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知识管理学派探.pdf
-
资源ID:69620984
资源大小:1.77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知识管理学派探.pdf
第 24 卷第 3 期2012 年 6 月研究与发展管理R D MANAGEMENTVol 24 No 3Jun 2012文章编号:1004-8308(2012)03-0037-12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知识管理学派探析张勤,魏国辰(北京物资学院 商学院,北京101149)摘要:为探寻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依托中国知网(CNKI)获取国内知识管理领域作者被引用和共被引数据,确定最有影响力的 27 名作者并建立其共被引矩阵 在此基础上,运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揭示出国内知识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学派 研究表明,国内知识管理研究领域初步形成了企业管理、技术导向、图书情报和综合(早期研究者)4 个学术群体 同时,梳理了国内知识管理各学派的内涵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图谱;作者共被引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中图分类号:C93;G35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1-04-09;修改日期:2011-08-05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二批特别资助项目(200902448);北京物资学院工商管理创新基地项目(WYJD200904)作者简介:张勤(1976),女,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物流企业管理20 世纪 60 年代,迅猛发展的管理学呈现出理论纷繁、流派林立的局面,这种被美国学者哈罗德孔茨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现象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 时至今日,丛林现象不仅未得到改观,流派反而越来越多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和交叉性学科,吸引了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图书情报学等领域的学者加以研究和实践 他们的知识背景、理论基础、掌握材料、学术视角、研究方法互有差异,呈现出发散状的研究趋势1,也已形成了理论丛林近年来,学术界试图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学派进行梳理 现有成果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建立在传统归纳演绎方法基础之上的经验性分析与定性研究:如左美云率先将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划分为技术、行为与综合三大学派2;Earl 将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分为技术、经济、行为三大导向以及系统、制图、工程、商用、组织、空间、战略七大学派3;彭锐和刘冀生根据知识特性的假设和研究焦点的不同,将西方企业知识管理划分为工程学派、过程学派、实体学派和系统学派4;蒋日富等把知识管理研究归纳为学习流派、过程流派、技术流派、智力资本流派和战略流派5;吴金希、陈建东分别提出了 IT 技术学派、知识工程学派、组织行为学派、战略管理学派6 以及技术学派、行为学派、经济学派和战略学派的划分方式7,从不同侧面对左美云的观点进行了充实;盛小平和吴菁则进一步划分出认识论流派、战略管理流派、知识创新流派、空间流派、信息技术流派、组织行为流派、知识工程流派和综合流派8 9,是对 Earl 三大导向七大学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以作者共被引分析、共词分析、元分析等方法为基础的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如 Ponzi10、Subramani 等11、Ma12 分别运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法探讨了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结构与范式;张勤运用共词分析法鉴别出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信息技术学派、组织行为学派、战略管理学派13;仲秋雁等综合运用作者共被引分析与元分析方法将国外知识管理划分为战略流派、组织变革流派、过程流派、技术流派和应用流派,并探讨了其特征与内涵14;刘旭等运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划分出国外知识管理的技术流派、行为流派和经济流派15 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深化了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与理解,但都侧重于分析国外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学术流派及其内涵很少触及在国内,众多学者曾分别运用词频分析、引文分析、共词分析、元分析等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揭示了我国知识管理的知识结构、学术热点与发展趋势16 24,但仅有一篇定性分析类文献简要探讨了其学派划分方式25 可见,对国内知识管理学术流派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此,本文采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借助多元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知识图谱,实证分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学科结构和学派分布,以确定在该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关键学者;鉴别这些学者所构成的科学共同体及其研究领域与相互关系;追溯知识管理理论的知识基础;探寻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存在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1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多元统计分析本文利用清华同方公司出版的中国知网(CNKI)旗下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中国引文数据库(CCD)中 19952010 年间知识管理论文的有关数据,构建作者共被引矩阵 基本步骤为:在CCD 中检索主题为“知识管理”(即篇名或关键词或摘要中含有“知识管理”)的图书或期刊论文,获得8 398篇被引用文献及其作者,初步挑选其中被引频次居前 300 名文献的国内作者作为下一步分析的对象;在 CJFD 中检索得到主题为“知识管理”的论文 20 488 篇,代表了国内期刊发表的该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检索上述被引频次前 