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
-
资源ID:69470953
资源大小:22.8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
徐汇中学2021学年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12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1)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2)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4)欲为圣明除弊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行路难中用“ , ”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甲】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禽鸟知 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 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 .甲乙两文作者同处北宋时代。甲文作者是,乙文选自课文。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运用了典故。B.甲乙两文中都有“酣”字,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D.甲文写“出猎”,乙文写“出游”,都重在表现游玩之乐。5.甲文抒写词人 的豪情壮志,乙文表现作者、的旷达情怀。(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范滂传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日: “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日:“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日:“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选自后汉书,有改动)【注释】范滂,东汉名士。督邮,汉代官名。闭传舍,(把自己)关在驿馆。塞,遏制,平息。感戚,伤悲。6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滂闻之()(2)引与俱亡()7 .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希望县令能断绝这份深重的恩情C.希望母亲您割舍难以割舍的亲情8 .范滂“即自诣狱”的举动是源自其“生选择。9 .以下能够体现世人对范滂敬重的一项是() A.诏下急捕滂等C其母就与之诀二、现代文(34分)戚,伤悲。10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滂闻之()(2)引与俱亡()11 .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希望县令能断绝这份深重的恩情C.希望母亲您割舍难以割舍的亲情12 .范滂“即自诣狱”的举动是源自其“生选择。13 .以下能够体现世人对范滂敬重的一项是() A.诏下急捕滂等C其母就与之诀二、现代文(34分)B.只要县令能断绝对我的知遇之恩D.只要母亲您割舍对我的养育之恩”的原则,这一举动也体现了孟子所说的 的人B.(吴导)伏床而泣D.行路闻之,莫不流涕(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阅历与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 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 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 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 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 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 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 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 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 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 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 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 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 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 迫于升学就业的现实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 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 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 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变得寸步难行; 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常常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密结合,既博览 群书,又勇于实践,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 更好地学习和工作。10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1 .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 (2) .