。史学巨擘史学巨擘陈寅恪陈寅恪说: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造极于赵宋之世。”鼎盛衰乱国别国别开国皇帝开国皇帝原官爵原官爵后梁后梁朱朱 温温梁梁 王王.宣武宣武节度使节度使后唐后唐李存勖李存勖晋晋 王王.河东河东节度使节度使五代五代后晋后晋石敬瑭石敬瑭 河东河东节度使节度使后汉后汉刘知远刘知远北平王北平王.河东河东节度使节度使后周后周郭郭 威威邺都留守邺都留守南楚南楚马马 殷殷楚楚 王王.武安武安节度使节度使吴越吴越钱钱 镠镠吴越王吴越王.镇海镇海节度使节度使前蜀前蜀王王 建建蜀蜀 王王.西川西川节度使节度使南吴南吴杨杨 渭渭吴吴 王王.淮南淮南节度使节度使十国十国燕燕刘守光刘守光燕燕 王王.卢龙卢龙节度使节度使南汉南汉刘刘 岩岩南海王南海王.清海清海节度使节度使南平南平高季兴高季兴南平王南平王.荆南荆南节度使节度使闽闽王延钧王延钧闽闽 王王.威武威武节度使节度使后蜀后蜀孟知祥孟知祥蜀蜀 王王.西川西川节度使节度使南唐南唐李李 升升齐齐 王王.镇海镇海节度使节度使武将夺权一、宋朝的建立一、宋朝的建立1 1、时间:、时间:2 2、建立者:、建立者:3 3、都城:、都城:4 4、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建立经过中的):(建立经过中的):陈桥兵变(时间、人物、借口、陈桥兵变(时间、人物、借口、影响)影响)5 5、影响:、影响:(1 1)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南北割据政权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南北割据政权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基本实现实现 统一统一 (2 2)形成了长期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形成了长期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权并立政权并立中央:中央:1、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军军事上事上收兵权收兵权“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建新体制建新体制分散军权分散军权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枢密院长官枢密使由文官担任兵权。枢密院长官枢密使由文官担任方镇太重方镇太重地方:地方:内重外轻内重外轻“强干弱支强干弱支”、“守内虚外守内虚外 ”挑选挑选强壮强壮士兵士兵 编入编入中央禁军中央禁军,地方上留,地方上留老弱厢军老弱厢军和和乡兵乡兵兵将分离兵将分离更戊法更戊法政政治上治上文官政府(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文官政府(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文官政府(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文官政府(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官员任用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官员任用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重文轻武重文轻武(基本国策)基本国策)“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君弱臣强君弱臣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 )民政民政民政民政枢密院使枢密院使枢密院使枢密院使 军政军政军政军政三司使三司使三司使三司使财政财政财政财政排除开国功臣及其后代进入统治集团排除开国功臣及其后代进入统治集团排除开国功臣及其后代进入统治集团排除开国功臣及其后代进入统治集团通过通过通过通过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大量选拔大量选拔大量选拔大量选拔文人文人文人文人担任中央重要官职担任中央重要官职担任中央重要官职担任中央重要官职文官出任文官出任文官出任文官出任地方长官地方长官地方长官地方长官,防止武人干政,防止武人干政,防止武人干政,防止武人干政北宋初期的改革北宋初期的改革(制度创设)制度创设)二、文官体制二、文官体制稍夺其权稍夺其权稍夺其权稍夺其权调调调调兵兵兵兵权权权权与与与与统统统统帅帅帅帅权权权权分分分分开开开开互互互互相相相相牵牵牵牵制制制制、彼彼彼彼此此此此制制制制约约约约收其精兵收其精兵收其精兵收其精兵“兵无常将,帅无常师兵无常将,帅无常师兵无常将,帅无常师兵无常将,帅无常师”以文制武以文制武以文制武以文制武稍夺其权稍夺其权稍夺其权稍夺其权制其钱谷制其钱谷弱割相权弱割相权北宋北宋的的“防弊防弊”之制之制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防止地方与防止地方与军队的勾结军队的勾结2、影响、影响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有效地扭转了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局有效地扭转了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 名实分离、机构重叠(名实分离、机构重叠(叠床架屋)叠床架屋)的的官僚体制导致官僚体制导致中央机构雍肿,中央机构雍肿,中央机构雍肿,中央机构雍肿,造成冗官、冗费的造成冗官、冗费的造成冗官、冗费的造成冗官、冗费的局面局面 重文轻武,内重外轻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出现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内重外轻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出现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内重外轻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出现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内重外轻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出现强干弱枝、积积积积贫积弱的后果贫积弱的后果贫积弱的后果贫积弱的后果积极影响:积极影响:总结:出现总结: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冗费”现象现象,最终导致了最终导致了北宋中期的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局面,有学者认为:北宋以其鲜明的有学者认为:北宋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文人政治特色而登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高峰,可谓中国历史上的开明王朝,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高峰,可谓中国历史上的开明王朝,尽管其长期积贫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尽管其长期积贫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产生里深远的影响。