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公共组织理论 第七章 公共组织行为.docx

    • 资源ID:69363408       资源大小:146.4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共组织理论 第七章 公共组织行为.docx

    第七章公共组织行为秩序是人类社会价值体系中“先于一切价值的价值”,公共组织就是供给和 维持这种“公共”秩序的基本单位。基于人的社会本质属性,人类社会越发展, 公共组织的发育程度也将越高,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表征之一。无论 是对组织化的个体,还是组织化的社会,公共组织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意义是通 过其组织行为来实现的。本章主要论及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类型和特征,阐明 公共组织行为的发生机制和公共组织的自矫机制。第一节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类型与特征一.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公共组织行为既有一般组织行为的普遍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作为行为科 学来说,反应机制本身是一致的,但就具体的行为主体而言,这种行为反应模式 就具有了个性的、文化的差异性。公共组织行为就是因其行为主体的特殊性而使 其组织行为有了 “公共性”的标志。1 .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作为组织行为研究的核心概念,所谓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 织本身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要科学地把 握“组织行为”这一概念,必须先明确“组织”和“行为”的基本内涵。“组织 行为”作为“译入”的、科学的概念,我们应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它的意义。对“组织”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三种意义上深入。一是作为器官、机构的“组织' (organ):指有机体的某一功能器官(如发音器官、视觉器官等)或社会结构的 某一功能部分(如议会、政党等)。二是作为有机体的组织(organism):指生物 意义上的有机体(如植物个体、动物个体等)或社会单元(如家庭、政府、企业 等)。三是作为系统的、行动的组织(organization):指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功能 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的机体。从上述的语义阐释中,我们可以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 加深对“组织”概念的理解,某种意义上,组织是一个从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延 伸的概念。事实上,在西方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和系统论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我们同样可在西方的组织科学中看 到这种影响。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organizalion),即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标, 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通过人际协作而结成的结构一功能体系。组织作为人类生 存的基本方式,它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本身一样久远而弥新。从原始社会的 “队群”开始,人类就意识到了 “协作”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组织 在“协作”的形式.卜.有了变化,在内容上也有了不同。无论处于哪一种社会形态, 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类型,“协作”都是结成组织的纽带,而组织则是“协作”的 主体性基础。从语义阐释的角度,行为(behavior)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指态度、举 止(manners);二是指行动或作用的方式(way of action or functioning)o严格意 义上,作为科学概念的“行为”是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并在管理学 科群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2()世纪初形成的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 psychology)极力反对把内 省的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为心理学应该客观地研究行为,主张心理学9.对人的关心程度1.对生产的关心程度(3)公共组织中的领导与服从领导与服从是组织中一对对称性的组织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把个人接受 社会影响的方式从行为层面上分为从众、服从、依从等几种主要的形式。对领导 者而言,应掌握这几种形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调适领导行为以获得最佳 的领导效果。下面就服从行为进行分析。服从(obedience)即指按照他人的命令行动的行为。