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治疗训练模式对游戏谘商师新手之口语反应分析.pdf
-
资源ID:69623233
资源大小:450.78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亲子游戏治疗训练模式对游戏谘商师新手之口语反应分析.pdf
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95 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施玉麗、洪慧涓摘要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高低技巧組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變化情形及學習經驗情形。本研究以質化研究法進行文件分析、焦點團體訪談分析及光碟片影像分析。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發現如下:一、高技巧組內共同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反應內容。低技巧組內共同表現較多的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二、高低技巧組內表現較多的無益反應無共同性,而有個別性的差異。三、高低技巧組間共同最明顯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為豐富技巧,可以建立自尊交替使用之;二組間共同最不明顯的反應是反應感情。但是,嫺熟反應內容的新手若能了解兒童的情緒或許能完整反應傳遞了解而不是反應感情;二組間共同沒有出現的有益反應是擴展意義與設限,此涉及新手的能力與心態。四、高低技巧組間共同最明顯與次要明顯的無益反應不一,受個人能力、兒童特質與遊戲性質所影響;二組間共同最少出現的反應是評斷與贊美,是二組共同的正向反應。五、高低技巧組間的有益反應均多於無益反應,顯示二組能在遊戲單元中表現有益的反應幫助兒童。六、高低技巧組認為兒童遊戲諮商訓練能促進個人接納跟隨者角色、重視關係並內化技巧及覺察力。研究者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關鍵詞彙:親子遊戲治療、口語反應、諮商員教育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96 壹、緒論一、研究動機壹、緒論一、研究動機親子遊戲治療法是兒童中心遊戲治療法的一種運用。由 Iwpgtpg 於 3;86年發展,再經 Ncpftgvj(3;3)修正之。此訓練模式利用角色扮演、多媒體教材、督導、團體討論等方式來訓練家長成為治療師的代理人,並且讓家長在家中能實際參與子女之遊戲,使家長獲得遊戲治療的技巧並應用於親子關係中(Tjkpg,4222)。Ncpftgvj 模式的親子遊戲治療法,強調玩對孩子溝通與發展的重要性。親子遊戲治療法以 兒童為中心 並以 指出兒童能力 為重點(XcpHnggv,3;6)。當父母陪伴時,不止是陪伴孩子而已,尚且是以孩子為中心,注意小孩的一舉一動並反映小孩的感情,傳達支持與了解。同時,指出兒童在小事情上的所知、所想、所做的貢獻與努力,藉此具體事例讓兒童自由地發展內在系統來獎賞自己(Ncpftgvj,3;5),藉以促進兒童的自信心、自我價值感與成就感,進而強化家長的權能感,讓家長發現自己是兒童成長的貢獻者而非妨礙者。所以,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是一個親子雙贏的親職教育訓練模式,可以促進親子關係的品質,亦能賦權母親與孩子發現個人能力(林美珠,4223)。國外運用親子遊戲治療法研究兒童、家長的論文報告甚多,例如研究各種不同困擾兒童的家長、監禁家長、亞裔移民家長、原住民家長、寄養家長、單親家長以及家長以外的教師、準教師、大專生、高中生、小學生等,以促進親職功能、親子溝通、師生溝通、同儕輔導及解決個人問題等(Dciigtn,3;;Dtcvvqp,3;5;Dtqyp,4222;Ejcw(Ncpftgvj,3;9;Equvcu,3;:;Fcpigt,4225;Ictyqqf,3;;Inqxgt,3;8;Ncpftgvj(Nqdcwij,3;:;Tjkpg,4222;Vgy,3;9+。所以,親子遊戲治療法原本設計是以父母為主要訓練對象,但是一樣可以適用於小學老師、大學生、高中生與小學生。國內運用親子遊戲治療法的研究有 6 篇。乃是以學前兒童家長、學校適應困難的家長與認輔教師為研究對象,以促進其親職功能、親子關係及輔導知能(何美雪,4226、洪淑雅,4223、林美珠,4223、魏滑堂,3;)。尚缺以大學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97 生層級為對象的研究。國內儲備小學師資的大專院校,開設遊戲治療課程以教導大學生運用遊戲媒材輔導兒童。大學生是否適合對兒童進行遊戲治療?