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docx
进贤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 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共 青团改革的重要要求及省委、市委有关工作部署,推动我县共青 团改革向纵深发展,抓好团中央关于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 改革的指导意见(中青发202217号)、团省委江西省推 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赣青发202220号)、 团市委关于建立完善南昌市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机制 的通知(洪青发202215号)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积极 稳妥推进我县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 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 真贯彻落实县委“实施四大战略、聚焦五大路径、实现六大目标” 的发展思路,聚焦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 标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以干部来源多元化、组织方式多样化、 引领动员网络化、工作内容项目化、生存资源社会化、运行机制 扁平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共青团在县域强化政治功能、形成 社会功能,增强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 献度,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贤的 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严格落实进贤县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开 展一次联席会议,推动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各自职责,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使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牵头单位:团县委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 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23)强化县域团教协作机制。团县委书记进入同级党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教育督导机构,兼任县教体党工委班子成员,县教 育团工委书记兼任团县委副书记。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 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教育评 价和教育督导,每年开展实地督导不少于1次。发挥县教育团工 委作用,加强对全县各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直接指导。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团县委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三、实施步骤(一)筹备动员阶段(2022年10月一11月)。拟定进贤 县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征 求相关单位意见和建议,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召开动员部署会 议,全面启动改革工作。(二)组织实施阶段(2022年11月一2023年5月)。强化 责任意识,按照改革任务清单抓好落实,形成合力推进改革的良 好态势,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根据改革推进情况及时进 行调度和调整,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三)深化改革推进阶段(2023年5月起长期坚持)。对改革各项成果和制度性成效进行深化和拓展,确保长效运行。U!、工作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 作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夯实基层团组织基础、 破解团的基层薄弱现状的关键所在。各责任单位、各级团组织要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务必按照改革工作任务,有序推 进改革工作,确保改革成效。二是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各责任单位要一把手负责、分管 领导主抓,切实把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 务和重大政治责任,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细。各级团组织要 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结合工作实际推进改革,形成以上率下、 全县抓改革的良好工作局面。三是强化督查,落实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责任单位 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改革事项落地见效,对 不按要求落实相关工作和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 照相关程序向县纪委提出问责建议。附件:1.进贤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进贤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任务分解清单附件1进贤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为保障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 局面,特成立进贤县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如下:组 长:徐强县委书记副组长:邓之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舒丹县政府副县长成 员:李斌雄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饶伟明县纪委常委、县委巡察办主任涂康久县委编办主任洪江涛县教体局局长钟声浪县财政局局长黄道文县民政局党组书记曾保斌县人社局局长夏小勇团县委书记樊国春民和镇党委书记杨武白坪乡党委负责人杨耀辉长山晏乡党委书记陶仲新李渡镇党委书记聂宝霖泉岭乡党委书记陈益群架桥镇党委书记罗国亮温圳镇党委书记雷春玲张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红平罗溪镇党委书记张显明三里乡党委书记徐轲廷二塘乡党委书记胡昕飞梅庄镇党委书记 李勇钟陵乡党委书记 洪略池溪乡党委书记谢园妹下埠集乡党委书记邹国兵衙前乡党委书记罗奎玲城市社区管委会负责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成员实行席位制,如有人事变动, 由职务继任者递补,不再另行发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 室设在团县委,由团县委书记任办公室主任。