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docx
| 1、识字2教学设计一等奖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上学歌乐曲,师生同唱)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也是和小朋友上学有关 的。板书:识字22、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很多字,回忆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过渡:这节课, 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生字。【课伊始播放乐曲,让孩子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二、读准字词,感知韵文1、学生各自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反馈指导。指名逐个儿读词语,重点指导带翘舌音的上、钟、穿、床。注意鸟的 声母是n,不要读成I ;早的声母是z ,不是zh03、同桌互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4、齐读,读出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读准字音是识字教学的必要环节,为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三、诵读词串,认识事物1、图文联系,认识事物。(1)自己查找:这12个词语你能在图中找到吗?2、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很多字,回忆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生字。【课伊始播放乐曲,让孩子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二、读准字词,感知韵文1、学生各自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反馈指导。指名逐个儿读词语,重点指导带翘舌音的"上"、"钟"、"穿"、"床"。注意"鸟" 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I ;"早"的声母是z ,不是zho3、同桌互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4、齐读,读出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读准字音是识字教学的必要环节,为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三、诵读词串,认识事物1、图文联系,认识事物。(1)自己查找:这12个词语你能在图中找到吗?(2)老师发词卡,拿到词卡的小朋友读一读,贴在画面上。(3)集体校对,由贴对的小朋友进行领读。【学生在游戏中对识字产生兴趣,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又提高了识字的效果。】2、逐行学习,指导朗读。(1)指导学习第一行师演示太阳、闹钟和小鸟的组合画面,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相机出示词语:太阳闹钟小鸟师范读第一行词,边读词边想画面。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过渡: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正在鸣响,小鸟欢快地叫着,小朋友新的一天开始了。 老师想知道你这时候在干什么呢?(2)指导学习第二行出示词语:穿衣下床起早说说为什么将三个词贴在同一画面上?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第一行与第二行连起来读一读。(4)出示第一、二行组合画面,连起来说说画面的意思,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词。【在识字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 就能"生巧"。】(5 )指导学习第三行你起床后会做哪些事呢?(同桌说说) 指名说,相机出示:早餐洗脸刷牙请小朋友为这三个词排列顺序,并连起来说一、两句话。师小结:我们说话和做事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否则会让人听了不明白。【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齐读这三个词。(6)分小组学习第四行请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三个词,可以看图学词,可以连起来说一、两句话, 也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反馈交流,给学得好的小组奖励"阳光娃娃"。小结:小朋友每天的生活多有规律呀,这样你一定会学习好,身体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被激活。】四、熟读韵语,指导积累1、自由尝试将词语连起来读,指出鸟、早、操的韵母是a。,所以,连起来读琅琅上口, 听起来很好听。2、师配乐范读,指导边读边在脑子里放电影。3、自由模仿读,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4、指名诵读,进行表演。【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五、扩展词语,延伸积累1、说说小朋友还会接着干什么?(小组讨论)2、反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课后读读。【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 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 学习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六、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游戏:找出生字新朋友,读一读。2、小组合作,说说怎么记住生字。3、反馈交流,表扬爱动脑筋的小朋友。4、复习看笔顺表的方法,自己尝试书空笔顺。5、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看准每一笔的位置。6、学生书写,进行评比、展览。【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同时发挥教材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七、课堂总结与评价1、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 2、到课外找一找哪儿也有这些生字。【熟练掌握知识是学用结合的必要条件而学用结合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知识。】(2)老师发词卡,拿到词卡的小朋友读一读,贴在画面上。(3)集体校对,由贴对 的小朋友进行领读。【学生在游戏中对识字产生兴趣,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又提高了识字的效果。】2、逐行学习,指导朗读。(1)指导学习第一行师演示太阳、闹钟和小鸟的组合画面,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相机出示词语:太阳闹钟小鸟师范读第一行词,边读词边想画面。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过渡: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正在鸣响,小鸟欢快地叫着,小朋友新的一天开始了。 老师想知道你这时候在干什么呢?(2)指导学习第二行出示词语:穿衣下床起早说说为什么将三个词贴在同一画面上?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第一行与第二行连起来读一读。(4)出示第一、二行组合画面,连起来说说画面的意思,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词。【在识字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 就能生巧。】(5)指导学习第三行你起床后会做哪些事呢?(同桌说说)指名说,相机出示:早餐洗脸刷牙请小朋友为这三个词排列顺序,并连起来说一、两句话。师小结:我们说话和做事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否则会让人听了不明白。【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齐读这三个词。(6)分小组学习第四行请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三个词,可以看图学词,可以连起来说一、两句话, 也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反馈交流,给学得好的小组奖励阳光娃娃。