依據何長珠(3;7)訓練輔導系四年級學生對受虐兒童進行一次一小時,共進行:次的遊戲治療,研究情緒反應、身體距離、臉部表情、口語表現及遊戲故事情境內容等,結果發現有正向的效果。鄭雅齡(4223)研究大四與大五的實習諮商員實習遊戲治療的專業成長歷程,發現大學生對遊戲治療的技巧與認知均有進步且能改善與兒童的關係。所以,具有輔導專業學分的輔導系大學生,均可在督導之下,從事兒童遊戲治療的服務工作且能獲得專業的成長。目前研究遊戲治療的訓練效果,其對象可分為碩博士層級的專業人員、大學層級與非相關科系層級的半專業兒童輔導人員及非專業的家長三種。若以半專業層級的大學生或是小學老師為研究對象而言,何長珠(4223)結合不同理論與不同媒材使用的折衷式遊戲治療模式訓練 42 名國小認輔老師接受 34 週,共計 58 小時的上課與督導訓練後,發現技巧有明顯上昇,但是認知上無明顯差異;四個月後的追蹤期,發現進步與退步各異。何美雪(4226)運用 Ncpftgvj 設計的親子遊戲治療模式訓練 9 名無任何輔導專業訓練的認輔老師接受 32 週共計 42 小時的上課、督導並在訓練以外的時間進行認輔學生 9 次的遊戲治療,結果發現非專業的認輔老師對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認知與技巧有提昇效果,但是態度的提昇不明顯,技巧的提昇中發現口語反應的項目進步不一。Dtqyp(4222)對 5:名大學生選修兒童輔導課程為研究對象,其中有 3:名學生為實驗組接受 32 週共 37 小時的 Ncpftgvj 親子遊戲治療模式,並在訓練以外的時間進行 9 次的兒童遊戲治療。同時有 42 名同班同學為控制組接受一般親職教育為課程內容,比較結果發現實驗組對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態度、認知、技巧有明顯的提升效果。根據上述對半專業人員訓練親子遊戲治療的效果發現,在技巧上有提升效果,卻在認知或態度上則不一致的效果。針對技巧而言,對於那些經過訓練後自評技巧維持一致性高與低的新手,其口語反應的變化如何?此二組的口語反應比較變化如何?此為有待探討的研究焦點。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98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二、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對大學層級的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變化情形及學習經驗情形。依據研究目的,擬探究的問題有下列幾項:(一)高低技巧組的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有益反應組內變化情形?(二)高低技巧組的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無益反應組內變化情形?(三)高低技巧組的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有益反應組間變化情形?(四)高低技巧組的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無益反應組間變化情形?(五)高低技巧組的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組間綜合變化情形?三、名詞界定三、名詞界定(一)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指的是研究者依 Ncpftgvj 以兒童中心學派之遊戲治療原理為基礎,對家長實施每週二小時,合計十週,並自第四週起實施七次兒童遊戲的親子遊戲治療方案內容為主,並把前四週的學習擴充為八週的學習,加上對賽遊戲(icog)及角色演練的內容並自第八週起實施七次兒童遊戲之訓練模式。(二)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指的是某大學輔導系三年級學生以選修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為兒童遊戲課程內容,並到學校對小二兒童實施七次遊戲諮商者。共計 44 名。(三)高低技巧組:高低技巧組是指上述新手評量自己運用兒童遊戲技巧的信心高低(Mcq,3;8)。在本研究中是指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在遊戲治療態度認知技術調查問卷的技術分量表前後測一致性皆高於一個標準差及負平均數標準誤的分數以上者,共計三名。低技巧組是指上述新手在技術分量表前測低於一個標準差及負平均數標準誤的分數以下,同時在後測亦低於一個標準差與正平均數標準誤的分數以下者,共計三名。(四)口語反應:指的是高低技巧組在兒童遊戲諮商中的口語表達內容。採用兒童中心學派遊戲治療之八項有益反應及七項無益反應。另外依據實務經驗加上一項有益反應及三項無益反應為分類項目。