300 名文献作者在 20 488 篇文献中的被引频次,获得被引频次 100 次的作者 27 位,即国内知识管理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者;最后,两两检索这些作者在 20 488 篇文献中的共被引频次,形成作者共被引矩阵 表 1 为该矩阵的一部分,主对角线上的数据为作者的总被引次数,非主对角线上的数据为两个作者之间的共被引次数 如首列第一行的数据表明邱均平个人的总被引频次为768 次,首列第二行的数据表明邱均平与盛小平的共被引频次为 140 次,以此类推 上述资料的检索时间截至 2011 年 2 月底表 1作者共被引矩阵(部分)Tab 1Matrix of author co-citation(section)作者邱均平盛小平王德禄左美云樊治平郁义鸿陈锐丁蔚邱均平76814036357114179盛小平140466122210113033王德禄36124302611261112左美云3522263751671512樊治平710111630312167郁义鸿11112671225784陈锐4130111516821022丁蔚793312127422204在此基础上,运用 SPSS 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绘制国内知识管理的知识图谱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学派数量及其成分,而可视化效果不佳;多维尺度分析的可视化效果较好,但无法确定学派的数量和边界 因此,本文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相互参照、相互印证,以可视化的形式揭示出国内知识管理研究中的学派1 1因子分析运用 SPSS 软件将共被引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选择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确定最佳公共因子数是 4,表明将这 27 位作者划分为 4 个代表不同研究方向的科学共同体(学派)是比较合适的表 2 列出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其中,因子载荷系数代表作者与本学派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的因子(即作者)与本学派的关系越密切,在学派命名及解释内涵时越重要 按照作者共被引分析法的惯例,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超过 0 5 的才被接受,超过 0 7 的则被认为对公共因子(即学派)的命名有帮助26 27 根据上述原则,综合分析因子载荷系数超过 0 7 的作者学科背景及其在83研究与发展管理第 24 卷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避免少数作者因存在合著关系而导致共被引频次畸高的现象,本文规定合著群体中只选择 1 人作为最终的分析对象 如邱均平、段宇锋、岳亚以及邱均平、马海群,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以及左美云、许珂、陈禹等合著群体,分别挑选了邱均平、左美云共被引频次,即两个作者同时被 1 篇文献引用的次数 文献计量学认为,作者共被引频次高低反映了其研究内容的相关程度 在CJFD 检索项中分别选择“主题”、“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检索词分别输入“知识管理”以及两个作者的姓名,逻辑关系为“与”,精确匹配,即可获得两个作者的共被引频次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主题,分别将 4 个学派命名为企业管理学派、技术导向学派、图书情报学派和综合学派(早期研究者)表 2主成分分析结果Tab 2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作者企业管理学派技术导向学派图书情报学派综合学派(早期研究者)作者企业管理学派技术导向学派图书情报学派综合学派(早期研究者)邱均平0 6720639盛小平0 6900643王德禄0915左美云0809樊治平0 5020600郁义鸿0 6530581陈锐06210659丁蔚0 6190677苏新宁0792柯平0 6460689夏敬华0914王众托0587顾新建0900王方华0732赵曙明0806张润彤0872陈劲06160725芮明杰0901张庆普0858霍国庆05610775乌家培07000551王广宇0900魏江06980530金吾伦0747祝智庭07190544温有奎05790534孙涛0859在表 2 中,多数作者都被提取到一个学派之中,但邱均平、盛小平、樊治平、郁义鸿等 13 名作者在两个学派中的绝对值都超过了 0 5,属于跨学派者,体现了这些作者的研究宽度和在不同学派中的桥梁作用 下文将结合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进一步斟酌、明确他们的学派归属主成分分析结果还表明,企业管理学派对知识管理研究的贡献率最大,达到 58 279%;技术导向学派次之,为 21 397%;图书情报学派和综合学派的贡献率分别为 8 462%和 4 729%这反映出国内知识管理核心概念的贡献主要来自管理学(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两个领域1 2多维尺度分析用 Ochiia 系数将作者共被引矩阵转化为相异矩阵,然后继续使用 SPSS 软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绘制出国内知识管理的知识图谱(见图 1)图 1多维尺度分析法绘制的知识图谱Fig 1Knowledge map drawing by MDS93第 3 期张勤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知识管理学派探析多维尺度分析通过二维空间和平面距离来反映作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似程度,更直观地揭示出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学术群体的位置分布、学者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距离 在图中,每个点对应了作者在知识管理学派中的位置,具有高度相似性的作者自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学派 处于中间位置的作者与其他作者的共被引关系较多、联系较紧密,在本领域处于核心的地位;处于外围的作者与其他作者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较少,处于边缘的地位 图 1 显示,国内研究者比较自然地聚集为 4 团,他们以学科背景为基础,依托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知识管理领域选择相应的主题开展各有特色的研究,散布于坐标轴的上下左右 4 个方向,形成了 4 个科学共同体,与主成分分析时所命名的技术导向学派、企业管理学派、图书情报学派与综合学派(早期研究者)一一对应 在纵坐标轴的右端,是主要从事知识管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在纵坐标轴的左端,则聚集了重点开展知识管理战略、实践等应用类研究的作者群体;在横坐标轴的上方,多为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维度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在横坐标轴的下方,基本上都是从组织、管理、人与文化等人文维度进行研究的作者多维尺度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有两点细微区别:主成分分析时归属综合学派(早期研究者)的王众托在多维尺度分析时被聚集在技术导向学派之内,这可能既反映出王众托在本领域的研究宽度,也与两种分析方法所使用的矩阵类型差异有关;主成分分析时的 