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
-
资源ID:69487663
资源大小:32.4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
诗歌鉴赏2021中考回应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嗔:责怪,埋怨。焙茶:用微火 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答案】D【解析】D. “亲自参加”有误,诗人并没有亲自参加劳动,而是参观农家人劳动。故选D。9,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 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抖音脚本(部分)【答案】潺潺的流水声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声【解析】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赏析。“板桥人渡泉声”意为: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 水叮咚。诗中画面的声音是潺潺的流水声。“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 的幽静。“茅檐日午鸡鸣”意为: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这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 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 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 的悠然宁静,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恬淡闲适之意。絮,点明写作时令是暮春时节。作者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柳絮、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和关心。“柳花飞入正行舟”意为:阳光明媚,柳花飘飘扬 扬坠在行舟之中。柳花:柳絮。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 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柳花”渲染 了悲凉、伤感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隋宫唐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注】紫泉:长安河名。芜城:指隋朝的江都,即今江苏扬州。日角:额角突出,古 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指唐高祖李渊。萤火: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十二年,上 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垂杨:隋炀帝开黄运河;堤岸 遍布杨柳。陈后主:即陈叔宝,南朝陈末代皇帝,在位期间,荒废朝效,耽于酒色,醉心 诗文和音乐。隋遗录卷上载,炀帝曾梦见和前朝皇帝陈叔宝相遇,畅饮甚欢,席间曾请 陈的宠妃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17.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文开篇描述雄伟壮丽的长安宫殿大门紧锁,是因为隋炀帝想要另外选取江都作自己的新 家。B.颔联做出假设,如果不是李渊夺取了隋朝的政权,隋炀帝的船只大概已经游到天边了。C.颈联通过描写眼前荒凉的景象:隋炀帝放萤夜游的热闹景况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傍晚杨柳 堤岸哀鸣的乌鸦,发出内心的慨叹。D.全诗选取极具代表性的景物,在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之上,借古讽今,借对隋炀帝荒淫亡 国的批判,来告诫晚唐荒淫腐朽的统治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D.有误,“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说法错误,这 是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隋炀帝杨广的荒淫亡国。此诗写隋炀帝为 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奢侈昏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劳民伤财,终于为自己 制造了亡国的条件,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讽古是为喻今,诗人把隋炀帝当作历史 上以荒淫奢华著称的暴君的典型,来告诫晚唐的那些荒淫腐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所以“轻 松愉悦的情感基调”说法错误。故选D。18 .请结合颈联与尾联,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答案】颈联是实写,写昔日繁华的隋宫如今只有衰草、暮鸦;尾联是虚写,以想象、反诘 的手法指出隋炀帝如果在地下遇见陈后主,怎好启口请后庭花含蓄的批判了亡国之君, 晓谕当今的皇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 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景物描写和创作背 景来分析。颈联意思是“如今隋朝的宫苑中已不见萤虫,只有低垂的杨柳和归巢的乌鸦”, 写昔日繁华的隋宫如今只有衰草、暮鸦,属于实写眼前景物。尾联意思是“如果杨广在地下 和陈后主相遇,有心欣赏淫逸辱国的后庭花吗”,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故事,以假设、 反诘的语气,把批判荒淫亡国的主题深刻地揭示出来,陈叔宝因荒淫亡国,投降隋朝,和当 时隋朝的太子杨广很相熟。杨广当了天子,乘龙舟游江都的时候,梦中与死去的陈叔宝及其 宠妃张丽华等相遇,请张丽华舞了一曲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是陈叔宝所作。被后人斥 为“亡国之音”。诗人在这里特意提到它,意为杨广目睹了陈叔宝荒淫亡国之事,却不吸取 教训,既纵情龙舟之游,又迷恋亡国之音,终于重蹈陈叔宝的覆辙,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诗在最后发问:他如果在地下遇见陈叔宝的话,难道还好意思再请张丽华舞一曲后庭花 吗?问而不答,余味无穷。诗人含蓄的批判了亡国之君,晓谕当今的皇上。属于虚写。据此 概括作答即可。(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9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游赏玩乐的情景。B.前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一个“开”字,集中体现了洞庭湖汪洋浩瀚、澎湃 动荡的气势。C.尾联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习习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D.全诗运用了夸张、烘托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正面描写了楼之高,巧夺天工,风格飘逸潇 洒。【答案】D【解析】D.整首诗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 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故选D。 20.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句更妙,为什么?【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 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 比“别秋江”更富感情色彩,更新颖。【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雁引愁心去”,有的版本写“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 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 走愁心,情景交融。看到离去的大雁引发的离愁别绪,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 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据上分析,综合作答即可。(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三首(其三)沈侄期(唐)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注】黄龙戍:即黄龙,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汉家:“汉家”的“汉” 既指汉族,也指汉朝。