附件2进贤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任务分解清单改革项目具体任务改革举措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改革团的工 作力量选用机制1.拓宽团的工作 骨干来源渠道1)根据团县委“三定”方案,按照编制职数足额配齐配强专职团干部, 出现空编时原则上6个月内配齐,确保配备率、在岗率达90%以上,并保持 基本稳定。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 团县委2023年9月,长期坚持2)按照团县委机关挂、兼职干部占机关干部总数不少于60%的要求, 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领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优秀青年担任团县 委挂兼职团干部。领导班子中挂、兼职成员不少于50%。其中,至少配备1 名挂职副书记,常态在岗工作;至少配备2名兼职副书记,承担项目任务。 挂职、兼职副书记不对应行政级别,任期一般不少于2年时间。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 团县委2023年5月,长期坚持3)加强团县委直属基层团组织班子的选配,基层团组织书记空缺的须 在6个月内配齐,无非党员、团员担任团干部等情况。乡镇层面,明确由同 级党政班子成员中相对年轻的兼任团委书记,同时由1名优秀年轻在编干部 担任团委专职副书记。村(社区)层面,团组织书记必须由村(社区)“两 委”委员中相对年轻的担任。学校层面,力争实现全县各中学(中职)学校 团组织书记岗位专设、专职专用。团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党(工)委 县委组织部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4)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选聘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选 派团建指导员、吸纳“赣鄱乡村好青年”和大学生兼职、聘任青年社团骨干 等方式,推动基层团组织实现社会化选聘、项目化用人。团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团(工)委 县财政局 县民政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5)探索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对县青少年宫实施托管运营,充实青少年 专业化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县青少宫服务青少年平台阵地作用。团县委团县委2023年12月,长期坚持改革项目具体任务改革举措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2.建立工作目标 责任制6)落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联合县委组织部门出台进 贤县团干部履职考核评价办法,将团干部考核结果区分等次向同级党组织及 组织人事部门反馈,考核结果与选拔使用、评优评先等事项挂钩。团县委县委组织部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党(工)委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7)对于不对应行政级别的挂兼职团干部、聘用工作力量等,联合县委 组织部门对其设定工作期限和岗位目标,完善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工作期满 考核后,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意愿进一步使用,履职不力的及时退出。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 团县委2023年12月,长期坚持8)加强对团县委直属团组织干部的教育管理使用,建立向党组织推荐 优秀骨干的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团干部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使用。对于表现优 秀的体制外团干部,探索畅通其成长渠道,依规依程序从中招录(聘)公务 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入团的机关或其他团的岗位。团县委县委组织部 县委编办 县人社局2023年12月,长期坚持(二)改革组织设 置和动员机制3.健全团的组织 体系9)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团县委委员、常委数量和结构,注重吸纳团员人 数多、社会影响力大、稳定性较强和新兴领域基层团组织负责人进入团的委 员会。团县委各基层团组织2023年5月,长期坚持10)持续深化进贤县团代表联络站建设,落实团的委员会成员联系团代 表、团代表联系团员青年的“两联”工作机制,激发代表委员履职活力,推 动“两联”工作机制落实。团县委各基层团组织2023年5月,长期坚持11)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乡镇、村(社区)等 传统领域团的组织覆盖。团县委县教体局、县创控集 团、各乡镇(城市社 区管委会)党(工) 委、县直各单位党委 (党组)2023年5月,长期坚持12)加强对“两新”组织和各类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力争改 革后全县“两新”团组织数量实现增幅20%以上,县内规模以上企业建团率 达到100%o团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党(工)委、 县经开区、县科工信 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13)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和青年就业分布情况,在团员青年较集中的区域 或行业建立派出团工委,配置工作力量并规范运转。团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党(工)委2023年5月,长期坚持改革项目具体任务改革举措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县经开区 县科工信局4.丰富拓展基层 组织形态14)建设团县委直属的实体化枢纽型青年之家,全县各乡镇、城市社区 管委会实现“青年之家”实体化阵地建设全覆盖,重点在志愿服务、就'业创 业、婚恋交友、教育实践等方面提升服务功能。推动团属社会组织、“童心 港湾”入驻青年之家。团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团(工)委2023年5月,长期坚持15)建立或有效联系指导的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艺体育等类型青年 社会组织不少于3个,并推动进贤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民政部门注册。各基 层团组织依托地缘、业缘、趣缘、益缘、学缘等机理,建设活动型青年社团, 提高组织覆盖灵活性、有效性。注重培育覆盖新兴领域青年、党外青年知识 分子等群体的团属社团,夯实县级青联组织社团基础。团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团(工)委、 县民政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16)分层次分领域建立网上青年社群,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 青年组织动员体系,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 设和疫情防控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2022年底,全县建立各类网上青 年社群300家以上;至2023年底,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广泛覆盖社会领域 团员青年。