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pdf
2 0 0 9 年9 月第1 9 卷第5 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X i d i a nU n i v e r s i t v(S o c i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S e p 2 0 0 9、,0 1 1 9N o 5_ 管理学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孙建勇,赵道致,何龙飞(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 0 0 0 7 2)摘要: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S u p p l yC h a i nF i n a n c e,S C F)研究缺乏具体分析模式的问题。在辨析S C F 与传统物流金融异同的基础上,论证S C F 的动态演变过程,给出S C F 的定义并分析模式机理,进而建立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框架,提出S C F 模式风险控制方法。研究结论可帮助企业增强利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关键字: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模式机理;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方法中图分类号:F 2 5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4 7 2 X(2 0 0 9)0 5 0 0 8 4 0 6收稿日期:2 0 0 9 0 6 1 l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 0 0 7 D F A l l l l 0);自然科学基金(7 0 7 7 1 0 7 3)作者简介:孙建勇(1 9 7 3 一),男,天津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赵道致(1 9 5 6 一),男,江苏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生产制造与物流管理所长。何龙飞(】9 8 1 一),男,湖北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研究背景金融危机背景下,供应链金融(S u p p l yC h a i nF i n a n c e,S C F)模式由于利用供应链间业务往来频发的优势可以有效突破借方与贷方的信息不对称藩篱,不但在学界受到重视,而且日益成为管理实践的热点I l】。S C F 聚焦于解决“如何利用金融手段为供应链配置资源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问题”。基于S C F 而创立的具体模式由于结合了供应链与金融两大管理领域的运营特征,有助于增进供应链主体间互信并达到增强供应链资金流动性目的,已成为供应链及金融领域模式创新的典范【2 J。供应链金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拓展了传统物流金融思路,重视借助供应链管理与金融创新工具,研究企业借助供应链信用实力或交易自偿能力,促使金融机构对供应链上单个或上下游多个节点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S C F 模式分析框架,S C F 模式与物流金融模式辨析,S C F 模式收益与风险权衡”等对S C F 理论至关重要的基础问题还有待于深入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建立起一个清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框架。二、文献回顾目前,学界针对供应链资金流研究的焦点,逐渐从供应链上的单个企业角度转移到整体利益的协调上来。E l l r a m 等指出供应链管理关注点越来越由运营成本降低(职能效率)转向资金流控制(组织效率)p J,因而在供应链范围内研究金融活动及其效果就十分必要。B e r g e r 等人基于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一些新的设想及框架初步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4】。G u i l l e n 认为传统供应链研究多关注于流程管理而忽视供应链融资方面的问题,提出结合财务和供应链运营的综合优化模型【5】。H e r t z e l a 研究供应链节点企业金融失效对供应链价值的冲击,调查破产企业对其供应商和客户的财务效应影响【6】。这种效应会先沿着供应链传播,然后再扩散到供应链范围外的竞争者,供应商股票等金融工具价格会遭到巨大负面影响,当供应链联系越紧密负面效应就越大。T s a i 的研究指出供应链金融资源外包蕴含着风险【7J。朱道立等与冯耕中从物流金融角度对金融供应链系统结构分析【8 一】。胡跃飞(2 0 0 7)认为S C F 就是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l0 1。闫万方数据俊宏将S C F 进行了定义为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l l】。针对S C F 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性描述,系统性深入研究运营模式并取得成果的还不多。三、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辨析(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起源与演化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造成贷前信用审核不严格出现虚假按揭现象。斯蒂格利茨谈到次贷危机时,认为“对于所有新发明的经济手段来说,这只是基于过度融资(或者说借贷)和金字塔结构而造成的另一起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将促使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经济危机出现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资要求必然是谨慎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S C F 模式能实现供应链整体的协调及控制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供应链节点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紧张状态。供应链方面 图匡囹里匝h金融方面图1 传统物流金融向S C F 的动态演化供应链理论与金融分析手段的发展程度相应地确定了现代S C F 研究范畴。供应链结构复杂、力量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成熟的推动及金融时间价值、风险控制、资产定价构成S C F 演化的双侧驱动因素。在供应链与金融双侧巨大驱动力下,传统物流金融模式不断向现代S C F 进行动态演化。如图l所示。借助S C F 模式,供应链上相对强势的核心大型制造企业,在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中可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巩固强者地位;供应链上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型企业,借助大企业商业信用,改善了其与金融机构的谈判地位,及时获得所需资金注入,有机会发展壮大:参与到供应链的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状态改善及信用水平加强使其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可扩大和稳固客户群,获取更多“安全的”派生利润。