这里是以汉代唐,避免直指。龙城:匈奴名城,秦汉时匈奴祭祀的 地方,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2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闺中怨情,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B.颔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借月抒怀,这“闺里月”既是思妇的眼中月,又是 征人的眼中月,而颈联“今春意”与“昨夜情”更是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写离人相思。C.尾联抒写出了征夫、思妇的愿望。他们希望能有良将出马,克敌致胜,结束他们长期分离 的痛苦。D.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诗中所抒之情与 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答案】A【解析】A. “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有误,本诗通过写闺中怨情揭露了战争给人民 生活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切和同情。首联写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 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间。末联直接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求 和平的心愿。故选A。22.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答案】本诗通过描写闺中怨情,表达出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表达了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饱含着对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心愿。【解析】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表达了在闺中的少妇与在 军中的丈夫的相思之情。根据“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知夫妻二人分离的原因,因为 多年战争,丈夫守边,妻子只能独居家中,隐晦了表达了作者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 离乱之苦的不满与愤懑。“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表达了作者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 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使人民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安宁 生活的愿望。X2022模拟预测(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从军行唐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释】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 和将士生活。 这首诗为作者早年任职边关幕府时所作。陈羽:中唐诗人。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 泊都叫“海”,这里指天山脚下的湖泊。折:断。横笛:一种横吹的笛子。直上:一 直向上、向前。1 ,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风雪行军的诗歌,诗歌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 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B.本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巧妙,“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形成“此时有声胜无声” 的效果,为下句详细描摹将士与敌人激战的场面做好铺垫。C. “直上”的动态描写,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 这“直上 二字中溢出。D.本诗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 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答案】B【解析】B. “详细描摹”错误。“红旗直上天山雪”意指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 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只写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并没有详 细描摹。故选B。2 .“抖音”是当今很火爆的微视频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 方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画外音乐高亢的笛声近镜头叶落枝断的梧桐远镜头天山白雪【答案】朔风吹裂的冻土移动的红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意思是湖海之滨冷风吹 得泥土冻裂,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 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可见“朔风吹裂的冻土”“叶落枝断的梧桐”属于近镜头;“红旗直上天山雪”意指寻声望去, 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可见“天山白雪” “移动的红旗”属 于远镜头。(2022 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一模)阅读下面柳宗元所写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柳宗元,字子厚,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 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文具有很高的成就。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频花不自由。【注释】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接受别人寄赠作品后,以作品答谢之。侍御:侍御史。 象县:唐代属岭南道,即今广西象州。碧玉流:形容江水澄明深湛,如碧玉之色。木兰: 木兰属落叶乔木,古人以之为美木,文人常在文学作品中以之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这里称 朋友所乘之船为木兰舟,是赞美之意。潇湘:湖南境内二水名。柳宗元愚溪诗序云: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一、二两句,切“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经过象县的时候作诗寄给作者)”;三、四两句, 切“酬(作诗酬答)”。B.作者称曹侍御为“骚人”,并且用“碧玉流”、“木兰舟”这样美好的事物来烘托他。C. “春风无限潇湘意” 一句,的确会使读者感到“无限意”,但究竟是什么“意”,却迷离 朦胧,说不具体。这正是“神韵”派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D.这首诗语言风格粗犷豪放,写景如画。诗人用“碧玉”作“流”的定语,十分新颖,准确 地表现出柳江的色调和质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粗犷豪放”错误,由“碧玉流”“木兰舟” 可知,这首诗歌语言凝练,写景如画,自有一种艺术的和谐美,且“欲采频花不自由”含蓄 地表达了作者多种情感。故选D。4 .从全诗品味”欲采频花不自由”的言外之意。【答案】渴望自由又得不到自由的矛盾;被贬谪后继续遭受诽谤、打击,动辄得咎的贬 谪处境的险恶;欲以忠心献之于君而不得。【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欲采频花不自由”的意思是:我多想采束苹 花相送于你,却不得自由。字面上直接表达了渴望自由又得不到自由的内心矛盾。结合注释 中“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可知,深层上,诗人被贬至潇湘,这里的“不自由”实际上 更指自己政治上的不如意,是在感慨自己谪居的处境险恶。结合上句“春风无限潇湘意”可 知,作者想要表达“我之感春风而怀无限之思者,正欲采苹潇湘,以图自献,乃拘于官守不 自由也”的意思,即欲以忠心献之于君而不得。(2022 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释】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明:(政治)清明。五弦琴:桐木是造琴 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 吾民之愠兮”。