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99 貳、研究方法一、研究設計貳、研究方法一、研究設計本研究之目的不在探討因果關係,乃在探討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對高低技巧組兒童遊戲諮商師新手的口語反應變化與影響情形。本研究為質性研究,採用光碟片影像分析、文件分析和焦點團體訪談的資料以回答研究的問題。二、研究對象二、研究對象本研究以選修兒童遊戲治療課程並志願參與研究的 44 名大學層級遊戲諮商師新手為訓練對象,再依據量表的前後測資料,選出高技巧組三名與低技巧組三名作為研究對象。高低技巧組均是某大專院校輔導學系的三年級學生,高低技巧組均是二女一男,年齡 43 歲。三、研究工具三、研究工具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分為訓練工具、篩選工具及資料蒐集工具二類。訓練工具二種:一為採用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內容作為兒童遊戲治療課程的方案設計。二為遊戲室與玩具。篩選工具為遊戲治療態度認知技巧調查問卷。資料蒐集工具有五種:一為有益與無益反應表;二為焦點團訪談大綱;三為遊戲治療紀錄表;四為省思表;五為同儕討論心報告,以下分述之:(一)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內容(一)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內容本研究採用 Ncpftgvj 根據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學派所發展出來的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高淑貞,3;:),作為兒童遊戲治療課程的內容。本模式最短的訓練時數為十週,共有十單元分別於每週進行一單元共計二小時的學習。成員並在第四週開始實施兒童遊戲治療。本模式可因應不同學員的需求而多於十週訓練(高淑貞,3;:),研究者考量遊戲諮商新手的學習需求與焦慮,乃延長訓練時數為十四週,共計實施 4:小時。自第一至第三單元各延長二週深入學習;將原模式第四單元有效管教技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9:巧及第五單元當設限不奏效合併為一單元並增加對賽技巧與模擬演練而統稱為第四單元,但仍進行二週;自第五單元至第十單元,每週進行一單元實施團體督導及問題討論。研究對象於第四單元開始實施兒童遊戲治療實習共七次。因此,研究者是將單元的訓練時數延長、對賽技巧及模擬演練附加學習,但仍維持相同時數即 34 小時的團體督導學習。詳細內容如附錄一。(二)遊戲室與玩具(二)遊戲室與玩具準遊戲諮商師新手到小學實習小學二年級的正常兒童遊戲治療每週一次,共計七次。此正常兒童是經導師依據平常對兒童的觀察,選出無情緒與行為困擾者。目前大部分的小學缺乏一間設備齊全的遊戲室。因此,兒童遊戲諮商師新手,需要事先到學校選擇具有隱密性、舒適性而不會被聽到或看到遊戲過程的專科教室充當遊戲室,亦能發揮兒童遊戲的功能。對兒童而言,能否獲得大人的允許、接納、尊重與傳遞了解,是比標準的遊戲室重要。另外,為了避免學校擔心遊戲室玩具的毀損或是學校無法提供各種玩具設備,本研究對象,依照親子遊戲治療的訓練模式之建議玩具單(高淑貞,民:9),(如附錄二)裝成一個行李箱,隨身攜帶,現場布置玩具。玩具單的內容亦會因應每個兒童的需要而添加,以符合個別兒童的次級文化。另外遊戲單元的錄影,由遊戲諮商師新手攜帶 FX 錄影機定點拍攝,所以,錄影的畫面,有時無法完全納入兒童或新手的所有行為。(三)遊戲治療師態度、知識、技巧調查問卷(Rnc Vjgtcrkuv Cvvkvwfg/Mpqyngfig/UmknnUwtxg;簡稱 RVCMUU)(三)遊戲治療師態度、知識、技巧調查問卷(Rnc Vjgtcrkuv Cvvkvwfg/Mpqyngfig/UmknnUwtxg;簡稱 RVCMUU)本量表由 Mcq 與 Ncpftgvj(3;9)編製,以了解遊戲治療初學者在兒童中心學派遊戲治療訓練課程的學習效果。全量表共:題分成態度量表 55 題、知識量表 43 題、技巧量表 56 題,其中含 3:個反向題,約 42 分鐘可完成。為 Nkmgtv五點自陳量表,7 表示非常同意或能力高,3 表示非常不同意或不具此能力。效度邀請四位遊戲治療專家(皆具備博士、遊戲治療師、遊戲治療督導執照)逐題檢測合宜性,以 3/7 代表題目的高低價值與合宜性,結果得全量表、態度、知識及技巧效度係數各為 6088,6074,608:,609:。信度採 Etqpdcej 信度係數,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9;全量表、態度、知識、技巧的信度係數各為 20;:,2095,20;6,20;。所以,本量表具有好的信度與效度。本訓練對象共計 44 名於實施兒童遊戲之前接受本量表的前測,於七次兒童遊戲諮商後接受後測。