供应链金融使供应链成员(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金融中介)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分享了巨大的利润的同时也改善不成熟环境下的资源配置扭曲状态。(二)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的辨析S C F 与传统物流金融研究在模式对象、内在机理、参与条件、过程控制、风险程度、服务产品及运营效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网络联保模式即属于S C F 模式的一种。其运作机理在于: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如果没有相应的抵押质押品,就必须找到其他同行业企业组成联保体,若干企业相互承诺承担连带还款责任。联保体中的每个成员企业都需交纳一定保证金到指定银行账户,银行再给联保体中成员企业以贷款。万方数据S C F 融资模式的与传统物流金融研究区别,如表l 所示。表1:S C F 与传统物流金融模式特征区别S C F 特征(网络联保模式)传统物流金融特征模式对象企业与整个供应链单个企业内在机理联合信用提高信用等级个体信用低参与条件动产质押、货权质押均可核心资产抵押过程控制通过管理机构动态参与阶段件静态关注风险程度风险分散、低风险集中、高服务产品涉及筹融资等广阔领域涉及范围窄运营效率反应迅速、效率高手续繁琐、效率低S C F 模式强调从企业与整个供应链整体出发,在供应链层面对所有资源进行综合管理。而风险管理贯穿于所有活动中,既考虑具体业务,也考虑模式整体。S C F 风险控制的目标是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通过风险管理来提高经营能力,把风险、收益与供应链的实际增长联系起来。S C F 将企业置于供应链背景下综合考虑,从而弱化了对企业本身的限制,进而为企业融资带来很多的便利。四、供应链金融模式(一)供应链金融模式定义与机理S C F 可定义为,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研究如何利用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供应链上资源协调配置的理论,其以资源的使用权而非企业边界界定资源聚合模式,超越节点企业范畴,成为跨企业边界的供应链运营模式。S C F 可被定义为,利用各类金融工具,加快供应链中各类资产和资源的流动速度,为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提供有效运营各类资源(包括物质、信息及知识等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策略集,通过应用这些策略可提升供应链参与各方的资源流动性(流动性指的是有足够手段偿付眼前的购买支出以及到期债务,可定义为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进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经营活动体系。图:供应链金融的S C F 运营机理在于,其利用各类金融创新工具(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有效资源运营的手段),改善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对等、环境不成熟和相互不信任等供应链约束,加快供应链中各类资源的流动速度,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S C F 结构特征,如图2 所示。(示意图出于简化目的只反映出供应链结构中物质流向,未加入信息、知识等资源流流动过程)。S C F 从新的视角评估企业的信用,打破了原来银行孤立考察单一企业静态信用的思维模式,使银行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信用评估;由关注静态财务数据转向对企业经营的动态跟踪;在考察授信企业资信的同时更强调整条供应链的实力对比、成熟度和诚信等环境状态,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由企业核心价值出发评估业务的真实风险,使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便捷融资的同时也能够扩展银行的客户群。万方数据从供应链企业角度看,供应链上相对强势的核心大型制造企业,在积极参与S C F 活动中强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巩固了强者的地位。供应链上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型企业,借助大企业商业信用,改善了其与金融机构的谈判地位,及时获得所需资金注入。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参与到供应链的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状态的改善及信用水平的加强,其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能够扩大和稳固客户群,获取更多安全的派生利润。S C F 使供应链成员(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金融中介)更加平等地协商并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改善资源配置扭曲状态的同时也分享巨大的利润。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独立决策使供应链中存在着固有的资源流动壁垒,阻碍了链内资源自由流动性提升,不能及时满足节点企业运营需要。而与外部资源的交换运营活动由于环境复杂性强也蕴含较大风险。S C F 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解决以上问题。(二)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框架S C F 模式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从焦点企业入手研究整个供应链。银行在开展授信业务时,不是只针对某个企业本身来进行,而是要在其所在的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焦点企业,并以之为出发点,从原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银行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了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上下游配套中小型企业,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资金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保证了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全部环节的顺利完成,避免了风险的发生,促进中小型企业与焦点企业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了供应链的竞争能力。现代S C F 模式的结构特征,如图1 所示。图1 S C F 模式的分析框架S C F 模式下,各参与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和策略空间均与传统物流金融模式不同,在不同情境(如各参与方的合作程度、信息完备与对称程度、力量对等状况、环境成熟度等)下可获得更多利益。因为S C F 管理机构承担了供应链企业与银行博弈的中介职责,原有物流金融结构体系结构发生改变,供应链全体企业作为谈判一方带来的整体感更强,所以S C F 模式会为供应链整体及各节点企业带来更多收益并改善供应链四种决定性特征的状态。(1)促进合作状态S C F 各利益方博弈过程和结果对相关各方的合作和非合作状态均有显著影响,S C F 管理机构作为企业方代理的独立机构出面与银行协商,实质上其谈判资本来源于供应链企业作为整体的实力。