5 .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孤桐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B.首联“森森”写出了孤桐的茂盛繁密,“几百寻”突显了孤桐的高大挺拔。C. “阳骄叶更阴”暗示诗人在政治上得到的阻碍力量越大,信念越坚定。D. “愿斫五弦琴”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弹琴奏乐,追求潇洒快乐的人生。【答案】D【解析】D.“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意思是:清明盛世,也想着解决明间疾苦,想帝舜 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联系注释“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 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可知, 尾联运用典故,写诗人想像帝舜一样了解民生疾苦,自己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写自己愿 解除民生疾苦而献身;”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弹琴奏乐,追求潇洒快乐的人生”表述有误; 故选Do6.这首诗借“孤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答案】孤桐中孤桐的特点:高大挺拔、正直伟岸、中间虚心、茂盛强壮等,表达了诗 人正直向上、坚强不屈、虚心的人生态度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 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文中寄寓的作者情感。首联“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与颔联“凌霄 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写“孤桐”深深扎根于大地,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 耸入云;体现了 “孤桐”高大挺拔、正直伟岸、虚心的特点;颈联“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 阴”,写“孤桐”岁月越久,树越壮实,烈日越骄,叶越浓密;体现了 “孤桐”茂盛的特点; 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孤桐喻指自己,借孤桐的形象,表达自己正直向上,虚心扎实, 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强的性格和精神品质;联系尾联“明时思解愠, 愿斫五弦琴”可知,尾联运用典故,写诗人想像帝舜一样了解民生疾苦,自己愿被砍伐制作 成五弦琴,表现了自己愿解除民生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送人游吴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注释】吴:苏州,春秋时为吴国都城。姑苏:苏州的别称。枕河:临河。古 宫:指姑苏。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一说此处是贵妇、美女的代称。未眠 月:月未眠。7,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诗人对眼前所看到的姑苏城城中景物的全貌概写,点明了其房屋沿河而建的特点。 B.颔联从局部入手,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姑苏城民居多,空地少,河渠密布,小桥众多的特 点。C.颈联对仗工整,尤其是“卖”和“载”两个动词的使用,生动地描绘了吴地繁荣、富足的 特点。D.这首诗中诗人先写了吴地的人文历史和秀美风光,尾联借月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赏析。D.尾联“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意思是:遥想你 在明月高照的未眠之夜,定会轻唱渔歌寄托相思之情,写的是友人在吴地思念家乡,“借月 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理解错误;故选D。8 .请简要赏析首联“人家尽枕河” 一句中“枕”字的表达效果。【答案】“枕”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吴地河流众多,姑苏城房屋与河流 共生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吴地的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 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然后展开想象和联 想,把该字放入到句子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是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人家尽枕河”意思是说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枕” 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结合“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可知,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民居 多,空地少,河渠密布,小桥众多。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 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因此一个“枕"字,生动形象地点明姑苏城其房屋沿河而建的特点,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吴地的喜爱之情。(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小重山【宋】岳飞昨夜寒母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寒蛰(gidng):秋天的蟋蟀。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9 .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以动衬静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深秋夜景图,渲染了一种悲凉氛围。B. “阻归程”实指山高水深,道路遥远,难以归家,可见词人思念故园却又不甘功名未立的 矛盾心理。C.词人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处境孤危,深感寂寞的心情。D.全词流露出作者隐忧时事的悲凉俳恻之思,沉郁而悲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B.“阻归程”实际并非指山高水深,道路遥远, 难以归去,而是暗喻着对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因为当时正是秦桧 弄权,气焰十分嚣张时候,作者不便明言,所以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弹出弦外之音;故选B。 10.小铭搜集了一些英雄名人的诗词作品,发现诗词往往语言凝练,意旨深远,一字寓深情。 请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作品名、字词作者鉴赏“惊”破阵子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辛弃疾描写出万箭齐发,弓弦雷鸣的震撼,以壮阔盛大的 战争场面和辉煌的胜利,表达出词人的 心情。小重山岳飞寂静的深秋之夜,词人在睡梦中惊醒,表现词人日 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表达了作者心境。【答案】杀敌报国的豪迈;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 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 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 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表现了 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昨夜寒翌不住鸣。惊回干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 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此时已经是深夜的三更天了。“寒蛋”点明了季节是深秋。山河飘摇,国家残破,作者夙夜忧患,而昨夜深秋的蟋蟀却小 停地呜叫,催逼着词人心中的隐忧和悲愤,使克复中原的责任更加沉重,“惊”字充分表达 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呜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 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这一句通过叙写被梦惊醒来表现 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之情。