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__商业模式创新研究.pdf
2 0 1 0 1 2 总第4 0 4 期商业研究文章编号:1 D 0 1 1 4 8 X(2 0 1 0)1 2 0 1 9 2 0 5基于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袁宏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 0 0 4 3 3)摘要:进入2 1 世纪,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平台被广泛的运用在商业运作的各个领域,基于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创新大量涌现,并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商业运行模式。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结合互联网的特征,从注意力经济、网络效应以及互联网经济的竞争模式和数字产品的成本特征四个方面,论述了基于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并分析总结了互联网经济中几种常见的免费商业模式类型。关键词:免费商业模式;竞争模式;成本特征;网络效应;注意力经济中图分类号:F 6 2 6 5文献标识码:AI n n o v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o nF r e eI n t e m e t b a s e dB u s i n e s sM o d e lY U A NH o n g w e i(S c h o o lo fP u b l i cE c o n o m i c s&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S h a n g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o fF i n a n c ea n dE c o n o m i c s,S h a n g h a i2 0 0 4 3 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 t ot h e2 1t hC e n t u r ylb e n e f i t i n gf r o m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t e r n e tt e c h n o l o g y,t h eN e t w o r ki sw i d e l yu s e di nv a r i o u s 踟糯o fb u s i n e s so p e r a t i o n s-a n df r e eI n t e m e t b a s e db u s i n e s sm o d e l sc o m eo u ti nl a r g en u m b e r s。w i t ht h ec o n t i n u o u s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b u s i n e s sm o d e l s T h i sp a p e ri sb a s e do ne c o n o m i cp r i n c i p a l s-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I n t e r a c t-t od i s c u s st h er o o tc a u s ea n df o r m i n gm e c h a n i s mb e h i n dt h ef r e eI n t e r a c t b a s e db u s i n e s sm o d e l。f r o mt h ef o u ra s p e c t so fa t t e n t i o ne c o n o m i c,I n t e r n e te f f e c t s。I n t e m e te c o n o m i c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d i g i t a lp r o d u c tc o s t。a n dt h e nf u r t h e rt oa n a l y z ea n ds t n n m a r i z et h em o s tc o m m o nk i n d so ff r e eb u s i n e s sm o d e li nI n t e m e te c o n o m i c s K e yw o r d s:f r e ei n t e m e t b a s e db u s i n e s sm o d e l;e c o n o m i cc o m p e t i t i o n;c o s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 t e m e te f f e c t;a t t e n t i o nb a s e de c o n o m y早在2 0 世纪初期,“免费”的商业模式就十分盛行。例如剃须刀厂商通过免费派送剃须刀具,从后续销售刀片盈利,就形成了典型的捆绑销售模式;早期的电视节目也是免费向观众播放的,通过第三方广告商预付的广告费来盈利。诸如此类的免费商业模式数不胜数,可见“免费”的商业模式来并非一个新生事物,而是不断的改变其模式形式来呈现。2 0 世纪末的互联网革命诞生了互联网经济,随之而来的商业形式的改变则是以数字时代的“免费”商业模式踏上了历史的舞台。M S N、腾讯、电子邮箱、3 0 6 软件、维基百科等免费网络工具或网络服务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行为方式:利用互联网可以收看免费的电影以及下载海量歌曲,而不用为此付费;相对于传统电信及邮局邮件而言,实时的网络通话及电子邮件因为其几乎免费的成本和使用的便捷性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大量的门户网站和专业类细分网站向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免费似乎改变了人们数千年来的等价交换法则,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它愈来愈成为免费经济的代名词。传统教科书中关于资源稀缺性的研究在这个到处充斥着免费产品的“富裕”时代似乎变得不再重要。2 0 0 4 年提出“长收稿日期:2 0 1 0 0 8 1 5作者简介:袁宏伟(1 9 8 2 一),男,重庆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万方数据总第4 0 4 期袁宏伟:基于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 9 3 尾”理论的经济学家克里斯安德森惊叹:“这个世界太疯狂,全世界都在发送免费的午餐”。一、“免费”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免费信息产品之所以在互联网经济中大行其道,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经济形态。荷兰学者A M o w s h o w i t z(1 9 9 7)认为:网络产品在网络平台上的每一道加工工序均能增加它的交易价格。初始定价为零的产品可以看出基础产品,通过在基础产品上再次开发或者升级,会逐步的提升产品的最终价格旧J。J e a nT i r o l e(1 9 8 8)认为免费和收费产品的捆绑销售的方式是一种价格歧视和市场圈定行为,厂商通过捆绑销售,提高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获得比一般销售更高的规模效应,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J。C a r lS h a p i r o 和H a lV a r r i n a(1 9 9 9)在著名的信息规则(I n f o r m a t i o n sR u l e)一书中阐述了厂商以不同韵价格提供不同版本的产品采用的版本化差别定价原则,其关键是通过不同版本的差别化定价来识别不同差别的需求,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该书同时也阐述了由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型商业战略一互联网竞争中的标准战略。这种商业模式中的“标准”扩大了网络外部性,减少了不确定性及消费者的注意力锁定,并通过互联网中免费信息产品的推广,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战略“标准”HJ。