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专项应急预案2022版.docx
XXXX有限责任公司X X厂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编号:(GZ-JC-402)版本号:B/0202X年4月20日发布202*年4月日发布实施编制单位:*有限责任公司*厂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 1应急组织体系组成依据本厂各级组织功能,经公司安委会讨论通过,成立本厂事故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生产技术科、安全管理科、设备科、 综合办公室、各车间负责人组成);确定生产调度室为应急指挥中心。 设立日常管理机构为安全管理科。应急指挥机构分别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应急响应中心三部分2. 2应急指挥机构职责表2-1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应急组织名称构成职责负责人成员总指挥厂长(1)建立应急组织,分配组织职责;落实事故应急制应急组织名称构成职责负责人成员度;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预案;(2)全面负责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事故 初发阶段的应急处理工作。(3)发生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负责救援工作的组 织、指挥,向上级部门发出救援报告。(4)确定各救援队伍的职责,协调指挥各救援队伍之 间的关系。(5)负责内外部信息的接受和发布、负责向政府和集 团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汇报事故应急救援的情况。向上级 部门做事故及救援报告,向有关新闻媒体发布事故和救 援信息。(6)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7)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副总指挥安全生产副总(1)安全生产副总为现场总指挥,掌握事故的发生状 况,及时向总指挥汇报;(2)在总指挥不在岗位的情况下,履行总指挥职责;(3)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4)负责现场事故评估,协助总指挥分析事故或其它 紧急情况的级别、类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督促和推 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5)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应急救援现场的有关工作, 保证企业人员和公众的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6)在事故现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有权指挥现场人 员进行疏散、撤离。应急响应中心调度长调度员(1) 24小时监控与值班;(2)接警,初步预测预警条件及响应级别;(3)对生产工序报告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排查、以 及实际状况的确认。(4)向总指挥报告并发布预警信息。技术指导组组长安全生 产科科 长工艺、设备、 电气、仪表 技术员(1)指导、编制应急预案;(2)在应急演练中的提供技术措施;(3)指导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措施。(4)副组长在组长不在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副组 长设备科 科长抢险救援组组长机修组 组长义务消防队 员、维修工(1)落实事故预防措施;(2)实施危险源监控,及时处置工艺、设备及环境安全隐患;(3)控制危险源,实施救援;(4)负责事故现场的消防灭火。(5)抢救受害人员,确保安全转送伤员。(6)副组长在组长不在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副组 长机修组 长小组 长应急组织名称构成职责负责人成员现场警戒组组长生产主 管操作工、保 卫部(1)安全疏散,引指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2)监控事故现场及扩大势态,及时向总指挥汇报;(3)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次生事故发生。(4)副组长在组长不在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副组 长保卫部 队长后勤保障组组长办公室 主任办公室人员(1)为应急人员、遇险人员、伤员提供保障服务;(2)临时设施搭建;(3)衣食住行服务;(4)协调公司提供应急物资、经费、运输、医疗等保 障。(5)负责对公司周边单位、居民进行危险源的危险性 教育,在事故状态下组织公司周边居民的紧急疏散。(6)副组长在组长不在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副组 长后勤主 管医疗保障组组长医疗室 主任医疗室医护 人员(1)伤员救护;(2)护送伤员就医。(3)副组长在组长不在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副组 长医疗室 副主任善后处置组组长安全生 产科科 长安全员、车 间管理人员(1)现场勘察,原因查找,撰写调查报告;(2)事故信息采集、上报;(3)现场恢复;(4)对遇险人员进行心理疏导。(5)副组长在组长不在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副组 长安全主 管公司其他保障 部门各部门负责人保卫部安全管理部 设备管理部 环保管理部 技术管理部 供应公司 医疗室等(1)调配救援物资;(2)调配和协调内、外部救援力量;(3)统筹应急资金;(4)派出专家指导;(5)跟踪事故应急过程;(6)向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信息。23应急小组任务表2-2应急小组任务应急小组名称工作任务抢险救援组(1)落实事故预防措施;(2)实施危险源监控,及时处置工艺、设备及环境安全隐患;(3)控制危险源,实施救援;(4)负责事故现场的消防灭火。(5)抢救受害人员,确保安全转送伤员。现场警戒组(1)安全疏散,引指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应急小组名称工作任务(2)监控事故现场及扩大势态,及时向总指挥汇报; (3)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后勤保障组(1)为应急人员、遇险人员、伤员提供保障服务;(2)临时设施搭建;(3)衣食住行服务;(4)协调公司提供应急物资、经费、运输、医疗等保障。(5)负责对公司周边单位、居民进行危险源的危险性教育,在事故状态下组 织公司周边居民的紧急疏散。医疗保障组(1)伤员救护;(2)护送伤员就医。