研究者依據 URUU032 描述統計資料,選取技術分量表前測與後測分數均在一個標準差以上並負平均數標準誤而設定高技巧組共計三名;因為低技巧組普遍在後測進步,前測仍如同高技巧組標準選取,但是後測採取低於一個標準差與正平均數標準誤為低技巧組共計三名,有關資料如下:表一 樣本統計量 技術量表平均數 個數 標準差平均數標準誤高分組分數點高技巧組對象低分組分數點低技巧組對象前測 33402;44320384039342以上U3(342)U4(359)U5(347)322以下U6(;6)U7(;4)U8(;:)後測 3390774436044502534;以上U3(356)U4(359)U5(353)337以下U6(337)U7(334)U8(332)(四)有益與無益反應分類表(四)有益與無益反應分類表研究者依據 Ncpftgvj 對兒童中心遊戲治療有效反應與典型無益反應之特質說明(高淑貞譯,3;6)及親子遊戲治療之八大反應性技巧重點說明(高淑貞,4224)整理成表,並依據研究者實務經驗再加上其它項目的結構、重述、沉默、自我坦露等四項反應,以因應資料分析使用。內容如附錄三。(五)焦點團體訪談大綱:(五)焦點團體訪談大綱:本研究以焦點團體訪談(hqewuitqwrkpvgtxkgyu)收集相關的質化資料。透過焦點團體訪談,研究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引發出研究對象對研究主題的思維與感受,而訪談中密集的接觸經驗,也讓研究者更能密切地觸及研究主題,進一步了解研究對象真實的想法與感受(Xcwijp,Uejwoo,(Ukpciwd,3;8;引自王文科、王智弘譯,3;)。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2 親子遊戲治療訓練結束後,把訓練對象分為二組,實施焦點團體訪談。焦點團體領導者為具有碩士學位且帶領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多次的兒童遊戲諮商師擔任。訪談錄音資料交由不認識訓練者的工讀生謄寫逐字稿並核對文稿,之後,才由研究者閱讀訪談內容並作為資料分析的輔助之用。焦點團體訪談大綱如附錄四。(六)遊戲治療紀錄表與省思表:(六)遊戲治療紀錄表與省思表:研究對象於每次實施兒童遊戲單元後,立即書寫遊戲治療紀錄表與省思表,作為資料分析輔助之用,內容如附錄五、六。(七)逐字稿:(七)逐字稿:高低技巧組共 8 名實施每次 52 分鐘,共計七次兒童遊戲諮商。研究者選取第一或第二次遊戲單元光碟片內第 32 分鐘至 42 分鐘為 C 片遊戲逐字稿;第三至第五次遊戲單元光碟片內任一卷內第 32 分鐘至 42 分鐘為 D 片遊戲逐字稿;第六或第七次遊戲單元光碟片內全部 52 分鐘為 E 片遊戲逐字稿。研究者依據CDE 三片之逐字稿集合起來成為本研究的逐字稿內容作為資料分析。研究者邀請協同編碼員協助分析逐字稿。此編碼員為彰化師範學院輔導諮商博士生,修習過親子遊戲治療、家族遊戲治療、質的研究法等相關課程,且已完成以親子遊戲治療訓練為主題的碩士論文。四、研究程序(一)確定選課者並實施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第一至第四單元:四、研究程序(一)確定選課者並實施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第一至第四單元:本研究於某大學輔導學系開設兒童遊戲治療選修課程,供該系大三、大四學生選修共計 49 名。依照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實施四單元共計八週,十六小時的理論與演練課程。(二)選課者接受前測、進行兒童遊戲諮商並學習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後六單元:(二)選課者接受前測、進行兒童遊戲諮商並學習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後六單元:選課者自第六、七週接受遊戲治療師態度、知識、技巧調查問卷前測,並自第八週起到學校對小學二年級正常兒童實施兒童遊戲諮商每週一次,每次 52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3 分鐘,共七次。同時學習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後六單元共計六週的團體督導課程。(三)選課者接受後測、研究同意書及焦點團體訪談:(三)選課者接受後測、研究同意書及焦點團體訪談:選課者於上述(二)活動結束後接受後測,填寫研究同意書並分二組接受焦點團體訪談。(四)選取研究對象進行資料分析:(四)選取研究對象進行資料分析:研究助理剔除前後測資料不全,共計 44 名列為本研究訓練對象,並整理URUU03202 描述統計資料,依據高低技巧組標準選取六名為研究對象進行資料分析。五、資料分析(一)口語反應資料分析五、資料分析(一)口語反應資料分析30整理逐字稿:研究者與碩士班研究生共同觀看光碟片,由研究者口述研究對象的口語內容並由研究生謄寫。