团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县直各单位 团组织2023年12月,长期坚持5.改革团的资源 筹措机制17)完善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将团县委组织主导实施的 工作项目或服务青少年的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财政预算,巩固、 扩大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经费来源保障。团县委县财政局、县民政局2023年12月,长期坚持18)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和青少年需求,加强与进贤县季艺力志愿 者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推动基层团组织在乡村 振兴、志愿服务、济困助学、就业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等领域,打造 2个以上常态开展、长期坚持、具有稳定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品牌,切实帮助青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团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 委会)团(工)委2023年12月,长期坚持(三)改革团员发 展和教育管理机 制6.严格入团标准 和程序19)坚持政治标准,提高团员发展质量。制定进贤县积分入团工作实施 方案,对入团积极分子的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志愿服务等实行积分管 理。团县委团县委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改革项目具体任务改革举措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20)优化规模结构,分领域科学制定团员发展计划,高质量完成年度团 员发展指标任务,重视中职(技工)、民办和农村学校发展团员工作,加大 社会领域团员发展力度。团县委团县委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21)严格团员发展程序和工作纪律,从严从实做好违规发展团员核查处置。团县委团县委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7.改进团员教育 管理机制22)聚焦为党育人,加强政治训练和政治锻造,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 课”、主题团日等基本制度,每年底开展好组织生活会和团员评议工作。团县委县教体局、各乡镇 (城市社区管委会) 团(工)委、县直各 单位团组织2023年5月,长期坚持23)完善学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机制,充分运用“志愿汇”平台,大力推 进学生团员志愿者注册工作,深化学生团员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学生团 员服务社会的方式载体。团县委团县委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24)深化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青” 字号品牌项目的育人功能,动员各行各业团员为进贤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 贡献智慧力量。团县委县教体局、各乡镇 (城市社区管委会) 团(工)委、县直各 单位团组织2023年5月,长期坚持8.推动党、团、 队育人链条衔接 贯通25)加强全团带队,规范落实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制度、新时代共 青团员激励机制指导大纲,建立以入团激励、评议激励、荣誉激励、机会 激励、发展激励为主要方式的激励机制,在青少年成长不同阶段开展分层分 类激励。广泛开展红领巾争章创建,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扎实开展推优入 团,14至15周岁新入团团员必须100%经过少先队组织推优。扎实开展团 员先进性评价,年度支部覆盖率和团员参与率必须达到100%, “两红两优” 个人评选必须从评议为优秀人员中产生。团县委团县委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26)把推优入党作为基层团组织履行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两 个一般、两个主要”要求,联合县委组织部出台进一步规范推优入党有关制 度文件,将共青团员荣誉激励和先进性评价结果作为“推优”的重要依据, 使经过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的优秀团员比例达90%以上。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 团县委2023年5月,长期坚持改革项目具体任务改革举措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四)推动地方和 基层完善党的领导机制9.推动增强基层 党建带团建实效27)坚持党建带团建,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党(工)委、 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门听取和研究共青团工作, 强化督导指导。团县委县委办、各乡镇(城 市社区管委会)党 (工)委、县直各单 位党委(党组)2023年5月,长期坚持28)强化责任落实,将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并 明确所占分值;强化政治监督,将各党委(党组)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 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及县委巡察监督内容。团县委县委组织部 县委巡察办2023年5月,长期坚持29)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根据全县常住人口 6至35 岁青少年人数每人每年不少于1元的标准,预算保障团县委本级青少年工作 和活动经费。团县委县委组织部 县财政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32)严格落实进贤县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开展 一次联席会议,推动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各自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使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团县委县青年工作联席会 各成员单位2023年5月,长期坚持33)团县委书记进入同级党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教育督导机构,兼任县教 体党工委班子成员,县教育团工委书记兼任团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团县委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34)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将党 建带团建、队建纳入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每年开展实地督导不少于1次。