善后处理组(1)现场勘察,原因查找,撰写调查报告;(2)事故信息采集、上报;(3)现场恢复;(4)对遇险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公司其他保障 部门(1)调配救援物资;(2)调配和协调内、外部救援力量;(3)统筹应急资金;(4)派出专家指导;(5)跟踪事故应急过程,(6)向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信息。3职业危害事故处置程序3.1事故信息报告程序岗位操作人员、机电设备维护人员及其他现场管理人员发现作业 场所环境危害超标、设备运行不良、通风设施故障等情况或现场人员 有恶心、头晕等不适反应,立即向当班工段长、车间主任等现场负责 人、厂部应急响应中心报警。3. 1. 1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公司在值班室设有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XX公司调度室外线电话:X X公司总值班室内线电话:6066调度室内线电话:60683. 1.2事故报告内容(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内容;(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 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的应急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6)事故报告签发人、时间等内容。3. 1.3内部信息报送方式现场人员可以通过外线电话和内线电话,向当班调度室值班人员 报告生产和事故信息,然后由调度负责将相关信息通过电话向总指挥 及其他应急指挥部成员报告或发出调度指令要求相关人员立即到现 场处理。3. 1.4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厂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总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离石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报告。报告的内容为:(1)企业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发生事故类型。(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5)事故的应急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报告签发人、时间等内容。3. 1.5向相邻单位通告的方式、内容当事故严重,需要向邻近的单位通告时,由应急指挥中心用电话 直接同相关单位负责人联系,告知对方事故性质、大小、采取措施后 的结果,事故扩大后可能影响的范围,急需要疏散的要求,应急救援 等内容。3. 1. 6请求外援的方式和内容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XX公司应急救援需要请求外援时,由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用电话直接通知相关应急救援组进行增援。内容为:厂址、工区、地点;已发生事故的性质、大小、伤亡情 况,事故可能发展的严重后果,可能影响的范围,需要援助的物质、 设施、救援器材、人员数量。当需要向离石消防大队、人民医院求援时,由应急办公室直接拨 打119. 120;当需要其它部门支援时,由应急指挥部向离石应急指 挥中心报告。3.2应急响应程序3. 2. 1响应分级应急响应决策原则:快速响应;分级响应;在应急中员工和应急 人员的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展优先;保护环境优先。根据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事态发展变化,XX厂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分为三个级别:I级应急响应内容及判断:造成10人以上中毒;发生事故突然, 出现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而且引发了火灾、爆炸,有人员伤亡,事 故情况复杂,影响到全公司的工作,波及到焦化公司的安危,必要时 需请求外援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II级应急响应内容及判断: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装置效率差粉 尘泄漏等事故,造成13人死亡,59人中毒。事故发生突然,危 险化学品出现较大泄漏,引发了初期着火,涉及XX厂的2个以上岗 位工作和安危,必要时需请求焦化公司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处置。川级应急响应内容及判断:造成员工轻微中毒轻伤、中暑事故, 涉及范围小,只是岗位局部发生,而且事故简单,易于控制和采取措 施。靠XX厂自身力量和资源能够自行处置。3. 2. 2响应程序I级应急响应启动公司综合预案,II级应急响应启动危险化学品 专项应急预案,III级应急响应启动各现场处置预案。3. 2. 3接警与记录应急响应中心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要做好事故接警的接 报记录,在给总指挥报告时就接警记录一并报告。记录内容包括:(1)接警时间(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所在工段(3)职业危害事故类型(4)事故现场人员症状(5)目前采取的措施(6)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7)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3. 2. 4应急指挥机构的启动、应急指挥、应急救援等响应程序3. 2. 4. 1应急指挥机构启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在接到以上有关事故信息报告后,根据接警情 况,并下达启动预警,同时启动应急指挥机构,各应急小组负责人到 场安排各项应急救援工作。3. 2. 4. 2应急指挥总指挥在启动指挥机构后,及时与事故现场当班负责人或报警人 员取得联系掌握第一手事故信息。并根据所掌握的事故信息,制定人 员疏散方案、警戒区域及各项抢险救援方案,同时向各应急小组负责 人了解人员到位情况和应急准备等各项工作,并下达各项应急指令。 各应急小组在得到指令后,立即组织小组成员赶赴现场,展开各项应 急活动。3. 3资源调配3. 3. 1人员调配总指挥根据接警情况预测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影响范围,在各 应急小组负责人到达指挥部后,及时调配人员完善各应急小组成员。3. 3. 2物资器材调配总指挥根据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范围、特性,及时调配现 有的应急救援器材及物资,同时要求后勤保障组及时做好协调外部供 给准备。3. 4应急救援3. 4. 1疏散(1)现场人员及时避险,脱离现场,不能脱离现场时,应利用 周边可以防护的设备设施、或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避免受到伤害。