供应链企业通过整条供应链则谈判实力大增,而作为个体则难以实现其诉求,随着链上企业不断获得更多利益,其合作意图将会更明显,S C F 主体关系亦将由非合作向合作转化【l2 1。(2)平衡力量不对等状况S C F 主体的B a r g i nP o w e r 对于最终的均衡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S C F 上的利益主体间的力量呈非对称状态,银行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因此银行会更多地将风险转嫁给融资企业,融资企业为了自身安全则会更倾向于风险规避。作为风险中性方的S C F 管理机构为作为风险规避方的银行与企业主动提供相应的风险保护,满足其风险约束下的利益最大化。(3)破除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对特定供应链结构均衡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由于S C F 模式中的银行与制造商的成本函数相互具有不对称信息,由于S C F 管理机构在供应链焦点企业与银行之间搭建起信息沟通桥梁(依赖于8 7万方数据其能获得双方的信任),所以能够最终实现S C F 模式中信息流通状态的P a r e t o 改进。(4)提升环境适应性传统物流金融模式对供应链外部环境要求不同,例如票据融资要求外部财务管理规章较完善,而仓单质押要求对仓单的法律界定明晰。不同国家、地区乃至不同主体的环境构成均不同,企业在不同成熟度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不同。S C F 模式使得企业原本在某种不成熟环境下不能完成的融资业务借助新模式理念可以顺利完成,提升了供应链各企业的环境适应性。(三)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风险与控制S C F 模式下的风险主要有外生与内生两种:外生风险主要是外部经济与金融环境动荡影响供应链资金流与物质、信息、知识流协调顺畅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市场利率、汇率变动而导致的供应链上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或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法律修订等因素导致产品需求中断、供应链增值难于实现,由此引起资金循环迟缓甚至中断的风险。内生风险主要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不完全协作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信用风险、贸易信用风险以及信息风险,如由于企业的违约而导致银行终止贷款,顾客信用等级评价失实而导致应收账款难以回笼,以及有关资金信息传递扭曲等问题。S C F 模式风险控制机制的实施关键,在于信息传输的及时和准确性。通过S C F 管理机构这个信息中心的汇集、分析、加工与整理,资金流信息传输通过供应链运营各环节后会再反馈给各供应链企业,破除了资金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因此能有效抑制上述两类风险。S C F 管理机构的存在有助于形成供应链上企业风险共担格局,有助于通过协调活动保证各企业保持高度信任的状态。风险控制可通过契约签订、信息平台建立和利益分配等协调活动反作用于供应链,起到改善与增强合作关系、协作效率和供应链完整性的效果。(1)订立契约市场经济条件下,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契约,它将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保证各方提供完全信息。供应链各方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协商与合作性谈判等形式订立各项契约,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有利于维护S C F 模式各方间的合作意愿。(2)建立信息平台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信任,可建立物质流、资金流与知识流数据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这要求供应链企业加大对信息管理硬件的投入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加速交易处理过程、降低信息风险和成本,实现信息传递及沟通方式质的飞跃,以保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与知识流的协调性,实现S C F 模式服务与物流、信息与知识流的无缝整合。(3)确定利益分配方案S C F 管理机构作为新模式协调主体,比以往物流金融研究往往笼统将供应链整体作为研究主体造成责权不明,更有利于供应链各方通过谈判确定收益分配原则并调整分配方案。S C F 模式是由节点企业与机构结成的利益共同体,缺乏激励会带来个别企业的“败德行为”导致供应链最终解体,但S C F 模式并不排斥个体利益的实现,S C F 管理机构协通过调供应链企业公平收益分配方案保证了供应链持续完整性,从根本性上保障了风险防范机制的顺利实施。当企业处于相对封闭的关系网络中时,因为存在着社会道德规范,所以网络内的成员不敢有恶意的行为,因为彼此的监督能力很强,这种监督能力保证了成员行为的可预期性。S C F 企业由于相互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只有熟悉且关系良好的企业才会实施联保,如果不熟悉,对其他企业经营状况细节不了解,参保就要承担很大风险。联保企业大都是同行,关系资源约束会降低带来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五、结论S C F 相比于传统物流金融的融资方式,大大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淡化了因企业自身弱点所带来的万方数据融资限制,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目前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且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实现了双赢的目的,从而为解决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企业利用S C F 模式分析框架,可将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及金融机构的行为纳入一个整体并基于收益风险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S C F 策略分析工具的开发工作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参考文献】【l】C O M E L L IM,P I E E R EF,T C H E R N E VN,Ac o m b i n e df i n a n c i a la n dp h y s i c a lf l o w se v a l u a t i o nf o rl o g i s t i cp r o c e s sa n dt a c t i c a lp r o d u c t i o np l a n n i n g:A p p l i c a t i o ni nac o m p a n ys u p p l yc h a i n J P r o d u c t i o nE c o n o m i c s,2 0 0 8,l1 2:7 7-9 5【2】赵道致,白马鹏基于应收票据管理的物流金融模式研究 J 预测,2 0 0 8(3):4 3 5 0【3】E L L R A MLM,L I L JB T h ef i n a n c i a li m p a c to f s u p p l ym a n a g e m e n t J S u p p l yC h a i nM a n a g e m e n tR e v i e