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基础知识生理学课件.pptx
卫生职称麻醉学1 1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麻醉生理学麻醉生理学麻醉生理学麻醉生理学n n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麻醉与神经系统麻醉与神经系统麻醉与神经系统麻醉与神经系统n n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麻醉与呼吸麻醉与呼吸麻醉与呼吸麻醉与呼吸n n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麻醉与循环麻醉与循环麻醉与循环麻醉与循环n n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麻醉与肝脏麻醉与肝脏麻醉与肝脏麻醉与肝脏n n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麻醉与麻醉与麻醉与麻醉与肾肾肾肾脏脏脏脏n n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麻醉与内分泌系统麻醉与内分泌系统麻醉与内分泌系统n n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 麻醉与体温麻醉与体温麻醉与体温麻醉与体温n n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 麻醉与妊娠生理麻醉与妊娠生理麻醉与妊娠生理麻醉与妊娠生理n n第九节第九节第九节第九节 麻醉与老年、小儿生理麻醉与老年、小儿生理麻醉与老年、小儿生理麻醉与老年、小儿生理2 2第三节第三节 麻醉与麻醉与循环循环n n一一一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n n1 1 1 1,兴奋性兴奋性兴奋性兴奋性兴奋性是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阈强度大,表兴奋性是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阈强度大,表兴奋性是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阈强度大,表兴奋性是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阈强度大,表示兴奋示兴奋示兴奋示兴奋 性低性低性低性低;反之,兴奋性高。反之,兴奋性高。反之,兴奋性高。反之,兴奋性高。n n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ERPERPERPERP)、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不同阶段、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不同阶段、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不同阶段、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不同阶段。n n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Na+Na+Na+Na+、Ca2+Ca2+Ca2+Ca2+通道处于何种通道处于何种通道处于何种通道处于何种状态、激活和失活,以及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的大小。状态、激活和失活,以及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的大小。状态、激活和失活,以及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的大小。状态、激活和失活,以及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的大小。n n在心房或心室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的一个短暂期间应在心房或心室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的一个短暂期间应在心房或心室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的一个短暂期间应在心房或心室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的一个短暂期间应 用较强的刺激(阈上刺激)用较强的刺激(阈上刺激)用较强的刺激(阈上刺激)用较强的刺激(阈上刺激)容易发生纤维性颤动,称容易发生纤维性颤动,称容易发生纤维性颤动,称容易发生纤维性颤动,称易颤期易颤期易颤期易颤期。n n心房的易颤期心房的易颤期心房的易颤期心房的易颤期在心电图的在心电图的在心电图的在心电图的R R R R波降支中。波降支中。波降支中。波降支中。n n心室的易颤期心室的易颤期心室的易颤期心室的易颤期在心电图的在心电图的在心电图的在心电图的T T T T波升支到达顶峰以前约波升支到达顶峰以前约波升支到达顶峰以前约波升支到达顶峰以前约30303030毫秒的时间内。毫秒的时间内。毫秒的时间内。毫秒的时间内。n n2 2 2 2、自律性自律性自律性自律性 4 4 4 4期自动除极是产生自律性的基础。期自动除极是产生自律性的基础。期自动除极是产生自律性的基础。期自动除极是产生自律性的基础。4 4 4 4期自动除极主要是由于期自动除极主要是由于期自动除极主要是由于期自动除极主要是由于K K K K+外流逐渐衰减、外流逐渐衰减、外流逐渐衰减、外流逐渐衰减、IfIfIfIf电流和电流和电流和电流和CaCaCaCa2+2+2+2+内流共同作用所致。内流共同作用所致。内流共同作用所致。内流共同作用所致。