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哈尔滨面板堆石坝施工方案.doc
第一章 施工总体说明11 工程概况111 地理位置磨盘山水库位于拉林河干流上游五常市沙河子乡沈家营村上游1.8km附近,距河口343km,坝址距哈尔滨市区约180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51km2。112 工程规模磨盘山水库是一座以为哈尔滨市供水为主,兼向下游沿线城镇供水并结合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操纵性水利枢纽工程。水库规模为大()型,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为级,次要建筑物为级,临时建筑物为级。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为5000年一遇洪水。113 库容和调理功能水库调理功能为多年调理,其总库容为5.23×108m3,调理库容3.23×108m3,死库容0.33×108m3。114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水库枢纽工程由粘土心墙土石坝、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导流灌溉洞、供水洞组成。坝顶高程324.50m,坝顶长度406m,最大坝高49.9m。溢洪道紧邻右坝肩,由进口段操纵段泄槽及挑流消能段组成,单孔,净宽12m,堰顶高程310m,设弧形闸门工作闸门和平板检修闸门。导流灌溉洞位于右坝肩与溢洪道之间,隧洞进口底高程280.00m,洞长200m,洞径4.0m,进口设取水塔分层取水,出口设工作闸门,挑流消能。供水洞位于溢洪道右侧,进口位于坝轴线上游约200m,由取水塔和引水隧洞组成,隧洞洞径3.2m,洞长1377.73m。本标段为水库枢纽粘土心墙土石坝标。115 施工进度计划2003年13月进展预备工作,4月中旬主体工程开工。首先施工左岸,在2004年8月底,将左岸填筑至313.6m高程。2004年9月中旬进展主河道截流,开场填筑右岸坝体(主河床段),截流闭气后先填筑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平台,在9月末之前将混凝土防渗施工平台填筑至288.00m高程,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提供出作业面,在2004年年末将整个右岸坝体填筑至288.0m高程,2005年大汛前,将右岸坝体填筑至313.6m高程。2005年9月初,导流灌溉洞下闸,水库开场蓄水。2005年11月末将整个坝体填筑至设计高程。116 开挖料的利用本工程拦河坝所用石料直截了当取于大坝、溢洪道、导流灌溉洞、供水洞开挖的弱风化、和风化及新鲜岩石或转运场石料,覆盖层及强风化石料用于筑路或运至弃渣场堆放。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21 水文气象本工程坝址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800mm左右,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其中69月份占降水量80%左右,汛期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各时段不同重现期施工洪水成果见表11。表11施工期各时段不同重现期洪峰流量表 单位:m3/s 重现期时段200年100年50年20年10年5年春汛开河(45月)202167140127大汛(78月)251021001200838秋汛(910月)11982.09月平均流量37.228.310月平均流量28.321.445月日均最大流量139.9111.3坝址天然河道水位、流量详见表12。表12 坝址天然河道水位流量 断面水位(m)流量(m3/s)坝上100m坝址坝下100mHHH100280.08280.02280.0152280.56280.45280.4200280.80280.72280.7505281.95281.85281.7838282.80282.66282.51200283.55283.38283.21706284.50284.34284.22102285.20285.00284.8坝址地处山区,气候酷寒,多年平均气温3.