(2)救援人员引导脱险人员进入到疏散安全地点,引导危险建 筑物周边人员按疏散方向路线离开现场。3. 4. 2警戒警戒组实施现场警戒:(1)维持现场秩序;(2)实施交通管制,保持道路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3. 4. 3抢险(1)切断事故场所供料、供电、供气、供水等;根据发生的事 故类型对受困或遇险人员展开救援(2)救援人员救护遇险或受困人员脱离事故现场;医疗救护人 员对受伤人员进行应急处置,严重者护送至急救中心救治;将死亡人 员安放在妥当地方;(3)现场清理,清理现场路障、残物、有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 设备、环境,确认事故得到控制,不会引起二次事故;3. 5扩大应急遵循综合预案扩大应急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判断原则、最大当危险较大时,现场总指挥要下达撤离命令,扩大警戒范围,请求外援或增援(包括人员和应急救援物资、防护器材等数量)。3.6 应急响应程序图应急结束事故调查批准页*公司X义厂职业危害专项应急预案是x X厂为保护员工、 相关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公司的声 誉和社会形象而制定的企业内部规范性文件。预案明确了应急组织机 构与职责、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原则、应急保障等相关要求,适用于 我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处置。我批准XX XX公司XX厂职业危害专项应急预案自2019 年4月20日实施。我要求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坚持贯彻执行预案中的各项 规定,各车间(部门)严格履行职责,保证预案实施有效,以实现X XX X公司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厂长:二零二义年X月X日4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3.7 职业危害综合治理和预防措施依据我厂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我厂主要存在粉尘、高温、有毒有 害物质、噪声、盐酸和液碱等腐蚀物质等,综合防治和预防措施如表5-1 o表4-1职业危害场所采取综合治理和预防措施序号危险目标技术措施管理措施1粉尘场所(1)粉尘场所配置煤尘除尘装置;(2)密闭生产;(3)加强通风;(4)配备个人防护用品;(5)配置工间应急、休息站;(6)供氧;通风机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作业 人员进行健康普查;定期对职业危害作业场所 进行检验检测;在生产工房设置工间休息 室;作业场所配置防护应急用 口口口 ;2噪声震动场所(1)监控设备的运行故障;(2)风机进出口配置消音器、减震器;(3)定期紧固地脚螺栓等坚固件;(4)限时作业;(5)配备个人防护用品;(6)配备工间休息站3高温场所(1)加强通风;(2)场所降温;(3)限时作业;(4)防暑降温药品;4毒物场所(1)监控设备的运行故障;(2)密闭生产;(3)配备个人防护用品;(4);加强通风;(5)配备工间休息站;序号危险目标技术措施管理措施5酸碱作业场所(1)加强通风;(2)密闭生产;(3)配备个人防护用品;(4);加强通风;(5)配备工间休息站;3.8 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措施4. 2.1煤气设备管线泄漏引起中毒(1)车间主任接到险情后,立即组织安全员、班长赶到现场, 要求所有人员劳动防护符合安全要求,统一听从指挥。(2)立即动用事故柜的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白色滤毒 罐和长管式两种)送到现场备用,抢险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3)煤气管线泄漏煤气时,应立即疏散周围员工,防止中毒事 故发生。(4)已有人员发生中毒时,要立即把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 方,中毒严重呼吸已停止时,要做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医院救治。(5)事故得不到控制前,要检查周围50米范围禁止明火,禁止 打电话和开关电器,防止泄露煤气点燃,发生火灾。(6)泄露点在室内时,为防止煤气在室内聚焦到爆炸范围,在 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打开门窗通风。(7)听取岗位员工的汇报,对现场情况分析调查,确定泄露点 和泄露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工艺措施和维修措施。 采用降压及关闭可控制阀门的方法,通入蒸汽或氮气置换方法,切断 电源。(8)在进行操作时要用铜工具,无铜制工具时要用其它工具抹 黄油代替,不准敲打煤气设备。(9)事态严重时要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向公司领 导报告,并按预案要求扩大响应级别。5. 2.2甲醇中毒(1)车间主任接到险情后,立即组织安全员、班长、赶到现场, 要求所有人员劳动防护符合安全要求,统一听从指挥。(2)立即动用事故柜的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褐色滤毒 罐和长管式两种)送到现场,抢险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3)甲醇管线泄漏煤气时,应立即疏散周围员工,防止中毒事 故发生。(4)已有人员发生中毒时,要立即把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 方,中毒严重呼吸已停止时,要做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医院救治。(5)事故得不到控制前,要检查周围50米范围禁止明火,禁止 打电话和开关电器,防止泄露甲醇蒸汽点燃,发生火灾。(6)泄露点在室内时,为防止甲醇蒸汽在室内聚焦到爆炸范围, 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打开门窗通风,并启动强制通风装置。(7)听取岗位员工的汇报,对现场情况分析调查,确定泄露点 和泄露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工艺措施和维修措施。 采用降压及关闭可控制阀门的方法,少量泄漏采用清洁容器进行收集, 大量泄漏时,收集至事故水池,切断电源。(8)在进行操作时要用铜工具,无铜制工具时要用其它工具抹黄油代替,不准敲打煤气设备。(9)事态严重时要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向公司领 导报告,并按预案要求扩大响应级别。4. 2.2氨中毒(1)车间主任接到险情后,立即组织安全员、值长、班长赶到 现场,要求所有人员劳动防护符合安全要求,统一听从指挥。(2)立即动用事故柜的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绿色滤毒 罐和长管式两种)送到现场备用,抢险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3)泄漏时,应立即疏散周围员工,防止中毒事故发生。