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doc
-
资源ID:695302
资源大小:19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doc
- 1 -2019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第第 I I 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 人朱光潜世间事物最复杂、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魔鬼固诡诈多端,而仙子也缥缈难测。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还需要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 ,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 。 “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 “色”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源于羊羹的味道,中外都用“趣味”来指“审美力” 。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 2 -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 ,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 、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选自谈美书简 ,有删改)1. 关于“人”的理解,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懂得你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B. 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类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的。C. 进化过程中遗留在人类身上的一部分“兽性”和原始人的一些特点构成了人的“本能” 。D. 人的所谓“生活”就是时时刻刻地和外界打交道,不断地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2. 关于“艺术”和“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B. 儒家说:“食、色,性也。 ”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的美。C. “食”是保持个性生命的经济基础, “色”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它们都属于艺术美的范畴。D. 原始民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者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就是艺术活动。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有心灵,所以,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难懂的。B. 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可见人的性格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不能把人简单分类。C.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就是美的历史。- 3 -D. 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 、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答案】1. B 2. A 3. A【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概念理解类试题,考生在作答本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认真阅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进行合理化的对照理解。论述类文本对概念理解类试题一般犯以下几种毛病:张冠李戴、故意扩大概念的范围、所问非所答、过于绝对等等。A“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与原文不符;C“原始人的一些特点”是在“本能”之外的;D 原文是“改造自然和社会” ,不是“适应”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类试题,考生在作答本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所给的选项与原文进行对应理解。本题没有特殊的办法和捷径,所以考生只有认真理解和对照理解才能准确得出答案。C“食”和“色”本身不全是艺术类,原文“最先见于食色” ,C 项绝对化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观点的理解,考生首先要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逐项对考题进行理解和分析,本题一般都考查“妄加推断” “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 “夸大事实”等毛病。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B 引用古谚目的是证明人的复杂性;C“就是美的历史”绝对化;D 范围缩小, “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错, “整个运动”应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好,时间!叶延滨你好,时间。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避过;等待过,也 消磨过。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己,就是流入我生命的一切,也是从我生 命流走的一切,我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模样,有了白头发了,额头也 有了皱纹,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 个- 4 -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告诉我时间到了。时间是 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 厉的批评。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 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 钟依然走着,不管是在宫中威严的皇帝还是拼命造反坐了天下的老百姓。上年纪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珍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年少不知愁 滋味,其实就是不知道时间可贵。用时间爬格子换学问,也用时间打游戏换快乐,用时间找 朋友换爱情,也用时间编大网捞虚名。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有的就是大把的时间,轻抛不心 疼,直到有一天有人对自己说:“没有时间了 ,真可惜。 ”自己才发现,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 无用之物,而时间的存折上已经支付得所剩无几。时间是有价的,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里, 那些专家凭什么叫专家,是因为他们能看出凝聚在瓷片和铜锈上的时间,那些变得苍老和 憔悴的器物凭什么叫古董,是因为它们拥有久远的时间。可惜的是,人们总喜欢犯错误,当 这些古董向人们展示时间的价值时,人们记住了钱币的数量,忘记了那不是古董巧价值而 是时间的分量。