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5.5。土壤最早冻结时间为10月31日,最晚融冻时间为4月8日,最大冻深2m。融冻流冰期平均4月9日;结冰流冰期平均11月18日;春季流冰期平均2天;秋季流冰期平均6天;封冻天数平均143天。最大冰厚平均1m厚;最大冰上雪深0.17m。最大冰块长约20m,宽约8m,流速约0.9m/s。122 工程地质坝址区河谷呈不对称的“V”字型,河床宽50m60 m,河床两侧发育有10m20 m宽的狭长形河漫滩,滩面稍有崎岖,地面高程为280 m 282 m。右岸山坡坡度45°60°,山脚与河漫滩相连,左岸为山前倾斜台地,地面坡度约为10°15°,前缘与河漫滩相连,台地宽度大于200 m。坝址区主要由第四系和侵入岩组成,自上而下可见: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al+plQ4)(1)卵石混合土:灰黄色,密实,磨圆较好,成分多由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部分见有漂石,最大块径可达3m5m,厚5 m7m左右,透水性强;分布于河床部位,层底高程为270m左右;本层在顺河方向上厚度较稳定。(2)含细粒土细砂:黑褐色黄(灰)褐色,松散,厚度为2.00 m3.20m;分布于漫滩上部,层底高程为278.07m278.71m;本层在顺河方向上厚度变化不大。(3)卵石混合土:灰黄色,密实,磨圆较好,成分多由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部分见有漂石,最大块径可达3m5m,厚3 m7m,透水性强;分布于漫滩下部,层底高程为271.00m275.21m;本层在顺河方向上厚度较稳定。2第四系更新统坡积、洪积层(dl+plQp)碎石混合土:黄色,以碎石为主,夹杂低液限粘土、块石、砂等,部分见有漂石,颗粒大小混杂,无定向陈列,无架空现象,较密实,厚约11.87m39.66m;渗水试验说明,浸透系数在1.24×10-5cm/s左右,属弱透水。主要分布在坝址左岸台地上,另外在右岸山前坡脚处表层呈窄条带状分布,层底高程为274.81m283.07m;本层在顺河方向上厚度变化不大,自前缘向后缘方向厚度增厚,左坝肩部位厚度在38.88m39.66m。3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层(al+plQp)卵石混合土:灰黄色,较密实,含少量砂和泥质成分,部分见有漂石,最大块径可达3m5m,厚度为2.60 m5.65m,浸透系数20m/d左右,属中等强透水。分布在左岸台地下部,层底高程为273.50m269.16m;自上游向下游厚度有逐步变薄的趋势。4印支期侵入岩(51-3b)花岗岩:中粗粒花岗构造,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碱长石、石英等。分布在河谷底部及右岸,本次揭露最大厚度大于50m。基岩面的崎岖情况根本与地面的崎岖情况一样,左岸较平缓,坡度在10°左右;右岸岩体直截了当裸露,坡度较陡在40°左右;岩面高程左坝肩处为270.34m275.95m,在靠近河漫滩部位岩面高程在266.26m269.16m。右坝肩岩体节理裂隙较为发育,见表13。主要有5组,其中1、2两组最发育,均为高倾角、张性,裂隙间有少量充填物。表13 右坝肩节理统计表序号走向倾向倾角条数面积特 征度条m1330-34260-7280-884116.6张开裂隙,张开宽度0.5cm-1.0cm。260-65150-15558-70115.1张开裂隙,充填物为高岭土。3114-125204-21525-4032.0缓倾角,闭合,不发育。4320-325230-23568-85411.5张开5mm,少量泥质充填。56233254411.5闭合。坝址区右岸坝肩部位见有两条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分别为80°、82°,倾角分别为38°、80°,压性;破裂带宽度1.20-1.70m,规模较小。