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8044001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学分:2学时:32,其中课内实践:8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建议修读学期:第3或第4学期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开卷考试或论文写作,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 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 考勤、作业、课堂提问、课内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期终成绩考核采用开卷考试方式,期终考 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60%o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沙健孙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内容概述:中文: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国史、国情 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70多年 的历史。社会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参观考察、主题教育、 学术报告、专项调查和读书报告等各类形式,与理论教学体系呼应互动。英文: This course includes two parts of theory teaching and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The theory teaching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of national history, national conditions, such as more than 170 years history of old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system, it mainly adopts kinds form such as out or special investigation, theme activities or book reports.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8044001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学分:2学时:32 (课内实践:8 上机:无课外实践:无)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建议修读学期:第3或第4学期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着重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 律性,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唯 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 解放的历史教育为主要内容,把中国特色、中国道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 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深刻领会“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从而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24学时,课内实践教学为8学时;课程教 学共有10章,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课程内容教学 要求重点()难点 ()学时 安排备注导言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第一节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B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A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C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A(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B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A纪录片1次2第二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C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B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AA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B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AA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C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AA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B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B第二节从局部战争到全国性抗战C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AA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AA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B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2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C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B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A第四节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A纪录片1次2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B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AA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AA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第一节良好的开局C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B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A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AA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B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C第四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第五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B第六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AA三、课内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1、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参观考察、主题教育、学术报告、专项调查和读书报告等。2、学时分配:8学时。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融历史性与政治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法:一要坚持历史与实际的有机统一。注重历史理论的系统性,同时联系当前社 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热情。二是突出实践性教学。在实践 中强化学生的历史感。三是实行多媒体教学。四是讲授过程要强调形式的多样性。以脉络式 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和研究式教学,形成耳目一新的教学氛围,调动学 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手段:积极采用推广各类最新的教学手段,如纪录片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 教学、实践教学等。近一年以来主要是逐步推广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开卷考试或论文写作,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 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作业、课堂提问、 课内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期终成绩考核采用开卷考试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60% o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沙健孙 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2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3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见(皖教工 委20139 号);4安徽工业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