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一说世产生里深远的影响。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一说你的理由。你的理由。同意。同意。赵匡胤奉行赵匡胤奉行“重文轻武重文轻武”国策,通过调整政治军国策,通过调整政治军事制度,以事制度,以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提拔文人担任官职等举措,成为提拔文人担任官职等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我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文治之君。文治之君。“重文轻武重文轻武”国策国策扭转了唐末以来扭转了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篡夺皇位藩镇拥兵自重,禁军篡夺皇位的局面,的局面,使宋代的经济文化出现繁盛景象。使宋代的经济文化出现繁盛景象。尽管宋朝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贫积弱,但在民年的基业中,长期积贫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秦朝到宋代中央官制演变。秦朝到宋代中央官制演变。内朝内朝外朝外朝秦秦朝:朝: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西汉:内外朝、刺史制、(内外朝、刺史制、(王国问题)削王国问题)削藩、推恩令,藩、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隋朝:朝:确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确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唐朝: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政事堂,完善科举制;宋朝:宋朝:文官体制,科举制的完善文官体制,科举制的完善 回忆秦朝到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回忆秦朝到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史实史实分分析中央集权的发展析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趋势。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趋势:趋势:一是皇权加强,相权日削弱;一是皇权加强,相权日削弱;二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二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加强。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从集中军权开始,其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从集中军权开始,其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从集中军权开始,其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从集中军权开始,其原因不包括原因不包括原因不包括原因不包括A A A A、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需要、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需要、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需要、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需要 B B B B、他本人经历的体会、他本人经历的体会、他本人经历的体会、他本人经历的体会C C C C、历史经验的借鉴、历史经验的借鉴、历史经验的借鉴、历史经验的借鉴 D DD D、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在北宋的军事部署中,最能体现其在北宋的军事部署中,最能体现其在北宋的军事部署中,最能体现其在北宋的军事部署中,最能体现其“强干弱枝强干弱枝强干弱枝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内外相制内外相制内外相制”目的的是目的的是目的的是目的的是A A A A、解除朝中大将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B B B B、解除地方节度使兵权、解除地方节度使兵权、解除地方节度使兵权、解除地方节度使兵权C C C C、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D DD D、禁军分别驻守京师与地方、禁军分别驻守京师与地方、禁军分别驻守京师与地方、禁军分别驻守京师与地方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装士兵编入禁军,其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装士兵编入禁军,其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装士兵编入禁军,其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装士兵编入禁军,其最主要的是最主要的是最主要的是最主要的是A A A A、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 B B B B、消灭割据政权、消灭割据政权、消灭割据政权、消灭割据政权C C C C、防御辽军进攻、防御辽军进攻、防御辽军进攻、防御辽军进攻 D DD