1963年斯坦利米尔 格莱姆(StanleyMilgram)在美国耶鲁大学用社会普通人作为被试者进行了著名 的“权威一服从”实验。实验的原型是将被试者进行两两配对且进行假定选择后, 个被试者为模拟教师角色的真被试,另一个被试者为模拟学生角色的实验助手。 他们被告知实验是关于学习的研究,目的是考察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 习有什么影响;二是电击惩罚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实验开始后,每当学生 给予错误的回答反应就会被电击,并逐渐增加电击的强度。如果被试者犹豫,实验 者就告诉被试者,由于实验的需要必须继续,以确定被试者会在多大的电击强度 下选择服从或拒绝。为了进行对比,米尔格莱姆请精神病专家、大学生和一般白 领阶层110人组成三个群体来预测结果,以便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作对比。研究结 果,被试者选择服从的电击强度大大高于预测者预测的被试者可能选择拒绝服从的 电击强度。米尔格莱姆的“权威一服从”实验说明影响服从的因素有:权力支配 者的合法性、行为责任的归因、行为结果的反馈、行为的情境和个性特征等等。公共组织中的领导一服从行为基于不同的组织类型有一定的差异。(A)政 府组织。政府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类型因其权力来源的法定性、稳定的组织结 构、公务员人事制度、组织的既定政治目标等因素,其领导行为明显的带有强制 性和以人为中心的色彩。在政府组织中,大多采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规范性较强 的委员会制等领导制度。(B)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类型 则因其权力来源的非法定性、灵活的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组织目标的事务性等 因素,其领导行为明显带有参与性和以事为中心的色彩。在非政府组织中,大多 采用董事会、理事会等领导制度。2 .决策行为对于决策的定义,学者们莫衷一是。H. L.希斯克认为,决策就是从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备选行动方案中确定一个的过程。g.A.西蒙则认为,决策至少 包含以下几层含义:决策是一种行为过程,而非一种结果;决策是对多种可能的 行为取向的一种判断和选择,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个主要环节;决策过程既有可 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2决策行为不但受组织自身情况、组织外部环 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且组织行为的主体性因素,如需要、气质、能力等亦在 决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需要、动机与态度在普通心理学中,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它表现 为有机体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指个体对内 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包括个体的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需要作为行为发生的原动 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需要的对象是具体的。 激发需要的刺激源使需要内驱力指向具体的目标。R. S.伍德沃德提出,内驱 力(drive)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内驱力分为两大类:第一内 驱力,即指来自生理本能而产生的内驱力,是先天的、低级的;第二内驱力,即 指来自社会性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内驱力,是后天的、高级的。在驱使过程中,高 级的内驱力对低级的内驱力有着调节作用。其次,需要在时间上有周期性。需要 一旦得到满足,有机体就从不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随着有机体的发展,新 的需要产生,有机体的平衡状态再度被打破。再次,需要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 五个层次。C.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认为,人们共存的三种核心的需要为: 生存(existence)需要、联系(relatedness)需要和发展(growth)需要。D. C.麦 克利兰提出的激励需要理论则强调社会组织中有三种需要至为重要,即对成就、 权力和归属的需要,认为这三种需要与组织管理中的激励工作有着特别的联系。 例如,高成就需要者喜欢在能独立负责、信息充分和适度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德国心理学家K.卢因于1951年提出了人类行为公式:B = f (PE)。其 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标志儿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个 公式说明人类的行为源于动机,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需要一旦被意识驱 使,就会以行为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动机(motive),即引起行为、维持该行 为并将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等心理因素。C.赫尔的驱力减少理 论提出一个动机与行为的公式:ESR = DXKXH-L ESR标志行动强度(E代表 兴奋,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D标志需要驱力,K标志奖励诱因,H标志 个体习惯,I标志行动的抑制因素。