若有不清楚之處,則由二人多次觀看光碟片確定。謄寫完畢後,再由研究者加以校對無誤。之後,進行每一句話的五碼排序。第一、二碼是研究對象碼,以 U3 至 U8 分別代表四位研究對象。第三、四碼是研究對象實施兒童遊戲的兒童碼,以 O3 至 O8 分別相對應代表四位研究對象的配對兒童。第五碼是遊戲單元碼,以 C、D、E 代表三巻光碟片遊戲內容。第六、七碼是發言順序的流水碼,以阿拉伯數字 23/422 號順序編列。因此,U3/C23 代表U3 研究對象在 C 卷遊戲諮商單元之 23 序列發言。40擬出編碼原則:研究對象在 C、D、E 片的所有口語訊息均列入分析。研究對象的非口語訊息和兒童的非口語訊息及口語訊息均列為口語反應分析的參考。編碼之分類採用附錄三的九項有益反應與十項無益反應之內容。50整理有益反應與無益反應次數百分比成表。60編碼的分析:正式編碼前研究者與協同編碼員溝通有益反應與無益反應表之內容與編碼原則,以獲得共識。研究者與協同編碼員分別進行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4 遊戲治療單元的編碼。再與協同編碼員進行編碼,一致性達 20;,之後由研究者獨立完成編碼的工作,其間若有疑問仍與協同編碼員共同討論獲得共識為依據。六、研究倫理(一)原始資料之管理:六、研究倫理(一)原始資料之管理:由於研究者亦為研究對象的授課老師,為保護學生的學習權益並維護選修課程學生參與意願之自由選擇權,有關前測、後測、資料整理與統計及聯絡事宜均交由非該校學生之研究助理實施;課程學期終了後,才由研究助理徵詢選課者個人意願簽下研究同意書,以免產生月暈效果。之後,研究助理整理資料,並採編碼方式呈現並於學期成績送出後才由研究者接觸整理過的資料。本研究的一切原始資料如量表結果、遊戲諮商單元的光碟片、兒童遊戲紀錄表、省思表、同儕討論心得、焦點團體訪談等均不影響學期成績評量高低。總之,研究者是以重新編碼資料、以非該校學生為研究助理整理資料並排除評量之方式保護研究對象。(二)兒童權益的保護:(二)兒童權益的保護:本研究對象實施兒童遊戲諮商的兒童,是由級任老師依據一年半以上對兒童的觀察與師生互動結果,選出其中沒有行為或情緒困擾者,即是一般表現的正常兒童。因為本研究對象為新手,之前沒有兒童遊戲諮商的經驗,但是在本訓練模式上曾觀察與討論兒童遊戲個案教學光碟片及分組進行角色模擬演練之經驗。所以研究者選擇正常兒童接受新手的兒童遊戲諮商以保護兒童權益。肆、結果與討論一、有益反應組內分析(一)高技巧組有益反應分析肆、結果與討論一、有益反應組內分析(一)高技巧組有益反應分析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5 30U3 有益反應分析30U3 有益反應分析U3 實施遊戲諮商的兒童是一個想像力豐富、口語表達流暢、布偶扮演擅長的女童。依據表二,U3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就追蹤行為技巧而言,因為兒童口語豐富,常會影響 U3 注意其口語內容,而較少觀察並反應兒童操作布偶的動作,所以,U3 追蹤行為的方式是以注意兒童語言的表面內容知道兒童做了那些事,再把兒童所說的我更換自己說出來,或是用接著當做引導語重複說出表層的內容。例如:O3/E57:好,換我換我。U3/E57:換你自己了。O3/C38:(豬媽媽說)回家了。U3/C38:豬媽媽就接著回家了。O3/C39:(豬媽媽說)我還是去喝水。(做出倒水的動作)U3/C39:豬媽媽接著去喝水。各自依據三次遊戲的追蹤行為反應與當次遊戲的其它反應作互動性比較,發現當兒童的遊戲活動是以想像性的探險故事為主軸時,因為情節內容與人物變化快速,較難於聚焦消化作更深層次的情緒反應,或是影響 U3 常會跟不上兒童的速度(省思表 5),所以 U3 只能進行較容易表現的追蹤行為而疏忽了兒童的感受或表情。如表三 U3/D 之追蹤行為在三次遊戲單元中占該次總反應次數的百分比最高(即 44166),但是該次遊戲單元中的反應感情卻沒有出現一次。可見,對新手而言,遊戲的活動性質如果變化太快,較易表現追蹤行為而疏忽兒童的情緒感受。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6 表二 高技巧組有益反應 U3U4U5高技巧組 有益反應CDE計C DE計CDE計總計追蹤行為34 44 58926665256468 325;7792 37;64反應內容36 37 426;53 35485;4:4753235;:48反應感情2443 3335473傳遞了解65 343;34 34586333489擴展意義建立自尊76 334234;59685588:923:提供自由 74973456345設限其它結構332776667325總 計58 66:3 383 322 9 4;326 35;322;38769;322 5:2 322U3 另一個常表現的反應是反應內容。U3 對於兒童所說的豐富故事,常包括兩種情境(省思表 6),很難簡述摘要,等準備要說時,兒童又繼續下一個話題,為了怕趕不上速度,就將故事的最終結果作摘要,而難於完整的反應內容(省思表 4、5、6)。即使如此,部分的反應內容品質仍是具有貼切性的。