肺泡液体交换的结构基础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间隔,即肺泡隔,不仅是气体交换肺泡液体交换的结构基础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间隔,即肺泡隔,不仅是气体交换肺泡液体交换的结构基础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间隔,即肺泡隔,不仅是气体交换肺泡液体交换的结构基础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间隔,即肺泡隔,不仅是气体交换的的的的 部位部位部位部位,也是液体交换的部位。也是液体交换的部位。也是液体交换的部位。也是液体交换的部位。3 3 3 3、传导性传导性传导性传导性 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传导性。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心房肌传至房室交界,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心房肌传至房室交界,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心房肌传至房室交界,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心房肌传至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左右束支传到浦肯野再经房室束及左右束支传到浦肯野再经房室束及左右束支传到浦肯野再经房室束及左右束支传到浦肯野纤维网,最终传到心室肌。纤维网,最终传到心室肌。纤维网,最终传到心室肌。纤维网,最终传到心室肌。房室交界区容易发生传导阻滞。房室交界区容易发生传导阻滞。房室交界区容易发生传导阻滞。房室交界区容易发生传导阻滞。4 4 4 4、收缩性、收缩性、收缩性、收缩性3 3心肌细胞的收缩心肌细胞的收缩心肌细胞的收缩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对细胞外液对细胞外液对细胞外液对细胞外液的依赖性的依赖性的依赖性的依赖性“全或无全或无全或无全或无”式收缩式收缩式收缩式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心排量心排量心排量心排量5L/MIN5L/MIN5L/MIN5L/MINCO/CO/CO/CO/平方米体表面积平方米体表面积平方米体表面积平方米体表面积=CI=CI=CI=CI影响心排出量的影响心排出量的影响心排出量的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前负荷前负荷前负荷前负荷、后后后后负荷负荷负荷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心率心率心率心率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心泵血功能的神心泵血功能的神心泵血功能的神心泵血功能的神经调节经调节经调节经调节-心交感神心交感神心交感神心交感神经经经经起自脊髓胸起自脊髓胸起自脊髓胸起自脊髓胸段段段段1 1 1 15 5 5 5节灰节灰节灰节灰质侧角质侧角质侧角质侧角。节前纤维为胆碱能纤节前纤维为胆碱能纤节前纤维为胆碱能纤节前纤维为胆碱能纤维维维维,节后纤维为肾节后纤维为肾节后纤维为肾节后纤维为肾 上上上上腺素能纤维。腺素能纤维。腺素能纤维。腺素能纤维。正性变时、正性变力、正性正性变时、正性变力、正性正性变时、正性变力、正性正性变时、正性变力、正性变传导作用变传导作用变传导作用变传导作用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自延髓迷走自延髓迷走自延髓迷走自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神经背核和神经背核和神经背核和疑核疑核疑核疑核节前、节后维均为胆节前、节后维均为胆节前、节后维均为胆节前、节后维均为胆碱能纤维碱能纤维碱能纤维碱能纤维负负负负性变时、性变时、性变时、性变时、负负负负性变力、性变力、性变力、性变力、负负负负性性性性变传导作用变传导作用变传导作用变传导作用麻醉对心排出量麻醉对心排出量麻醉对心排出量麻醉对心排出量的影晌的影晌的影晌的影晌氧化亚氮氧化亚氮氧化亚氮氧化亚氮 乙醚乙醚乙醚乙醚 氟烯氟烯氟烯氟烯醚醚醚醚 甲氧氟烷甲氧氟烷甲氧氟烷甲氧氟烷 环丙环丙环丙环丙烷烷烷烷 异氟烷异氟烷异氟烷异氟烷 安氟安氟安氟安氟烷烷烷烷氟烷氟烷氟烷氟烷氯胺酮对心肌也具有直接抑氯胺酮对心肌也具有直接抑氯胺酮对心肌也具有直接抑氯胺酮对心肌也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制作用制作用制作用,间接兴奋作用间接兴奋作用间接兴奋作用间接兴奋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麻醉与麻醉与循环循环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4 45 5血液动力学血液动力学血液动力学血液动力学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单位时间内液体的单位时间内液体的单位时间内液体的单位时间内液体的流量与压力差及管流量与压力差及管流量与压力差及管流量与压力差及管道半径的道半径的道半径的道半径的4 4 4 4次方次方次方次方成正成正成正成正比比比比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 的的的的4 4 4 