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课件.ppt
第二章第二章 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主讲人:王道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2、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熟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一节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l概念:概念:阴阳是宇宙中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的事物或现象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的概括。最初涵义:日光的向最初涵义:日光的向背背朝向日光:阳光明,温暖朝向日光:阳光明,温暖背向日光:阴黑暗,寒冷背向日光:阴黑暗,寒冷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属性是物质的最基本的原则)(阴阳属性是物质的最基本的原则)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事物的阴阳属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功能的、功能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功能亢进的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物质的、物质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功能减退的、功能减退的 阴阳属性归类阴阳属性归类表方方位位时时间间季季节节温温度度亮亮度度湿湿度度运运动动机机能能阳阳 上上 外外 天天 昼昼 春春夏夏温温暖暖明明亮亮干干燥燥升升 动动 兴兴奋奋阴阴 下下 内内 地地 夜夜 秋秋冬冬寒寒冷冷晦晦暗暗湿湿润润降降 静静 抑抑制制阴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阴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 (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事物的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又有阴阳)阴阳之中又有阴阳)昼阳昼阳:上午阳中之阳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下午阳中之阴阴夜阴夜阴:前夜阴中之阴前夜阴中之阴;后夜阴中之后夜阴中之阳阳“平旦至日中平旦至日中,天之阳天之阳,阳中之阳也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日中至黄昏,天之阳天之阳,阳中之阴也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合夜至鸡鸣,天之阴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鸡鸣至平旦,天之阴天之阴,阴中之阳也。阴中之阳也。”对立制约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相互转化 二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n世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世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个方面。如,个方面。如,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男与男与女女n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动态平衡动态平衡(二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l阴阳互根: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阴阳互根: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期和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期和条件。条件。l“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根于阳”l阴阳互用: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阴阳互用: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和助长对方。阳中之阴阳中之阴阳阳阴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阳(三三)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消:削弱、减少;消:削弱、减少;长:壮大、增加长:壮大、增加 阴阳双方处在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动阴阳双方处在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动态变化之中。态变化之中。p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阴气渐长,阴气渐长p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阴气渐衰阴气渐衰消长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越一定的限度消长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越一定的限度 超出一定范围则会造成疾病或灾害超出一定范围则会造成疾病或灾害周语周语.国语国语“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于是有地震”(四四)阴阳相互转化)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双方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方向转化转化是消长的结果转化是消长的结果n“物极必反物极必反”量变量变质变质变n正常的转化:昼夜,季节正常的转化:昼夜,季节n异常的转化:阴证异常的转化:阴证阳证(过补)阳证(过补)阳证阳证阴证阴证(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n人体部位:上半身人体部位:上半身阳,下半身阳,下半身阴;阴;n 体表体表阳,体内阳,体内阴;阴;n 背部背部阳,腹部阳,腹部阴;阴;n 四肢外侧四肢外侧阳,内侧阳,内侧阴。