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资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docx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资料教学重点1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庄子的文章以汪洋恣肆著称,本课所选二则虽然是节选,也大致能看到这 一特点,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常用词语和句式的积累也要和诵读结 合起来进行。2 .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庄子中的大鹏形象和“濠梁之辩”都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对八年级学生来说,不必求之过深,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和趣味即可。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 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这种诗意的感染。庄子一句不经意的感叹一一 “蜂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被惠子抓住不放, 论辩由此展开。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 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惠子又以退 为进,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进而乂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把庄子逼到了更为尴尬的境地。庄子只好偷换概念,在一个“安”字上做 文章。“安”,既有“怎样”“如何”的意思,也有“哪里”的意思。惠子的本意 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却被庄子故意理解为“在哪里知道”,于是庄子答 以“我知之濠上也”,论辩至此戛然而止。其实,就这段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而言,我们不必斤斤计较于逻辑的合理性 和论辩的技巧,而可以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差异上来看待这段对话。惠子 是名家,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与关照,对于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庄子自然也就缺乏理解与 认同了。另外,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也不无启发。庄子追 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 外界契合无向,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 “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 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三、素养提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庄子的艺术特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要由庄子与惠子的对话构成。二人反复辩难, 最后几近于说绕口令,而这正是故事的趣味所在。诵读时要注意运用抽象思维, 把握二人的论辩逻辑和其中的机智巧妙之处。三、问题探究3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 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 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 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怎样知道”或“(在)明6里知道”,而惠子的本 意却是“怎么(能)知道"。此外,从故事讲述者的角度出发,庄子也是赢家,因为 庄子“结辩”之后惠子没有再说话,自然是认输的表现。不过也应该看到,这个故 事是庄子的后学记述的,庄子占上风也是理所当然一一庄子中所载庄子与惠 子辩论,几乎都是以庄子获胜而告终。(2)跳出故事本身,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 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 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3)从逻辑上看,庄子也有赢的机会,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 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 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 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课后练习说明【思考探究】二 熟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复述这则故事,并回答下列问题。1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2 .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 ?谈谈你的理解。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庄子与惠子的论辩技巧和文章的深层内涵。参考答案:1 .庄子一句不经意的感叹一一“稣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被惠子抓住不放, 论辩由此展开。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 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惠子又以退 为进,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进而又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把庄子逼到了更为尴尬的境地。庄子只好偷换概念,在一个“安”字上做 文章。“安”,既有“怎样”“如何”的意思,也有“哪里”的意思。惠子的本意 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却被庄子故意理解为“在哪里知道”,于是庄子答 以“我知之濠上也”,论辩至此戛然而止。2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 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向,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 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 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 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n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这种诗意的感染。其实,就这段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而言,我们不必斤斤计较于逻辑的合理性 和论辩的技巧,而可以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差异上来看待这段对话。惠子 是名家,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与关照,对于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庄子自然也就缺乏理解与 认同了。尽管二人处境和志趣有很大差异,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一一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土,鼻尖上 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 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 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 (徐无鬼)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 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 子莫能为之。【积累拓展】四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y6ng,是他写给当时德高 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 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也,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深人理解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及其对后世的 影响。参考答案:李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庄子中的形象。他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一鸣 的高远,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 的名士的 和 。教学建议一、整体建议1 .教学时间:2-3课时。2 .本课的两个选段都比较有特色。前者想象雄奇瑰丽,带有浪漫色彩;后者辩 论机智巧妙,富有生活情趣。