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成本会计串讲.ppt
管理与成本会计串讲管理与成本会计串讲 CONTENTS01上篇成本会计上篇成本会计02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CONTENTS01上篇成本会计上篇成本会计02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绪论成本核算的要求与一般程序【一】生产费用在各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计算)【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与归集(计算)【三】制造成本法【四】【五】总论成本性态分析【一】变动成本法【二】本量利分析法【三】预测分析【四】经营决策【五】长期投资决策【六】全面预算【七】标准成本法【八】责任会计【九】【十】一 绪 论上篇成本会计上篇成本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18801920年是成本会计的奠基时期。早期成本会计(记录型成本会计学)P4 近代成本会计:始于20世纪(职能扩展:管理成本和降低成本,还有预算的编制)现代成本会计:1945年以后(经营型成本会计学)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P6第二节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第二节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从理论上讲就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生产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成本的经济实质P9练习册 选择题成本的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对象P12: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第四节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的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础的职能。如:现代成本会计的基础职能是()A.成本会计 B.成本分析 C.成本预测 D.成本核算二 成本核算的要求与一般程序上篇成本会计上篇成本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的要求P171、工业企业核算的要求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P17(5个方面)2、定额管理制度的概念。P21第二节第二节 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费用的9个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支出产品成本项目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税金其他支出第三节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1、成本会计的基本程序P26(6个程序)2、成本计算对象的概念P263、成本计算期的概念P27三 生产费用在各对象之间的 归集与分配(计算)上篇成本会计上篇成本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要素费用的分配要素费用的分配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种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率 1、材料费用的分配(1)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例1,(2)定额费用比例法 例2,P372、工资及职工福利费的核算:例3 P41第三节第三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 =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量某月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例5、P51第四节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方法交互分配方法代数分配方法计划成本分配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例: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最简单的方法是()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需要计算的分配率有()A.直接分配率 B.间接分配率 C.交互分配率D.对内分配率 E.对外分配率第四节第四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直接分配方法例6,P55 掌握表3-10交互分配方法例6,P57 掌握表3-11计划成本分配方法P59 掌握表3-12计算题:练习册 P31 1、3、7、8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与归集(计算)上篇成本会计上篇成本会计第二节第二节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一)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一)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在产品成本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第二节第二节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二)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二)例: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A.定额成本法 B.定额工时法 C.定额比例法 D.约当产量法 E.原材料费用法某例:炼油厂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且较稳定,则适合该企业的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A.原材料费用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C.定额比例法 D.年初数固定法第二节第二节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三)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三)2.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的适用条件第二节第二节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四)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四)3.例:某炼油厂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且较稳定,则适合该企业的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A.原材料费用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C.定额比例法 D.年初数固定法第二节第二节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五)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五)4、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第二节第二节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六)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六)5、在产品成本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P68 掌握例16、约当产量法的计算7、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计算8、定额比例法的计算:P73 掌握例5 计算题:练习册 P35 1、2、3、4五 制造成本法上篇成本会计上篇成本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一)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一)企业的生产按工艺技术的特点划分 单步骤生产多步骤生产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分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二)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二)名词解释:P80 单件生产:是指按照购货单位的要求,生产个别的,性质特殊的产品。例:企业生产按工艺技术的特点划分为()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单步骤生产 D.多步骤生产 E.