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造价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pdf
20112011 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试题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试题 试题一:(20 分)某拟建项目有关资料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由以下内容构成.(1)主要生产项目 1500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300 万元,设备购置费 1050 万元,安装工程费150 万元.(2)辅助生产项目 300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150 万元,设备购置费 110 万元,安装工程费 40万元.(3)公用工程 150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 100 万元,设备购置费 40 万元,安装工程费用 10 万元.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 1 年,项目建设期第 1 年完成投资 40%,第 2 年完成投资 6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50 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 10%,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 6%.3.项目建设期 2 年,运营期 8 年,建设期货款 1200 万元,货款年利率为 6%,在建设期第 1 年投入 40%,第 2 年投入 60%,货款在运营期前 4 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式偿还.4.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 8 年,残值率为 5%,采用直线法折旧,项目运营期第 1 年投入资本金 200 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5.项目运营期正常年份营业收入为 1300 万元,经营成本为 525 万元,运营期第 1 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 70%,第 2 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达到正常年份水平。6.项目所得税税率为 25%,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 6%。问题:1 列式计算项目的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2 列式计算项目的建设期货款利息,并在答题纸上完成表 1.1 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3 计算项目各年还本付息额,并将数据填入答题纸上表 1.2 项目还本利息表。4 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 1 年的项目总成本费用。5 列式计算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中运营期第 1 年的净现金流量。(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表 1.1 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建筑工程费 设备购置费 安装工程费 其他费 合计 1.工程费 1.1 主要项目 1.2 辅助项目 1.3 公用工程 2.工程建设其他费 3.预备费 3.1 基本预备费 3.2 涨价预备费 4.建设期利息 5 固定资产投资 表 1.2 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1 2 3 4 5 6 1 年初借款余额 2 当年借款 3 当年计息 4 当年还本 5 当年还本付息 知识点:费用项目名称 计算 方法 资产类别归并(限项目经济评价用)建 设 项 目 总 投 资 建 设 投 资 工程 费用 设备购置费 静 态 投 资 生 产 能 力 指 数 法、系 数 估 算 法、比 例 估 算 法 等 固 定 资 产 建筑工程费 安装工程费 工 程 建 设 其 他 费 用 建设管理费 可行性研究费 研究试验费 勘察设计费 环境影响评价费 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 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 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其他费 工程保险费 联合试运转费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 市政公用设施费 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 无形资产 生产准备及开办费 其他资产 预备 费用 基本预备费 固定资产 涨价预备费 动 态 投 资 建设期利息 根据期初或期间借款,采用全额或半额计息法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0.1.1 暂停征收)流动资金 扩大指标估算流动资产 法、详细分项估算法(一)、预备费 1、基 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 2、涨 价预备费 nt 1m0.5tt 1PFI(1 f)(1 f)1 f1 式中:PF涨价预备费;n建设期年份数;I It t建设期中第建设期中第 t t 年的投资计划额,年的投资计划额,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即第费用及基本预备费;即第 t t 年的静态投资年的静态投资 f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二)、建设期贷款利息 一般在案例中出现的贷款是分年均衡发放 11()2jjjqPAi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序号 项目 计算方法 1 现金流入 1=1.1+1.2+1.3+1.4 1.1 营业收入 年营业收入=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单价年生产负荷 1.2 补贴收入 补贴收入是指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 1.3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计算)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运营期)残值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直线法)固定资产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 1.4 回收流动资金 各年投入的流动资金在项目期末一次全额回收 2 现金流出 2=2.1+2.2+2.3+2.4+2.5+2.6+2.7 2.1 项目资本金 建设期和运营期各年投资中的自有资金部分 2.2 借款本金偿还 借款本金=长期(建设期)借款本金+流动资金借款本金+临时借款本金 2.3 借款利息支付 利息=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2.4 经营成本 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各年 2.5 营业税金及附加 