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患者T管的护理常规.docx
重症医学科患者T管的护理常规1 .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锋线牢固固定在腹壁上,防 止滑出,将固定于腹壁外的管,连接引流袋,引流袋 应低于管引流口平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胆道 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引流,引流管勿打折、勿弯曲。2 .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并记录。3 .根据患者情况每天或隔日更换引流袋一次,具体方法 是:铺垫巾于所换引流管口处的下方,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 近端,将新引流袋检查后挂于床边,出口处拧紧;一手捏住 引流管,一手将引流袋自接口处断开,将旧引流袋放于医用 垃圾袋中;消毒引流管口周围,将新的引流袋与引流管连接 牢固,观察有无引流液引出并妥善固定。4 .妥善固定好管路,操作时防止牵拉,以防“T”管脱 落。保持病人有效体位,即平卧时引流管应低于腋中线,站 立或活动时不可高于腹部引流口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5 .保护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止 胆汁浸渍引起局部皮肤破溃和感染。6 .术后2d内,由于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引 流量也少,第3天肝分泌功能恢复,引流量渐增多,可达400 1000ml,持续23d后渐减少,若长期不减少,则考虑胆总 管下端有梗阻可能。7 .有胆道出血,可局部经T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 溶液(盐水10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8rng),注入后夹管半 小时或注入其他止血药如凝血酶等。8 .T管阻塞的常见原因为结石,蛔虫,血块及坏死组织 等,可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但压力不宜过大。9 .拔管时间:术后2周左右,对于复杂胆道手术,可留 置13月或更长时间。10 .拔管指征:夹管试验,持续夹管2448h (无腹痛, 腹胀,无寒战,发热,无黄疸)无不适可拔管,有条件者应 常规行T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证实胆总管通畅后再拔管。 T管拔除后,局部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12d会自行闭, 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体温变化、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腹痛、 腹胀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