坝址区主要分布孔隙潜水及孔隙弱承压水。孔隙潜水赋存于河漫滩第四系松散层中,含水层为含细粒土细砂和混合土卵石,厚3.5 m5.0m,地下水位埋深为13m,高程在278.71m左右。含细粒土细砂层的浸透系数为2 m/d5m/d,卵石混合土层的浸透系数为50m/d左右。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侧向径流和拉林河水的渗入,以径流和蒸发的方式排泄。孔隙弱承压水埋藏于左岸山前倾斜台地底部的卵石混合土层中,顶板埋深为10m39m;承压水头3.44m8.20m,埋深7.74m30.80m,高程在276.25m285.20m;浸透系数20.5m/d40.33m/d左右,中等-强透水。河谷及左岸浅部强风化全风化带及弱风化带上部岩体和右岸卸荷带岩体及弱风化带上部为中等透水岩层(厚度5 m15m),其下及右岸岩体为弱透水极微透水岩层。13 天然建筑材料131 粘土料粘土料场位于坝址下游右岸沈家营村东北的山前倾斜台地上,占地面积30×104m2,该料场地形崎岖较大,地面高程在297.25 m306.07m,均为耕地(旱田),距坝址约2.0km,运距较近。无用层较薄,有用层厚且连续,开采方便,适于机械化开采和运输。有农道通至料场边缘。勘探深度内主要为粘性土层,个别钻孔底部见有基岩,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有机质土:黑色,富含有机质,为耕植土层,层厚0.20.4m。普遍分布于表层,个别地段见有薄层人工填土。低液限粘土:黄色,稍湿,粘性较强,含较多粉粒,层厚5.0m左右,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10m,普遍分布于层之下,层厚稳定连续,部分地段在深度为2.00m以下见有薄层中粗砂。花岗岩:褐色,全风化强风化状,顶面高程在297.80m左右,普遍分布于粘土层之下。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位。依照有用层开采意义及含水量条件,将本料场划分为三个区,即区为优先开采区、区为操纵开采区、区为无开采意义区。 本料场区土除个别样品粘粒含量稍高外其它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能够满足土石坝防渗体对土料的质量要求,本料场区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中,除天然含水量较高和个别样品粘粒含量稍高,其他各项指标根天性够满足土石坝防渗体对土料的质量要求,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后能够用做土石坝防渗体土料。料场区土料物理力学指标详见下表。工程统计组数比 重液 限塑 限塑性指数颗粒组成百分数(%)击实砾粒砂粒粉粒粘粒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细粗中细GsLpIP粒径以毫米计(mm)dmaxW0p%20-22-0.50.5-0.250.25-0.0750.075-0.050.05-0.005<0.005g/cm3%最大值112.7236.022.414.316.79.44.34.79.360.834.91.8224.50最小值112.6727.518.58.11.82.10.81.60.332.318.51.7015.80平均值112.6932.320.312.06.95.13.12.93.950.526.71.7518.08表1-4区粘土料场物理力学指标表本料场的粘土料储量丰富,剥离层平均厚度为0.6m左右,有用层平均厚2.71m5.08m,优先开采区即区防渗体粘土料净储量为34.5×104m3,接近设计用量的2倍,操纵开采区区防渗体粘土料净储量为34.1×104m3,完全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用做土石坝防渗土料其质量根天性满足技术要求。料场占地为旱田,并需修建临时施工道路。132砂砾料1砂砾料场料场位于坝址上游河左岸的河漫滩上,距坝址1.0 km 2.0 km,地面高程为285.00m288.36m之间。料场可见岩性自上而下描绘如下:有机质土:黑褐色,含植物根系,厚0.20m0.50m。