13 位跨学派者,在多维尺度分析时根据其在图中的具体位置逐一划分到相应的学派之中2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社会网络分析多元统计方法能够较好地观察到变量间的关系、清晰地描绘出知识管理研究的总体状况,但无法直观地揭示作者之间关系的强弱,而社会网络分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社会行动者及其相互关系的定量化方法,它通过建立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之间关系的模型,力图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2 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的知识图谱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Pajek 绘制作者共被引网络结构图(见图 2)图 2 为多值关系网,网络中的节点对应作者,节点间的连线对应作者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连线的双向箭头指向具有共被引关系的两个作者其中,连线的粗细表示作者之间的共被引强度,距离中心点的远近以及连线的多寡则反映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靠近中心的作者与其他作者之间的连线较多,说明他与较多的作者存在共被引关系,在学术网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远离中心的作者与其他作者之间的连线很少,表明他与其他作者同时被引用的频次较低,在学术网络中处于边缘的位置1)邱均平、盛小平、左美云、王众托、赵曙明等作者分布于该图的中心位置,他们分别是图书情报学、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工商管理领域的著名专家,在国内知识管理研究中处于比较核心的地位2)樊治平、王德禄、郁义鸿 3 位作者位于该图的中心偏外层次,但他们与其他作者之间的连线也较多较粗,表明他们处于次级核心的地位3)祝智庭、孙涛、金吾伦、陈劲、温有奎等处于图的边缘位置 其中,祝智庭处于远离中心的最下端,显示出其相对“边缘化”的学术地位 他与其他作者之间连线最少,只有11 条,且线条均较细,说明他和存在共被引关系的其他 11 位作者之间的关系也不甚紧密 这是因为祝智庭教授主要研究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课题,与其他作者的研究主题存在较大的差异4)邱均平、盛小平、陈锐、丁蔚之间的连线最粗,他们与柯平、霍国庆之间的连线也比较粗 表明这 6位学者之间的共被引强度较大,学术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比较相近 他们都具有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背景,主要从事知识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服务等方面的研究5)魏江、陈劲尽管位于该图的边缘位置,与其他作者的连线也较少,但两人之间的连线却较粗,表明他们的研究路径、学术旨趣比较接近 他们作为浙江大学的同事,主要从事创新管理方面的研究,因此共被引频次较高、关系比较紧密2 2凝聚子群的分派指数(E-I index)凝聚子群是社会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 团体中的一小群人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结合成一个次级团04研究与发展管理第 24 卷图 2社会网络分析法绘制的知识图谱Fig 2Knowledge map drawing by SNA体(俗称派系),就是凝聚子群 E-I index 是用来衡量一个网络中小团体现象的重要指标,相当于子群的密度/整体网络的密度 其取值范围为1,+1 该值越靠近 1,表明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子群之外,意味着派系林立的程度越小;该值越接近 1,表明子群之间的关系(即外部关系)越少,关系越趋向于发生在子群之内,意味着派系林立的程度越大;该值越接近 0,表明子群内外关系数量相差不多,关系越趋向于随机分布,看不出派系林立的现象2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常用软件 UCINET 对国内知识管理研究 4 个学派的分派指数进行分析,得到 E-I 值为 0 445,该值基本处于 0 1 之间,表明子群外部关系对内部关系的支配程度较大,内部联系不甚紧密,没有出现派系林立的情况,即国内知识管理的学派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尚不够成熟完善该分析还可以得到 4 个子群的网络密度(见表 3)其中,子群 1(图书情报学派)的密度为 37 7、子群表 3凝聚子群的密度矩阵Tab 3Density matrix of cohesive subgroups次级团体子群 1子群 2子群 3子群 4子群 137700577811207300子群 25778680628893389子群 31120288950002850子群 473003389285060362(技术导向学派)的密度为 6 806、子群 3(企业管理学派)的密度为 5、子群 4(综合学派/早期研究者)的密度为 6 036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网络密度越大,意味着对其中行动者的态度、行为等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越大 可见在国内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除图书情报学派的内部联系较为紧密、对本学派成员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较强外,其他 3 个学派的内部联系不够紧密,作者受外部关系的影响比较强 这与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揭示的内涵基本一致14第 3 期张勤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知识管理学派探析3国内知识管理学派诠释3 1技术导向学派技术导向学派由左美云、樊治平、夏敬华、苏新宁、王众托、顾新建、张润彤、王广宇和温有奎 9 位专家组成 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如温有奎)与工程学(以顾新建为代表)等(见表 4)该学派的研究重点是知识管理的实现方式或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研究知识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知识库、知识地图、知识仓库、知识挖掘、数据挖掘、知识网络、知识链和企业信息化等 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王众托教授首倡创建“知识系统工程”学科,并从知识系统工程的任务和内容、知识系统的各类体系结构、知识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知识系统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樊治平所著 