各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当年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 2.6 所得税 所得税=(营业收入+补贴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所得税率=利润总额所得税率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或其他资产)/摊销年限 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2.7 维持运营投资 有些项目运营期内需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 3 净现金流量(1-2)各对应年份 1-2 4 累计净现金流量 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累计值 5 折现系数 第 t 年折现系数:(1+i)-t 6 折现净现金流量 各对应年份 35 7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各年折现净现金流量的累计值 常见指标:净现值(FNPV)、内部收益率(FIRR)、静态投资回收期或动态投资回收期(Pt或 Pt)。其中,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金流量)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FIRRi1(i2i1)FNPV1(|FNPV1|FNPV2|)(净现值等于 0 的收益率)2)财务评价:净现值0,项目可行;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收益率,项目可行;投资回收期行业基准回收期(或计算期),项目可行。反之不可行。应该都会作,但是有丢分:细节问题,小数点、单位、计算错误等 试题二 试题二:(20)某设计单位拟建工业厂房提供三种屋面防水保温工程设计方案,供业主选择。方案一,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防水保温二合一);方案二,三元乙丙橡胶卷材(2x1.2mm)加陶粒混凝土;方案三,SBS 改性沥青卷材(2x3mm)加陶粒混凝土。三种方案的综合单价、使用寿命、拆除费用等相关数据,见表 2.1.表 2.1 各方案相关数据 序号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1 防水综合单价(元/m2)合计 260.00 90.00 80.00 2 保温综合单价(元/m2)35.00 35.00 3 防水使用寿命(年)30 15 10 4 保温使用寿命(年)50 50 5 拆除费用(元/m2)按防水、保温费用 10%按防水费用 20%按防水费用 20%拟建工业厂房的使用寿命为50年,不考虑50年后其拆除费用及残值,不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基准折现率为 8%。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拟建工业厂房寿命期内屋面防水保温工程各方案综合单价现值,用现值比较法确定屋面防水保温工程经济最优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为控制工程造价和降低费用,造价工程师对选定的屋面防水保温工程方案以 3 个功能层为对象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各功能项目得分及其目前成本,见表 2.2。表 2.2 功能项目得分及其目前成本表 功能项目 功能得分 目前成本(万元)找平层 14 16.8 保温层 20 14.5 防水层 40 37.4 计算各功能项目的价值指数,并确定各功能项目的改进顺序。知识点:2)净现值(NPV)法。常用的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和研究期法。最小公倍数法(又称方案重复法)。以各备选方案计算期的 最小公倍数作为比选方案的研究期,并假设各个方案在共同的计算期内重复进行。研究期法。以相同时间来研究不同期限的方案就称为研究期法。研究期的确定一般以互斥方案中年限最短方案的计算期作为互斥方案评价的共同研究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计算期比共同研究期长的方案,要对其在共同研究期后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合理估算,以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与试题冲突,以试题 效力最高为准 无限计算期法。如果评价方案的最小公倍数计算期很长,为简化计算,则可以计算期为无穷大计算 NPV,NPV 最大者为最优方案。即:nnciiiNAVniAPNAVNPV)1(1)1(),/(当 n,即计算期为无穷大时,iNAVNPV 问题 1 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方案一:PVA=260+260*(1+10%)(P/F,8%,30)=288.42 元 方案二:PVB=90+90*(1+20%)(P/F,8%,15)+(P/F,8%,30)+(P/F,8%,45)+35=173.16 元 方案三:PVC=80+80*(1+20%)(P/F,8%,10)+(P/F,8%,20)+(P/F,8%,30)+(P/F,8%,40)+35=194.02元 屋面防水保温工程方案二净现值最小,方案二为经济最优方案。问题 2 计算各项目功能指数 1、找平层:14/(14+20+40)=0.189 2、保温层:20/(14+20+40)=0.27 3、防水层:40/(14+20+40)=0.541 计算各项目成本指数 1、找平层:16.8/(16.8+14.5+37.4)=0.245 2、保温层:14.5/(16.8+14.5+37.4)=0.211 3、防水层:37.4/(16.8+14.5+37.4)=0.544 计算各项目价值指数 1、找平层:0.189/0.245=0.771 2、保温层:0.27/0.211=1.28 3、防水层:0.541/0.544=0.994 改进顺序:找平层防水层保温层 试题三 试题三:(20)某市政府投资的一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法人单位委托某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代理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了招标控制价,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 1:招标信息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后,招标人考虑到该项目建设工期紧,为缩短招标时间,而改用邀请招标方式,并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事件 2:资格预审时,招标代理机构审查了各个潜在投标人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技术能力。事件 3:招标代理机构设定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 3 个工作日,要求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为 120 万元。事件 4:开标后,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由技术专家 2 人、经济专家 3 人、招标人代表 1 人,该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 1 人组成。事件 5: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向其提出降价要求,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 2%。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 3 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问题:1.