级配不良细砂:黄褐色,粉细砂含量较高,该层较连续,厚0.4m1.5m。卵石混合土(或混合土卵石):杂色,饱水,分布连续稳定,勘探深度内厚2.0m2.6m。部分见有级配不良中、粗砂透镜体。2砂砾料场料场位于下坝址下游河右岸的河漫滩上,距坝址2.0 km 3.0km,地面高程为274.90m279.00m之间,料场可见岩性自上而下描绘如下:机质土:黑褐色,含植物根系,厚0.20m0.50m。粉土质细砂:黄褐色,粉细砂含量较高,该层较连续,厚0.4m1.5m。卵石混合土(或混合土卵石):杂色,饱水,分布连续稳定,勘探深度内厚2.0m2.6m。部分见有级配不良中、粗砂透镜体。两个砂砾料场的砂砾料根天性够满足土石坝坝壳填筑料对砂砾料的质量技术要求。砂砾料由业主开采,然后集中到砂砾料转存料料场。转存料场间隔坝址2.5公里。碱活性反响试验成果说明混凝土细骨料不存在潜在危害。两处料场砂砾料含泥量较高,用做混凝土骨料还需进展冲洗。表1-5 储量计算一览表料场编号岩性无用层厚有用层厚产地面积剥离层体积有用层储量水上水下水上水下合计mm×104m2×104m3×104m3卵石混合土1.420.962.6320.3328.8719.5253.4772.99卵石混合土1.331.272.3421.027.9326.6749.1475.81 砂砾料颗分详见表16表16砂砾料颗分表料场粒 径(毫米)150150-8080-4040-2020-505-2.52.5-1.252.5-0.630.63-0.3150.315-0.1580.158含 量()料场试验组数1010101010101010101010平均值22.8625.9410.958.306.991.643.355.868.832.792.49最大值45.6031.6018.7015.5011.522.515.1716.0518.976.394.78最小值13.209.002.403.103.030.721.492.733.990.760.92料场试验组数99999999999平均值14.7123.7314.318.768.461.894.298.5410.102.542.68最大值18.731.2021.6013.6016.293.339.4815.3214.214.226.84最小值6.7015.0010.004.102.800.822.313.287.440.720.4314 合同工程和工作范围本标段主要工程工程包括土石坝、永1号路、永3号路、临时工程、大坝平安监测等工程。141 土石坝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坝顶长度为406m,最低建基面为274.6m,最大坝高49.9m。坝顶宽8.0m ,坝顶高程为324.50m。坝顶设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墙顶高程为325.70m,墙底高程接粘土心墙顶高程,坝顶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厚6cm。粘土心墙顶高程为322.50m,宽3.0m,心墙坡比1:0.25,河床段心墙底高程为284.00m,下接混凝土防渗墙。粘土心墙上、下游侧设中粗砂、砂砾石反滤层各一层,每层厚度均为1.5m。坝壳料为砂砾石,上游边坡为1:2.0,在高程295.66m处结合围堰设5.0m宽马道,马道以上设砼板护坡厚为20cm,马道以下坝体兼作围堰,围堰采纳粘土斜墙防渗,斜墙下游设砂砾石过渡层与坝体相接,斜墙上游用石渣护坡。下游坝体边坡为1:2.0,设碎石护坡厚20cm。在292.50m高程处设马道兼作通往导流灌溉洞出口的交通路,宽5.0m,沥青混凝土路面厚6cm,下设碎石垫层20cm。坝脚处设排水棱体,排水棱体顶高程为283.9m,排水棱体顶宽2.0m,外坡坡比为1:1.5,坡脚处设排水沟,排水沟底宽1.0m,边坡1:1.5,深1.0m。142 永1号路永1号路即左岸上坝公路,由坝下交通桥至左坝端,总长度1037 m,行车道宽为6.0。路基填筑压实度要求到达0.9。路堤边坡坡度1:1.5,沥青混凝土路面,厚6cm,下设水泥稳定砂和碎石垫层各20cm。143 永3号路永3号路即去接收点公路,由坝下交通桥至供水洞出口,总长度1110 m,行车道宽为6.0。路基填筑压实度要求到达0.9。路堤边坡坡度1:1.5,沥青混凝土路面,厚6cm,下设水泥稳定砂和碎石垫层各20cm。