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 发动行为的作用,动机使需要转化为行为的动力。就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来说,动 机具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维持和调整作用。根据人的属性基础,可将动机划 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前者如饥饿、睡眠、性等,后者如兴趣、成就、 权力、交往等。另外,我们还可根据学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将动机分为原始的 动机与习得的动机;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可将动机分为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 的动机;根据动机的刺激来源,可将动机分为内在的动机与外在的动机。此外, 还应注意: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同一动机亦可产生不同行为。例如,组 织中的学习行为的发生可以因个体面临的职业压力、亦可以因个体的成就欲望, 甚至是来自家庭的期望等不同的动机驱力所致。又如,在繁忙的工作之后,组织 成员均想获得假期休整,但实现的方式却千差万别,有的人借假期去读书,有的 人“回家看看”,有的人则选择远足等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同样, 人的行为由一定的动机引起,但动机并不必然引发行为。需要转变为动机的条件 是:一定的需要强度;需要目标的确定。动机转变为行为的条件是:动机的强化 程度;主体的态度。态度的影响在“刺激 需要 意向 动机 行为” 的转变关系中至关重要。态度(attitude)是行为主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 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由感情、认知和行为倾向 等几个方面构成。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因而可以支配和 决定着人的行为。态度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首先,态度影响主体的认 知和判断。行为主体通过认知逐渐形成了一个经验结构,这种经验结构对行为主 体以后活动倾向具有导向功能,决定着动机的外显。其次,态度影响主体行为的 效果。积极的态度能提高工作绩效,激发创造潜力。第三,态度影响主体的忍耐 力。例如,一个持有科学认真的态度的人,能正确地对待失败。对组织和团体有 认同感和抱有忠诚态度的成员,能在组织或同事遭遇挫折时休戚与共、风雨同舟。 第四,态度影响组织的人际关系。热情、友好的态度能培育宽容、互助的组织文 化,形成很强的组织凝聚力。反之,冷漠、傲慢的态度则会使人际关系紧张,组 织凝聚力降低。(2)决策行为机制就决策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决策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社团来说, 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组织行为,决策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未来发展。所以,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而言,决策是一种战略管理。无论决策行为表现为个体决策的 方式,还是群体决策的方式,决策不但不可避免地受到需要、动机和态度等因素 的影响,而且还受决策主体的个性、气质和能力等因素的作用。就决策行为的发 生机制来说,决策主体面临的组织需要压力强度、决策动机的强化程度、对决策 主题的态度感知均会对决策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决策行为外显机制被 触发,决策主体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能力结构等就会在决策行为外显过程中 发生作用。例如,某一决策主题对组织的重要性不同,决策主体面临的决策压力 就会不同。决策主体的能力结构不同,其决策行为的效果就会不同。决策主体良 好的能力结构能通过整合决策信息,减少信息符合,提高决策信息的加工效率, 使决策问题结构化、有序化,进而有效地减少决策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组织中,一个完整的决策行为不但包括决策的触发阶段、决策的决定阶段,还 应包括决策的组织化阶段。决策的组织化是指决策一经作出后,如何把组织决策 主体的决策结果转化为组织成员自觉实现决策目标的过程。例如,一个组织经过 组织高层的群体决策,决定实施“组织形象工程”。那么,如何把这个决策内化为 组织成员的自觉行动呢?这个就是决策的组织化阶段。决策的组织化就是实现 “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决策组织化的有效性将对决策目标的最终实现起极大的 制约作用。决策一旦作出,就要通过组织的专门部门(如办公室、组织部、宣传 部或公关部等)把决策贯彻到组织成员中,使组织的决策影响转化为组织成员的 态度反应,为决策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H. C.凯尔曼曾把对社会影响的有关 态度反应分为三种:第一种态度反应是顺从,即公开表示接受某种态度的影响,但内 心并不接受;第二种态度反应使认同,指由于喜欢或者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愿接 受某种态度的影响,这虽不是自己的态度,但己与自己的态度接近;第三种态度 反应是内化,指把某种态度影响完全融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内部结构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决策的组织化过程就是要实现决策影响对组织成员的内化过程。