单件生产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三)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三)2、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P80 (1)成本计算对象 (2)成本计算期 (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划分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四)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四)3、表5-1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特点。P83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划分品种法产品品种定期一般不需要分配,管理上不需要分步骤计算的多步骤生产企业采用该法是需要进行分配分批法产品批别不定期一般不需要进行分配分步法产品及其加工步骤定期需要进行分配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五)生产类型与制造成本法(五)4、制造成本的概念。P83最后一段;名词解释:制造成本法:上述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只计算产品制造活动中发生的耗费,不包括期间费用,因而计算的产品成本,都是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这些成本计算方法,统称制造成本法。第二节第二节 品种法品种法例:品种法适用于()A、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D、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1、品种法及其适用范围2、品种法的特点:(一)以产品(最终)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二)按月进行成本计算 (三)区分不同情况处理在产品成本第三节第三节 分批法分批法1、分批法及其适用范围2、分批法的特点例:分批法的特点有()A.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是生产周期 C.以最终完工的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D.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 E.一般不存在在批内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的问题P96 掌握例2第四节第四节 分步法(一)分步法(一)1、分步法及其适用范围2、分步法的特点3、分步法,按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方式不同,可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第四节第四节 分步法(二)分步法(二)例:分步法可分为A、原材料还原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C、多步骤分步法 D、单步骤分步法E、平行结转分步法第四节第四节 分步法(三)分步法(三)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概念。P99 是按照产品加工步骤的先后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 后步骤累计计算出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1)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按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反映方式不同,可分为:综合结转 分项结转(2)成本还原的概念。P105第四节第四节 分步法(四)分步法(四)(3)成本还原公式 P106 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成本还原率=上一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某成本项目还原数=本月上一步骤所产该半成品各成本项目金额*成本还原率P106 例4第四节第四节 分步法(五)分步法(五)(4)分项结转分步法。P108 分项结转分步法就是将各步骤耗用的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相应的成本项目的一种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分步法(六)分步法(六)4、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表5-35 P117-118一 总 论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二节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一)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一)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P151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在于 (CDE )A.核算内容相同 B.核算对象相同 C.根本目的相同 D.服务范围相同 E.主要指标相互渗透第二节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二)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二)2、管理会计的特点:P154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侧重于筹划未来,控制现在兼顾企业经营的整体与局部灵活多样,不受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约束第二节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三)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三)3、管理会计的方法 P1591成本性态分析法2本量利分析法4成本一效益分析法5折现的现金流量法3边际分析法第二节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四)管理会计的定义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四)例:管理会计的基本分析方法是()A.现金流量法 B.比率分析法C.差量分析法 D.增量分析法练习册:单、多选题二 成本性态分析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类(一)成本性态分类(一)1、名词解释:P169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即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类(二)成本性态分类(二)2、固定成本的概念及特点。P169 固定成本特点:P170 (1)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变,(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随之降低或升高。途径:提高业务量也是降低成本的一条途径,它可以提高成本的效用。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类(三)成本性态分类(三)(1)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概念以及对成本控制的影响。P171(2)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概念及其对成本控制的影响。P172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类(四)成本性态分类(四)3、变动成本的概念及特点。P172(1)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比例变动。(2)单位变动成本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数额将始终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例: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的特征包括 ()A.总额的不变性 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C.单位成本的不变性D.单位成本的变动性 E.单位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P173 降低变动成本总额的重要途径是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即降低产品的物耗量或物耗价格。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类(五)成本性态分类(五)4、混合成本的概念。P177 P174 名词解释:混合成本:包括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等。混合成本主要特点:P177(1)混合成本的变动只在一定程度上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即混合成本总额尽管伴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升降,但两者之间并非保持同等的比例关系。(2)混合成本通常有一“初始量”,无论是半变动成本,阶梯式成本还是延期变动成本,它们的增减变动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成本基数开始。