144 临时工程1大坝上、下游土石围堰上下游围堰顶高程分别为295.66m、280.7m。上游围堰长169m,最大高度17.96m,下游围堰长82m,最大高度3.0m,上下游围堰方式一样,均采纳粘土斜墙砂砾石围堰,上游围堰上下游边坡分别为1:3、1:2.0,下游围堰上下游边坡分别为1:3、1:1.5,围堰顶宽均为6m。上游围堰砂砾石部分与坝体结合。2坝体护砌左岸坝体填筑时,为防止大汛洪水淘刷坝体,在左岸坝体右侧用块石护砌。护坡顶高程为283.2m。最大护坡高度5.5m,护砌范围200m,厚30cm,块石下设15cm碎石垫层,坝体下游采纳厚度为50cm耐特笼块石护砌,护砌长度20m。3临时道路临3#路,长500m;临4#路,长1200m;临6#路,长550m;临7路,长180m。15 现场施工条件1.5.1 交通运输1对外运输本枢纽工程交通运输较便利,山河镇国铁车站,距坝址约69公里,可作为转运站,经拉滨线南下可达吉林,北上可至哈尔滨。本工程公路运输也较方便,等级公路自哈尔滨市经五常市通至寒葱河,并连接非等级公路至沙河子镇,其中山河镇至沙河子镇系三级砂石公路,路况良好,有桥梁多座,仅东信桥与大方桥标准低且破坏严峻,需要修建。自沙河子镇至坝址附近的沈家营屯,间隔约10公里,为乡间路,宽45米,路况一般,需进展维修扩建。自沈家营屯至坝址间隔约2公里,目前无路,需新建。2场内交通场内交通主要利用本段标新修永1号路、永3号路及临3号、临4号、临6号、临7号道路,还有其它标段修建的永2号、临1号、临2号、临5号、临8号道路。1.5.2 施工、生活用水由招标文件知,拉林河河水能满足生活、消费需要,可直截了当用于本工程施工和施工人员生活。1.5.3 施工用电本工程用电接入点在治理区,距坝轴线1km,电压10kv,容量2000KVA,该接点至施工区和生活区的输电线路、配电线所及其余全部配电装置和功率补偿装置由施工方负责。1.5.4 材料供给本标段所用钢筋、水泥、砂砾料、块石、砼骨料等主要材料由业主供给,钢筋、水泥运至施工单位仓库,砂砾料、块石等坝体填筑料运至转运料场,砼骨料运至砼拌和站。16 操纵性工期2003年3月下旬进场,4月1日正式开工;2004年8月底将坝体左岸填筑至313.6m高程;2004年9月初进展围堰施工,2004年9月10日截流;2004年9月底将坝体右岸288.0m高程下防渗墙施工平台填筑完成,提供根底处理施工平台,2004年11月15日将坝体右岸填筑至288.0m高程;2005年4上旬开场填筑坝体右岸288.0m高程以上部分,2005年6月30日之前将右岸坝体填筑至313.6m高程;2005年8月5日整个坝体填筑至322.5m高程,开场进展坝顶防浪墙施工,2005年8月31日之前坝顶防浪墙、322.5m高程下上游砼板护坡全部完成;2005年9月30日之前完成坝体剩余部分施工,包括上游砼板护坡、下游坡面砌石、碎石施工,进展坝顶路基、沥青砼路面施工,2005年10月25日土石坝工程全部完成2005年8月初进展永3号路、永1号路面施工,包括碎石路基、水泥稳定砂、沥青砼路面,2005年10月20日全部完工17 工期、质量、平安目的171 工期目的按期实现各操纵性进度,优质、高效地完本钱标段施工,是施工进度计划的根本操纵目的。172 质量目的我们的质量目的:单元工程合格率100%、单元工程优良率90%、工程质量到达优良等级。173 平安目的本合同施工平安治理目的是:“四无一杜绝一创立”。“四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负伤率3以下,无严重机械设备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立”即创立平安文明工程。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主旨,坚持“平安为了消费,消费必须平安”的原则,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措施保证、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平安。18 主要施工方法简述本标段施工工程主要有坝基开挖、清理、碾压、坝体填筑、砼浇筑、砌石等。