小结:小朋友每天的生活多有规律呀,这样你一定会学习好,身体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被激活。】四、熟读韵语,指导积累1、自由尝试将词语连起来读,指出鸟、早、操的韵母是a。,所以,连起来读琅琅上口,听起来很好听。2、师配乐范读,指导边读边在脑子里放电影。3、自由模仿读,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4、指名诵读,进行表演。【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 积累的效果。】五、扩展词语,延伸积累1、说说小朋友还会接着干什么?(小组讨论)2、反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课后读读。【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 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 学习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六、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游戏:找出生字新朋友,读一读。2、小组合作,说说怎么记住生字。3、反馈交流,表扬爱动脑筋的小朋友。4、复习看笔顺表的方法,自己尝试书空笔顺。5、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看准每一笔的位置。6、学生书写,进行评比、展览。【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同时发挥教材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七、课堂总结与评价1、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2、到课外找一找哪儿也有这些生字。【熟练掌握知识是学用结合的必要条件,而学用结合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知 识。】2、识字2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 .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2 .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情境,了解词语意思,欣赏如画的壮乡山水,感受如诗的壮族 风情。3 .诵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词语。教学重点4 识8个生字,并能按笔画在田字格中写端正、写匀称。课前准备根据课文内容及相关的录像、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录像导入,初步感知1 .导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那里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想跟老师到壮族之乡去看看吗?2 .多媒体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如画的风景。3 .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识字2),会是什么内容呢?二、初读课文,识字识词5 .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要求看音节,读准字音,读顺词语。6 .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7 .再读课文,对照画面,想想课文描写了什么?8 .读后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 .指导学习第一行。(1)多媒体显示一组秀峰倒影图,学生看图后说说画面中的景物。(2 )媒体画面对应处相机出现词语:碧水、秀峰、倒影。(3 )学生有感情朗读。2 .指导学习第二行。(1)多媒体播放一段对歌,听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显示壮乡青年男女榕树下对歌的画 面。对歌,是壮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也有这样的风俗吗?(2 )学生说这两个青年在什么地方对歌。教师边叙述边出示相应词语:对歌、榕树、 壮乡。(3 )画面特写,认识榕树。有感情朗读第二行。3.指导学习第三、四行。"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态各异,形象万千,想不想细细欣赏一下 它的奇特?多媒体显示一幅山水画卷,接着显示一组画面,学生说说它们的样子。(2 )教师相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象鼻、骆驼、笔架。指名齐读词语。(3)再来欣赏漓江的水,多媒体显示江上景象,指导学生看图认识画面景物。(4 )教师相机出示词语:竹筏、鸿鹏。读好这两个词。(5)看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你有什么感受?相机出示词语:画廊。读好这个词。(6)连贯朗读第三、四行。四、反复诵读,巩固识字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联想画面景象。2 .指名朗读课文,读出情趣。3 .多媒体显示词语(不带拼音),学生认读后显示画面景象,看看读得对不对。4 .逐步出示每行词串,学生诵读后串词成句,练习说话。5酒己乐朗读课文。五、指导写字,写好生字1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 .读课后生字表,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媒体相机出示,学生说说结构比例。3 .媒体出示"碧"和"架",学生观察后说注意点,两字下部的横画用红色显示。4 .重点指导"鼻"和"廊";"鼻":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鼻"也作偏旁,读作鼻 字旁。"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提醒纠正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舒缓轻柔的乐曲。3、识字2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想:识字2位于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教材以词串的形式,围绕 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将一组组词语组成韵语歌,读起来押韵上口,便于 诵读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 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是新教材具有独特创意的一块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我将这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会13个生字,其中 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 形成健康生活常规的意识。而识字和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识字起步的难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形的联系,我充分发 挥教材看图识字的优势,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结合平日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边看画面边识 字、学词,并相机进行说话训练,力求识用结合。同时还鼓励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通过想 象,补充和扩展词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带来的快乐提高识字的效率。由于识字2是学生书写汉字的起步阶段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坚持手、口、脑并用, 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记忆字形,掌握常见的基本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让学生在描红、读帖 和临写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上学歌乐曲,师生同唱)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也是和小朋友上学有关 的。板书:识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