知识管理研究 对知识管理技术与工具、知识网络、知识地图、知识管理测度与评价方面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苏新宁等指出:“知识管理不仅是一种理念和软环境的构造,它还需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撑 知识管理涉及的新的应用技术有知识仓库、知识地图、网络技术、数据挖掘、关联分析,以及更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如数据库、软件工程、信息自动处理、信息检索、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在知识管理中发挥着支撑作用,只有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才使得知识管理的理念变为现实”29;夏敬华和金昕强调:“技术虽然只是知识管理实施过程的一环,但却是使知识管理得以具体实现的主要工具 从技术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科技的帮助将正确的知识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30;李华伟等也认为:“信息技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的普及刺激了对知识管理的需求”31 表 4技术导向学派学者代表性文献Tab 4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s of authors in technology-oriented school姓名作者被引总频次高频被引文献题名被引文献来源单篇文献被引频次左美云375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华艺出版社/2002157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科学决策/2000(03)59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5)35樊治平303知识管理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59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管理工程学报/2004(02)39一种基于 Web 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框架东北大学学报/2003(02)28夏敬华214知识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47苏新宁213组织的知识管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84知识管理系统下的知识仓库研究 概念与模型情报学报/2002(05)4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科学出版社/200424王众托213知识系统工程科学出版社/200486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土木工程学报/2003(03)29知识系统工程:知识管理的新学科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S1)22顾新建175知识集成初探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2000(01)30面向知识管理的知识建模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2003(07)25张润彤155知识管理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85知识管理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47王广宇136知识管理 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23温有奎105知识链管理研究情报学报/2004(04)293 2企业管理学派企业管理学派集中了赵曙明、陈劲、张庆普、芮明杰和魏江 5 位国内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专家(见表5)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潮和管理模式,属于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科学管理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等理论奠定了知识管理的管理学理论基础32 管理学界将知识看作企业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管理是基于资源的战略观(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理论和基于知识的战略观(知识基础论)的进一步深化33 企业管理学派主要研究知识资产的管理,以及知识组织、知识系统、知识活动和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其中,企业管理、战略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24研究与发展管理第 24 卷应链管理、核心竞争力、创新、知识转移、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等现实性课题是他们的关注焦点表 5企业管理学派学者代表性文献Tab 5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s of author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school姓名作者被引总频次高频被引文献题名被引文献来源单篇文献被引频次赵曙明159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98陈劲151企业技术知识管理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02)15张庆普148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01)35芮明杰140“造山”:以知识和学习为基础的企业的新逻辑管理科学学报/2001(03)13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对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模型的修正与扩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05)13魏江135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模式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1)213 3图书情报学派由邱均平、盛小平、柯平、丁蔚和霍国庆 5 位具有图书情报学知识背景的学者组成(见表 6)在图书情报学派看来,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 知识,与情报学的研究对象 数据、情报、信息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学界自然地将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纳入了本学科的研究范围 