w,2 0 0 2,11:3 0 3 7【4】B E R G E RNA AM o r eC o m p l e t eC o n c e p t u a lF r a m e w o r kf o rS M EF i n a n c e J J o u r n a lo f B a n k i n ga n dF i n a n c e,2 0 0 6,1 1:2 9 4 5 2 9 6 6【5】G U I L L E NG,B A D E L LM,P U I G J A N E RL Ah o l i s t i cf i a m e w o r kf o rs h o r t-t e r ms u p p l yc h a i nm a n a g e m e mi n t e g r a t i n gp r o d u c t i o na n dc o r p o r a t ef m a n c i a lp l a n n i n g J P r o d u c t i o nE c o n o m i c s,2 0 0 7,1 0 6:2 8 8-3 0 6【6】6H E R T Z E L AGM,L IZ,O F F I C E RMS,e t c I n t e r-f i r ml i n k a g e sa n dt h ew e a l t he f f e c t so ff i n a n c i a ld i s t r e s sa l o n gt h es u p p l yc h a i n J J o u r n a lo f F i n a n c i a lE c o n o m i c s,2 0 0 8,8 7:3 7 4-3 8 7【7】T S A IC O ns u p p l yc h a i nc a s hf l o wr i s k s J D e c i s i o nS u p p o r tS y s t e m s 2 0 0 8,4 4:1 0 3 1-1 0 4 2 8】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 J】中国流通经济,2 0 0 2(2):11-1 4 9】李毅学,徐渝,冯耕中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及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 0 0 7,1 9:5 5-6 2【1 0 胡跃飞供应链金融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 J 中国金融,2 0 0 7,2 2:1 1 1 2【1 l】闰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J】上海金融,2 0 0 7(2):1 4-1 6【1 2 O Z B I L G I NM,P E N N OM C o r p o r a t eD i s c l o s u r ea n dO p e r a t i o n a lS t r a t e g y:F i n a n c i a lV S O p e r a t i o n a lS u c c e s s J M a n a g e m e n tS c i e n c e。2 0 0 5,51:9 2 0 9 31 F i n a n c i a lM o d e lf o rS u p p l yC h a i nS U NJ 1 A NY O N GZ H A OD A OZ H I H EL o N GF E I(I n s t i t u t eo f L o g i s t i c&S u p p l yC h a i nM a n a g e m e n t,西口n j i nU n i v e r s i t y,1 a n j 嘲3 0 0 0 7 2,C h i n a)A b s t r a e t:A i m i n ga tt h es u p p l yc h a i nf i n a n c er e s e a r c h1 a c k i n go fo p e r a t i o nm o d e lu n d e rt h ef i n a n c i a lc r i s i sb a c k g r o u n d,t h ep a p e r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e v o l v e m e n to fS u p p l yC h a i nF i n a n c e(S C F)b a s e do nd i s c e r n i n go fS C F&L o g i s t i cF i n a n c e,g i v e s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S C Fa n dp r e s e n ti t sm e r c h a n d i s e,b u i l d st h ea n a l y z i n gf r a m e w o r ko fS C FM o d e l,a n dp r e s e n t st h er i s kc o n t r o lm e t h o do fS C F T h i sP a p e ra r g u e st h a tS C FM o d e lc o u l dh e l pe n t e r p r i s ee n h a n c et h ec a p a b i l i t yo fc a p i t a lo u t s o u r c i n g K e yw o r d s:S u p p l yc h a i nf m a n c e;L o g i s t i cf i n a n c e;M e r c h a n d i s eo fS C F;R i s kc o n t r 0 1m e t h o do fS C F8 9万方数据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作者:孙建勇,赵道致,何龙飞,SUN JIAN YONG,ZHAO DAO ZHI,HE LONG FEI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刊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9,19(5)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2条)参考文献(12条)1.COMELLI M.PIEERE F.TCHERNEV N A combined financial and physical flows evaluation for logisticprocess and tacticalproduction planning:Application in a company supply chain 20082.赵道致.白马鹏 基于应收票据管理的物流金融模式研究 2008(03)3.ELLRAM L M.LIU B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supply management 20024.BERGER N A 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 20065.GUILLEN G.BADELL M.PUIGJANER L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short-te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tegrating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lanning 20076.HERTZELA G M.LI Z.OFFICER M S Inter-firm linkages and the wealth effects of financial distressalong the supplychain 20087.TSAI C On supply chain cash flow risks 20088.罗齐.朱道立.陈伯铭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 2002(02)9.李毅学.徐渝.冯耕中 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及案例研究 200710.