(4)已有人员发生中毒时,要立即把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 方,严重中毒者应急速更换衣服,给中毒者盖新的暖和的被子。如皮 肤上落有氨液,应迅速冲洗,在氨液未冲洗干净之前,不应遮盖伤处。 给中毒者饮柠檬水或3%柠檬酸液或使用白醋(切勿饮白开水)。(5)事故得不到控制前,要检查周围50米范围禁止明火,禁止 打电话和开关电器,防止泄露煤气点燃,发生火灾。(6)泄露点在室内时,打开门窗、防爆轴流风机通风。同时打 开喷淋洗眼器或消防水雾对空气中气体进行稀释。(7)听取岗位员工的汇报,对现场情况分析调查,确定泄露点 和泄露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工艺措施和维修措施。(8)在进行操作时要用铜工具,无铜制工具时要用其它工具抹 黄油代替,不准敲打煤气设备。(9)事态严重时要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向公司领导报告,并按预案要求扩大响应级别。4. 3盐酸、液碱等泄漏引起中毒(1)车间主任接到险情后,立即组织安全员、班长、赶到现场, 要求所有人员劳动防护符合安全要求,统一听从指挥。(2)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3)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佩 戴防酸碱手套和防酸碱鞋。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4)应急处理人员首先对泄露点连通设施、设备观察,查明漏 点、关闭阀门,切断运行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对漏点进行处理。打开 事故排风扇。(5)小量泄漏: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6)大量泄漏:泄露点引入围堰内。无法引入围堰的设置临时 的围堰或储槽内,并在表面增加覆盖物,减少挥发。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7)当盐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当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首先立即用干净布擦拭干净,再用清水冲 洗),再以0. 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 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 醋酸清洗皮肤。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护室急救。强酸或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 剪去。为防止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lOmin。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送厂卫生室途中,有条件的可给伤 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4. 4高温及中暑事故(1)车间主任接到险情后,立即组织安全员、班长、赶到现场, 要求所有人员劳动防护符合安全要求,统一听从指挥。(2)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 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 丹、解暑片或覆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3)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 高下肢),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作如下处理: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摩;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身体高热时,应迅速降温, 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和腹股沟 等处放冰袋,也可用50%酒精擦浴。(4)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 迅速送医院进行抢救。4.5中毒事故具体要求4. 5.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注意个人防护器具的选型,本单位统一使用的是MP7型号 (黄色)的防酸滤毒罐。(2)注意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特别是防毒面具要与自己的脸部紧密结合;(3)使用前应检查防护器具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 效的器具。4. 5.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1)使用的器具器材不得与泄漏物质的性质相抵触,发生新的 危险;(2)使用的消防灭火剂应与扑救物质的相适应,不得与泄漏物 质的性质相抵触,发生新的危险;(3)使用前应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 已失效的抢险救援器材4. 5.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1)处理泄漏物质应谨慎小心,不得盲目采取措施,防止泄漏 量的扩大;(2)人员救护、灭火、处理泄漏、人员疏散时一定把握风向, 人员一定要在上风向进行救援;人员疏散时一定要向上风向或侧风向 进行。4. 5.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对于中毒人员的救护,一定要明确伤者吸入体内的化学物质,按 照相应的措施进行施救;4. 5. 5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1)清点救灾人员;(2)对救灾中接触到有毒物质人员进行医疗观察;(3)清点应急物质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新和维护。4. 5. 6其他特别警示的事项(1)救援中要记录好参与抢险的人数,作业中要轮流作业;(2)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4. 6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4. 6.1以人为本原则应急救援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所有行动以确保受困人员 和应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第一。4. 6. 2预防为主的原则为科学的应对突发事故,本公司将利用监控、检测、信息处理系 统等技术装备,提高预防和处置事故的能力,预防事故的发生。4. 6. 