例如:O3/C53:(豬媽媽說)我現在要來收盤子,好了,我要去吃藥了。(有倒水的動作)U3/C53:媽媽倒杯茶,要準備要吃藥了。O3/E:5:兒童:丟,十步,二仟元(拿出自己的玩具紙鈔),可惡,可惡,被罰了二仟元,不甘心,沒關係,沒關係,但希望不要踩到這裏。(指虎小弟的地盤,此地盤上蓋了很多的房子,價值不止二仟元)U3/E:5:恩,你希望不要踩到虎小弟的地盤。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7 U3 即使疏忽反應感情,但是仍有傳遞了解的反應,且其反應的品質是精簡的、具有敏感度的,甚至能連結之前兒童的表現作前後一致的了解性的溝通,例如:O3/E;4:屏東線,屏東線(邊翻一堆的大富翁地契卡片),快出來。U3/E;4:你希望屏東線快出現。O3/C53:(豬媽媽說)開動(即全家吃晚餐),你們兩個(指豬兒子與豬爸爸)去休息吧。我來收盤子,等一下收完盤子,我還要吃藥。U3/C53:媽媽還記得吃過飯後要吃藥。(在(O3C37)豬醫生囑咐早晚飯後吃藥)40U4 有益反應分析40U4 有益反應分析U4 實施遊戲諮商的兒童是一個會因環境陌生而緊張、害怕與沉默的小二男童。依據表二,U4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建立自尊與反應內容。就建立自尊技巧而言,U4 用此技巧建立關係,以讓兒童覺得有安全感及自在(同儕討論 4)。又因兒童在遊戲活動中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豐富的創造力及想像力(紀錄表四、七),所以,U4 能多次指出兒童的行為能力。但是,U4 除了多使用你知道、仔細的等口語方式反應外,偶而亦能交替使用認真的、小心的、努力的等口語。例如:O4/E32:(調整多次,士兵拿著武器站好)U4/E32:你知道怎麼讓它站著?O4/E28:(在一堆戰爭系列的玩具中尋找)U4/E28:你仔細的從裡面尋找你想要的東西。O4/E;4:(自己輪流下黑白棋子,沉思的樣子)U4/E;4:你很認真的下著每一步。依據三次遊戲單元的建立自尊與當次遊戲單元的其它反應作互動性比較,發現建立自尊與追蹤行為反應似有相關連的出現,當建立自尊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8 出現最多次或次多時,追蹤行為反應出現亦相對次多出現,如表二 U4/E 之59 次與 52 次;U4/D 之;次與 6 次。當建立自尊反應不出現時,追蹤行為亦未出現,如在 U4/C 之此二個反應皆是 2 次。其原因也許是建立自尊的反應需要多加注意兒童的遊戲行為,才能明確指出特定的行為能力;或者因為 U4為了避免追蹤行為過於頻繁而覺得繁瑣(同儕討論 4)才會交替使用建立自尊反應。U4 另一個常表現的反應是反應內容。因為與 U4 相處的是多沉默、少言語的兒童,難於反應語言的內容。U4 卻能夠依據對兒童行為的仔細觀察與行為脈絡的了解,而消化之並正確回應。這種行為內容的消化反應,已超越單純的、表面的追蹤行為之陳述,亦是新手極待突破之處。例如:O4/D66:(把二片柵欄拿在一起要拼起來)U4/D66:你試著要把它們組合起來。O4/E62:(繼續專注地調整讓士兵能拿住那個東西)U4/E62:你想要讓它拿著那個東西。50U5 有益反應分析50U5 有益反應分析 U5 實施遊戲諮商的兒童是一個開朗、活潑、精明、說話直、多提問的小二女童。依據表二,U5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就追蹤行為而言,U5 用此技巧是顯示自己的投入並讓兒童感受 U5 的存在及參與(省思表 3)。這是 U5 覺得滿意的技巧,但也憂心可能會疏忽兒童的感覺(紀錄表 3)。隨著關係的進展,在最後一次遊戲單元中兒童提問:“你為什麼說我一直在做什麼”(O5/E:4),可見追蹤行為的反應需要隨著關係的進展而在質上有所提昇或是在量上漸減。U5 表現追蹤行為是描述兒童的動作、或是注意聽兒童所說的話再用同義字來代替、用前後倒裝句或加上一、二個不影響表面意義的字等方式呈現。例如:O5/C26:(綁洋娃娃的頭髮)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9 U5/C26:你綁她的頭髮。O5/D66:完了。U5/D66:沒有了。O5/E75:剩下的不夠沒關係,剩下的還在煮。U5/E75:剩下的還在煮,所以不夠沒關係。O5/E65:把它剪一剪。U5/E65:你把它剪下去。總之,依據上述高技巧組有益反應分析,發現 U3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 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U4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建立自尊與反應內容。U5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所以,高技巧組共同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 反應內容,另外尚有 追蹤行為 與 建立自尊。