(3)公共组织中的决策公共组织中的决策在前面的章节中已有较详尽的论述,因为公共组织中的决 策行为常常面临决策主体是个体决策,还是群体决策的问题,这里就将这两种决 策方式进行对比。一般的考察,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在决策的速度、准确性、创 造性、效率和风险上均有一些差别(如下图所示:转引自领导心理学,吴岩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差异比较方式个人决策群体决策速度快慢准确性较差较好创造性较高。适于工作不明确,需 要创新的工作。较低。适于有明确、固定程序 的工作。效率由任务的复杂程度决定。通 常费时少,但代价高。从长远看,费时多,但代价低。风险性视个人气质、经历而定。视群体性格而定。参与度较低较高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上述差异是一种方法论的考察,就具体到某项决策任 务而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决定是选择个体决策还是选择群体决策,不能一概而 论。公共组织中决策过程因受公共组织的类型、决策主体、决策主题、决策目标 等决策资源的影响,所以选择决策方式就会因人、因事、因情境而异。例如,在 政治性公共组织中的委员会制下,为强调决策的民主性而选择群体决策的方式, 投票决定是最常见的方法,可以有全体一致规则(unanimityrule)和过半数规则 (majority rule)0在事务性公共组织中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下,虽提倡民主集中制,但 其意义却与委员会制有了差别,决策权最终是掌握在行政首长的手里。又如,决 策的准确性问题也会因决策主体的能力因素而偏离上图的定性。如果个体具有较 强的能力结构,其决策的准确性就会高于能力结构不合理的群体的决策。3 .参与参与(participation)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欧共体国家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 用以强调在机构内部实行民主决策的迫切性。它的基本内容是指:受到各种社会 和组织机构决策的巨大影响的人们,必须有权参与这些决策的制定过程。在政治 学中使用“参与”这个概念由来以久,但在“二战”后,这一概念进入经济、文 化等社会诸领域,并逐渐地成为一种民主形式的思想为这些领域所接受。(1)治理与参与治理理论认为,在概念上治理(governance)与仅只来自政府的统治 (government)不同,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又不仅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 机构和行为者,它们主要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及认同的共同目标等方式 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治理理论对公共组织及其行为的贡献是:公共组织 的管理活动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倡导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 的管理手段引入公共领域;建立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强调政府与 民间组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构建一个信任与互利基础上 的社会协调网络。在现代社会里,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组织化是一个相互伴随的过 程。其中,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是社会组织化的一个主要标志,社团成为公民参与 管理和治理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 果,这将激起公民强烈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成为现代政治主体建构 合法性基础的基本前提。良性的社团结构一功能作用是公民有组织、有秩序地实 现有效参与的主要组织方式。良性社团的发展可以使社会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需 要找到合理、合法的社会参与途径。有效的社团管理能够实现社会个体、群体和 组织的自我管理,这种自治行为将大大降低政府治理社会的成本。(2)决策民主化与参与决策民主化是公共组织决策行为的发展趋势。传统公共组织的决策多为单一 型决策,具有决策权集中、决策行为个体化、决策机制经验化和决策效果低等特 点。随着行政权力的“下放”、决策环境的复杂化、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等情况的 出现,现代的公共组织决策多为复合型决策。复合型决策具有决策权分散、社会 力量参与决策、群体决策制度化、决策机制科学化等特征。例如,面对复杂的决 策过程和决策环境,专家参与决策的趋势不但普遍,而且呈现出制度化的倾向。乂如, 在环保主义者倡导的“生态政治”的影响下,为提升决策的“合法性”,绿色社 团力量成为决策行为主体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因素。在“市场失灵”、“政府失败” 的分析框架下,“参与”的决策成为新公共管理的一个政治理念,并把社团的参与 看作是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的转变。参与是决策民主化的基本内涵,通过参与可以改善公共组织决策的透明度, 提升公共组织决策的“合法性”基础。但是,由于决策参与者的利益分化和价值 取向等方面的不一致,决策中的参与问题可能有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因决策 意志的分散而贻误决策需要的速度;因各自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决策的客观性散 失;决策主体能力的不平衡性的不利影响等等。