(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小题。中秋夜南楼寄友人李群玉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朗吟无深酒,贱价买清秋。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注】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洲(今湖南澧县)人,极有诗才。朗吟:高声吟诵。 泳酒:美酒。11 .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景衬情,首联以乐景衬哀情,颈联以哀景衬哀情,反衬正衬相结合,彰显艺术魅力。 B.首联“出”“射”二字动感十足,形象地描绘出中秋夜月光的皎洁,诗人的视角在远近高 低之间切换。C.颈联借“鱼龙寂”暗示天气的寒冷,加上明月高悬,营造出凄冷清幽的氛围。D.尾联运用侧面描写,间接塑造出一个身在异乡的孤独游子形象。【答案】D【解析】D.根据尾联“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身处异乡,面对凄清的夜景,在中秋节饮 酒,为孤独悲伤的情绪送行)”可知,写诗人身处异乡,看着外面凄寒的景象,越喝酒越惆 怅,一个“愁”字直接塑造了一个中秋夜独在异乡为异客借酒浇愁的孤独悲苦游子形象,故 D项“侧面描写,间接塑造出”理解不正确,属于直接描写。故选I)。12 .该诗尾联中的“饯”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案】“饯”原指设酒食为人送行,这里引申为“送行”。诗人独在异乡,在中秋佳节面 对皎洁的月光,面对凄清冷幽的深秋之景,只能用高声吟诵诗篇的方式送走心中的忧愁。一 方面表现诗人独处他乡的孤独,另一方面表达诗人的豁达之意。【解析】木题考查赏析重点字词。解答此题,首先解释“饯”的木义为“饯行”,其次解释 它在句子中的意思,这里理解为“为送行"然后回归原诗“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这里写的是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凄清的夜景,在中秋节饮酒,为孤独悲伤的情绪送行。可知, 诗人身处异乡,有远离家乡产生的孤独凄凉之情,但是诗人能对景饮酒,把孤独之情送走, 可见诗人的豁达的心胸。(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西塞山叫不古刘禹锡王潘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西塞山:著名的军事要塞。刘禹锡,唐朝诗人。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 比较严重。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王溶:西晋益州刺史。晋武帝谋伐吴,就王 溶造大船,出巴蜀。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 皓命人在江中轧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幡:旗。石头:指石头城,位 于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13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从体裁上来看,是一首七言律诗;从题材上来看,是一首怀古诗。全诗借古讽今,沉 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B.开篇以史事为题,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 一 “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畏 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C.颔联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最终西晋益州刺史王溶不敌东吴大军,在吴主的营门 前举起了降旗投降。D.尾联直写“今逢”之世,再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 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 一统的结果。【答案】C【解析】C.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意思是: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入江 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 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潘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 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是西晋益州刺史王溶战胜了东吴大军, 东吴降旗以示投降;故选C。14 .“人世几回伤往事”,清代严复认为此句极妙。请简要概括诗人所伤何事?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答案】示例:“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包括东吴及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 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 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这里不仅又对前朝兴亡的感慨,也 有对自己一声遭遇的悲诉,一个“伤”字,表达了悲痛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及其中寄寓的作者情感。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 寒流”意思是: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西塞山依然背靠着滚滚的长江。此句写诗人 触景生情,情感由西塞山引发,联系注释“西塞山:著名的军事要塞。刘禹锡,唐朝诗 人。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诗句“王 溶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入江底, 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作者触景生情,由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的现 状,联想到曾经西晋灭吴,朝代频繁更替的往事(历史),表现了政权更替是由于后人不吸 取教训,总是承袭前人的错误,作者怀古伤今表现了对朝代更替的悲慨,与自身遭遇的慨叹, 以“伤”来形容“往事”,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以下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行舟李益唐代)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注释】扬子:扬子江,即今扬州至镇江间之江流,古称扬子江。15 .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柳花飞入正行舟”既照应标题,又表明了诗人行舟的季节是春 天。B.第二句描绘了诗人斜卧舟中随手采得菱花,并让书信随着碧绿的江水流往家乡的方向的情OC.第三句“闻道”二字表明诗人只是听人所道,面对明媚的春光没有观赏的兴致,而是愁绪 萦怀。D.这首诗意蕴丰富,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例如为什么要在“风光满扬子”的“晴天”才登 上望乡楼呢?诗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体会、玩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第一句意为: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 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信:随便、放任,并非“书信”之意,故B错误。1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杨花”即“柳花”,它和“柳 花飞入正行舟”中的“柳花”都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都营造了忧愁、悲凉、伤感的氛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杨花 的飘零与杜鹃的哀啼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被贬遭遇的同情与伤感;舟行借杨花写出了诗 人的飘零之感与思乡之愁。【解析】本题考查意象与意境。“杨花落尽子规啼"意为:柳絮落完,子规啼鸣。杨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