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领导:XX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部,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 实行应急事故的分工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应急小组的作用。分级管理:现场应急指挥部服从XX公司应急指挥部的管理和总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管理,X X公司应急指挥部服从总公司应急指挥 中心的管理。4. 6. 4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4. 6.5资源共享在应急事故状态下,本公司的所有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统一 调度。4. 6. 6优先原则(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3)保护环境优先。附件附件11、XX公司应急部门、机构人员联系方式咨询电话:报警电话:2、 X X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络方式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络方式序号应急人员部门姓名手机1总指挥总经理2副总指挥副总经理3成员安全生产科长4成员设备科科长5成员办公室主任6成员调度长7成员安全主管8成员生产主管9成员机修组长10成员电气组长11成员仪表组长12成员转化车间主任14成员合成车间主任15成员水汽车间主任16成员造气工段长17成员空分工段长18成员综合供水工段长19成员化验室主任3、事故报告部门联系电话事故报告部门联系电话序 号事故类型大士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离石区政府部门联系电话部门联系电话1综合事故安全管理部2职业病事故安全管理部3火灾事故保卫部4危险化学品事故安全管理部5特种设备事故设备管理部6电力及触电事故电力公司7医疗室X义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组组长:X义义副组长:XXX成 员:XXX XXX XXX X X X X X XXXX XXX XXX X X X X X X审核:批准:4、周边村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序号村庄联系人联系方式备注1王文庄村2杨家掌村附件2 XX公司应急保障物资表1应急救援器材配置表类型序号物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存放地点使用条 件责任人联系方式工程 设备 及车 辆1装载机11柳工50C气化工段事故状态 下2叉车1合力叉车3吨厂区事故状态 下作业 场所 救援 物资3空气呼吸器24ARHZK6. 8/30 型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4防火服14套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5防毒面具50 个MF2 (P-A-1)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6滤毒罐(一氧化 碳)30 个MF1型 (P-C0-3) P-A-3 (3 级)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7滤毒罐(有机 物)30个P-B-3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8半面罩过滤式 防毒面罩117 个3#单罐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9半面罩过滤式 防毒面罩(有机 物)60 个3#单罐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0长管呼吸器20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1便携式co检测 仪17台GAXT-M-DL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2便携式。2检测 仪4台GAXT-X-DL-2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3防尘口罩65 个301型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4耐酸碱手套16双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5耐酸碱鞋14 双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6救护箱及药品13 套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7绝缘服18套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8绝缘鞋18双各相关工 段事故柜事故状 态下19一氧化碳滤毒 罐(白)38个MF1型 (P-C0-3)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0一氧化碳滤毒 罐(褐)26个P-A-3 (3 级)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1有机物滤毒罐 (灰)20个P-B-3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2过滤式防毒面 具7个全面罩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3自吸式防毒面 具8个全面罩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4送风式长管呼 吸器5台电动送风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5长管5根15米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6过滤式防毒面 具5个全面罩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7一氧化碳便携 式检测仪9个GAXT-M-DL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8氧气便携式检 测仪13个GAXT-X-DL-2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29防尘口罩40个301型应急库房事故状态下30防毒口罩40个3#单罐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1半面罩防毒面 具40个MF2(P-A-1)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2空气呼吸器3台RHZK6. 8/30 型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3空气呼吸器钢 瓶15瓶CRPTII-144-6. 