虽然,决策的民主化是一种必然 的趋势,相对民主价值意义来说,上述弊端可能微不足道,但我们还是应对此有 所认识,尽量避免“参与”决策的负面影响。(3)学习型组织与参与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学者彼得圣吉等人提出的一种新型组织观念,它包括 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组织及其成员能保持持续的系统学习;创新的和可分享的 知识体系;批判的、学习的、整合的组织文化;灵活的、宽容的组织氛围;以人 为本的组织理念。可以看出,“参与”的精神贯穿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的内涵 之中。领导与服从是一对普遍而重要的组织行为,我们可从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 在领导与服从的行为以及它们发生的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管理过程等方面的对比 中分析学习型组织的参与精神,如下图所示:传统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的差异对比组织类别 比较项传统组织学习型组织权力的控制严密的等级性非等级性组织文化隔阂封闭、因循守旧开放参与、挑战反思竞争、冲突和合作领导者注重决策的主观性、秘 密性注重决策的客观性、透 明度被领导者行动的被动(消极性)行动的主动(积极性)互动过程被动等待主动创造管理思想强调集中控制、管理重 心上移注重参与式管理、管理 重心下移管理效果管理效益低下:学习能 力、创造性降低,组织 更新能力降低管理效益突出:学习能 力、创造性提升,组织 更新能力加强在公共组织行为中,学习、领导、执行等属于非对称性社会互动行为,这些 组织行为的发生主要强调了行为过程的单向性,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领导行为中 的指挥、执行过程中的“效力先定”等行为双方都体现出互动关系的非对等意义。但 在组织行为的其他互动形式中,行为双方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我们把它们 称为对称性互动行为,例如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调适等。1.竞争机制从广义上说,竞争机制的概念源自生物进化论,指一切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而 我们这里谈及的是社会互动类型的竞争,指社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之间 基于利益归属而展开的竞赛行为。(1)社会竞争行为的条件从社会互动范式出发,社会竞争是指遵循一定规则的合作性竞赛。在这种形 式的互动中,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比打败竞争对手更重要。为了避免竞争转变为冲 突,竞争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有时还需进行必要的合作。社会竞争 机制的基础条件是:因学习、工作、生活等关系而结成的竞争统一体,如组织、班级 等;一致的物质的或精神的竞争目标,如权力、钱物等;相对于竞争双方而言竞 争资源是有限的,一方的获得以另一方的潜在丧失为前提;约束竞争的有效机制, 避免竞争演化为冲突。对社会竞争作这样的内涵界定对公共组织来说似乎非常有 意义,因为竞争的对立会使组织面临解体的威胁。(2)激励与竞争机制激励常常被组织的决策层用于促使组织竞争机制形成的手段。决策层利用自 己掌握的法定性权力、奖酬性权力、专家性权力以及“合法性”权威来设定有限 的竞争资源,以使竞争机制得以运转而实现决策目标。当然,竞争机制的有效程 度还受竞争者对竞争资源的期望值的影响。一种竞争行为的倾向强度取决于行为 者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良性结果的感受度,即这种行为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 力。(3)竞争与博弈博弈论(gametheory)以抽象的模型描述和研究了带有对抗性的竞争态势, 为竞争各方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在竞争过程中,任何一方均希望自 己获得最终的胜利或取得尽可能好的结果,为此必须在考虑其他各方可能采取的 对策的基础上来制定自己的对策。博弈现象包括四个基本的要素:具体的竞争目 标:自主的竞争对手;合理的竞争对策和可能的竞争结局。一般我们可以将博弈分为这样几种基本情况:(A) “零和”对策。竞争双方中的一方所失即为对方所 得,其和为零。(B) “非零和”对策。竞争各方均有所得,得到多者为胜。(C)“合作”对策。竞争对手之间选择“合作”,共同获利。(D “非合作”对策。竞 争对手之间始终保持对立状态进行竞争。2 .冲突机制,潜在的对立行为结果沟通障碍 目标障碍 个性差异 有限究源等前面已对社会竞争作过界定,这种界定把竞争置于一定的规则之下,注重了 竞争的合作性、积极性。如果竞争越过了一定的度,就会演变为冲突。冲突是指 行为关系的一方意识到另一方将要或正在发生的行为危及自己的目标实现,从而 作出相应对抗性反应的过程。冲突标志着个人、群体或组织之间在目标、认识、 情感等方面具有不相容性,这种不相容性进而引起了对立或敌视的态度和行为。 冲突的行为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潜在阶段、认知阶段、外显阶段和结束阶段。 (如下图所示:转引自组织行为学精要,P.罗宾斯著,郑晓明译,机械工业 出版社)冲突的认知及态度倾向冲突是经常性的组织行为,冲突管理就成为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 的冲突管理技术有:(1)协商。即通过冲突各方面对面的讨论存在着的分歧,找 到相互谅解、利益相容的冲突解决方式。(2)调解。指通过第三方从中进行各种 形式的斡旋,以使冲突各方自愿达成解决冲突的调解协议。(3)仲裁。