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docx
17盼(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斗篷、瓦蓝、酱油、嘴唇、楼梯”等词语。2.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盼”的心理。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找出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事。 难点:理清课文顺序。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1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 文读通顺。2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 些内容。3 .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妈妈给“我”买了一 件新雨衣,“我”爱不释手。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讲“我”开始盼着雨天,可 是一连好多天,天空都是晴朗的。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讲一天放学后,果然落 了雨点儿,“我”找了许多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 都没有实现。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第二天早晨突然落下 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 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4 .生字我会写。(1)出示生字:袖篷缩疯瓦柜喧甩嚷酱 唇蹦梯(2)指名认读,重点指导:易错字:“袖”的偏旁是“未”,不是“木”;“篷”是 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嚷”右下部不要漏 写一撇;“酱”上边右部是“夕”不要写错,下边里面 的一横不要漏写;“唇”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 结构。辨字:篷一一蓬甩一一用锅一一祸5 .认识新词。袖筒斗篷瓦蓝甩打酱油蒜基炖肉嘴唇 楼梯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喧闹理直气壮小心翼翼(1)需注意的字音:“蒜”是平舌音;“甩”和“唇” 是翘舌音;“篷”是后鼻音。(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 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 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 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3)积累文中特殊结构的词语。ABB式:凉冰冰沙啦啦厚墩墩明晃晃静悄悄 甜丝丝AABB式:窸窸窣窣安安静静满满当当瓶瓶罐罐ABAB式:瓦蓝瓦蓝滴答滴答(4)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 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6.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 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 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 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 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课堂练习巩固提高(5分钟)选词填空。果然 果真(1)说来也怪,雨( )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2)(),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因为所以虽然但是(3)()这件雨衣上有袖子,()可以伸出手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4)()妈妈说得都对,()蕾蕾认为妈妈是在故意为难她。课堂小结课后作业(5分钟)1 .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2 .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 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3 .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 分,体会这两个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课堂板书教学反思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让我们有所共鸣,是因为作者把“盼”写得活灵活现,所安排 的材料都紧紧围绕着“盼”展开。这节课,大家基本上解决了生字词上面的问题,并 通过默读课文的方式,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文中叙述的几件小事,体会了 作者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写法。紧接着,我们围绕着重点字词、语句,去揣摩了蕾蕾 盼下雨的心情,体会了心理描写的作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 .朗读课文,结合环境描写感受文中“我”盼望的心情。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用心感受 生活的态度。3 .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并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文中心理描写的作用。难点: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复习旧知1 ,听写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同桌互相批改。2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 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 引导学习课文。巩固字词(5分钟)1.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 再写什么?(先写妈妈送给“我” 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 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 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3) “你疯啦? ”说明什么?2 .学习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1)出示句子:“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 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2)读到这两个“安安静静。你有什么感受?你能 体会到蕾蕾当时的心情吗?3 .学习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1)心理描写。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 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 “我”此时怎样 的心情?“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嚷着,心想,你怎 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我”为什么想要妈妈向窗外看一眼?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 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 珠玛瑙还好看。“我”的心理描写说明了什么?这四处心理描写,若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蕾蕾当时 的心情,可以用:兴奋一一失望一一担心一一期盼。(2)环境描写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 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 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 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 了珍珠玛瑙。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后的场景?对雨后 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学习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1) “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这句话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 “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3) “我走在街上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 落。”这句话表现了 “我”此时怎样的心情?(4)结尾处又提到雨点儿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 劲儿地跳跃,发出滴答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 样写既突出了 “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 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静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 象。)积累方法指导写作(5分钟)好的环境描写,往往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 情的作用。本文中就多次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 心情。如:“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 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这里运用拟人的修 辞手法来描写环境,“沙啦啦地喧闹” “嘻嘻地笑”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起风时杨树枝叶摇摆发出的声音,烘 托出变天时“我”惊喜的心情。总结全文延伸拓展(5分钟)不同的心情下,我们看到同一个景物的感受就会 不一样。所以唐代大诗人杜甫才会有“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感慨。请你用一小段文字描写一处自 然景物,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即“寓情于景”。课堂板书在本课学习中,我在讲解课文时,抓住课文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探 究来理解课文。我逐段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来分析,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最后出示两大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 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 “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 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我引导学生先探究,然后汇报,最后教师 指导,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