说光阴无价,这是诗性的表述。说时间有价,这是古玩行存在的理由。认识时间的 价值,不需要改朝换代,坐上出租车,诸在街头,你就看那计价表往上跑数字,直跑得你心惊 肉跳。当然时间也有贬值的情形,花了几百元订的报纸杂志,翻过了,到了月尾,收废品的 用秤一称,只值几角钱了。时间会贬值,是因为时间还健忘。那些报纸当初拿到手上的时候,真叫如饥似渴,那些消息让我怦然心动,那些社论让我热血沸腾,那些事件让我揪心挂念。然而,时间过去了,那些事与人,文章与图片,都成了一捆废纸中的墨迹。时间还在向 前,我告别了那一捆旧报刊,就像落叶后的树,又准备长出更多的叶片来,挂满朝露迎接新 的太阳。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健忘,也许这是时间最无情而又最必须的存在方式。人们用“年” “年代” “世纪”来丈量时间,简洁而清晰,然而,无数的像我这样的生命和非生命体就 被匆匆地忽略了。伟人在评说历史时总说: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伟人之所以叫伟人,大 概就是因为他洞悉了时间的秘密。尽管如此,对于我,我知道上苍给我的时间就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无论卑微还是平 凡,珍惜这个唯一,是生命的觉悟和实践。伟人、帝王与百姓平民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因 此,皇帝以为尊荣和权力就'以延长这个过程, “万岁”是最大的白日梦,也是臣子给皇上最 不需本钱的“贿赂” 。其实,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什么办法最好?我的建议就是倒计时记岁 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 60 岁,过一年,少一年,成了 59 岁。这样就会知道有多少时间- 5 -可 以去学习去做事去创造去思考去恋爱去结婚生子!时不我待,自当奋进和珍惜。到了 60 岁归零,再过的日子就是赚来的,多活一天,就多赚了 一天,这样的日子自然应当快快活活 地享受,享受生命!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通过一系列生活实例,体现了孩童时期的作者对时间的理解,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是淘气调皮的,不懂得利用时间,抒发了作者的后悔之情。B. 第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比喻,形象抒发了当人生命走到尽头时一生碌碌无为的遗憾 之情,告诫人们要明白时间是可贵的,不可随意浪费。C. 作者在第五段提出的“倒计时记岁数”是珍爱生命、珍惜时间的好建议,当人们意识 到时不我待,就会奋进、创造。 'D. 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寓深刻的哲理于形象风趣的说理之中,内涵丰富,可读性强。5. 作者以“你好,时间”为题,妙在何处?6. 文章开头说“时间就是我自己” ,结尾又说“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 ,作者反复这样说,表达了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对“时间与我” 的理解。【答案】4. A 5. 运用拟人手法,问候之中传递出一种珍重感,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理解、友好。带有呼唤之意,点明题旨。语言口语化,亲切自然,增强感染力。 6. 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流人我们生 命的一切,是我们的生命过程它是唯一的;我们只有珍 爱生命、珍惜时间,勇敢创造,才能享受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示例一:我的时间应当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是悬梁刺股,因为不断地勤修苦练,皓首穷经方知天道酬勤,难能可贵;心中有着不变的道义,方能成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丈夫!“古之成大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 之志我的坚信执着都将为我的时间注人无限的激情和 勇气,从而推动我一往无前。示例二:我有一个梦想,与时间竞争时间与我相伴,它有时是我的挚友,有时却是我的对手在困难的面前,时间让我选择了独立;在失败面前,时间让我选择了面对我曾痛斥为什么在我最需要更多时间的时候,它却吝啬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渐渐地告诉我,它很公平,是我不珍惜,它将每一段时光都剪得很匀称,它给予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便想和它竞争,去弥补更多失去的时光,去争取更多未来的时光。- 6 -示例三:我的时间是珍贵的,它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叩问自我,我在认识自我的旅途中展望未来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他的一生也便是在执著 地探求自我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丰厚智慧而我在我的 时间中探索向前,我愿沉心阅读以丰厚我的学识,我愿意 流浪他方以延展我的生命,我愿意倾听他人以深厚我的 学历我的时间并不是被宗教神衹分成的块状时间,而是浣完整整地在自我认识中不断赋予外界给予的力量,从而在时光流逝中不断完善自我,问鼎人生的顶峰。【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首先要有整体意识,然后逐项根据涉及区间思考其与上下文和文章主旨的关系比较。A 项, “后悔之情”属无中生有,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时间教育我养成良好习惯,时间是公平的、严厉的” 。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标题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 是标题本身的特点和风格,二是联系上下文和全文中心,从内容和结构上组织答案。可以从标题艺术风格人手,要表明文题与主旨的关系。 “你好,时间”为题, “你好” ,语言口语化,带有呼唤之意。“时间” ,运用拟人手法,问候之中传递出一种珍重感。点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本题比较简单,标题简单、语言口语化,用拟人手法,带有呼唤之意,点明题旨。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时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能力。答題要紧密联系文本,在透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就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而不能像一般的概括分析题那样,面面俱到;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格式,讲究层次,观点突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对“时间与我”的理解,答案要强调时间的唯一与对待时间的态度两个方面,意思对即可。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屠呦呦诺奖人生是这样炼成的北京时间 2015 年 12 月 11 日凌晨,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现,站在了世界科学最高奖台。家学渊源 冥冥中的神奇交集- 7 -在宁波,屠家称得上名门望族,名人辈出、家学深厚。而屠呦呦母系所在的姚家也是书香门第。宁波文史研究者袁良植介绍,屠家祖先在南宋庆元年间从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居至宁波,至今绵延达 800 余年。中间出过包括吏部尚书、太子太傅赠太保屠滽、文学家和戏曲家屠隆、博物学家屠本畯等等,既有高官显贵,又有文人墨客。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在屠家宗谱里,屠本畯这个名字让人惊奇。