说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主要依据。2.指出事件 1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说明事件 2 中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预审时还应审查哪些内容。4.指出事件 3 事件 4 中招标代理机构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5.指出事件 5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问题一、可多答,计控 230 页,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 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如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发布的参照市场价 其他的相关资料 问题二、(1)“改为邀请招标方式”不妥,因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如果项目技术复杂,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邀请招标,而且在招标信息发布后更改也不妥。(2)“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不妥,因招标人不得对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问题三、1)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2)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3)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4)在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问题四:投标保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 2%,且最高不超过 80 万元。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负责组建,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以及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一般应于开标前确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评标委员会设负责人的,负责人由评标委员会成员推举产生或者由招标人确定,评标委员会负责人与评标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有同等的表决权。项目主管部门人员回避。问题五、中标通知书是承诺,一旦发出就不能对合同实质性条款进行谈判,价格当然属于合同实质性条款,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 5 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难度不大,细节比较多,记忆的多,重点是招投标法。试题四:(20)某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计价方式招标,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 110 天。施工合同中约定(1)工期每提前(或拖延)一天,奖励(或罚款)3000 元(含税金)。(2)各项工作实际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变化幅度10%以外的,双方可协商调整综合单价;变化幅度在10%以内的,综合单价不予调整。(3)发包方原因造成机械闲置,其补偿单价按照机械台班单价的 50%计算;人员窝工补 偿价,按照 50 元/工日计算。(4)规费综合费率为 3.55%,税金率为 3.41%,工程项目开工前,承包方按时提交了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如图4.1所示),并获得发包方工程师的批准。根据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工作 B 和工作 I 需要使用同一台机械施工。该机械的台班单价为 1000 元/台班。该工程项目按合同约定正常开工。施工中依次发生如下事件:事件 1:C 工作施工中,因为设计方案调整,导致 C 工作持续时间延长 10 天,造成承包方人员窝工 50 个工日。事件 2:I 工作施工开始前,承包方为了获得工期提前奖励,拟定了 I 工作缩短 2 天作业时间的技术组织措施方案,发包方批准了该调整方案。为了保证质量,I 工作时间在压缩 2 天后不能再压缩,该项技术组织措施产生费用 3500 元。事件 3:H 工作施工中,因劳动力供应不足,使该工作拖延 5 天,承包方强调劳力供应不足是因为天气过于炎热所致。事件 4:招标文件中 G 工作的清单工程量为 1750m3(综合单价为 300 元/m3),与施工图纸不符,实际工程量为 1900m3,经承发包双方商定,在 G 工作工程量增加但不影响因事件 13而调整的项目总工期的前提下,每完成 1m3 增加的赶工工程量按综合单价 60 元计算赶工费(不考虑其他措施费)。上述事件发生后,承包方及时向发包方提出了索赔并得到了相应的处理。问题:1.承包方是否可以分别就事件 14 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理由。2.事件 14 发生后,承包方可得到的合理工期补偿为多少天?该工程项目的实际工期是多少天?3.事件 14 发生后,承包方可得到总的费用追加额是多少?(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以元为单位,结果取整)分析:起初关键线路为,计算工期天 工作总时差天,索赔成立前提:、有损失发生、不是自己的原因,已不是自己应承担的风险、按照规定的要求提出索赔(及时)事件一、可提出工期天索赔,费用(规费税金)事件二、不可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为了获取工期提前奖(自身原因)事件三、一般认为是承包方的责任,或是否有依据,需要讨论。事件四、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因这是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并且在 C 工作延误 10 天和 I 工作赶工 2 天后,G 工作的 TF=1 天,延误(1900-1750)/(1750/35)=3 天超过了其总时差。不可提出工期索赔,可以取得赶工费 合理工期补偿为天,实际工期为天 总费用增加额为:追加金额:事件 1 引起的窝工还有事件 1 引起的机械在场延长 10 天得租赁费(取规费税金),还有就是工作 1750 方增加到 1900 方的工程量增加费用及赶工费用,还有就是业主给的工期奖励。(1)1)50*50=2500 元 2)1000*50%*10=5000 元(2500+5000)*1.0355*1.0341=8031 元(2)0(3)0(4)1900-1750=150 m3,其中 50 m3 无需赶工;(因为 G 工作有 1 天总时差,一天完成1750/35=50)(50*300+100*360)*1.0355*1.0341=54611 元(5)3000*2=6000 元(工期提前 2 天的奖励)合计:8031+54611+6000=68642 元。试题五:(20 分)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确定了承包人,双方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工期 4 个月,开工时间为 2011 年 4 月 1 日。