D、节省军费开支、节省军费开支、节省军费开支、节省军费开支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 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 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丞相权力不断削弱、丞相权力不断削弱、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 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民主政治逐渐完善、民主政治逐渐完善、民主政治逐渐完善北宋派转运使理财,其突出作用是北宋派转运使理财,其突出作用是北宋派转运使理财,其突出作用是北宋派转运使理财,其突出作用是A A A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输入、保证了中央的财政输入、保证了中央的财政输入、保证了中央的财政输入 B B B 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 C C C、铲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铲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铲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铲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DDDD、确保了解决民族问题的资金、确保了解决民族问题的资金、确保了解决民族问题的资金、确保了解决民族问题的资金为了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为了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为了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为了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文臣任知州;文臣任知州;文臣任知州;文臣任知州;实行保甲法;实行保甲法;实行保甲法;实行保甲法;编练府兵;编练府兵;编练府兵;编练府兵;设置转设置转设置转设置转运使运使运使运使A A A A、B B B B、C C C C、D D D D、宋太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庞大的官俸和军宋太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庞大的官俸和军宋太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庞大的官俸和军宋太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庞大的官俸和军费开支也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应得出费开支也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应得出费开支也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应得出费开支也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应得出的教训是的教训是的教训是的教训是A A A A、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B B B B、扩大国家机构是改革的重要环节、扩大国家机构是改革的重要环节、扩大国家机构是改革的重要环节、扩大国家机构是改革的重要环节C C C C、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DDDD、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黄袍黄袍不是寻常物,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谁信军中偶得之。明明 敖英敖英 位于河南封丘陈桥镇陈桥村,称位于河南封丘陈桥镇陈桥村,称“系马槐系马槐”,树围,树围5.45.4米,米,一千多年树龄,是一千多年树龄,是“陈桥兵变陈桥兵变”的的唯一见证唯一见证。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拴马的古槐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拴马的古槐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它的统一只是完成了五代十国范围的统一它的统一只是完成了五代十国范围的统一 (宋太祖)召(赵)普曰:(宋太祖)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天下自唐季以天下自唐季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何如?何如?何如?”普曰:普曰:普曰:普曰:“唐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唐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安者,其故非也,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它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今所以治之,无它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李焘李焘李焘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卷二卷二卷二试问:试问:试问:试问: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提提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 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吾终夕未尝吾终夕未尝吾终夕未尝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安枕而卧安枕而卧安枕而卧。”“人孰不欲人孰不欲人孰不欲人孰不欲富贵富贵富贵富贵?一旦有以?一旦有以?一旦有以?一旦有以黄袍黄袍黄袍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乎?乎?乎?”“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君臣之间君臣之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无所猜嫌无所猜嫌无所猜嫌,不亦善乎?,不亦善乎?,不亦善乎?,不亦善乎?”