4次次次次方成反比方成反比方成反比方成反比影响血液黏度影响血液黏度影响血液黏度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的因素的因素的因素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红细胞的聚集性和红细胞的聚集性和红细胞的聚集性和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变形性变形性变形性血流速度血流速度血流速度血流速度、血血血血管口径管口径管口径管口径、温度、温度、温度、温度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动脉内的血液对血动脉内的血液对血动脉内的血液对血动脉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强管壁的侧压强管壁的侧压强管壁的侧压强平均动脉压,等于平均动脉压,等于平均动脉压,等于平均动脉压,等于舒张压加舒张压加舒张压加舒张压加1/31/31/31/3脉压脉压脉压脉压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动脉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动脉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动脉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静脉血压静脉血压静脉血压静脉血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右心房和胸腔内大右心房和胸腔内大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静脉的血压称静脉的血压称静脉的血压称CVPCVPCVPCVP正常变化于正常变化于正常变化于正常变化于4 4 4 4 12121212cmHcmHcmHcmH20202020动脉血压的调动脉血压的调动脉血压的调动脉血压的调节节节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压力感受器反射压力感受器反射压力感受器反射压力感受器反射60180601806018060180mmHgmmHgmmHgmmHg化学感受器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脑缺血反应脑缺血反应脑缺血反应脑缺血反应 50505050mmHgmmHgmmHgmmHgotherotherotherother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体液调节肾上腺素与去甲肾肾上腺素与去甲肾肾上腺素与去甲肾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上腺素上腺素上腺素肾素肾素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血管紧张素系血管紧张素系血管紧张素系统统统统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质质质第三节第三节 麻醉与麻醉与循环循环血压血压6 6冠脉血流冠脉血流冠脉血流冠脉血流心室心室心室心室舒张期舒张期舒张期舒张期的长短的长短的长短的长短和动脉和动脉和动脉和动脉舒张压舒张压舒张压舒张压的高的高的高的高低是影响冠脉血流低是影响冠脉血流低是影响冠脉血流低是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量的重要因素量的重要因素量的重要因素调节调节调节调节-物理因素物理因素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有效灌注压和冠有效灌注压和冠有效灌注压和冠有效灌注压和冠脉血流的阻力脉血流的阻力脉血流的阻力脉血流的阻力)心肌代谢因素心肌代谢因素心肌代谢因素心肌代谢因素(腺苷)、(腺苷)、(腺苷)、(腺苷)、神神神神经因素经因素经因素经因素心肌缺血与心心肌缺血与心心肌缺血与心心肌缺血与心功能功能功能功能每搏功每搏功每搏功每搏功=平均主动平均主动平均主动平均主动脉压脉压脉压脉压*每搏量每搏量每搏量每搏量心肌代谢特点心肌代谢特点心肌代谢特点心肌代谢特点心肌可利用各种营心肌可利用各种营心肌可利用各种营心肌可利用各种营养物质供能养物质供能养物质供能养物质供能心肌代谢几乎完全心肌代谢几乎完全心肌代谢几乎完全心肌代谢几乎完全依靠有氧代谢依靠有氧代谢依靠有氧代谢依靠有氧代谢心肌氧储备及能量储备均少心肌氧储备及能量储备均少心肌氧储备及能量储备均少心肌氧储备及能量储备均少心肌缺血对心心肌缺血对心心肌缺血对心心肌缺血对心功能的影响功能的影响功能的影响功能的影响舒缩功能障碍舒缩功能障碍舒缩功能障碍舒缩功能障碍-晕晕晕晕厥心肌厥心肌厥心肌厥心肌舒张顺应性舒张顺应性舒张顺应性舒张顺应性降低,降低,降低,降低,其变化较收缩性能其变化较收缩性能其变化较收缩性能其变化较收缩性能的变的变的变的变 化发生更早化发生更早化发生更早化发生更早心肌保护心肌保护心肌保护心肌保护增加能量供应增加能量供应增加能量供应增加能量供应减少心肌能量消耗减少心肌能量消耗减少心肌能量消耗减少心肌能量消耗脑血流的调节脑血流的调节脑血流的调节脑血流的调节氧耗量氧耗量氧耗量氧耗量20202020%,血流,血流,血流,血流量量量量15%15%15%15%。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60 60 60 60 140140140140mmHgmmHgmmHgmmHg,可保持脑可保持脑可保持脑可保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血流量相对恒定。血流量相对恒定。血流量相对恒定。氯胺酮是氯胺酮是氯胺酮是氯胺酮是目前唯一增加脑氧目前唯一增加脑氧目前唯一增加脑氧目前唯一增加脑氧化代谢的麻醉药化代谢的麻醉药化代谢的麻醉药化代谢的麻醉药第三节第三节 麻醉与麻醉与循环循环冠脉循环与脑循环冠脉循环与脑循环7 7n n中心静脉压CVP是指n nA.导管与肺毛细血管相通所测得的压力n nB.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n nC.左室舒张末期压力n nD.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n nE.右心室收缩末期压力8 8n n脑灌注压取决于n nA.