阴。n脏腑:五脏脏腑:五脏阴,六腑阴,六腑阳;阳;n 心、肺心、肺阳,肝、脾、肾阳,肝、脾、肾阴;阴;n 心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阳中之阴;n 肝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阴中之至阴n经络:经经络:经阴,络阴,络阳阳n气血:血气血:血阴,气阴,气阳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依存、消长关系)(依存、消长关系)物质物质物质物质(阴)(阴)(阴)(阴)功能功能功能功能(阳)(阳)(阳)(阳)产生产生供养供养气气气气(阳)(阳)(阳)(阳)精精精精(阴)(阴)(阴)(阴)产生产生供养供养“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绝,精气乃绝”(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阴阳失调”疾病疾病内外邪气与正气作用的结果内外邪气与正气作用的结果外感六淫:寒邪损伤阳气;火邪损伤阴气外感六淫:寒邪损伤阳气;火邪损伤阴气内伤七情:过喜过悲内伤七情:过喜过悲.饮食劳倦饮食劳倦:寒凉损阳气,温热耗阴液。据时寒凉损阳气,温热耗阴液。据时节和体质而食节和体质而食 1、阴阳偏胜、阴阳偏胜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1、阴阳偏胜、阴阳偏胜(1)“阳胜则热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大(实)热证:高热、大汗、烦躁、面赤、脉数汗、烦躁、面赤、脉数(2)“阴胜则寒阴胜则寒”(实)寒证:面白、脘(实)寒证:面白、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淡、脉沉迟或沉腹冷痛、泻下清稀、舌淡、脉沉迟或沉紧紧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1)“阳虚则寒阳虚则寒”阴相对偏亢阴相对偏亢虚寒证虚寒证:面:面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2)“阴虚则热阴虚则热”阳相对偏亢阳相对偏亢虚热证虚热证: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脉细数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脉细数 (3)阴阳互损)阴阳互损 原因:阴阳互根互用原因:阴阳互根互用(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色泽色泽2.声音气息声音气息3.症状症状4.脉象脉象5.辨证辨证(五)用于疾病的治疗(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与护理1、确定治疗原则、确定治疗原则“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n调整阴阳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1)阳胜阳胜实热实热证热者寒之:用寒凉药清热证热者寒之:用寒凉药清热2)阴胜实寒证寒者热之:用温热药祛寒阴胜实寒证寒者热之:用温热药祛寒3)阴虚阴虚虚热虚热证滋阴证滋阴4)阳虚虚寒证扶阳阳虚虚寒证扶阳n 2、归纳药物性能、归纳药物性能n阴寒凉,酸苦咸,沉降阴寒凉,酸苦咸,沉降n阳温热,辛甘淡,升浮阳温热,辛甘淡,升浮第二节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n第二节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l(一)(一)五行五行的概念:的概念:木、火、土、金、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二二)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明亮3、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4、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清洁5、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五行自自 然然 界界 五色五色五音五音五味五味五化五化五气五气五方五方五季五季 木木青青角角酸酸生生风风东东春春火火赤赤徵徵苦苦长长暑暑南南夏夏土土黄黄宫宫甘甘化化湿湿中中长夏长夏金金白白商商辛辛收收燥燥西西秋秋水水黑黑羽羽咸咸藏藏寒寒北北冬冬五行五行人人 体体 五脏五脏 五腑五腑 五官五官 形体形体 情志情志 五声五声 变动变动 木木肝肝 胆胆 目目 筋筋 怒怒 呼呼 握握 火火心心 小肠小肠 舌舌 脉脉 喜喜 笑笑 忧忧 土土脾脾 胃胃 口口 肉肉 思思 歌歌 哕哕 金金肺肺 大肠大肠 鼻鼻 皮皮 悲悲 哭哭 咳咳 水水肾肾 膀胱膀胱 耳耳 骨骨 恐恐 呻呻 栗栗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二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u(一)(一)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的相生、相克:相生: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生: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克:相互制约、相互克制相克:相互制约、相互克制u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五行之间关系正常的状态u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五行之间关系异常的状态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l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助长和促进的关系。l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木。又称为母子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l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约束的关系。