即拥有仲 裁权的行为主体在分析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各方均能接受的仲裁方案,以解决冲 突(4)激发合作。即通过组织的渠道为冲突的自行解决创造条件,如加强凝聚 力的培养或设置有效的合作目标等等。西方的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认为, 社会总处于不断变化的冲突之中,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不是协调,而是不同的行 为主体围绕权力、地位、利益而进行的竞争。该理论进而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 不是为恢复协调和平衡而付出的努力,而是为了利益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斗争。主 张冲突理论的学者指出,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忽视了冲突的价 值并把冲突视为一种病态,过分地强调社会的一体化和和谐一致。事实上,”和 谐说”和“冲突说”都只是研究社会问题出发点的不一致而已,秩序和变革对人 类的巨大价值都不容置疑。例如,就公共组织行为的研究而言,一方面我们倡导 其维持秩序、保持可持续性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其促进公共组织更新、实 现社会变革进步的意义。3 .合作机制广义而言,人类社会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初期的人类社会,人们通过合作来抵御莫大的自然压力和社会压力,如疾病、战争,饥荒等。今天的全球化趋势, 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合作的价值,人们在竞争中寻求“双赢”的方式。在高度组 织化的社会里,合作机制是组织解决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合作,即指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为实现目标而自觉、不自觉地相互配合的社会互动方式。 合作可以分为直接合作与间接合作、自发合作和指导合作、告知合作和契约合作、 组织合作和非组织合作、临时合作和长久合作等等。在公共组织中,合作机制的 建立可以源自行为者的公共责任,亦可源自行为者的安全、归属等需要。前者大 多通过组织的正式渠道实现合作关系的建立,后者则多表现为个性化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从众行为中寻找合作的心理诱因。从众(conformity)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 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根据个体的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该行为 与内在判断是否一致,可将从众行为分为真从众、权宜从众和不从众。社会心理 学家S.阿希曾用经典的关于线段的知觉判断实验来研究从众行为与群体压力的 关系问题。阿希将参与实验者组成7人小组,第七个编号者为真被试,其余为实 验助手。实验要求被试者判断哪一条比较线与标准线一样长(如下图所示:转引 自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比较线标准线阿希群体压力一从众实验图例实验起初时,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选中了正确的比较线。实验进程中,前6 个实验助手开始故意作出错误的判断应答以影响真被试,最后才由真被试自己作 出判断应答。实验结果表明,独自判断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而跟随大家一 起作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于群 体压力而作了从众判断。从上述的实验可以看出,在特定的情境中的行为参照系、对偏离组织的畏惧 和群体凝聚力等是人们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此外个性特征、群体的规模和组织 的一致性程度等也是影响从众行为的影响因子。事实上,从众行为既可以表现为 个体行为,亦可表现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从众行为是一种行为者适应生存的 必要方式,是行为者通过从众行为的合作以换取自身既得利益的合理选择。例如,在 对会议的决议进行举手表决时,少数持反对意见的人可因多数人的举手造成的压力 而举手赞成多数人的意见,也可以因为实现自身利益的需要而选择从众行为以便获 得合作的途径。第三节 公共组织行为的自矫机制一.自矫机制与公共组织的更新公共组织行为的激起、外显、稳定到行为结束有一个过程,应在这个过程中 有效地利用组织的自矫机制,使组织行为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忠实于组织的利 益。特别是公共组织行为中的决策、参与等行为过程均有复杂的因素和相当长的 进程,这个进程可能会面临组织目标的调整、组织结构的改革和组织环境的变迁 等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有效的组织向矫机制来制约组织异化力量,保证组织行 为的健康发展。所以,组织的自矫机制是组织行为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个内容将涉及自矫机制及其意义、自矫机制的作用基础和自矫机制的实现途径 等几个方面。1 .自矫机制矫,为之正。矫正的对象是主体的行为,矫正的目的是使主体的行为符合一 定社会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在心理学中,行为治疗(behavioral therapy)是指通 过学习训练以矫正个体行为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又被称为反射疗法或学习 疗法。