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n nB.动脉收缩压一颅内压 n nC.平均动脉压一颅内压 n nD.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一颅内压n nB.收缩压一中心静脉压 C9 9n n静脉导管直径加倍后,流经静脉导管的流量将()。n nA.降低2倍n nB.降低4倍n nC.增加8倍n nD.增加16倍n nE.增加32倍【答案】D【解析】根据泊肃叶定律,流量与管径的关系是四次方关系。因此管径2倍变化将导致流量16倍变化。1010n n心排血量是指心排血量是指()()。n nA.A.每平方米表面积的每分心每平方米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输出量n nB.B.心室每分钟输出到周围循心室每分钟输出到周围循环的血量环的血量n nC.C.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与收缩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与收缩末期容量之差末期容量之差n nD.D.心室每搏输出的血量心室每搏输出的血量n nE.E.正常成人约为正常成人约为3000ml3000ml决定心排血量的主要因素为()。A.心率与外周血管阻力B.回心血量与外周血管阻力C.心率与每搏输出量D.血容量与每搏输出量E.心率与心肌收缩力【答案答案】B C【解析解析】A为心指数;为心指数;C和和D为每搏量;为每搏量;心排量成人平均为心排量成人平均为56L/min。1111n n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心输出量增加的因素()。n nA.心率增快n nB.前负荷增加n nC.后负荷降低n nD.心肌收缩性增加n nE.左心室壁活动异常【答案】E【解析】左心室壁活动异常使心输出量降低。1212n n59岁、70kg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术中ABP70/45mmHg,HR110bpm,CVP12cmH2O,CO1.5L/(minm2),提高CO的最佳处理为()。n nA.胶体扩容n nB.受体阻滞剂n nC.硝酸甘油n nD.利尿剂n nE.多巴胺n n【答案】E【解析】CO等于每搏量乘以心率,每搏量取决于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患者心率已快,前负荷正常高限,后负荷不高,因此提高CO的最佳处理即予以多巴胺提高心肌收缩力。前负荷前负荷、后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心率心率,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心室收缩的同步性1313n n能使冠脉血流量增多的因素除外()。n nA.缺氧n nB.pH降低n nC.血乳酸增多n nD.前列腺素n nE.二氧化碳蓄积【答案】D【解析】缺氧、pH降低、血乳酸增多、二氧化碳蓄积等能使冠脉血流量增多,前列腺素不影响冠脉血流。1414n n下列哪一项有利于心肌氧供需平衡()。n nA.HR 100bpmn nB.Hb 120g/Ln nC.CVP 20cmH2On nD.ABP 170/90mmHgn nE.PaCO2 30mmHg【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HR增快和前、后负荷过重增加心肌增快和前、后负荷过重增加心肌氧耗。氧耗。PaCO2下降收缩冠脉,降低血流。下降收缩冠脉,降低血流。1515n n左心室功能障碍时,使用血管扩张药物的生理学基础是()。n nA.降低后负荷n nB.增加后负荷n nC.增加前负荷n nD.增强心肌收缩力n nE.降低心肌氧耗【答案答案】A 1616n n以下关于心血管反射的描述哪一项正确以下关于心血管反射的描述哪一项正确()()。n nA.A.动脉血压降至动脉血压降至40mmHg40mmHg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反射使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感受器可反射使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n nB.B.椎管内阻滞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时,椎管内阻滞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时,BainbridgeBainbridge反射反射和和Bezold-JarischBezold-Jarisch反射可使心率增快反射可使心率增快n nC.C.浅麻醉下压迫眼球或牵引眼周结构可致眼心反射使血浅麻醉下压迫眼球或牵引眼周结构可致眼心反射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压升高、心率加快n nD.D.颅内压升高致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时可反射使心率增快、颅内压升高致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时可反射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压升高n nE.E.肺动脉压升高时可反射使心率减慢肺动脉压升高时可反射使心率减慢【答案】D【解析】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的正常调节阈值为5060mmHg,低于此值时压力感受器基本丧失功能。Bainbridge反射和Bezold-Jarisch反射使心率减慢。眼心反射使心率减慢。肺动脉压升高时可反射使心率增快。