8-30-T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4绝缘鞋18双20KV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5短管22根MF1导气管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6警示带(彩带)100 条10米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7倾斜防爆充气 箱1台AFCQ-4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8防爆充气箱1台CFS-4S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39空气填气泵1台MCI-16 / ET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40警戒带10卷0.05m*125m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41连体式防毒衣 服4套FFY03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42防噪音耳塞100 付0508 型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43防噪音耳罩10付3M 1110 型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44防爆对讲机10AKW128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45手电4把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46便携式气体探 测器1台SQJ-1A 型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47救护床1张应急库房事故状 态下表2事故柜药品清单序号品名数量备注1碘伏2瓶2绷带2卷3医用胶布2盒4云南白药喷雾剂1盒5氯霉素眼药水1瓶6京万红烫伤膏1盒7红花油1盒8创可贴1盒9氯化钠注射液1瓶10医用脱脂棉1包11医用手套3付12医用棉签1包13普通手术剪1把14止血带1条目录1事故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L1事故的类型1L 2危害程度分析11. 3职业危害场所分布4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51.1 应急组织体系组成51.2 应急指挥机构职责52. 3应急小组任务73职业危害事故处置程序82.1 事故信息报告程序83. 1. 1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84. 1.2事故报告内容93. 1.3内部信息报送方式93. 1.4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93. 1.5向相邻单位通告的方式、内容103. 1.6请求外援的方式和内容103.2应急响应程序103. 2. 1响应分级10响应程序113. 2. 3接警与记录113. 2. 4应急指挥机构的启动、应急指挥、应急救援等响应程序123.3资源调配123. 3. 1人员调配12物资器材调配123.4应急救援133. 4. 1 疏散13警戒13343抢险133.5扩大应急133. 6应急响应程序图144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54.1职业危害综合治理和预防措施154. 2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64. 2.1煤气设备管线泄漏引起中毒164. 2.2甲醇中毒174. 2.2氨中毒184.3盐酸、液碱等泄漏引起中毒1944高温及中暑事故204.5中毒事故具体要求204. 5.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204. 5.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214. 5.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21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21212222224. 5. 5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4.6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4. 5. 6其他特别警示的事项4. 6.1以人为本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2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24. 6. 4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22资源共享2246.6优先原则22附件23附件1231、XX公司应急部门、机构人员联系方式232、 X X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络方式233、事故报告部门联系电话244、周边村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25附件2 XX公司应急保障物资25表1应急救援器材配置表25表2事故柜药品清单271事故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的类型本厂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危害物质有:焦 炉煤气、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乩、CO、甲烷)、甲醇、噪声和粉尘、 振动、高温、盐酸、液碱等物质,引发的中毒、尘肺病、高温中暑、 化学灼伤等职业危害事故。L2危害程度分析根据我厂的生产特点和工艺、设备布置情况,如果出现设备设施 故障、生产操作不当、检修不按规定进行,人员不按规定佩戴防护用 品等异常情况时,容易发生人员的身心伤害、甚至伤亡,具体危害程 度如下:表1-1中毒事故预分析表序 号车间/ 单元危险源危险 类型形成事 故原因 事件触发事件事故 后果1造气纯氧造 气发生 炉中毒煤气泄 漏1.如果造气发生炉法兰、阀门、焊 缝等连接部位及仪表安装部位或仪 表本体发生煤气泄漏,极有可能会 发生人员中毒事故。人员 伤亡2,阀门,管道密封不严。加碳下灰 时或清理时漏气。2造气 (电 除尘)进出口 水封、排 液水封中毒煤气泄 漏1、进出口水封泄漏、排液水封破坏。人员 伤亡2、人员无防护措施。3(转 化)精 脱硫煤气系 统中毒泄漏、1、阀门、管道密封不严或腐蚀泄漏, 通风不良。人员 伤亡2、煤气排放管设置不合理,导致操 作人员中毒。4转化煤气与 氧气的 设备管 线泄漏中毒有毒气 体泄漏处理故障时,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穿 戴劳保用品。人员 伤亡5压缩设备、管 道、阀门 等中毒煤气、合 成气、循 环气泄 漏1、设备、管道、阀门等连接处密封 不良或腐蚀。人员 伤亡2、密封件损坏,紧固件松动,紧急 停车,处理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