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的刺激强化学说、赫尔的驱力消减学说 以及托尔曼的仪态期望学说等都对行为疗法的发展和成熟有过一定的影响。当社 会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兴起后,应用和发展了相关概念,认为:(1)社会心理学 研究对象应包括人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全部反应,有人把它们对应 地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2)行为主体不仅是个体,还包括家庭、群体、机 构甚至国家等不同层级的组织;(3)行为反应受人的自然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的 综合影响和制约。可以看出,行为的矫正:不仅针对外显的行为反应,还包括内 隐的心理反应;不仅涉及个体行为,还包括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不仅涉及行为 主体的自然因素,还包括社会因素。公共组织行为主体既是公共组织的主体,又是组织之外的社会的主体,因而 公共组织行为既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组织行为,又不可避免地是一种社会行 为。所以,公共组织行为主体的角色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角色行为会受到各 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经验地”把这些影响分为两种:一是物质性的因 素,包括来自财富权力、行为环境、行为主体的自然属性等方面的影响。二是精 神性的因素,包括来自社会文化、组织文化、行为主体的个体人格或群体性格等 方面的影响。如果从公共组织行为矫正的行为主体伦理角度出发,我们可将矫正 分为自律与他律两种基本的力量。“自律与他律”原为康德伦理学中的用语。康 德认为,自律是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 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他律则是指依据外界事物或情感的冲动,为 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进而,康德认为,只有遵循自律的行为 才是道德行为,遵循他律的行为即使是合法的,也不能视作道德行为。在公共组 织学中,我们要重视组织行为的伦理依据的一面,同时更要重视组织行为的合法 依据的一面。从上面的阐述的意义来说,公共组织行为的自矫机制是指公共组织通过学习 塑模、目标调整、规制监督、制度创新等方法和手段纠正偏离的组织行为,使组 织行为较好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结构一功能体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 题,很难清晰的描述其内在的发生机制,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经验地”构建 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手段。2 .公共组织的更新公共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公共组织向现代公共组织变迁的过程。相 对传统公共组织的严密性和稳定性来说,现代公共组织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 的组织形式。传统的公共组织注意的焦点是组织自身,如内部的权力分配、决策 的秘密性、管制型的运作等。现代公共组织则更加注重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决策的透明度、参与式的运作等。传统的科层组织表现出集中决策低效、专业分 工扭曲、制度结构僵化、学习成长障碍以及与民主价值的冲突等等弊端,这些弊 端仍将在现代公共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而且公共组织的成长亦将伴随着 科层官僚化、寡头统治以及腐败等等问题。因而,公共组织必须构建自身的更新 机制,以预防或纠正公共组织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上述危及公共组织生存和功能发 挥的问题。公共组织的更新,即指公共组织通过自身有效的控制机制、人员流动、 功能替代和制度创新等方式恢复或保持公共组织的组织活力的过程。公共组织的 更新包括人员、技术和组织制度三个基本方面的更新。正如生物有机体的生存和成长需要自身具备较好的免疫机能一样,自矫机制 是公共组织更新的主要方式之一。自矫机制对公共组织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表现 为(1)自矫机制能通过公共组织的开放渠道完成组织机体的修复。例如,自矫 机制可以根据公共组织的组织需要,激发公共组织的吐纳功能,以实现组织成员 的更新。(2)自矫机制可以根据公共组织组织环境的变迁,激发公共组织的适应 功能及时进行组织目标的调整。(3)自矫机制可以通过公共组织的组织文化整合 行为主体的行为反应。例如,一个新加入的公共组织成员,必然有一个习得组织 文化的过程,从而增强该成员的组织凝聚力和行为反应的一致性,以减少破坏性 的组织行为冲突。(4)自矫机制可以通过公共组织的制度创新来匡扶公共组织成 员的一些“临界行为”。例如,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的“合法性”和“法定性” 一直 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度创新来完成这些“临界行为”的定性,以便 对这些行为进行定性的理解。(5)自矫机制可以通过公共组织的规制阻止组织行 为的偏离,实现对组织行为的约束和控制。二.自矫机制的基础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后来被生物学和医学借用,用以类比研究 一种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肌肉收缩等。分析这种生物的功能过程即指分 析它的机制,了解其内部工作方式。