河床段及左岸坝基清理主要采纳D85推土机集料成堆,3.0 m3装载机配15-20自卸汽车运输弃料,右坝肩石方开挖采纳爆破方法自上而下分层开挖,3.0 m3装载机配15-20自卸汽车运输开挖弃料。根底部位碾压采纳15t轮胎碾碾压。坝体填筑采纳3.0 m3装载机料场装车,15-20自卸汽车运输上坝,塑性填土区采纳15t轮胎碾碾压,坝壳料采纳振动碾分层碾压。砼浇筑采纳6 m3砼搅拌车或8t自卸汽车运输,砼输送泵或吊车入仓浇筑。砌体主要采纳8t自卸汽车运输块石,人工自下而上砌筑。第二章 施工导流和水流操纵21 水文气象磨盘山水库位于拉林河干流上游,坝址操纵流域面积1151km2,坝址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800mm左右,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其中69月份占降水量80%左右,汛期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各时段不同重现期施工洪水成果见表2-1,坝址天然河道水位、流量详见表2-2。坝址地处山区,气候酷寒,多年平均气温3.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5.5,冬季最低气温-39,初霜期9月中下旬,终霜5月中旬,无霜期110140天。土壤最早冻结时间为10月31日,最晚融冻时间为4月8日,最大冻深2m。融冻流冰期平均4月9日;结冰流冰期平均11月18日;春季流冰期平均2天;秋季流冰期平均6天;封冻天数平均143天。最大冰厚平均1m厚;最大冰上雪深0.17m。最大冰块长约20m,宽约8m,流速约0.9m/s。表2-1施工期各时段不同重现期洪峰流量表 单位:m3/s 重现期时段200年100年50年20年10年5年春汛开河(45月)202167140127大汛(78月)251021001200838秋汛(910月)11982.09月平均流量37.228.310月平均流量28.321.445月日均最大流量139.9111.3表2-2 坝址天然河道水位流量 断面水位(m)流量(m3/s)坝上100m坝址坝下100mHHH100280.08280.02280.0152280.56280.45280.4200280.80280.72280.7505281.95281.85281.7838282.80282.66282.51200283.55283.38283.21706284.50284.34284.22102285.20285.00284.822施工导流221 施工导流方式本工程施工导流采纳主河床一次断流,导流灌溉洞导流的方式,详细导流程序如下:第一阶段:2003年4月中旬开场对河道左岸滩地段坝体进展土方开挖、坝体填筑和根底处理,2004年8月末将左岸坝体填筑至313.60m高程,此阶段利用原河床导流;第二阶段:2004年9月上旬开场河道截流,修建断流围堰,挡水标准为20年一遇春汛洪水,在围堰的保护下进展右岸坝体的根底处理及坝体填筑,至2005年6月末将右岸坝体填筑至拦挡200年一遇大汛洪水位以上,此阶段洪水由灌溉洞渲泄;第三阶段:2005年7月坝体接着填筑,同年11月末将坝体填筑至设计高程。这期间大汛洪水由灌溉洞及溢洪道泄流。222 施工导流时段及标准各建筑物的导流及度汛标准:1截流前原河床导流,导流标准为大汛十年一遇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838.0 m3/s;2大坝上、下游围堰挡水标准采纳20年一遇春汛洪水,日均最大流量169 m3/s;3坝体填筑到不需要围堰保护时,坝体的度汛标准为200年一遇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2510m3/s。施工导流特性见下表。表2-3 施工导流特性表施工年月导流时段重现期(年)流量(m3/s)导流方式2003大汛10838原河道2004年18月大汛10838原河道2004年9月2005年6月春汛20169灌溉洞2005年7月8月大汛2002510灌溉洞、溢洪道223 围堰布置、构造及工程量1大坝上、下游土石围堰上下游围堰顶高程分别为295.66m、280.70m。上游围堰长169m,最大高度17.96m,下游围堰长82m,最大高度3.0m,上下游围堰方式一样,均采纳粘土斜墙砂砾石围堰,上游围堰上下游边坡分别为1:3.0、1:2.0,下游围堰上下游边坡分别为1:3.0、1:1.5,围堰顶宽均为6m。