胡跃飞 供应链金融-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 2007(22)11.闫俊宏.许祥秦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2007(02)12.OZBILGIN M.PENNO M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Operational Strategy:Financial VS.Operational Success 2005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孙建勇.赵道致.王元明 面向供应链的资金运营模式演化研究从物流金融到供应链金融-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7)文章在定义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模式和分析其改善企业及金融机构构成的供应链整体绩效作用的基础上,论证了传统物流金融(Logistic Finance)向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演化驱动因素和过程,解决了供应链资金运营模式转变的模式辨识问题,认为在经营不确定性增强环境下,采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增加供应链整体的信任与效率.2.期刊论文 陈影 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物流金融是物流产业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总体资金财务安排的金融服务,目前实践中已有多种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也是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业务市场,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研究非常有限需要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3.学位论文 刘辉 福建银行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探析 2009 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的第二产业中90以上是中小型企业。多年来,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为福建省税收和增加就业岗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福建省这种特定的经济环境以及在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外部环境下,福建经济如何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已是刻不容缓,福建商业银行如何在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找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商业银行的工作实践,对福建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进行了浅析与思考。本文通过笔者在商业银行工作期间,对福建当地中小企业调查研究的实际案例加以分析和点评,并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共五章。第一章论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写作的思路和框架;第二章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基本概念和背景,通过介绍国内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现状以及得到的启示,为分析中小企业银行金融服务问题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运用理论分析法和实例分析法,对银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主要对福建当地金融状况和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其间重点通过笔者对长乐中小企业的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和问题;第五章是撰写本文的重要目的,主要针对福建当地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从银行的市场定位、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简化流程方面、金融服务创新方面提出了福建银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对策和建议。4.期刊论文 张璟.朱金福.Zhang Jing.Zhu Jin-fu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比较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是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由于两者均包含了金融和物流两类服务,又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在融资实务中经常被混淆.有鉴于此,本文对这两种融资方式的概念、运作主体、运作模式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厘清,进一步指出了两者的区别和金融机构选择融资方式的流程,并对融资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各运作主体均能达到收益最大化.5.期刊论文 谢圣涛.XIE Sheng-tao 国外物流金融研究综述-物流科技2010,33(4)物流金融是物流业务和金融业务集成创新发展的新形式,是基于物流业务开展的金融服务.从历史角度对国外物流金融发展演变进行考察,首先对一种历史悠久的基于仓储业务的物流金融业务形式-仓单质押融资的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对公司金融、财务管理领域与物流金融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最后是对基于供应链业务的高级物流金融形式-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6.学位论文 白马鹏 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设计与优化 2008 如何在供应链背景下,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增强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降低其融资成本,已经成为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入手,对供应链金融定义、设计体系与应用、项目组合选择以及应用案例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明确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形成原因,即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金融机构的服务改革以及渠道中介企业的蓬勃发展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出支撑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四块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出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并创造性的提出一套系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设计框架。