(3)单位混合成本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下降或上升,但其升降幅度小于单位固定成本。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类(六)成本性态分类(六)5、相关范围的概念及对成本性态的影响。P177第二节第二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一)混合成本的分解(一)1、高低点法例6,P179练习册P45 计算题 2、资料:某企业1-10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如下表:期 间12345678910产 量150200300250320260300250280150制造费用 5660650080006600820068007900650070005500要求:用高低点法对该企业的制造费用进行分解第二节第二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二)混合成本的分解(二)2、散布图法的基本原理。P1803、回归直线法 y=a+bx4、例6,P183 (改可得:b=12*116899-994*1394)/(12*84124-9942)三 变动成本法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1、变动成本法的概念。P1872、变动成本法的特点。P191例: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等于()A.营业利润 B.净利润 C.边际贡献 D.销售毛利第二节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1、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P195第三节第三节 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评价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评价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以及局限性,P2032、例4,P2053、全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限性。P208计算题:练习册P49 1、2 四 本量利分析法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本章节一定会考计算题,公式一定要记。本量利分析的意义及基本假设1第一节第一节 1、损益方程式 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2、按实物单位计算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3、按金额计算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及变动成本率 第二节第二节 盈亏临界分析(一)盈亏临界分析(一)第二节第二节 盈亏临界分析(二)盈亏临界分析(二)5、多品种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计算(1)计算多种产品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2)计算该企业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计算各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例4,P2316、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与安全边际例6,P2347、安全边际指标与利润的关系例7,P236第三节第三节 目标利润分析目标利润分析1、例11,(1)计算降价后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销售量。P249计算题:练习册 P53 1、2、3、4、五 预测分析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预测概述预测概述(一)(一)1、预测的分类 P260例:按分析内容划分,预测可以分为()A.销售预测 B.利润预测 C.资金预测 D.成本预测 E.生产预测第一节第一节 预测概述预测概述(二)(二)2、预测的基本原则3、预测的基本方法例:预测的基本方法有A、本量利分析法 B、全部成本法C、直线法 D、定量预测法E、定性预测法第二节第二节 销售预测销售预测1、定量销售预测法包括哪些。P2682、回归分析法 P275 例3第三节第三节 成本预测成本预测高低点法高低点法P281 例9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 P282 例10第四节第四节 筹资预测筹资预测1、销售百分比法的概念。P2842、计算外部融资需求取决于哪些因素。P285 练习册 P55 计算题2六经营决策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决策的意义和分类决策的意义和分类例:下列决策中属于战略决策的是()A.减低产品运输成本 B.调整原材料采购地点C.改选企业董事会 D.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第二节第二节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特定成本概念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特定成本概念1、狭义的差量成本的概念。P2972、机会成本的概念。P2983、假计成本的概念。P2994、现金支出成本的概念。P2995、重置成本的概念。P3006、相关成本的概念。P302例:需要在决策时认真加以考虑的相关成本有()A.共同成本 B.历史成本 C.沉落成本 D.机会成本 E.边际成本第三节第三节 经营决策的常用方法经营决策的常用方法1差量分析法 P304 例4 2边际贡献法 P306 例5 3本量利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P307 例6第四节第四节 产品生产决策产品生产决策1、自制或外购零部件的决策 P314,例9112、(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还是出售的决策 P316,例12练习册 P57 计算题2、3、七长期投资决策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P3352、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的概念。P338 第一段例:收入或支付发生在每期期初的年金称为()A.普通年金 B.即付年金 C.递延年金 D.永续年金3、现金流量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投资决策分析方法1、静态投资回收期法的概念。P3442、净现值的概念及计算。例10,P3473、内含报酬率法的概念。P3504、外部收益率的概念。P353第三节第三节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1、设备租赁决策 例19。P359 练习册 P60 计算题:1、2、3、八长期投资决策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全面预算概述全面预算概述1、全面预算的概念。P392第二节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内容和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内容和编制方法1、财务预算的概念。P404例:全面预算体系包括()A.业务预算 B.财务预算 C.弹性预算 D.零基预算 E.专门决策预算第三节第三节 弹性预算弹性预算 1、弹性预算的概念。P409第四节第四节 零基预算零基预算1、增量预算法的概念。P4122、零基预算法的概念。P413九标准成本法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法概述1、标准成本的概念、特点及作用。P422 练习册 P65 计算题 1、2十责任会计下篇管理会计下篇管理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责任会计概述责任会计概述责任会计的概念。P448 责任会计的作用。P450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P452第四节第四节 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一)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一)1、成本中心的业绩考评的基本内容。P4762、投资中心的业绩考评:(1)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经营净收益经营资产100%=销售利润率经营资产周转率措施:增加销售收入,降低成本,减少经营资产。例5,P478第四节第四节 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二)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二)3、剩余收益:剩余收益=经营净收益(经营资产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表10-15 计算。P4824、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P486LOREM IPSUM DOLOR6、P53,1、4、5(4、240改成2400;5、1250改成12500)7、P57,1、2、3、4(1、9800改成98000)8、P60,39、P65,1、2习题集小题目全看,考试不空题。练习册(计算题)1、P31,1、3、52、P35,1、2、33、P39,24、P40,35、P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