1717肝脏的血肝脏的血肝脏的血肝脏的血流流流流肝动脉和肝门静肝动脉和肝门静肝动脉和肝门静肝动脉和肝门静脉双重血供脉双重血供脉双重血供脉双重血供,肝肝肝肝的血流量每分钟的血流量每分钟的血流量每分钟的血流量每分钟约约约约 1.25 1.1.25 1.5 5L L,占心排量的占心排量的占心排量的占心排量的25%25%25%30%25%30%由氧饱和由氧饱和由氧饱和由氧饱和度为度为度为度为 98%98%的肝动脉供的肝动脉供的肝动脉供的肝动脉供给,给,给,给,70%70%75%75%由氧由氧由氧由氧饱和度为饱和度为饱和度为饱和度为70%70%的肝门的肝门的肝门的肝门静脉供给。静脉供给。静脉供给。静脉供给。肝脏可存约肝脏可存约肝脏可存约肝脏可存约500500mlml血液,相血液,相血液,相血液,相当于总血容量的当于总血容量的当于总血容量的当于总血容量的10%10%肝的神经来自双侧胸肝的神经来自双侧胸7 107 10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左、右支及右膈神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左、右支及右膈神 经。肝的感觉神经。肝的感觉神经是右膈神经。因此,肝胆病变可引起右肩部放射性疼痛。经是右膈神经。因此,肝胆病变可引起右肩部放射性疼痛。功能功能功能功能贮存和滤过血贮存和滤过血流流;分泌胆汁分泌胆汁参与食物参与食物 消化消化;参与多种物质的分解、参与多种物质的分解、合成、转化、贮存等代合成、转化、贮存等代谢过程谢过程;屏障吞噬功能屏障吞噬功能;生物转生物转化解毒化解毒 功能。功能。血清总蛋血清总蛋白白60 80g/60 80g/L L,白蛋白白蛋白35 5035 50g g/L L,球,球蛋白蛋白20203030g g/L L。白白/球比值为球比值为1.5:1 2.5:11.5:1 2.5:1血清酶血清酶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STAST、GOTGOT)AST AST为为8 8 28 28KarmanKarmanALTALT(GPTGPT)正常值为正常值为5 5 2525Karman.Karman.ALTALT较为敏感,实用价值较大,较为敏感,实用价值较大,可早期发现轻度肝炎和隐性可早期发现轻度肝炎和隐性感染患者。感染患者。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时间时间时间时间PTPT正常值为正常值为12161216秒秒延长延长3 3秒以上为异常秒以上为异常PTPT可用来鉴别可用来鉴别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在收缩压不低于在收缩压不低于 8080mmHgmmHg时,肝脏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时,肝脏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若收缩压低若收缩压低于于80m80mmHgmHg,肝血流量会,肝血流量会 随之减少随之减少第第4 4节节 麻醉与麻醉与肝脏肝脏1818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麻醉与麻醉与麻醉与麻醉与肾肾肾肾脏脏脏脏1.1.1.1.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有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有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有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有1200120012001200mlmlmlml血液流过两肾,血液流过两肾,血液流过两肾,血液流过两肾,约为心排出量的约为心排出量的约为心排出量的约为心排出量的20%25%20%25%20%25%20%25%。动脉血压在动脉血压在动脉血压在动脉血压在80 18080 18080 18080 180mmHgmmHgmmHgmmHg范围内变化时,范围内变化时,范围内变化时,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可保持在肾血流量可保持在肾血流量可保持在肾血流量可保持在lL/minlL/minlL/minlL/min左右。左右。左右。左右。2.2.2.2.支配肾脏的肾神经主要来自胸支配肾脏的肾神经主要来自胸支配肾脏的肾神经主要来自胸支配肾脏的肾神经主要来自胸12121212至腰至腰至腰至腰2 2 2 2脊髓,属于交感神经系统。脊髓,属于交感神经系统。脊髓,属于交感神经系统。脊髓,属于交感神经系统。3.3.3.3.肾血流量的体液调节肾血流量的体液调节肾血流量的体液调节肾血流量的体液调节儿茶酚胺类儿茶酚胺类儿茶酚胺类儿茶酚胺类、肾素肾素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VPVPVPVP):):):):又名抗利尿又名抗利尿又名抗利尿又名抗利尿激素(激素(激素(激素(ADHADHADHADH)、)、)、)、缓激肽缓激肽缓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内皮素内皮素内皮素内皮素、心房钠尿肽心房钠尿肽心房钠尿肽心房钠尿肽。多尿、少尿、无尿。多尿、少尿、无尿。多尿、少尿、无尿。多尿、少尿、无尿。肾脏主要靠渗透压肾脏主要靠渗透压肾脏主要靠渗透压肾脏主要靠渗透压-钠感受器钠感受器钠感受器钠感受器-抗利尿激素系统和渴觉机制两个系统调抗利尿激素系统和渴觉机制两个系统调抗利尿激素系统和渴觉机制两个系统调抗利尿激素系统和渴觉机制两个系统调节细胞外液钠浓度,两节细胞外液钠浓度,两节细胞外液钠浓度,两节细胞外液钠浓度,两 者合称为者合称为者合称为者合称为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渴觉渴觉渴觉渴觉系统。系统。系统。系统。