约束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金克木又称为又称为“所胜所胜”、“所不胜所不胜”关系关系 “我克我克”者为者为“所胜所胜”,“克我克我”者为者为“所不胜所不胜”五行生克次序图五行生克次序图(二二)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n1、五行相乘、五行相乘n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过克过克”n五行相乘的次序五行相乘的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乘的原因五行相乘的原因1)“太过太过”亢盛亢盛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2)“不及不及”虚弱虚弱难以抵御正常限度的克难以抵御正常限度的克制制n正常:木克土正常:木克土1)木过于亢盛,土不虚木过于亢盛,土不虚木克土之力绝对木克土之力绝对增强增强 “木旺乘土木旺乘土”2)木不亢盛,土虚木不亢盛,土虚木克土之力相对增强木克土之力相对增强 “土虚木乘土虚木乘”相乘示意图相乘示意图 木木 土土 木木 土土 相乘相乘 相乘相乘 木旺乘土木旺乘土 土虚木乘土虚木乘 过度过度亢盛亢盛正常正常水平水平正常正常水平水平过度过度衰弱衰弱2、五行相侮、五行相侮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反克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五行相侮的次序:木侮金,金侮火,火: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五行相侮的原因五行相侮的原因“太过太过”亢盛亢盛反向克制反向克制“不及不及”虚弱虚弱反向克制反向克制1)金克木金克木 木亢盛:木侮金木亢盛:木侮金 2)木克土木克土 木虚弱:土侮木木虚弱:土侮木相侮示意图相侮示意图 木木 金金 木木 相侮相侮 相侮相侮 木侮金木侮金 土侮木土侮木过度过度亢盛亢盛正常正常水平水平正常正常水平水平过度过度衰弱衰弱土土生克乘侮之间的联系生克乘侮之间的联系l以木行为例以木行为例正常情况:相生,相克正常情况:相生,相克l异常情况:异常情况:l木亢盛:木亢盛:木乘土,木侮金木乘土,木侮金l木虚弱:金乘木,木虚弱:金乘木,土侮木土侮木3、五行的母子相及、五行的母子相及n相生异常的变化相生异常的变化n母病及子母病及子n子病及母子病及母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一)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1、相生关系的传变、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母病及子: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肝阴虚“水不涵木水不涵木”(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眩晕 肢体麻肢体麻木、手足震颤木、手足震颤)l(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子病及母子病及母:心血虚:心血虚 肝血虚肝血虚 心火旺心火旺 肝火旺肝火旺(心烦、(心烦、狂躁、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狂躁、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 烦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n虚则补其母,实则补其母虚则补其母,实则补其母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u相乘:相乘:1)一脏过盛一脏过盛 如木旺乘土如木旺乘土(烦躁易怒、头(烦躁易怒、头痛眩晕、胸闷胁痛痛眩晕、胸闷胁痛 脘腹胀痛、厌脘腹胀痛、厌食、泛酸、泄泻)食、泛酸、泄泻)2)一脏过弱一脏过弱 如土虚木乘如土虚木乘(头晕乏力、纳(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腹痛、泄泻呆嗳气、腹痛、泄泻 胸闷胁痛)胸闷胁痛)u相侮:相侮:u一脏亢盛一脏亢盛 如木火刑金如木火刑金(急躁易怒、口(急躁易怒、口苦、面红目赤苦、面红目赤 咳嗽、气逆、咯血)咳嗽、气逆、咯血)u一脏虚损一脏虚损 如土虚水侮如土虚水侮(水肿(水肿:下肢下肢 全身)全身)(三)用于疾病的诊断(三)用于疾病的诊断l1、确定五脏病变部位、确定五脏病变部位l2、推断病情轻重顺逆、推断病情轻重顺逆(四)用于疾病的治疗(四)用于疾病的治疗虚则补其母,实则补其母虚则补其母,实则补其母1、指导脏腑用药、指导脏腑用药2、控制疾病传变、控制疾病传变u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当先实脾。”张仲景张仲景u “先安未受邪之地先安未受邪之地”叶天士叶天士3、确定治则治法、确定治则治法(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法虚则补其母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肾阴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肾阴亏损导致肝阴不足亏损导致肝阴不足 “水不涵木水不涵木”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肾阳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肾阳虚导致脾阳不振虚导致脾阳不振(畏寒、四肢不温、(畏寒、四肢不温、纳呆、腹胀、泄泻、浮肿)纳呆、腹胀、泄泻、浮肿)培土生金健脾补气以补益肺气肺气培土生金健脾补气以补益肺气肺气虚弱脾虚虚弱脾虚(久咳不已、痰多清稀、食(久咳不已、痰多清稀、食欲减退、大便稀溏、四肢乏力、舌淡脉欲减退、大便稀溏、四肢乏力、舌淡脉弱)弱)金水相生补肺阴以滋肾阴,滋肾阴可金水相生补肺阴以滋肾阴,滋肾阴可补肺阴肺肾阴虚补肺阴肺肾阴虚(咳嗽、干咳或咳血、咳嗽、干咳或咳血、音哑、潮热、口干、盗汗、遗精、腰膝音哑、潮热、口干、盗汗、遗精、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n清清沈源沈源奇症汇奇症汇“一儿初生无皮,俱是一儿初生无皮,俱是赤肉,乃因母自怀胎十月,楼居不得地赤肉,乃因母自怀胎十月,楼居不得地气故也。取儿安泥地卧一宿,皮即长。气故也。取儿安泥地卧一宿,皮即长。”n皮皮肺(在体合皮)肺(在体合皮)金金n金之母为土金之母为土母气不足母气不足“补地气补地气”l2)实则泻其子)实则泻其子l肝火旺泻心火肝火旺泻心火 l佐金平木佐金平木 补肺阴清泻肝火肺虚补肺阴清泻肝火肺虚肝旺(木火刑金)肝旺(木火刑金)l泻南补北泻心火补肾水心肾不交泻南补北泻心火补肾水心肾不交(肾阴不足,心火偏亢:腰膝酸痛、心(肾阴不足,心火偏亢:腰膝酸痛、心烦失眠、遗精)烦失眠、遗精)五行相互作用模式图五行相互作用模式图 五元素布尔网络图五元素布尔网络图(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根据相克规律确立治疗与护理治疗与护理抑强与抑强与 扶弱扶弱木旺抑木(清肝、泻肝)木旺抑木(清肝、泻肝)土虚扶土(补脾)土虚扶土(补脾)抑木扶土疏肝健脾肝旺脾虚(木旺抑木扶土疏肝健脾肝旺脾虚(木旺乘土,土虚木乘)乘土,土虚木乘)培土制水健脾治疗水湿停聚脾虚水培土制水健脾治疗水湿停聚脾虚水肿(水肿、腹胀满)肿(水肿、腹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