明日,明日,明日,明日,皆称疠皆称疠皆称疠皆称疠,乞解兵权乞解兵权乞解兵权乞解兵权。帝。帝。帝。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赍甚厚。宋史宋史石守信传石守信传 与历朝开国初与历朝开国初“高鸟尽,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的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的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怎么样?理由?怎么样?理由?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宋史职官志二 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通考职官考四 稍夺其权稍夺其权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武将武将殿前都指挥使司三三衙衙枢密副使文臣文臣枢密使枢枢密密院院 范祖禹:范祖禹:“天下之兵,本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上下相维,不得专制。”范太史集范太史集卷二六卷二六论曹诵札子论曹诵札子军事权力的分割军事权力的分割以文制武以文制武皇帝总皇帝总揽兵权揽兵权军政军政调遣权、调遣权、人事权人事权统兵统兵训练管理训练管理防止武将篡权防止武将篡权 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财物留使、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三司统一管理。统一管理。还在地方设还在地方设转运使转运使专管地方财赋。专管地方财赋。制其钱谷制其钱谷“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一归一归三司三司 ”宋史。职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二根据宋史卷一八七志第一百四十绘制 防止藩镇割据防止藩镇割据内重外轻内重外轻 全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强干强干弱枝弱枝”“守内虚外守内虚外”策略,策略,20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驻扎1010余万,地方分驻余万,地方分驻1010余万。余万。会带来何影响?会带来何影响?大量招募士兵大量招募士兵(位居枢密使高位的大将曹彬)遇士(大)夫于途,必(位居枢密使高位的大将曹彬)遇士(大)夫于途,必引车避之。引车避之。宋史宋史曹彬传曹彬传“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流行的俗语是宋代流行的俗语“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北宋副宰相欧阳修北宋副宰相欧阳修说明什么?说明什么?北宋宰相北宋宰相7171人,其中人,其中6464人出身进士。其余非科举出身的人出身进士。其余非科举出身的7 7人中,仅有人中,仅有3 3人人为开国功臣。而在所有的宰相中,竟无一人出身武臣。为开国功臣。而在所有的宰相中,竟无一人出身武臣。樊树志樊树志国史概要国史概要“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北宋 汪洙汪洙神童诗神童诗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二府二府”制制 相权被分割大为削弱相权被分割大为削弱官、职、差遣分离制官、职、差遣分离制官、职、差遣的分离官、职、差遣的分离“官官”、“职职”仅是仅是俸禄高低和荣誉俸禄高低和荣誉的代表,的代表,实际的实际的职责和权力职责和权力由由“差遣差遣”决定。决定。“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知江宁府包拯包拯为右司郎为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中、权知开封府”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四卷一八四 范仲淹范仲淹“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直学士(职职)、户部郎中()、户部郎中(官官)、)、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差遣差遣)”。“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樊树志樊树志国史概要国史概要 宋真宗时,文武百官宋真宗时,文武百官9700人,宋仁宗时增至人,宋仁宗时增至17000人,宋英宗时增至人,宋英宗时增至24000人,这还不包括正官之外等候人,这还不包括正官之外等候差遣空缺的候补官僚,如果把他们也统计在内,那么差遣空缺的候补官僚,如果把他们也统计在内,那么数量将猛增数倍。数量将猛增数倍。官、职、差遣分离制官、职、差遣分离制 “国家自近岁以来,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率一官而三人共之,而而为闲居仰给之为闲居仰给之资资,是以贪吏常多而不可禁,此用人之大弊也。,是以贪吏常多而不可禁,此用人之大弊也。”苏轼苏轼 朱熹:朱熹:“本朝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之权权,兵兵也收了,也收了,财财也收了,赏罚也收了,赏罚行政行政一切收一切收了了,州郡遂日就,州郡遂日就困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莫不溃散。”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卷一二八卷一二八本朝二本朝二法制法制材料一:材料一:真宗以下真宗以下官员官员队伍日益膨胀超编,从真宗初年到仁队伍日益膨胀超编,从真宗初年到仁宗中叶四十年间,正官(有差遣者)增长近一倍,由宗中叶四十年间,正官(有差遣者)增长近一倍,由90009000余增至余增至1.71.7万,至英宗时更达万,至英宗时更达2.42.4万。万。材料二:材料二:“一岁所用,养兵之一岁所用,养兵之费费常居六七常居六七”。“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什么结果?