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本文以加速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费用结算为目标,提出了NRF-LC物流金融模式,具体内容包括:运用供应链金融服务设计框架,设计了NRF-LC模式的结构和关键流程,并将NRF-LC物流金融模式与仓单质押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基于NRF-LC融资模式运作过程,建立了融资服务平台和物流企业的定价博弈模型,运用Stackelberg分析方法,获得了均衡状态下的各方定价决策;建立了基于融资频率的NRF-LC模式的收益模型,得到了融资频率的可行域,然后利用联合优化的方法,得到了融资频率的最优解,并根据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思想设计了最优结算次数时的融资补偿策略,最后将NRF-LC收益模型与直接贷款收益模型进行比较,获得临界融资频率。基于信贷组合理论,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供应链金融项目组合的选择模型,将供应链金融的定量研究由单一服务模式的收益研究升级为服务项目组合的风险-收益研究,更加符合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以真实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项目作为案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设计框架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为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7.期刊论文 朱晓伟.Zhu Xiaowei 供应链金融下的存货融资模式-陕西农业科学2010,56(2)存货融资业务是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条有效途径.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金融机构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考察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大范围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入手,总结和分析了物流金融下存货融资的模式,对供应链金融下的存货融资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8.期刊论文 刘桂英.LIIU Gui-ying 物流金融发展趋势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8,22(12)资金周转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生命线.物流金融能将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为一体,同时也将物流与资金流有效结合在一起.发展物流金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银行金融创新的需要.物流金融正是基于物流增值链中供应商、终端用户、金融机构及物流企业等各方的共同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正在成为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共同关注的目标.从近年来物流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的物流金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从事单一货物质押.今后应朝着更为深入的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方向发展.从监管方面看.要从静态质押监管向动态质押监管方向发展;从客户方面看,要从流通型客户向生产型客户发展;从质物方面看,要从现货质押向买方信贷发展;从环节上看,要从单一环节向供应链全过程发展.9.学位论文 肖敏 供应链金融的协同管理研究 2008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为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急需一种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来指导各企业的运作,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最终目标。从一些银行在现实中已经开展的供应链金融实践,我们发现供应链金融是一个由多个不同性质的企业组成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它不是单个企业的简单堆积与合作,而是一个生态群的整合,其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这说明我们应该寻找一种研究此类系统的方法去动态地分析其演化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研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通过怎样的相互协作而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的结构,尤其集中研究以自组织形式出现的结构,从而寻找与子系统性质无关的支配着自组织过程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因而,用协同学的思想来研究供应链金融系统是一个科学有效的途径。本文首先确立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即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理论和协同学的相关概念、问题、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框架的介绍,对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的核心范畴进行了界定。且本文在此创新性地将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进行了对比以突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内涵和优势,从而为后面的协同学分析打下了一定基础。接下来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协同学分析,找到了支配供应链金融系统运行的序参量,并利用动力学原理构建数学模型研究供应链金融的自组织演化规律,揭示了供应链金融协同的作用机理。然后在以上协同机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的一般模式并给出了该模式的实现策略建立长期紧密的供应链金融合作伙伴关系。为了能够对供应链金融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的高低及所提出的系统协同管理的一般模式进行定量的衡量,本文在建立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的系统协同度测量模型。最后,为使以上章节所做的理论分析得到实践的检验,本文在第六章针对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实例进行了简单的协同分析。当然,本文虽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