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些小学数学试卷分析.wps
怎样写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一、本试卷以数学课标要求为标准,设计有计算、判断、填空、选择、操作、运用等六大题型,形式多样,图文结合,版面活泼,内容全面,覆盖了三年级上册“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等单元教学内容。注意紧扣本册数学知识技能的重点、难点、关键,突出试题的针对性;注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突出试题内容的现实性;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讲究试题检测多样性;注意将文字、表格、图示等方式呈现内容,重视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比较科学地检测了小学三年级上期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二、答题情况分析(一)、计算方面的情况(32%)本试卷检测了万以内数的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加减法估算、加减法的验算;有余数除法等计算技能。分析抽样的试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三位数笔算加减法,会列笔算算式,运算顺序正确,能运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学生的答卷反映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树立并落实了“将计算教学寓于解决问题之中”的教学理念,能抓住笔算教学的关键进行教学,并注意采取有效的巩固练习,促进笔算计算的形成。但是有的学生计算失分仍然较多,突出反映了计算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进位加、退位减的笔算能力较差。尽管学生能按从低到高的运算顺序笔算加减法算式,但是许多学生在笔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错误较多,例如726-548算成188;607279算成398,285+476算成651。可以看出,学生对“进位加”与“退位减”仍较易出现错误,特别是“连续进位”与“被减数中间有0”退位减法差错多,反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中的教学难点没有很好地突破,。2基本口算能力不过关。本卷第一题的“直接写出得数”尽管简单,但是学生的答卷并不理想。对于本册中的有余数除法,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如许多学生对口算468差错多。同时相关的三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也不过关,失分多,例如200-79错算成111,49+(61)=100,54+64=104等。3估算能力较差。学生缺乏估算的技能,估算差错多,表现为学生不习惯估算,把估算算成精算,如609396233;201+197398,都是受到精确计算定势的影响。其次,不会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如609396214,很大程度学生以接近近似数为由,而缺乏对“估算有利于直接口算近似值”的意义认识。此外,学生缺乏沟通估算与精算之间的联系,如填空题第9题“估算的比实际数量()”很多学生难以入手,感到困惑,差错率高,很大程度是由于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估算与精算的关系所在,数学推理能力差。4计算的审题答题不认真。尽管本卷的计算试题选择的数据较为典型、运算过程简单,题量适中,但是从答题可以看出,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或算理不明,导致抄错数据、看错题目、运算失误甚至漏做题目的不少。(二)概念部分(38分)本试卷包括判断、填空、选择、操作等题型,主要检测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时间单位时、分、秒;四边形的认识及有余数除法等数学概念,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进率、时分的认识及推理、长方形周长的简单计算等基本概念的运用掌握得较好,得分率较高。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主要问题:1数感缺失。许多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掌握,仅局限于单位的化聚,而缺乏将长度单位与具体的实物长度联系起来,缺乏数感。例如不少学生将“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判断为错误,将“数学课本封面的长误认为是21(米)”,甚至出现“一辆汽车载重量为4(千克)”的错误命题,反映了学生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具体单位数量意义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感。2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刻。有的学生将判断题第3题“294=65”判断为正确,没有深刻理解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填空题第8题“在一道除法算式里,余数是5,那么除数最小是()”学生差错多。选择题第3题“一个除法算式,除数是8,余数应()小于8;等于8;大于8”的差错多。这些错误很大程度是没有深刻揭示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此外,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有的学生出现了“2时=(20)分”、“1时100分”等错误,都是由于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透所致。(三)解决问题部分(30分)本卷一共有6道题,主要以文字式、图示式、线段式呈现数学问题,检测了加法、减法、除法、乘法意义的运用、长方形周长概念的运用等方面。从答卷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意列出数学算式,运用本学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具有初步的数学实践能力,但是从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1空间观念差。第4题是将两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的数学问题。尽管试题有提醒学生,“先画一画,再计算”,但是不少学生不能通过操作、想象出拼摆后的数学图形,随意作答,列式为28=16(厘米)或842=64(厘米),反映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薄弱,空间想象能力滞后。2解读图示信息能力弱。第1题是源于课本的以线段图呈示信息的简单习题,不少学生将本题错算成加法计算,很大程度上由于学生不解线段图意的缘故,不能从图意中正确地获取信息,认识到“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其中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求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用减法计算的简单数学问题,应用减法加以计算。