血浆清除率是指肾在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血浆清除率是指肾在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血浆清除率是指肾在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血浆清除率是指肾在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的某种物质完的某种物质完的某种物质完 全清除出去,被完全清除了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全清除出去,被完全清除了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全清除出去,被完全清除了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全清除出去,被完全清除了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单位为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单位为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单位为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单位为ml/minml/minml/minml/min。麻醉期间血压低于麻醉期间血压低于麻醉期间血压低于麻醉期间血压低于80808080mmHgmmHgmmHgmmHg时,肾血流量和尿量逐渐减少。低至时,肾血流量和尿量逐渐减少。低至时,肾血流量和尿量逐渐减少。低至时,肾血流量和尿量逐渐减少。低至35353535mmHgmmHgmmHgmmHg排尿完全停止排尿完全停止排尿完全停止排尿完全停止。2 2 2 2小时小时小时小时之内的肾脏缺血对肾损害多为功能性的之内的肾脏缺血对肾损害多为功能性的之内的肾脏缺血对肾损害多为功能性的之内的肾脏缺血对肾损害多为功能性的;缺血缺血缺血缺血3 3 3 3小时小时小时小时以上肾脏即可有一定器质性变化以上肾脏即可有一定器质性变化以上肾脏即可有一定器质性变化以上肾脏即可有一定器质性变化,肾功能减退约需肾功能减退约需肾功能减退约需肾功能减退约需2 2 2 23 3 3 3周才能恢周才能恢周才能恢周才能恢复复复复;缺血缺血缺血缺血4 4 4 4小时小时小时小时以上,可出现肾小管变性、坏死等器质性改变,以上,可出现肾小管变性、坏死等器质性改变,以上,可出现肾小管变性、坏死等器质性改变,以上,可出现肾小管变性、坏死等器质性改变,常导常导常导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1919第第第第六六六六节节节节、麻醉与内分泌系统麻醉与内分泌系统麻醉与内分泌系统麻醉与内分泌系统1.1.1.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T3T3T3T3、T4)T4)T4)T4)其主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提髙组织耗氧率,增加产热提髙组织耗氧率,增加产热提髙组织耗氧率,增加产热提髙组织耗氧率,增加产热 量,升高基础代谢。量,升高基础代谢。量,升高基础代谢。量,升高基础代谢。加速肌肉、肝、肾等器官的蛋白质和各种酶的生成。加速肌肉、肝、肾等器官的蛋白质和各种酶的生成。加速肌肉、肝、肾等器官的蛋白质和各种酶的生成。加速肌肉、肝、肾等器官的蛋白质和各种酶的生成。促进小肠黏膜对促进小肠黏膜对促进小肠黏膜对促进小肠黏膜对 糖的吸收,增加肝、肌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糖的吸收,增加肝、肌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糖的吸收,增加肝、肌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糖的吸收,增加肝、肌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促进血糖升高。甲亢患者血中胆固醇含量低于成,促进血糖升高。甲亢患者血中胆固醇含量低于成,促进血糖升高。甲亢患者血中胆固醇含量低于成,促进血糖升高。甲亢患者血中胆固醇含量低于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促进骨和脑的发育,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智力迟钝促进骨和脑的发育,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智力迟钝促进骨和脑的发育,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智力迟钝促进骨和脑的发育,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智力迟钝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 小症。小症。小症。小症。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和心做功增加。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和心做功增加。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和心做功增加。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和心做功增加。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甲亢患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疑虑、甲亢患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疑虑、甲亢患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疑虑、甲亢患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疑虑、喜怒失常、烦躁不安、失眠等现象。