应该指导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来 体会、把握这些特点。3 .庄子一书的思想和艺术都极具特色,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很难全面、深 入地认识和把握。因此,教学要适可而止,不必求之过深。如北冥有鱼中的大 鹏,是庄子为了论述后面的“小大之辩”和“逍遥游”的思想而创设出来的形象。 教材仅截取了描绘大鹏形象的这一部分,意在让学生感受庄子文章的浪漫色 彩,至于逍遥游的主旨则不必涉及。“濠梁之辩”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 命题之一,但在语文课上讲授时,能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趣味即可,不要在哲学意义 上过多纠缠,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哲学课。4 .庄子中还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作为课外阅读材 料,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庄子的特点,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 亲切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二、教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 .导入与疏通文意。可以回顾上一课所学,从“鱼”的话题导入;可以从小石潭记中“似与游 人相乐”语导入;也可以从其他话题导入。本文自身趣味性较强,因此导入过程可 以尽量缩短。本文字面意思比较浅白(注释都很少),学生应该能够基本看懂。可 能会有学生不理解“安”字含义的偷换,教师稍加点拨即可,或要求学生相互质疑 解惑。这一环节大约15分钟。2 .诵读。本文不要求背通,但从积累词句、培养语感的角度出发,仍应熟读。诵读的重 点是人物对话,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理和情感,读出相应的语气。如第一句,要 读出庄子悠然自得的、愉悦的语气;第二句,是无疑而问,显然惠子认定庄子不可 能知道“鱼乐”,因此要读出惠子问中带着肯定,甚至是有意刁难的、咄咄逼人的 语气;第三句,庄子不正面回答,而是以问对问,要读出庄子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 迫的语气;第四句,惠子前半句是一个让步,后半句则以庄子的逻辑发起气势汹汹 的反攻,最后的“全矣”则表现出一种胜券在握的得意,要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 最后一句,庄子依然不正面回答,而是将辩论拖回原点,然后巧妙地偷换概念, 击制胜,语气依然是缓和、冷静、从容。总体来看,惠子的攻击性比较明显;而庄 子则始终从容不迫地巧妙应对,将对手的攻势瓦解于无形。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 通过对二人对话语气的辨析,加深对二人性格的理解:惠子语气的步步紧逼,正与 他对于事理本原的寻根究底相契合;庄子语气的悠然、从容,则是他能够感知到 “鱼乐”的重要原因。这一环节大约15分钟。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庄子与惠子辩论的胜负优劣展开讨论,可以做多角度的探讨(参 见“整体把握”部分),让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加深理解,但重在体会其中的趣味, 不必求之过深,特别是不要纠缠于哲学概念的辨析。这一环节大约15分钟。资料链接一、参考译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游得多么悠闲从容,这是鱼的 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 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 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己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 濠水的桥上知道的。”三、契友惠施(陈鼓应)庄子这般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 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不可与庄语”(天下)。既然 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 个知己,确是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 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 诚。惠子喜欢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的时候,就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 而暝”),这种态度庄子是看不惯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树下谈谈学问(“惠 子之据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 步时引起的:上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小白鱼悠闲地游出来,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回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惠子辩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准此而推,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 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明显的了。”庄子回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云云, 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而问我,那么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知道鱼的快乐了。” (秋水)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他往往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 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来分析事理意义 下的实在性。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到庄子的所谓“真”。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如果从“认知活动”方面来看,两人的论说从未碰头;如 果从观赏一件事物的美、悦、情这方面来看,则两人所说的也不相干。而只在不 同的立场与境界上,一个有所断言(“知道鱼是快乐的”),一个有所怀疑(“你既 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他们在认知的态度上,便有 显著的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这不同的认知态度, 是由于他们性格上的相异;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 思路一一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 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棒子 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上, 批评他说“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所以就终身偏蔽于“坚白论” (“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德充符上也说惠子“劳费精力 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 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另外秋水篇记载:惠子在梁国做宰相时,庄子去看他,谣言说庄子是来代 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里着慌,便派人在国内搜索了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 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为猫头鹰得着臭老鼠而自以为美。这 故事恐怕是他的学生假托的,不过庄子与惠子,在现实生活上确实有很大的距离; 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这对于“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 趋俗”的庄子,当然是很鄙视的。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炮赫, 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准南子齐俗训)。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 惠子确是庄子生平唯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土,鼻尖上 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 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 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徐无鬼)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 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 子莫能为之。(选自庄子浅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