3数量关系理解不深刻。第5题是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对于列式“496=8()1()”的商与余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单位是什么不太了解,错误多,导致解题失误。这是学生对除法意义的数量关系思考不深刻所致。4数学规范答题能力有待提高。表现为在解答问题时,有的学生列式运用结果的单位错写、漏写,不作答或作答不完整。由于解决问题规范性不够,导致学生失分较多。此外,从本次抽阅的试卷上看,有的学校学生的卷面不够整洁,字体不端正,字迹不清楚,列式运算不规范,审题不细致,做题粗心,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培养,数学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答卷水平。三、教学建议1、计算教学:加强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技能的训练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看似简单、机械,实则复杂、灵活。在本次计算检测中,学生计算的失误不少,特别是对于笔算中“进位加”、“退位减”错误较为典型,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对于算理理解不深刻,不能自觉地把数学算理外化为数学运算技能。一方面,在教学中,要遵循小学生动作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加强“进位加”、“退位减”算理的教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要准确捕捉计算教学的难点,放慢教学节奏,变教师讲算法学生听算法为学生做算量、探算法,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棒、调用生活经验、教师适时点拔、反例判断校正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建构数学数学算理,进而转化为自已的数学行为。其次,新课程倡导将计算教学寓于具体的解决问题之中,但是并不否定计算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计算教学中,每节课要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口算训练,做到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持之以恒,长期培养;同时,计算技能的形成少不了一定量的训练,要针对学生思维的易错点,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精讲多练,练习有份量,有针对性,有思考性,确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概念教学:加强概念的建构与实践运用从本次试卷可以看出,学生对拼摆图形的周长、长度单位的选择等一些基本数学概念掌握得不牢固,失误较多,缘于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导致运用不灵活。因此,要从小学生特有认知规律出发,按照“丰富感知形成表象提炼概念实践运用”的序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提高概念教学效果。(1)重视数学现象的感知。对于长度单位,要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看一看、做一做等方式,确实丰富学生对数学感性经验的积累,为数学概念的抽象概括奠定基础。(2)重视数学表象的训练。要通过直观的图示,将抽象的数学与多样的生活原型沟通起来,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例如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哪些东西的长度长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1小时可以做些什么?。防止就题论题,从个别事例中简单地抽取数学概念,造成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数学表象苍白而断层。(3)重视概念的实践运用。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模糊点、定势点通过判断、辨析、运用,强化数学概念的外延,让学生深入建构概念。防止读概念背概念的狭隘训练,确实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提升对数学概念的建构水平。3解决问题教学:加强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的教学本次数学质量检测中发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的数学洞察能力差,生活问题数学化能力不强。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首先,要跳出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框框,丰富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除了文字式外,还要向学生呈现图表式、对话式等,让学生学会从多样化呈现方式中收集信息,特别要让学生学会从图例中解读信息的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参与数学化过程。多让学生思考本题就是求怎样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列式解答后,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计算?理由是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数学,思得深刻,用得灵活。4、学习习惯培养:加强“三维目标”的落实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促进学生主动、持续的发展。要处理好数学“三维目标”的关系,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入手,促进数学双基的落实。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非数学化”的元素。(1)、要跳出“分数论”,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从教材阅读、练习书写、口头表达等教学活动入手,从低年级抓起,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2)、要跳出“教学论”,关注学习评价功能的挖掘。要认识到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不是选拔和甄别,而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多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的方式,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实现以评促学。(3)、要跳出“知识论”,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