可见,某一机制对生物体有功能意义,但机 制自身并无“物的基础”,机制必须依靠生物体来发生作用。公共组织行为的自矫 机制对公共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自矫机制发生作用必须基于一定的公 共组织资源基础。这种资源基础可以是来自组织的内部,如有效的制度供给、具 有自律意识的人等;也可以是来自组织的外部,如来自更高一级组织的指导、有 利的舆论基础等。下面就分制度基础、环境基础和主体基础三个方面来探讨公共 组织行为自矫机制的基础。1.制度基础(1)制度及其价值在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对制度的理解会有相当的差异。在政治学中,制度不 但含有“规则”的意义,而且含有“组织”的意义。如政治制度一词,不但指权 力、利益如何分配的规则,而且指权力和利益的组织实现形式等。在制度经济学 中,则把制度定义为各种带有惩罚措施、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性影响的规则 以及这些规则运行的机制。这些规则包括:国家的正式约束体系(如法律、法规、 政策等)、社会的非正式约束体系(如社会伦理、风俗习惯等)。在组织行为学中, “组织文化” 一词具有上述制度概念的某些意义和功能,即指一个组织所特有的 并为组织大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目标、价值、信念和行为规范等。这里谈及的公 共组织行为自矫机制的制度基础应该涵盖“规则”和“组织”两层基本的含义。(2)公共组织中的制度的任务就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191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J. B.华生发表的 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动物 心理学、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说均对华生创立行为主义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哲 学上,行为主义还深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华生认为,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 (stimulus)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反应,甚至把感觉、知觉、思维和情绪也看作 是肌肉、内脏和腺体对刺激作用的反应。这种反应的基本公式是“S (刺激) R (反应)"。2()世纪3()年代初,兴起了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 E. C.托尔曼、C. L.赫尔、B. F.斯金纳。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0”(即 机体的内部状态)的概念,将华生的公式“S R”扩充为“SOR”,试图探 索机体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斯金纳则把公式“S R”改变为“R = f (S)”,其 中R表示行为反应,S表示情境刺激,认为行为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实验者 控制下的刺激情境和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行为主义本身有机械论的缺陷,但它对控制论的建立有过积极的作用。20 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它们一方面受着行为主义的 影响,另一方面则以克服“行为主义否认意识”这一根本缺陷的姿态出现。这一 时期,心理学在认知、情绪、意识、人格、需要与动机等方面的研究获得极大的 进展,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边缘学科群也相对成熟起来,同 时,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也为这些学科群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支持。随着 学科的交叉,“行为”概念被诸多学科共享,出现诸如伦理学中道德行为、政治学中 的政治行为、法学中的法律行为、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等概念。一般意义上,我们认 为行为(behavior)是由内源的或外源的刺激而引起有机体的外显活动,是组织 对刺激的应答。行为有着由先天的(本能的)和习得的(条件的)等因素参与的 复杂模式。虽然,对“组织行为”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把“组织行为”作为 管理科学研究的对象,始于古典科学组织管理时期,成熟于行为主义组织管理时 期,发展于系统论组织管理时期。这期间,历经泰勒科学管理模式一梅奥“社会 人”说一数学模型一企业文化论一信息管理一学习型组织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逐渐聚合的“行为科学” (behavioral sciences)成为一门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 学、人类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成果来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以期提高对 人类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能力的大学科。一般认为,20世纪30年代梅奥指导下 的“霍桑试验”和行为主义的发展,是组织行为学独立的时代标志。1988年, 美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共组织理论 第七章 公共组织行为.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