数百年前,他就从事着生物研究工作,并写有大量著作,其中闽中海错疏成书于明万历丙申,是中国最早的海产动物志。重读书,好探究,时间跨越数百年,屠家两位生物研究者在冥冥中产生了一次神奇的交集。时光飞逝,到了宁波屠家第二十世的屠濂规,在这位深受西方教育的父亲安排下,屠呦呦和 3 个哥哥从小就开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屠呦呦少年时期长期居住在外公家,据鄞县姚氏宗谱记载,屠呦呦的外公姚传驹,曾于东北三省沦陷前任中国银行行长,民国财政司司长等职。 鄞县姚氏宗谱中还有收录他写的呈大总统请改革弊制由 、 上熊秉三先生希龄书等文章。在这里,屠呦呦获得了人生的启蒙,为她以后的科学探究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舅舅姚庆三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初任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来任上海金城银行总管处分行经理,更成为国内最早研究和传播凯恩斯通论的学者。屠呦呦父母两大家族皆具有重教传统。教育后辈,培养健全人格是家族一以贯之的传统。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屠呦呦的影响是巨大的。严谨家训 内化为家族精神万里之外的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两本关于屠呦呦家族的宗谱正在被研究者解读。 甬上屠氏家谱和屠呦呦母亲姚氏家族的鄞县姚氏宗谱传递着关于立身处世、治家持业的谆谆教诲。“若有孝子顺孙、义夫良女及一切善行,合族尊敬之。频发则周恤之。若习恶为非赌博者、窃盗者、酗酒争斗者、内乱鸟兽行者、横暴乡里者、诓骗财物者、不孝不悌不仁不慈不睦者、官吏而贪渎行宪者,合族摈之,终身不齿。 ”这条“屠家家训”充分体现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对族人标准高、要求严。严谨的家训内化为一个家族的优秀精神。屠呦呦 14岁那年,他的哥哥屠恒学在赠给妹妹的照片后写到, “呦妹: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 。生于战乱年代,条件艰苦,然而家族内在基因始终锻造屠呦呦不屈坚韧的性格。16 岁时,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此时的屠家生活已经十分拮据,小女孩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整整- 8 -两年,病痛折磨着少年屠呦呦。但她从未放弃学业,最终以同等学力身份,进入效实中学高中一年级,与父亲屠濂规成为了校友。在效实中学读书期间,屠呦呦生物课程平均分达到80.5 分,为走上生物科研道路打下扎实基础。执着探索 几度寒暑报春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1951 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屠呦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1967 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在 2000 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 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 200 多种中药的 380 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 。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 190 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 100%。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选自浙江日报 ,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项是- 9 -A. 屠呦呦父亲所著的闽中海错疏是中国最早的海产动物志,她在论著方面也潜心研究,参与编著中药炮炙经验集成 ,编辑了含有 640 多种草药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B. “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恶性疟原虫已对其产生抗药性。C. 在遭遇青蒿提取物对人体疟原虫的抑制率意外下降的问题时,屠呦呦受有关医著的启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经过反复实验研发出了青蒿素。D. 屠呦呦的名字来源于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希望她从小继承家业,从事生物医学研究。8. 文章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2015 年 12 月 11 日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站在了世界科学最高奖台,谈谈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对你的启示?【答案】7. C 8. 引用“屠家家训” ,体现屠幼幼家族重教行义、累仁积德的家风。引用屠呦呦哥哥的话,体现一个家族的优秀精神以及家人在她人生中的支持鼓励作用。引用诗经的名句,交代主人公名字的由来,寄托父母对她美好的期待实用类文本阅读 屠呦呦诺奖人生是这样炼成的实用类文本阅读 屠呦呦诺奖人生是这样炼成的。引用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药效的记载,突出古代典籍对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起到重要启发作用。 9. 原因:家族教育后辈、培养健全人格的传统对屠呦呦的影响巨大,她从小就开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她以后走上医学研究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严谨的家训、家族的优秀精神锻造屠呦呦不屈坚韧的性格;在学业专业上功底扎实、成绩优异,在科学研究上坚持不懈、埋头苦干,在职业道德上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在人格品质上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启示:屠呦呦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她的成绩令人羡慕,而她的付出则让人感动。屠呦呦在条件艰苦、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发现了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她激励着国人为世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她不为名利、潜心研究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 项闽中海错疏不是屠呦呦父亲所著;B 项说“氯喹”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于文无据;D 项结合文本内容“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1951 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 10 -学院药学系”可知,说“父母希望她从小继承家业,从事生物医学研究”不符合原文。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引用的作用。这些引用分别起的作用,找到相关引用的地方,然后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作用。本文主要的引用内容“屠家家训” 、屠呦呦哥哥的话、 诗经的名句、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药效的记载等。