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Word 文档 (2).doc
-
资源ID:69466430
资源大小:147.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Word 文档 (2).doc
七年级上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上星期七年级级生物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次试卷共分二个大题,满分一百分。一、试卷总体分析本次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型、难易程度偏难。绝大部分知识在课堂上都强调过训练过。但学生大部分不能把大部分分数拿下,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学生完成情况不好。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0题 60分) 。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51分最低分是18分。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还不能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大体问题如下:1、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虽然牢固,学生对较活题的应变能力相对不好,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2.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平时训练的各种方法来解一些不确定的题目,如排除法等。失分率较高的题目:8.14.15.第二大题:非选择题。(40分) 本题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内容丰富,难易适中。重在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我们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整体不会很难,在课堂上该强调的都有强调。个别同学不去消化,导致不能灵活运用。失分率较高的题目:21(2)22.实验探究本题考查的实验动手能力,重点考察了如何设计探究实验及探究实验的步骤,学生总体做的较好,由于本校条件较差,不能做本实验,导致本题失分较高,特别是底5问。三成绩分析七(1)班及格率48%,七(2)班及格率27%优分率8%四、采取措施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 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3.尽可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教具和一些挂图,能够很好的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设计人:吴敏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难点和重点 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难点:形成保护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鱼儿离不开水,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若让他们对调,结果会怎样?(从而引出“环境”的概念。)学生列举常见生物生活的环境。指出这些环境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决定的。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 自学教材14页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2、 阅读教材,小组探讨对照实验的概念。3、 探究实验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各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注意方案中实验变量的探制。4、 分组进行探究,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实验结论的总结。5、 问题探讨:怎样确定试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光”引起的? 只用一只鼠妇行吗?为什么?6、试验拓展: 探究湿度对鼠妇的影响。7、除光外还有哪些环境因素,学生举例并谈及认识。学习任务二: 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形象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呢?2.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生物之间的三种常见关系-捕食、合作、竞争。三、系统总结:引领学生明确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四、尝试应用1、让学生分析A与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做出科学的解释吗?五、诊断评价1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温度 B阳光 C盐分 D气体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 A合作 B竞争 c寄生 D捕食3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光照 B土壤湿度 C±壤温度 D土壤中的无机盐4、荔枝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温度较低 .北方降雨量少.北方光照不足 .北方土壤贫瘠5、在稻田中,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 杂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气 蝗虫 蚜虫. . . .6、天空中,越是高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少。决定此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水分 .空气 .温度第二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课前每班培训两名“小先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教学设计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走进新单元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兴奋,跃跃欲试。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2.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倾听,引起注意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小先生巡视,帮助。 提出疑问,明确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认真观看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给予鼓励性评价。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强调: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巡视指导,纠正错误。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小组竞赛 按座位纵向分成四大组,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另外三组指出问题,评等级。 明确评价标准,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 练习 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小结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南郊中学 王琪 刘洪斌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通过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教学重点: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能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简图的技能。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2、通过实验观察,能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突破难点的方法:(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或标注)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或黑藻,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学生接述)我们还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步骤可分为取镜(学生接述),大家对显微镜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那么我们掌握好这些知识就是为了便于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结构。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植物细胞结构。三、讲授新课: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P56,思考:(1)显微镜所观察的材料一定是什么样的?如何处理:(2)玻片标本的种类分为哪些种类?基础跟踪练习1:1、生物材料还必须使可见光能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象。因此,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答案:薄而透明2、我们常见的玻片标本有_,_,_。按照能否长期保存又可以分为_和_两种。答案:切片 涂片 装片 永久玻片 临时玻片自学指导2:在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通过教师的演示,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课前布置学生对探究活动报告册P1617页做好预习。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完成P1719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小结与反思。自学指导3:阅读课本P59,结合实验观察的和课本细胞图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在课本上划出)。基础跟踪练习2: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_,_,_,_,_。答案: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2、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细胞壁_细胞膜_叶绿体_细胞核_液泡_-细胞质_答案:保护和支持细胞 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 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含叶绿体 含有遗传物质 内含细胞液板书设计: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一、玻片标本1、按材料分为:切片、涂片、装片2、按存放时间分为:永久玻片、临时玻片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1、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步骤:擦 滴 撕 展 盖 染 吸2、画植物细胞结构图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含叶绿体。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液泡内含细胞液课堂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烟草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尼古丁,它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哪部分结构?A.细胞核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壁答案:C2蔬菜上的农药很难渗入蔬菜细胞内,从细胞结构上看,是由于( )的作用。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D.细胞核答案:B3植物细胞彼此连通,养料和水分的交流主要通过 ( )A. 细胞液 B.细胞壁 C.细胞膜 D.胞间连丝()答案:D4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答案:C52003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州五号”载入宇宙飞船。科学家将水稻等农作物种子搭载在宇宙飞船上进行太空育种试验,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 A. 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答案:D6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说明污点在( ) A.目镜 B.载玻片 C.物镜 D.反光镜答案:A7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选用“10X”的目镜和“15X”的物镜,则每个细胞被放大了( ) A. 150倍 B. 10倍 C.10倍 D. 25倍答案:A二、非选择题8请按照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在下列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的括号里;填写制作顺序: ( ) ( ) ( )答案:2 1 5 6 4 7 312为避免制作临时装片时产生气泡,应如何盖盖玻片? _。答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放下。13填写下面植物细胞结构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思考回答问题: (1)结构的功能是 作用和控制 的进出。 (2)结构里面含有 物质。 (3)结构可缓缓流动,能够加速细胞与 进行 。 (4)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答案: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液泡 (1)保护 物质 (2)遗传 (3)环境 物质交换 (4)4 细胞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