该项目的主要价款信息及合同付款条款如下:(1)承包商各月计划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见表 5.1。表 5.1 各月计划完成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单位:万元 月份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计划完成分部分项工程费 55 75 90 60 措施费 8 3 3 2(2)项目措施费为 160000 元,在开工后的前两个月平均支付。(3)其他项目清单中包括专业工程暂估价和计日工,其中专业工程暂估价为 180000 元;计日工表中包括数量为 100 个工日的某工种用工,承包商填报的综合单价为 120 元/工日。(4)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 20%,在开工前支付,在最后 2 个月平均扣回。(5)工程价款逐月支付,经确认的变更金额、索赔金额、专业工程暂估价款、计日工金额等与工程进度款同期支付。(6)业主按承包商每次应结算款项的 90%支付。(7)工程竣工验收后结算时,按总造价的 5%扣留质量保证金。(8)规费综合费率为 3.55%,税金率为 3.41%。施工过程中,各月实际完成工程情况如下:(1)各月均按计划完成计划工程量。(2)5 月业主确认计日工 35 个工日,6 月业主确认计日工 40 个工日。(3)6 月业主确认原专业工程暂估价款的实际发生分部分项工程费合计为 80000 元,7月业主确认原专业工程暂估价款的实际发生分部分项工程费合计为 70000 元。(4)6 月由于业主设计变更,新增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一分部分项工程,经业主确认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 100000 元,措施费为 10000 元,参照其他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确认的管理费率为 10%(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计费基 础),利润率为 7%(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之和为计费基础)。(5)6 月因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已验收合格的某分项工程再次进行质量检验,造成承包商人员窝工费 5000 元,机械闲置费 2000 元,该分项工程施工持续时间延长 1 天(不影响总工期)。检验表明该分项工程质量合格。为了提高质量,承包商对尚未施工的后续相关工作调整了模板形式,造成模板费用增加 10000 元。问题:1.该工程预付款是多少?注意取规费税金 2.每月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量价款(注意取规费税金)是多少?承包商应得工程价款是多少?(是否扣的预留金)3.若承发包双方已如约履行合同,列式计算 6 月末累计已完成的工程价款和累计已实际支付的工程价款。4.填写答题纸上承包商 2011 年 6 月的“工程款支付申请表”(表 5.1)。(计算过程与结果均以元为单位,结果取整。)表 5.1 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序号 名称 金额/元 备注 1 累计已完成的工程价款(含本周期)2 累计已实际支付的工程价款 3 本周期已完成的工程价款 4 本周期已完成的计日工金额 5 本周期应增加的变更金额 6 本周期应增加的索赔金额 7 本周期应抵押的预付款 8 本周期应扣减的质保金 9 本周期应增加的其他金额 10 本周期实际应支付的工程价款 1.(1)55+75+90+60=280 万元=2800000 元 (2)160000 元 (3)180000+100*120=192000 元 (2800000+160000+192000)*1.0355*1.0341=3375195 元 3375195*20%=675039 元.四月(1)550000 元 (2)160000/2=80000 元 (3)0 550000*1.0355*1.0341=588946 元 (550000+80000)*1.0355*1.0341=674611 元 674611*(1-10%)=607150 元 五月(1)750000 元 (2)160000/2=80000 元 (3)35*120=4200 元 750000*1.0355*1.0341=803108 元 (750000+80000+4200)*1.0355*1.0341=893270 元 893270*(1-10%)=803943 元 六月(1)900000 元 (2)0 (3)40*120+80000+(100000+10000)*1.1*1.07+(5000+2000)=221270 元 900000*1.0355*1.0341=963729 元 (900000+221270)*1.0355*1.0341=1200668 元 1200668*(1-10%)-675039/2=743082 元 七月:(1)600000 元 (2)0 (3)70000 元 600000*1.0355*1.0341=642486 元 (600000+70000)*1.0355*1.0341=717443 元 717443*(1-10%)-675039/2=308179 元.(1)1)550000+750000+900000=2200000 元 2)80000+30000+30000=140000 元 3)4200+221270=225470 元 (2200000+140000+225470)*1.0355*1.0341=2747132 元 (2)675039+607150+803943+743082=2829214 元 试题六:(40 分)本试题分三个专业(I 土建工程、II 管道安装工程、III 电气安装工程),请任选其中一题作答。若选作多题,按所答的第一题(卷面顺序)计分。I 土建工程 某专业设施运行控制楼的一端上部设有一室外楼梯。楼梯主要结构由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台梁、平台板、梯梁和踏步板组成,其他部分不考虑。局部结构布置,如图 6.I 所示,每个楼梯段梯梁侧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平台板下部)可按 5.01m2 计算,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 C30,采用 520mm 粒径的碎石、中粗砂和 42.5 的硅酸盐水泥拌制。问题:1.按照局部结构布置图 6.I,在答题纸上表 6.I.1“工程量计算表”中,列式计算楼梯的现浇钢筋混凝土体积工程量。2.(1)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的规定,列式计算现浇混凝土直形楼梯的工程量(列出计算过程)。()施工企业按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计算出每立方米楼梯现浇混凝土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分别为:165 元、356.6 元、52.1 元,并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之和为基数计取管理费(费率取 9%)和利润(利润率取 4%)。在答题纸表 6.I.2“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中,作现浇混凝土直形楼梯的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现浇混凝土直形楼梯的项目编码为 010406001)。3.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一 2008)的规定,在答题纸上表 6.I.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中,编制现浇混凝土直形楼梯工程量清单及计价表。(注:除现浇混凝土工程量和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中数量栏保留三位小数外,其余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