第段围绕“如何丰富阅历",从、两个方面论证了: 12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哪一段中最合适?请阐明理由。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上面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古董商马爷余显斌马爷也就五十来岁年纪,身板笔直,一点儿也不老,可人人都喊他马爷,喊着喊着,马爷的名声, 也就传了一条街,继而传遍整个鹭岛。马爷开着一处古董铺子,在桥的另一边,一片绿色掩映着,木门搓了核桃油,上了生漆,红润润的, 一片古朴雅致。马爷的生意很红火,人来人往的。红火的原因,大概是马爷为人宽厚。一次,有人拿了一 个酒壶放在柜上,说要一万块钱,等着急用。马爷走过来,拿起壶看看,袖中伸出三根手指一笑道:“给 三万。”他解释,这壶是明朝的,值这个价。说着,马爷慢慢用绵纸擦着壶底,擦着擦着就擦出了一点隐 隐的字迹,蘸了墨一拓,是“嘉靖”两字。他告诉对方,这是老古董,反悔还来得及,实在要卖,三万块。 对方见了,连连鞠躬感谢,拿了三万块钱走了。儿子埋怨说:“爸2你咋告诉他实情啊? ”马爷回头看看儿子说:“咋的,想昧良心啊?”马爷的生意红火,还有一个原因,他是业内高手,啥古董到了他的手里,看看,摸摸,嗅嗅,或者 敲敲,是真是假,什么朝代,一清二楚,很少有错。就说那次吧,鹭岛古董权威张老板来访,两人坐下,一人一杯绿茶,一边随意地啜着,一边谈天说 地,很是投机。然后,张老板慢条斯理地拿出一把折扇,喇地一声打开,檀香扇骨,白绢扇面,上面填词 一首道:“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旁边有兰草数茎, 修长如带,随风摇忧。几朵兰花,绽放如蝶,清淡雅致。张老板微笑着解释,近日行走老街,淘得一明清 闺阁折扇,打开一看,竟然为河东君柳如是手书,不胜欣喜,特意携来,与兄共同品赏。马爷双手接过,拿在手里细细一看道:“张兄大概早已看出此为魔品了吧? ”张老板眉毛一挑,低声问道:“怎讲? ”马爷吱儿喝一口茶,侃侃而谈,明清闺阁折扇最是典雅精致,为扇中极品,其中薛素素、黄媛介、 叶小鸾、李陀那的,扇面书法或娟秀,或工巧,或清新,千金难求。可是,柳如是的则反之,河东君虽为 红粉佳人,却有壮士之气,健儿之志,故其字虽娟秀,却内含筋骨;表面虽柔美,内里却不失端庄方正, 有王昭君出塞之势,公孙大娘舞剑之韵。而此扇书法秀媚,低徊掩映,绝非河东君的。“就这点? ”“河东君擅画楼台高柳,绿水长天,兰花小品,非其所长。”张老板听了,放下茶杯,站起来对马爷拱手一礼,呵呵一笑,挥手而去。此后见人就说,这个马爷, 是个业内高手,让人佩服。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另一件事。那天早晨,雾气浓浓地蔓延着,遮着房子、街道和树木,也遮着来去人影。马爷早早起来,提着个 袋子,和儿子一起走出去。这时,一辆三轮车驶来,从他身边擦过,人没挨着,他手里的袋子却被撞着了。 咔嚓一声响,打开来一看,里面的那个罐子碎了。开三轮车的忙跳下来,用手掌搓着衣服,连连说对不起, 多少钱,我赔。马爷的儿子在旁边气呼呼地道:“你赔?你以为这是”马爷回头看了一眼儿子,拦住 他的话头,笑着道:“值不了几个钱,也就是一个腌菜坛子。”开三轮车的听了,吁了一口气,擦了一把汗,问多钱啊。马爷想想道:“给一百块吧。”那人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包,仔细打开,找出一把票子凑够一百块,放在马爷手里,连连拱手,转身 上车走了。马爸"餐置过左走匹工丕遹道几万块钱的一个康熙朝的罐啊。”“几万块钱在我们不算啥,在他就是一年的收入,如果要赔,这一年他家咋生活? ”马爷问儿子。 "可你为啥又要一百块钱啊? ”儿子不解。“免得他心存愧歉啊。”(有删改)14 .看拼音写汉字随风摇资()15 . “拱手”除了是一种礼仪动作,在特定情境中也可传递出人物的心情。小说第段中张老板的“拱手一礼”表达了他;第段中三轮车夫"连连拱手"是为了表达 O16 .小说第段开头的画线句运用了 描写,其作用是 o17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马爷受人尊敬的三件事特点(1) , (2) 为人厚道面对有意考验品鉴眼光的张老板,(3) o(4) 面对撞碎康熙朝罐子的二轮车夫,马爷谎称它是腌菜坛子只要赔一 百块。(5) 三、综合运用(2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乱针绣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始人为江苏常州人杨守玉。乱针绣源于苏绣而自成一格,其特点 在于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互相交叉,并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令色彩更为丰富。乱针绣作品一般 要刺三层。第一层铺色,第二层做细,第三层进行精细艺术加工,在这一阶段,作者要根据题材的需要, 把一根常规丝线劈成若干分支的细丝进行刺作,尤其在表现某种物体如人体肌肤,为求细腻效果,最细时 劈丝达四十八分之一。【材料二】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常州乱针绣,作为“常州三宝”之一,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常州的骄傲。某文化组织将在这天举办题为“寻,常,文化常州乱针绣”的公益活动,让普通市民有机会走近历史,领略文化的魅力。18 .材料一从源起、三方面介绍了常州乱针绣。19 .主办方要发布这一公益活动的公告,以下不需要列入公告的两项是()() A.时间和地点B.主题内容C.交通方式 D.嘉宾履历 E.报名途径20.分析本次公益活动的标题“寻'常'文化"的两层含义。21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热度不断提升,很多机构与商家开始了对非物质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如: 工艺品的销售、文创用品的研发、中西文化的融合、主流文化的影响、传承人的培养、旅游景点的设置等。 但是,也有人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还是原来的非物质文化吗? ”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谈谈你的看 法。(60字左右)四、写作(60分)22 .题目:这一切,真棒要求: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