具体作用分析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如结合文本内容屠呦呦 14 岁那年,他的哥哥屠恒学在赠给妹妹的照片后写到的那段话, “学问是学无止境的” “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 “千万不要因此灰心”等,家人在她人生中的支持鼓励作用。点睛: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谈谈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谈对自己的启示。原因分析主要从个人原因和家族等外在原因分析,如家族教育的影响、严谨的家训、学业专业上扎实功底、科学研究上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等。谈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选自左传 )乙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酌,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节选自鸿门宴)10.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沛公则置车骑 置:安排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币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扎今者出,未辞也 辞:辞谢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谢:感谢 - 12 -秦之遇将军 遇:会面,碰到A. B. C. D. 12.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侯” “秦伯”中的 “侯” “伯”都是爵位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B. “寡人” ,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C.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D. “都尉” ,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需要注意动词“度” ,连词“乃” ,结合句意断句。句意: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 “置” ,结合后面内容“脱身独骑”可知,译为放弃。 “币”结合“千金之资”可知,应该译为礼品。 “谢”应为“道歉” 。 “遇”对待。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C 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错,其他儿子称“皇子” 。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1) “鄙”译为当作边邑, “远”译为边远的地方, “陪”译为增加。 (2) “闻”译为听说, “督过”译为责备, “去”译为离开。点睛:翻译文言文时,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 13 -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甲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 ”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乙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 ”张良说:“好。 ”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 14 -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 ”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牡 丹 薛 涛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厚情谊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B. 颔联中“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巫山云雨的故事,给人花之恋抹上梦幻的色彩。C. 颔联“武陵期”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饶有兴致。D. 颈联以“馨香” 、 “不语”刻画牡丹形象,又以“传情” 、 “彼此知”关照前文。E. 尾联回到现实,写作者于栏边安放了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情。15.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E 15. 久别不见的愁怨之情。去春牡丹凋零之时,诗人泪湿红笺诉离情;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诗人在失望中与牡丹不期而遇,更感重逢的喜悦;心有灵犀的相知之情。人花相顾无言,但彼此心心相印;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情。希望能陪伴在牡丹的身边,互诉相思之情。【解析】14. 试题分析:A 项,应是 “从去年与牡丹的离别落笔” 。E 项,诗中是“只欲” 。- 15 -15.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怨别离” “常恐” “期” “彼此知” “说相思”分析情感。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怨别离”“常恐” “期” “彼此知” “说相思”分析情感。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语句是:_,_。(2) 记念刘和珍君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_,_。(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_,_”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答案】 (1). 士皆瞋目 (2). 发尽上指冠 (3). 不在沉默中爆发 (4). 就在沉默中灭亡 (5). 野芳发而幽香 (6). 佳木秀而繁阴【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瞋” “爆” “幽” “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第第 IIII 卷卷 表达题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这些纺织工人手艺高超,如同白驹过隙,能够非常熟练地编出各种图案。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学员张碧晨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虽然已经是晚上,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指日可待“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建立市场化的成品油定价机制,预计在 2017 年左右成品油价格将全面放开。- 16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用错对象。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与前文重复。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现代人说的“爽”有“过瘾” 、“带劲” 、 “有趣”的意思。而屡试不爽的“爽”是差错、失败的意思。因此,过去讲屡试不爽,是反复试验都没出过差错,没失败,没出问题,用现代的语言来理解,却成了“每次试验都不成功,不过瘾” 。因此,成语应该按古文的原意来理解,很多现代名词不能用于直接理解成语或古语的含义。不绝如缕: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不合语境。指日可待: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