他们是知识管理领域的高产、高被引“双高”群体,其中邱均平、盛小平的被引频次牢牢占据了 27 位作者的前 2名 该学派在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集中于 3 个方面 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是从辨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竞争情报、知识创新的关系等概念入手,探讨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 学科应用研究 重点研究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学科构建、图书馆建设的影响以及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策略等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课题 文献回顾综述 如盛小平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霍国庆现代知识管理流派研究 等综述性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表 6图书情报学派学者代表性文献Tab 6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s of author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hool姓名作者被引总频次高频被引文献题名被引文献来源单篇文献被引频次邱均平768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06)145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图书情报工作/2000(04)129论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03)96盛小平466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图书馆杂志/2003(06)63试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情报资料工作/1999(05)52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03)49柯平235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53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48丁蔚204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情报学报/2000(02)110知识管理思想的起源 从情报学的发展看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1(01)39知识管理系统 建构学习型组织的工具图书情报工作/2001(06)36霍国庆136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27现代知识管理流派研究管理评论/2006(10)163 4综合学派(早期研究者)由王德禄、郁义鸿、陈锐、王方华、乌家培、祝智庭、金吾伦和孙涛 8 人组成(见表 7)综合学派成员的学术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旨趣都不尽相同,但他们同属于知识管理领域的早期研究者,著作(论文)的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 19982003 年间,在知识管理概念的引进与推介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他们都是从系统、全面的视角研究知识管理,研究路径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固定方法 如乌家培较早提出了知识与信息、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辩证关系,一定程度上澄清了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王德禄编著出版了首部知识管理中文专著、创办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管理网站 中国知识管理网,他强调:“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技术这 3 个要素”34 金吾伦在专著中深入探讨了知识管理与知34第 3 期张勤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知识管理学派探析识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管理作为新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哲学等重要理论与现实课题表 7综合学派学者代表性文献Tab 7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s of authors in synthesis school姓名作者被引总频次高频被引文献题名被引文献来源单篇文献被引频次王德禄430知识管理的 IT 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87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80郁义鸿257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6陈锐210公司知识管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98知识管理的实现思路与实现技术图书情报知识/1999(01)49王方华157知识管理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125乌家培130正确认识信息与知识及其相关问题的关系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01)29祝智庭122信息化教育中的知识管理电化教育研究/2002/0321金吾伦114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的新管理模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87孙涛103知识管理:21 世纪经营管理的新趋势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1034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特点、不足与建议4 1研究特点41 1理论方法交叉渗透,注重综合性、整体性研究总体上看,国内知识管理各学派都注重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开展知识管理研究,学术视野比较宽阔,属于兼容并蓄式的综合性研究,具备了进一步整合的基础 其中,技术导向学派在探讨知识管理技术实现方式的同时,也吸纳了战略管理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知识资本理论等成果,试图从一种系统、全面的视角进行综合性研究 如左美云教授在企业信息化、知识管理理论以及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等领域颇有造诣;王广宇知识管理 