喜怒失常、烦躁不安、失眠等现象。喜怒失常、烦躁不安、失眠等现象。喜怒失常、烦躁不安、失眠等现象。2.2.2.2.胰岛素胰岛素胰岛素胰岛素是调节体内合成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作用是是调节体内合成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作用是是调节体内合成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作用是是调节体内合成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作用是:加速肝、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加速肝、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加速肝、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加速肝、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 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的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的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的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糖的异生合成,抑制糖的异生合成,抑制糖的异生合成,抑制糖的异生,使血糖降低使血糖降低使血糖降低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合成;促进促进促进促进 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解。解。解。2020第第第第7 7 7 7节节节节、麻醉与麻醉与麻醉与麻醉与体温等体温等体温等体温等1.1.1.1.体温每升高体温每升高体温每升高体温每升高1 1 1 1度度度度,物质代谢提高,物质代谢提高,物质代谢提高,物质代谢提高13%13%13%13%n n体温每下降体温每下降体温每下降体温每下降1 1 1 1度度度度,代谢率和代谢率和代谢率和代谢率和耗氧量约下降耗氧量约下降耗氧量约下降耗氧量约下降5%5%5%5%2.2.2.2.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从妊娠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从妊娠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从妊娠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从妊娠6 6 6 68 8 8 8周开始,到妊娠周开始,到妊娠周开始,到妊娠周开始,到妊娠33333333周周周周达最高达最高达最高达最高峰。峰。峰。峰。增加的血容量中,血浆成分约占增加的血容量中,血浆成分约占增加的血容量中,血浆成分约占增加的血容量中,血浆成分约占60%60%60%60%,形成稀释性贫血,血,形成稀释性贫血,血,形成稀释性贫血,血,形成稀释性贫血,血细胞比容下降细胞比容下降细胞比容下降细胞比容下降,血液黏度降低,同时血液黏度降低,同时血液黏度降低,同时血液黏度降低,同时 有水、钠潴留。妊娠期间心有水、钠潴留。妊娠期间心有水、钠潴留。妊娠期间心有水、钠潴留。妊娠期间心排出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搏量增加。排出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搏量增加。排出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搏量增加。排出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搏量增加。3.3.3.3.下腔静脉受压促使脊椎静脉丛血流增加,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下腔静脉受压促使脊椎静脉丛血流增加,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下腔静脉受压促使脊椎静脉丛血流增加,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下腔静脉受压促使脊椎静脉丛血流增加,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变小,因此对孕妇行椎管内麻醉隙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变小,因此对孕妇行椎管内麻醉隙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变小,因此对孕妇行椎管内麻醉隙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变小,因此对孕妇行椎管内麻醉 时,少量时,少量时,少量时,少量局麻药即可获得较广泛阻滞范围局麻药即可获得较广泛阻滞范围局麻药即可获得较广泛阻滞范围局麻药即可获得较广泛阻滞范围。4.4.4.4.