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冗官冗官冗费冗费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三:冗兵冗兵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冗费收集流民以养兵收集流民以养兵“荒年有叛民而无叛兵,丰荒年有叛民而无叛兵,丰年有叛兵而无叛民年有叛兵而无叛民”的双重效果的双重效果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军队人数 19.3万人 35.8万人 43.2万人 82.6万人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官员人数9700人17000人24000人宋太宗宋太宗宋真宗宋真宗宋仁宗宋仁宗宋英宗宋英宗税收收入(单位万缗钱)税收收入(单位万缗钱)22252225150851508512625126251161411614全年财政情况全年财政情况余大半余大半+2407+2407无余无余-1574-1574积积 贫贫 仁仁宗末年到英宗之初开始出现宗末年到英宗之初开始出现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此后年年亏空。,此后年年亏空。积积 弱弱 “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虽有于本朝者。虽有百万之兵百万之兵,而不免自贬为,而不免自贬为至至弱弱之国。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之国。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用兵以用兵以自败自败,未有甚于本朝者也。,未有甚于本朝者也。”叶适叶适 以文制武,兵权分散、互相牵制,内重外轻,兵将以文制武,兵权分散、互相牵制,内重外轻,兵将分离等方针措施,又大量招募士兵,军队数量庞大但训分离等方针措施,又大量招募士兵,军队数量庞大但训练废弛,严重削弱了军队的素养和战斗力。练废弛,严重削弱了军队的素养和战斗力。积贫冗官冗官财政危机财政危机冗兵冗兵冗费冗费积弱军力衰弱军力衰弱如何理解如何理解“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基本内容?的基本内容?(1)(1)如何如何“轻武轻武”有效剥夺武将权力的问题。有效剥夺武将权力的问题。第一步第一步夺其兵权夺其兵权“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第二步第二步分割军权分割军权 武武将只有练兵权、剥夺其调兵用兵的权将只有练兵权、剥夺其调兵用兵的权力(军政),这样,形成了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力(军政),这样,形成了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兵权的相互牵制的格局;兵权的相互牵制的格局;第三步第三步防止地方与军队的勾结防止地方与军队的勾结(如唐朝的藩镇割据),实行(如唐朝的藩镇割据),实行“内重外轻内重外轻”的方针。将地方的强壮士兵编人中央的禁军,留下的方针。将地方的强壮士兵编人中央的禁军,留下老弱者充当厢军,维持地方秩序;采用了老弱者充当厢军,维持地方秩序;采用了更戍法更戍法,将驻军不断更,将驻军不断更换驻地。换驻地。(2 2)如何)如何“重文重文”,又如何防范文人集团势力。,又如何防范文人集团势力。首先,建立首先,建立文官政府文官政府。兵权归属文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兵权归属文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枢密院一般由文官担任;中央、地方重要官员大都由文人担任。,枢密院一般由文官担任;中央、地方重要官员大都由文人担任。其次,为其次,为防止文官组成集团势力防止文官组成集团势力,一是重要官员一律配,一是重要官员一律配副职副职,发挥牵制的作用。如设立发挥牵制的作用。如设立“参知政事(副相)参知政事(副相)”、副枢密使,地、副枢密使,地方设方设“通判通判”等。二是等。二是完善科举考试完善科举考试来公开、公平选拔文官人才,来公开、公平选拔文官人才,防止官场私交;三是实行防止官场私交;三是实行官(品)、(官)职、差遣(任用)相官(品)、(官)职、差遣(任用)相分离的制度分离的制度。“重文轻武重文轻武”政策的结果:政策的结果:大大巩固了皇权的地位,皇帝可大大巩固了皇权的地位,皇帝可以高枕无忧了。以高枕无忧了。(北宋时期文人夺取了武将的权力;明朝时期皇帝夺取了文(北宋时期文人夺取了武将的权力;明朝时期皇帝夺取了文人的权力。)人的权力。)反思:反思:“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国策的国策基于对历史教训总结的政治选择有效防止了军人擅权和地方割据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u冗官、冗兵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u文人掌兵和内重外轻的军事隐患u边疆危机和军事失败的岁币负担科举制的改革完善科举制的改革完善重文轻武的基础重文轻武的基础1 1、改革完善、改革完善(1)考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制度规范化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2)2)考试规则严密化考试规则严密化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3 3)考试内容实用化)考试内容实用化废除“帖经”,增加策论考试2 2、影响、影响 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了积极影响。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材料二:李廌,阳翟人,少以文字见苏子瞻,子瞻喜之。元祐初知举,廌适就试,意在必得廌以魁多士。及考章援程文,大喜,以为廌无疑,遂以为魁。既拆号,怅然出院。以诗送廌归,叶梦得石林诗话“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朱胜非引朱胜非引“前辈诗前辈诗”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年数年数榜数榜数取士总数取士总数年均取士年均取士唐唐290290266266660366032323(进士)(进士)宋宋320320130130正奏名正奏名60000+60000+340340(进士、(进士、诸科诸科)特奏名特奏名5000050000元元9898161611391139 (左右榜)(左右榜)1212(进士)(进士)明明277277939324624246248989(进士)(进士)清清2682681141142688826888100100(进士)(进士)根据根据登科记考登科记考宋史宋史选举制选举制等绘制等绘制多次参加省试或殿试而落第的举人,达到一定的举数和年龄,即另立名籍奏申朝廷,多次参加省试或殿试而落第的举人,达到一定的举数和年龄,即另立名籍奏申朝廷,参加附试,称参加附试,称“特奏名特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