县教体局县教体局 团县委2023年5月,长期坚持35)发挥县教育团工委作用,加强对全县各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直 接指导。团县委团县委 县教体局2023年5月,长期坚持19主要内容(一)改革团的工作力量选用机制1.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1)加强团县委机关专职干部配备。根据团县委“三定”方 案,按照编制职数足额配齐配强专职团干部,出现空编时原则上6 个月内配齐,确保配备率、在岗率达90%以上,并保持基本稳定。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团县委完成时限:2023年9月,长期坚持(2)加强团县委机关挂兼职干部选配。按照团县委机关挂、 兼职干部占机关干部总数不少于60%的要求,从党政机关、企事业 单位和社会领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优秀青年担任团县委挂兼职 团干部。领导班子中挂、兼职成员不少于50%。其中,至少配备1 名挂职副书记,常态在岗工作;至少配备2名兼职副书记,承担 项目任务。挂职、兼职副书记不对应行政级别,任期一般不少于2 年时间。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3)配齐配强基层团组织专职工作力量。加强团县委直属基 层团组织班子的选配,基层团组织书记空缺的须在6个月内配齐, 无非党员、团员担任团干部等情况。乡镇层面,明确由同级党政 班子成员中相对年轻的兼任团委书记,同时由1名优秀年轻在编 干部担任团委专职副书记。村(社区)层面,团组织书记必须由 村(社区)“两委”委员中相对年轻的担任。学校层面,力争实 现全县各中学(中职)学校团组织书记岗位专设、专职专用。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党(工)委、县委组 织部、县教体局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4)吸纳培养团的工作骨干。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选聘 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选派团建指导员、吸纳“赣鄱 乡村好青年”和大学生兼职、聘任青年社团骨干等方式,推动基 层团组织工作骨干实现社会化选聘、项目化用人。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团(工)委、县财政 局、县民政局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5)充实团县委专业化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县青少宫服务青 少年平台阵地作用,探索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对县青少年宫实施 托管运营,充实青少年专业化工作力量。责任单位:团县委完成时限:2023年12月,长期坚持2、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6)完善团干部履职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 职评议考核制度,联合县委组织部门出台进贤县团干部履职考核 评价办法,将团干部考核结果区分等次向同级党组织及组织人事 部门反馈,考核结果与选拔使用、评优评先等事项挂钩。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党(工)委、县教体局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7)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不对应行政级别的挂兼职团干 部、聘用工作力量等,联合县委组织部门对其设定工作期限和岗位目标,完善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工作期满考核后,根据工作需 要和个人意愿进一步使用,履职不力的及时退出。责任单位:团县委、县委组织部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长期坚持(8)畅通团干部成长渠道。加强对团县委直属团组织干部的教育管理使用,建立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骨干的机制,对表现优秀 的团干部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使用。对于表现优秀的体制外团干部, 探索畅通其成长渠道,依规依程序从中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长期坚持(二)改革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3、健全县域团的组织体系(9)深化“一专一站两联”建设。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团县委 委员、常委数量和结构,注重吸纳团员人数多、社会影响力大、 稳定性较强和新兴领域基层团组织负责人进入团的委员会。持续 深化团代表联络站建设,落实团的委员会成员联系团代表、团代 表联系团员青年的“两联”工作机制,激发代表委员履职活力, 推动“两联”工作机制落实。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基层团组织-4 -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10)巩固传统领域团组织基本盘。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乡镇、村(社区)等传统领域团的组织覆 盖。在乡镇、农村领域,结合“赣鄱乡村好青年”选培工作,普 遍建设“赣鄱乡村好青年”联盟;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领 域,开展团组织盲区“清零”行动,做到符合条件的应建尽建; 在学校领域,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形式,逐步消除初中毕业班、 高中、中职班级团支部建设空白。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党(工)委、县教体 局、县创控集团、县直各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11)着力扩大“两新”团组织覆盖。加强对“两新”组织 和各类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力争改革后全县“两新” 团组织数量实现增幅20%以上,县内规模以上企业建团率达到 100%o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和青年就业分布情况,在团员青年较集 中的区域或行业建立派出团工委,配置工作力量并规范运转。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党(工)委、县经开区、县科工信局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4、丰富拓展基层组织形态(12)加强青年之家建设。建设团县委直属的实体化枢纽型 青年之家,全县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实现“青年之家”实体 化阵地建设全覆盖,重点在志愿服务、就业创业、婚恋交友、教 育实践等方面提升服务功能。推动团属社会组织、“童心港湾” 入驻青年之家。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团(工)委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13)推进“团办青年社团”组建。