妊娠期血液稀释,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降低,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稀释,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降低,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稀释,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降低,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稀释,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降低,凝血因子IIIIIIII、5 5 5 5、7 7 7 7、8 8 8 8、9 9 9 9、X X X X增加,但增加,但增加,但增加,但XIXIXIXI、13131313降低,妊娠末期血小板增加,血浆降低,妊娠末期血小板增加,血浆降低,妊娠末期血小板增加,血浆降低,妊娠末期血小板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由正常纤维蛋白原由正常纤维蛋白原由正常纤维蛋白原由正常2 42 42 42 4g g g g/L L L L升至升至升至升至 5 65 65 65 6g g g g/L L L L,血沉加快,血液处于,血沉加快,血液处于,血沉加快,血液处于,血沉加快,血液处于髙凝髙凝髙凝髙凝状态。状态。状态。状态。5.5.5.5.新生儿及婴儿静息时心排出量为新生儿及婴儿静息时心排出量为新生儿及婴儿静息时心排出量为新生儿及婴儿静息时心排出量为38383838ml/(kg ml/(kg ml/(kg ml/(kg S)S)S)S),按体重计算为,按体重计算为,按体重计算为,按体重计算为成人的成人的成人的成人的23232323倍倍倍倍。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35 4035 4035 4035 40次,次,次,次,1 3 1 3 1 3 1 3 岁为岁为岁为岁为每分钟每分钟每分钟每分钟24242424次次次次6666次次次次。421421421421补液补液补液补液2121n n以下关于肝的描述哪一项错误以下关于肝的描述哪一项错误()()。n nA.A.健康成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健康成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30s30s内肝可提供给体内肝可提供给体循环多达循环多达1L1L全血,但麻醉下这一代偿机制受损,部全血,但麻醉下这一代偿机制受损,部分患者轻度急性失血即可引起严重低血压分患者轻度急性失血即可引起严重低血压n nB.B.肝病患者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通过交感神经肝病患者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通过交感神经调节血管收缩代偿出血及低血容量的能力下降调节血管收缩代偿出血及低血容量的能力下降n nC.C.肝具有压力肝具有压力-流量自动调节特性,体循环血压降低流量自动调节特性,体循环血压降低时可维持肝血流量正常时可维持肝血流量正常n nD.D.肝硬化时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高动力循环,对缩血肝硬化时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高动力循环,对缩血管药敏感性下降管药敏感性下降n nE.E.门脉高压时,药物、代谢产物和毒素可绕过肝过门脉高压时,药物、代谢产物和毒素可绕过肝过滤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易致药物蓄积和肝性脑病滤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易致药物蓄积和肝性脑病【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肝不具有血流自动调节特性,体循环血压降低肝不具有血流自动调节特性,体循环血压降低时肝血流量相应下降。时肝血流量相应下降。2222n n有关肝血流量的叙述,正确的有()。n nA.肝血流量与肝灌注压成反比n nB.肝血流量与肝血流阻力成正比n nC.在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n nD.正压通气可以增加肝血流量n nE.硬膜外间隙高位阻滞可以增加肝血流量【答案答案】C【解析】肝血流量与肝灌注压成正比,而与肝血流阻力成反比,肝灌注压受肝动脉与肝静脉压之差及肝门静脉与肝静脉压之差的影响,肝动脉压随全身动脉压的变化而变化,硬膜外间隙高位阻滞可引起血压降低,肝血流也减少,肝血流减少的程度同血压降低的幅度成正比。正压通气可导致腔静脉回流受阻和心输出量减少,并继之引起肝血流量减少。当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若收缩压低于80mmHg时,肝血流随之减少,肝功能受影响。2323n n对于肝病患者,使用与白蛋白结合的麻醉药时剂量要()。n nA.减少n nB.增加n nC.不变n nD.先增加后减少n nE.先减少后增加【答案】A【解析】肝病患者合成白蛋白减少,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减少,而药理活性部分相应增多,可能发生中毒或愈量,应当减小剂量。2424n n对肝功能影响最小的吸入麻醉药为()。n nA.氟烷n nB.异氟烷n nC.七氟烷n nD.恩氟烷n nE.地氟烷【答案】C【解析】七氟烷的代谢产物为六氟异丙醇。其在人体内生成率极低,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失活,几无毒性。2525n n.以下麻醉药物中肝毒性最强的是()。n nA.七氟烷n nB.氟烷n nC.地氟烷n nD.恩氟烷n nE.异氟烷【答案】B【解析】氟烷对肝功能的影响最大,临床上出现过氟烷肝损害的报道。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且出现黄疸。而七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