上游围堰砂砾石部分与坝体结合。2坝体临时护砌左岸坝体填筑时,为防止大汛洪水淘刷坝体,在左岸坝体右侧用块石护砌。护坡顶高程为283.2m。最大护坡高度5.5m,护砌范围200m,厚30cm,块石下设15cm碎石垫层,坝体下游采纳厚度为50cm耐特笼块石护砌,护砌长度20m。表2-4 围堰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工程单位工程量备注1砂砾石填筑m327762粘土填筑m3207703石渣填筑m337664碎石垫层m33125抛石护底m32206耐特笼块石m31207干砌块石m36258围堰撤除m3276923 施工截流231 截流时段及标准依照招标文件及施工总进度安排综合考虑水文气象条件、围堰施工时间、截流工程量和难度,截流时间定为2004年9月上旬,截流设计流量选用5年一遇9月平均流量,流量为28.3 m3/s,相应的上游水位为280.0m高程。232 截流方式本工程截流流量小,为28.3 m3/s,截流难度不大,截流采纳单戗立堵,从左右岸同时进占,为减少龙口位置冲刷,截流前对龙口进展抛石护底,合龙顺序为先上游后下游。233 截流戗堤设计及龙口位置的选择依照截流设计标准,截流时段上游水位为280.0m高程左右,导流洞进水口底部高程为280.0m。考虑到上游水位壅高和一定平安超高,戗堤顶面高程为285.0m,顶宽10m,上、下游边坡为1:2,戗堤填筑结合坝体填筑作为坝体的一部分,其轴线位置要结合坝体轴线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综合考虑河流的水力特征及坝址两岸均有料源,具备两岸同时进占的条件,龙口位置应选在抗冲刷才能强的地段,拟定在河床中部,龙口位置宽度为10-20m。234 截流施工1截流戗堤施工截流戗堤填筑结合大坝坝体填筑,砂砾料来自左、右岸的、料场,石料取自左岸的石料转运场,采纳3.0 m3装载机料场装车,15-20t自汽车运输填筑料,D85推土机平料,14t振动碾碾压。2龙口合龙施工备料:龙口位置填筑用料约为1416m3,考虑到截流被水冲走一部分,备料3187m3左右。龙口施工:填筑施工采纳左岸转运料场石料,截流前从左右两岸戗堤用2.0 m3反铲向龙口位置抛块石护底,防止龙口位置冲刷。合龙石料采纳3.0 m3装载机料场装车,15-20t自汽车运输填筑料,D85推土机推运。24 围堰施工241 上游围堰施工上游围堰截流闭气后,进展上游围堰加宽加高填筑施工,从左、右岸两个工作面进展填筑,施工道路利用施工现场已构成的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道路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上围堰道路随围堰加高而加高。1粘土填筑粘土取自右岸土料场,采纳2.0 m3反铲料场装车,15-20t自汽车运输,水下填筑采纳在戗堤上向水中抛筑,抛填出水面后,水上部分分层压实,压实后填土层面需洒水潮湿并刨毛处理。2反滤料取自、料场合格筛分料,3.0 m3装载机料场装车, 20t自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平料。3砂砾料取自、料场3.0 m3 装载机料场装车,15-20t自汽车运输,14t振动碾分层碾压,其填筑要求同大坝坝壳料填筑。4石渣防护石渣取自转运料场,采纳3.0 m3装载机料场装车,15-20t自汽车运输,D85推土机推运,出水面后采纳人工配合机械施工。5填筑时,砂砾料、粘土料、反滤料层同时上升。241 下游围堰施工下游围堰在上游围堰合龙后进展填筑,堰体石渣取自左岸,采纳3.0 m3装载机料场装车,15-20t自汽车运输,D85推土机推运,反滤料、粘土、石渣防护施工同上游围堰。25 平安渡汛2.5.1 左岸坝体渡汛左岸坝体填筑时,为防止大汛洪水淘刷坝体,在左岸坝体右侧用块石护砌。护砌范围200m,厚30cm,块石下设15cm碎石垫层,坝体下游采纳厚度为50cm耐特笼块石护砌,护砌长度20m。护坡块石料来自左岸转运料场,施工时采纳2.0m3反铲配20t自卸汽车装运,人工砌筑,并按设计图纸操纵好坡比。