建立或有效联系指导的 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艺体育等类型青年社会组织不少于3个, 并推动进贤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民政部门注册;各基层团组织依 托地缘、业缘、趣缘、益缘、学缘等机理,建设活动型青年社团, 提高组织覆盖灵活性、有效性。注重培育覆盖新兴领域青年、党 外青年知识分子等群体的团属社团,夯实县级青联组织社团基础。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团(工)委、县民政 完成时限:2023年10月,长期坚持(14)广泛建设网上青年社群。分层次分领域建立网上青年 社群,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青年组织动员体系,充分 发挥团员青年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和疫情防控 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2022年底,全县建立各类网上青年社 群300家以上;至2023年底,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广泛覆盖社会 领域团员青年。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团(工)委完成时限:2023年12月,长期坚持5、改革团的资源筹措机制(15)强化党政支持保障。完善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 务机制,将团县委组织主导实施的工作项目或服务青少年的项目, 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财政预算,巩固、扩大共青团工作和活 动经费来源保障。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长期坚持(16)推进资源配置方式社会化。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任务 和青少年需求,加强与进贤县季艺力志愿者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 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推动基层团组织在志愿服务、济困 助学、就业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等领域,打造2个以上常 态开展、长期坚持、具有稳定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品牌,切实帮助青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团(工)委完成时限:2023年12月,长期坚持(三)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6、严格入团标准和程序。(17)严格入团标准和程序。坚持政治标准,提高团员发展 质量。制定进贤县积分入团工作实施方案,对入团积极分子的学 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志愿服务等实行积分管理。优化规模结 构,分领域科学制定团员发展计划,高质量完成年度团员发展指 标任务。重视中职(技工)、民办和农村学校发展团员工作,加 大社会领域团员发展力度。严格团员发展程序和工作纪律,从严 从实做好违规发展团员核查处置。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团县委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7、加强团员教育管理。(18)加强团员教育管理。加强政治训练和政治锻造,严格 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基本制度,每年底开展好组 织生活会和团员评议工作。完善学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机制,充分 运用“志愿汇”平台,大力推进学生团员志愿者注册工作,深化 学生团员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学生团员服务社会的方式载体。 深化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青” 字号品牌项目的育人功能,动员各行各业团员为进贤高质量发展 和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力量。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团(工) 委、县直各单位团组织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8、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19)改进团的激励和团员先进性评价机制。加强全团带队, 规范落实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制度、新时代共青团员激励机 制指导大纲,建立以入团激励、评议激励、荣誉激励、机会激 励、发展激励为主要方式的激励机制,在青少年成长不同阶段开 展分层分类激励。广泛开展红领巾争章创建,增强少先队员光荣 感。扎实开展推优入团,14至15周岁新入团团员必须100%经过 少先队组织推优。扎实开展团员先进性评价,年度支部覆盖率和 团员参与率必须达到100%, “两红两优”个人评选必须从评议为 优秀人员中产生。责任单位:团县委、县教体局 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20)健全落实推优入党工作机制。把推优入党作为基层团 组织履行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两个一般、两个主要” 要求,联合县委组织部出台进一步规范推优入党有关制度文件, 将共青团员荣誉激励和先进性评价结果作为“推优”的重要依据, 使经过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的优秀团员比例达90%以上。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团县委 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入推动完善地方党的领导机制和支持保障9、推动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时效(21)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带团建,县委、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党(工)委、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门听取和研究共青团工作,强化督导指 导。强化责任落实,将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 考核并明确所占分值;强化政治监督,将各党委(党组)党建带 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及县委巡察 监督内容。牵头单位:团县委责任单位: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各乡镇(城 市社区管委会)党(工)委、县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完成时限:2023年5月,长期坚持(22)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保障。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 费整体计划,根据全县常住人口 6至35岁青少年人数每人每年不 少于1元的标准,预算保障团县委本级青少年工作和活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