(二)低技巧組有益反應分析(二)低技巧組有益反應分析30U6 有益反應分析 U6 實施遊戲諮商的兒童是一個隨和、活潑,有豐富想像力的小三男童。依據表三,U6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就追蹤行為而言,因為 U6 要展現對兒童的注意(省思表 5)、同時也想做好跟隨者的角色(省思表 6),所以專注的觀察兒童的行為與反應。但是,在遊戲過程中,有時會因浮現自己該完成的事而沉思或愰神,尤其是當兒童沉默時更容易發生(省思表 8),所以,集中注意力且不受自己內在心思干擾才能表現有益的追蹤行為。U6 追蹤行為的方式是除了追蹤兒童的遊戲行為,也追蹤兒童整個身體的動作,甚至模仿兒童的動作。但是兒童表現連續細微的遊戲動作,U6 反而多沉默少追蹤。如果兒童重複相同的動作時,U6 也是重複用相同的話表達,缺乏變化性。例如: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O6/D7::一起吃。U6/D7::(U6 跟著作吃的大動作,沒有口語反應)O6/E95:(拿小湯匙,搓杯子內的黏土,湯匙放下,用手指搓,把杯子內的黏土拿出來了,E 兩手互捏黏土,拿起盤子印壓黏土)U6/E95:用力壓。O6/E96:(連續用力壓了好多次)U6/E96:(U6 無追蹤)O6/D27:(把刀劃下)U6/D27:你很用力的劃了一刀。(笑著說)O6/D28:(把刀劃下)U6/D28:再劃一刀。(大聲說)O6/D29:(把刀劃下)U6/D29:再劃一刀。(配合 E 的動作)O6/D2::(把刀劃下)U6/D2::再一刀。O6/D2;:(把刀劃下)U6/D2;:再一刀。表三 低技巧組有益反應表 U6U7U8低技巧組 有益反應CDE計CDE計CDE計 總計追蹤行為525;67 336 92 4;33565643357 33 384 74反應內容:739 52 3:555864633683;5;:3 333 57反應感情33355533474傳遞了解457574擴展意義建立自尊835 328 353535459提供自由33332設限其它結構333334355884總 計666:92384322 97745 325 322389476:322 535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40U7 有益反應分析40U7 有益反應分析U7 實施遊戲諮商的兒童是一個重視新鮮感、性急、怕生的小三男童。在三次的遊戲活動逐字稿中,U7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 追蹤行為 與 反應內容。此兩反應,因著兒童是沉默地玩著對戰性質的士兵對抗遊戲,或是探索性質的美勞遊戲時明顯增加(如表二 C 單元);因遊戲主題變成互動性的撲克牌遊戲明顯減少(如表二 D 單元與 E 單元)。所以,互動性質的遊戲,在兼顧觀察者及參與者的雙重對立角色之下,可能讓新手難於表現此兩反應。就追蹤行為而言,因為 U7 要展現對兒童的注意及融入遊戲歷程中,即使兒童沉默,也不會減少表現追蹤行為的技巧(同儕討論 3)。U7 能同步地描述兒童的遊戲活動,但是,當 U7 與兒童一起玩牌時,U7 只能偶而描述牌的張數或是兒童找牌的行為,而疏忽其他的互動行為等,例如O7/D6:換我,我要丟牌,七七七。U7/D6:三個七。O7/E96:(一一看著手掌中的牌)U7/E96:還在慢慢找。就反應內容而言,U7 能消化並簡短摘要,並交替使用:“結果”、“你正在想”、“你想要可是”、“拿起,然後”的引導句子變化之。例如:U7/C44:結果有一方終於輸了。U7/C7::你正在想怎樣把它弄出一個最好的情況出來。U7/C93:你想要把它站好,可是它的四肢太難固定了。U7/C58:你拿起一個東西然後把它擺好。U7 與兒童一起玩牌時,只能對牌數作內容的反應,疏忽其它的訊息內容。例如: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2 M7/D34:一、二、三、四、五、六、七。(數牌)U7/D34:牌都給你抽完了。O7/E369:(一邊嘟嘴,一邊說自己的牌數目字)U7/E369:你有抽到好牌。50U8 有益反應分析50U8 有益反應分析 U8 實施遊戲諮商的兒童是一個文靜、乖巧、具想像力與創造力,能即席編造故事的小二男童。依據表三,U8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較少的有益反應且比別人差異甚大的是 追蹤行為。U8 刻意減低 追蹤行為,因為覺得自己一直在追蹤行為,擔心兒童會不習慣玩玩具時一直有人在重覆描述自己的行為、或是害怕兒童會有壓倦、不耐煩、被干擾的感覺(省思表 3)。另一方面當 U8 開始使用追蹤行為時,好像都得不到回應,兒童都是自得其樂邊玩邊說故事,於是 U8 就讓兒童完全投入其中,只適時的給予回應。(同儕討論 3)就反應內容而言,U8 一直很想多使用追蹤行為以外的技巧,但是,因為兒童每次的遊戲都呈現類似的故事內容與玩法、兒童也很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自得其樂,所以反應兒童的故事內容,也許能使兒童更有興致繼續說(省思表 7)。