2.5.2右岸坝体填筑渡汛2004年9月上旬开场河道截流,修建断流围堰,挡水标准为20年一遇春汛洪水,在围堰的保护下进展右岸坝体的根底处理及坝体填筑,2005年6月末将右岸坝体填筑至313.6m高程能抵挡200年一遇大汛洪水,同时坝体上游面砼护板紧跟施工,假设有部分位置在洪水降临时还末施工,采纳砂袋临时防护。2.5.3坝面施工渡汛汛期时刻观测上游水位,在监理工程师指定部位备足填筑料,如遇河水陡涨,可能有超标洪水漫过坝体时,能在数小时内装坝体加高2m,以防洪水漫过坝体。2.5.4 排冰凌1破除冰盖的原则(1)选在窄、深河段或弯道处,因宽、浅、直线河段流速较大,不易堵塞,可防止宽、浅、直线段破裂的冰块在窄、深、弯道河段发生堵塞。(2)掌握破冰时机,选在开河前短时间内突击破冰。(3)冰盖破裂长度,延伸至窄、深、弯道河段以下一定间隔,以免产生插堵。2排冰凌方法采纳爆破法破冰盖,用硝铵炸药,用电雷管或导火索引爆。(1)布孔:爆破时自下游向上游,先主流后边流。采纳沿水流方向分两行成折线或直线布孔。(2)孔距:一般打开过冰水道,冰厚在0.20.8m时,孔距操纵在155m,参照经历并通过试验确定。(3)下药包深度:据试验,一样炸药量在冰下水中、冰层中、冰面三种情况下的爆破效率递减率约为12%,下药包深度通过试验确定。(4)装药量C:C=Khi2r式中:C装药量(Kg);hi冰厚(m);r爆破半径(m);K系数爆破半径一般为下药包深度的2倍。下药包深度从冰盖底面起计算。K值和炸药功能、质量、药包大小、冰厚、水深、封冻型式、冰花数量、流速、风向等相关,通过试验确定。(5)装药方法:采纳冰层埋药包,将冰盖上的冰孔底部保存810cm,再凿一小孔,使水上升,将药包放入冰孔压以石块重。 2.5.4 施工设备装备及施工组织1工程部下设专门的水情预告部门,定员3人进展汛期的水位、降雨量和其他水情预告,并与当地防汛指挥部保持联络。2在汛期遇到较大洪水,原有抽水设备满足不了排水要求时,在基坑内增加高水头大容量水泵及时抽干基坑内积水,保证坝体在干地施工。3合理组织施工,增加各项投入,增加机械设备和劳力,加快坝体施工。4汛期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保证防洪度汛期间各种机械设备以最好的工况投入使用。26 主坝的基坑排水261 初期排水围堰合龙闭气后,为使主体工程能在干地施工,必须首先排除基坑积水及堰身和堰基的渗水。1初期排水量及基坑水位降落速度初期排水量包括基坑积水、围堰堰身和地基及岸坡渗水、降雨汇水等,初期排水总抽水量为上述诸项之和,其中包括围堰堰体水下部分及覆盖层地基的含水。2基坑水位降落速度为了防止基坑边坡因浸透压力过大,造成边坡失稳产生坍坡事故,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必须操纵在同意范围内。一般开场排水降速度以0.50.8m/d为宜,接近排干时可同意达1.01.5m/d。3排水泵站布置泵站设置尽量做到扬程低、管路短、少迁移、根底牢,便于治理,施工干扰少。采纳固定式抽水站,装备6台55kw抽水机,另装备2台55kw抽水机备用,抽水站设在下游围堰的内坡附近。262 经常性排水初期排水后,必须经常保持基坑枯燥,使主体工程在干地施工。如今仍应具备足够的抽水容量,进展经常性排水。1排水量组成由基坑渗水和降雨汇水及截流戗堤浸透量组成。(1)基坑渗水由围堰堰身和地基渗水两部分,按围堰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浸透水头计算。(2)降雨汇水:取最大浸透水出现时段中的最大日降雨强度计算,要求在当日排干。2排水方式:每隔20m左右修一排水沟渠,拦截堰身及堰基渗水,并将浸透水流聚集于泵站的集水井,集水井布置在下游围堰堰体内坡,装备两台30kw抽水机,另装备两台30kw抽水机备用。27 围堰撤除 本工程上游围堰不撤除,作为坝体的一部分,只撤除下游围堰,采纳2.0m3反铲端退法一次撤除,弃料运至指定弃料场。28 施工进度计划2004年9月初开场戗堤进占,2004年9月10日进展围堰截流合龙并闭气,2004年9月11日至2004年9月底进展下围堰填筑及上游围堰加宽加高施工。2004年9月30日围堰施工全部完成。29 机械设备配置为满足本工程导流施工需要,施工导流设备见下表。表25 施工导流机械设备表序 号名 称型 号单 位数 量1反铲CAT245B台22反铲CAT320B台13装载机3m3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