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 一书从系统科学角度探讨了知识基础管理的基本内容,提出了由知识获取、知识整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测评、知识传递、知识分享与知识创新所构成的“K9 知识链”,并分别探讨了人、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等因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将知识管理辐射到企业各层次,展示了在信息化背景下,运用知识管理提高企业智能运营水平的远景企业管理学派在企业管理领域开展知识管理方面的综合性研究 他们强调知识管理是一套整体解决方案,注重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的总体性框架,如知识管理观念、战略、组织结构、制度、模板等 在此基础上,将知识管理制度流程化、信息化,将知识管理表格和模板界面化、程序化,将企业知识分类化、数据库化,在考虑与其他现有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开发或购买相应知识管理软件,建设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25 由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具有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双重身份,图书情报学派不仅研究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问题,也关注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企业等各类组织中的实施,还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 他们与综合学派一样,也具有综合性研究的性质4 1 2研究内容各有侧重由于学科背景、理论基础、研究目的等方面的差异,4 个学派对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及其研究视角、关注重点也不尽一致,如图书情报学派侧重研究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以及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等课题;技术导向学派偏重探讨知识管理的技术实现方式;企业管理学派重点研究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综合学派作为本领域的“先行者”,全面研究知识管理的人、技术和组织管理等要素4 2存在不足与对策建议42 1学科宽度不足从 27 位作者的学科专业背景来看,国内知识管理的理论来源主要为管理学、图书情报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学科 其中,管理学可谓一支独大 在 27 位高频被引作者中,樊治平、郁义鸿、王众托、顾新建、赵曙明、王方华、陈劲、芮明杰、张庆普、魏江、王德禄、夏敬华、张润彤、王广宇14 人都属于工商管理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此外,少数来自经济学(如乌家培)、哲学(如金吾伦)、教育学(如祝智庭)等学科的学者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没有从事认知科学研究的作者 李浩对 17 种管理学重要期刊 19952005 年间所刊发的 381 篇知识管理类论文进行了元分析,结44研究与发展管理第 24 卷果显示:以管理学为参考学科的论文约占 35%,居于第一位,缺乏以认知科学为参考学科的论文17 这正好印证了我们的分析结果 而在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所有参考学科中,管理学也高居首位,认知科学以4 9%的比例居于第五位35 认知科学是探讨知识属性及知识工作者行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36,相当于知识管理学术殿堂的“奠基石”,应当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以丰富知识管理学科的理论来源42 2理论与实践脱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知识管理比较偏重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基本概念的辨析以及对理论的引介等早年间发表的“学术奠基文献”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 这既与学术文献从发表到引用之间存在滞后期的特点有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度不足、创新不够;在应用方面,主要集中在企业、图书馆和教育等领域,较少关注个人以及行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知识密集型组织的知识管理,对科学研究运行过程中知识传递模式与规律的探讨尤为欠缺就研究方法而言,以基于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非实证性研究为主,而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实证性研究则非常罕见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22 比较吻合就学者身份而言,国内知识管理研究主要由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者以及来自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两个群体组成 前者是典型的学院派,后者属于介于学院派和实践派之间的桥梁,唯独缺乏实践派的“身影”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模式,知识管理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必须经过实践 理论 实践的数次循环往复,不断从实践中汲取养分对理论进行修正、充实,才能逐步臻于成熟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实践派来自一线,拥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外知识管理学术群体中,以德尔集团创始人卡尔费拉保罗、微软公司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实践派占有相当的比重;莲花公司的 Lotus Notes、微软公司的 Digital Nervous System 等还是知识管理的基本软件,成为知识管理理论结合实践的纽带;此外,被誉为“知识管理之父”的卡尔爱立克斯威比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曾分别担任斯堪的亚、西门子、普华永道、IBM 等著名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战略顾问,堪称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 