U8 反應內容的方式是聽完一大段兒童的故事後,簡短反應故事的結果或是反應角色之間的互動情形,例如:O8/D33:然後那一個、那一個士兵已經有手榴彈,就去把這個士兵上面的手榴彈通通拿回來,因為這個士兵已經被花豹咬死了。這個士兵又先丟了一個手榴彈。他沒有丟中,然後花豹就衝過去。然後那個士兵又去拿他上面的手榴彈,然後那個士兵就有很多手榴彈了。然後這個士兵就一直丟手榴彈,把他的手榴彈都丟光了。U8/D33:士兵沒有手榴彈了。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3 O8/D::它就跟那個人說,他們又留下他們三個,然後就抓到這三隻,然後這三隻就被抓去一個地方先藏起來,不能被人家抓走。因為他們都說那個森林裡面的動物,只要抓到了話,就、就很珍貴,所以他們就先去抓森林裡面的草食性動物。然後他們三個衛兵都先裝好手榴彈,最後出去了,第三天他們抓到花豹。就咬了你,就把全部的士兵都先載回去。然後之後就有個士兵先丟手榴彈。U8/D::花豹攻擊士兵。總之,依據上述低技巧組的有益反應分析,發現 U6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U7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U8 表現較多的有益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因此,低技巧組共同表現較多的反應是追蹤行為與反應內容。二、無益反應組內分析(一)高技巧組無益反應分析二、無益反應組內分析(一)高技巧組無益反應分析30U3 無益反應分析30U3 無益反應分析U3 表現較多的無益反應是引導兒童與重述。就引導兒童而言,心理師不符合兒童現在的狀態,嘗試詮釋或是不適當反應兒童的遊戲內容或兒童感情即屬之。此種引導無法讓兒童在那一瞬間成為完全的自己(高淑貞譯,3;6)並干擾兒童的遊戲。依據逐字稿及光碟片觀察發現,當兒童滔滔不絕的說著,讓 U3 掌握不到適當的切入點去反應(省思表 3、5),常用似乎的語句來回應兒童明確的反應,或是過於急切想要感受兒童的情緒(省思表 5、6、7),過度詮釋兒童的反應,而失去與兒童同在。例如:O3/C35:(兒童為豬醫生布偶戴歪了眼鏡,因為眼鏡明顯過大)U3/C35:事情似乎是會這樣發生。現代教育論壇(十五)4;4 O3/D68:嗯,還有一百塊。U3/D68:似乎還剩下一百塊的錢。O3/E24:沒有人要陪我玩,那我就自己玩。U3/E24:嗯,他似乎決定自己要玩。O3/E39:一千塊的,我一張、兩張、三張、四張。虎小弟也要,一張、兩張、三張、四張。好啦好啦!剩下的給銀行吧!U3/E39:你知道剩下的就要交給銀行來保管。U3 次多表現的反應是重述。觀察其遊戲光碟片,發現當 U3 面對兒童簡單句子的語言,或是大富翁遊戲的數目字語言,容易出現重述反應,共計有四次。表四 高技巧組無益反應 U3U4U5高技巧組 無益反應CDE 計 CDE計CDE計 總計忽略感覺63734334497過早替物品命名評斷與贊美33733343不恰當的問題374:3;367835;陳述句轉為疑問句43463:653:35非肯定的設限引導兒童36:35 8;45734435643 37其它重述自坦沉默446433c343474593846997896695總 計57:3;322;443364 3223536;:3322 364 322親子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對遊戲諮商師新手之口語反應分析研究 4;5 40U4 無益反應分析40U4 無益反應分析U4 表現較多的無益反應是陳述句轉為疑問句及不適當的問題。就陳述句轉為疑問句而言,U4 也許是為了要促進沉默兒童的口語溝通或確認兒童反應的真正意圖,以語尾詞喔、呀及尾音提高等陳述句方式變相發問,這也算是發問的一種(高淑貞等譯,4224),因為,兒童常是接著回應 嗯、對、好、簡答或是點頭示意。這些聲調提高的陳述句,會反應對兒童不信任的態度(高淑貞譯,3;6),若去掉語尾詞及音調,大多數是屬於正確表現的反應內容、反應情緒、傳遞了解及建立自尊,可見,對於技巧有自信的 U4 面對沉默少反應的兒童會有不信任或是不肯定的態度。此態度的造成可能是因為在第一次遊戲單元時,U4 在有限的資料下,未能敏察兒童的沉默心情,反而過度使用傳遞了解反應,使兒童有壓迫感(同儕討論 3)及變得更加緊張(省思表 3)。可見,面對少反應的兒童仍能繼續保有信任的態度,以及針對個人作適切的反應是需要高技巧組進一步學習的。50U5 無益反應分析50U5 無益反應分析U5 表現較多的無益反應是重述與引導兒童。就重述而言,當U5 的兒童邊扮家家酒邊說故事時,也許是故事內容缺乏邏輯性,需要 U5 不斷的猜測兒童的心聲(省思表 5)而不敢大膽的反應,只好予以重述較為安全。或者是 U5 專注追蹤兒童的行為,只能注意兒童所說的話予以重述回應,因而疏忽或是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