这种鲜明的实践性、实用性特色,也促使国外知识管理学科日趋成熟完善因此,国内学术界应当着重扭转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拓展知识管理应用领域,加大实证性研究力度,鼓励、引导企业高管等人士总结知识管理实践经验、推广本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丰富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管理理论建基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上,逐步形成国际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中国学派37 42 3学科范式尚未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内知识管理研究正处于百家争鸣的学术丛林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学科范式 如在因子分析中,有 13 位作者横跨两个学派,占高频被引作者总数的近一半 其中,邱均平、盛小平、丁蔚、柯平、陈劲和霍国庆在图书情报学派和企业管理学派的因子载荷都超过了0 5;陈锐、乌家培、祝智庭横跨图书情报学派和综合学派;郁义鸿、魏江横跨企业管理学派和综合学派;樊治平横跨技术导向学派和企业管理学派;温有奎横跨图书情报学派和技术导向学派 这反映出国内知识管理的学派之间分野模糊、边界不清,尚未形成泾渭分明的界线以及比较明确固定的学术分工 从多维尺度分析绘制的知识图谱上可以看出,所有作者分布在远离坐标原点的上下左右四方,没有作者靠近坐标原点,尽管邱均平、盛小平、张润彤、魏江、张庆普等人坐落于纵横两条坐标轴上,但离原点都较远,反映该领域研究呈现出发散状,缺乏领军式的“灵魂”人物,内涵和范畴尚不够统一、明确 就学派内部而言,4 个学派均难找出中心点,作者空间分布较散,表明这些学派内部关系不够紧密、整体性不强,各学派的研究领域、研究路径尚有待进一步凝练与明确用 Pajek 软件绘制的作者共被引网络图也清晰地显示:处于中心位置的作者之间连线并不够粗,说明这些“准核心”作者的研究兴趣比较分散、共同点较少,对知识管理主要内涵、研究范畴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还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和规范;凝聚子群分派指数的分析结果也与此完全契合而在国外,知识管理研究已初步形成了组织管理与信息技术13(或人文与技术38)的二元对立范式 其中,技术学派基本上自成体系,他们多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之中被标识和处理 如 Duhon 将知识管理定义为:通过技术的组合为分享、利用员工头脑中的54第 3 期张勤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知识管理学派探析丁蔚、陈锐虽现任企业高管,但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在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阶段,亦应归于学院派智能和来自组织内外信息容器中的信息提供支持39;Alavi 强调,要依靠信息技术构建诸如 Lotus Notes、视频会议、Outlook 等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知识管理的平台40;Liebowitz 也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利用知识地图、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等进行知识管理活动41 他们很少同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学者存在共被引关系,其研究成果也很容易被忽略 这种二元对立范式还引起了学者对于知识管理学科冲突、瓦解的深深忧虑42 这也反映国外知识管理各学派的理论基础、学术兴趣、研究路径基本明确、固定,学派内部联系非常紧密,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正逐步趋于成熟以库恩范式理论来衡量43,国内知识管理研究尚未形成范式,仍处于“前科学阶段”,国外知识管理研究则已步入“常规科学阶段”国内学者应加强对专长领域的深耕细作,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明晰研究方法、凝聚学科共识、合理界定学术分工,尽早形成成熟的学科范式,推动知识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5结语本文分别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确定知识管理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共被引频次,较好地解决了共被引分析时核心作者难以界定、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并将该领域学术著作和期刊论文均纳入统计分析范畴,代表性较全面、说服力较强 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 SPSS 软件以及 UCINET 软件、Pajek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绘制出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各学派的学者组成、理论基础、研究重点等内容,从一个侧面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出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内涵 研究发现,国内知识管理研究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参与、多维度研究、多理论并存、多学派共生的理论丛林 下一步,应以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图书情报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吸收经济学、哲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应重点关注知识管理实践应用类课题,加强对web2 0 环境下的个人以及行政机关、高校、医院等知识密集型组织的知识管理应用研究,深化对科学研究过程中知识传递模式的认识,发挥知识管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促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各学派应进一步明确理论基础、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逐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进而形成成熟的知识管理学科范式,推动其尽快向常规科学阶段迈进参考文献 1 Scholl W,Christine K,Bertolt M,et al The futu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delphi study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2):1935 2 左美云 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J 科学决策,2000(3):6366 3Earl M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Toward a taxonomy J J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