于春晖、钮继新(2 0 0 3)分析了信息产品市场中广泛运用差别定价的条件,并介绍了版本划分和拥绑销售等差别定价模式在网络信息产品市场的应用p 1。王峰娟研究了软件产品差别定价的四种形式:个人化定价、群体定价、地区定价和版本定价,从而发掘数字产品成本及价格的关系特征J。付力力(2 0 0 3)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信息产品的版本划分和定价决策。当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时,通过免费派送信息产品的低端版本,以扩大其网络价值成为信息供应商的一项基本策略1 7 1。徐水尚(2 0 0 7)认为互联网存在网络效应,在互联网经济中,信息产品或服务伴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其效益才会逐步增加,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哺J。在现有研究中,关于信息产品的定价及互联网经济特征的研究对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对于这些定价方法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策略性方面,并没有深入研究免费商业模式的深刻原因,对互联网经济的特征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本文以研究免费信息产品的形成机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信息产品的特性和市场竞争情况等决定互联网采用免费商业模式的原因,并力图建立一个科学的信息产品定价的分析框架,以解释随互联网时代发展而产生的这种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二、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原因分析(一)数字产品的成本特征使“免费”商业模式成为可能数字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的特征,它具有特殊的成本结构。生产第一份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研发和创造成本,但是一旦这份产品创造成功,传播和复制的成本极低一J。以在线音乐为例,在数字复制品和P 2 P 传输方式的推动下,音乐发行的实际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微软开发W I N D O W S 操作系统的过程中,W I N D 9 5 的第一张光盘实际研发费用就花费了2 5 亿美元,而在其以后的经营过程中拷贝第二张和第三张却只要几美分。由于数字产品一般通过网络分销,几乎不花任何的分销成本,因此,数字产品具有较大的高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特征。此外,生产数字产品的固定成本主要是沉淀成本,即一旦产品没有研发成功或者研发以后没能大规模推向市场,那么这份产品就不会创造任何利润,并导致严重亏损【1。以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在企业产品具有大量固定成本而边际成本相对较小的时候,该企业只有通过大量的后期产品生产及销售,以获得规模效应,从而赚取利润。对于这类产品而言,由于后续生产的边际成本远远小于初始生产开发的固定成本,所以产品的数量越大,其平均成本则越小。在销售价格至少大于边际成本的情况下,随着销量的增加,总利润会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正是这种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生产关系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数字产品生产的基本特征。与传统产品的销售和消费模式相比,消费者或者受众在接受数字产品和服务时所花费的成本很低,产品的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以及废旧产品的处理成本几乎都下降为零。消费者需要花费只是搜寻成本、以及学习使用成本,而这两项成本对于大多数数字产品而言也是很低的。随着以谷歌、百度、雅虎等搜索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搜索成本将会不断下降,网络用户可以准确而便捷的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字产品。正是基于互联网数字产品的这种生产及消费成本的特征,使得互联网数字产品的制造商往往选择前文所述的“免费”商业模式来销售商品,以期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通过大量低边际成本的后续商品销售来实现前期投入的回收,并最终获得收益的最大化。(二)“免费”的商业模式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宠儿M i c h a e lH G o l d h a b e r(1 9 9 7)最早提出“注万方数据1 9 4 商业研究2 0 1 0 1 2意力经济”的概念,他在注意力购买者(A t t e n t i o nS h o p p e r s)一文中指出,“注意力经济”是指如何更有效地配置企业现有的资源,以最低成本去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其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无形资产,即经营消费者的注意力川。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以及同质化的产品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大量过剩的。消费者去寻找这些信息或产品就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以便建立对所需商品的了解和信任,而消费者的这种时间和精力的耗费随着信息的泛滥而不断增加。因此,相对于过剩的信息,消费者的注意力开始变得十分稀缺,从而使得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了互联网经济的显著特征。特别是当数字产品极低的边际成本使得传统的定价策略在数字产品市场上失效时,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就成为成功获取最终收益的关键。在互联网经济中,互联网企业为了盈利就必须将注意力转化为经济价值。互联网媒体既需要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同时又是要完成注意力价值的交换,所以互联网经济是在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基础上创造价值2|。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拥有大量的客户就掌握了大众的注意力,庞大的客户群就成为了公司最大的资产。这种将客户群纳人公司资产的做法改变了传统经济对于资产的认识,与稀缺经济的理论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正如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腾讯公司当初所采取的商业模式,在通过“免费”的产品“诱饵”成功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和认可后,再通过这些产品的后续经营利润去回收当时的大量固定投资和免费产品的成本。当该公司2 0 0 7 年以免费聊天软件Q Q 赢得8 5 2 6 亿注册用户后,其后续的盈利模式则变得简单而又清晰了。可以说腾讯公司的成功正是在于有效的吸引了当时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市场竞争尚未白热化之时及时的获得了消费者注意力的认可,从而获得了市场的绝大份额,为其后续数字商品的经营创造了非常有力的条件。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如果网络经营企业成功的掌握了大众的注意力,则可以认为该企业已经成功的完成了经营销售的“战略目标”。(三)“免费”商业模式是提高“网络效应”的手段所谓网络效应。是指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该网络用户的数量,用户数量越大,网络的价值就越大,即一种产品越是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对它的评价就越高,需求量也就越大。网络效应会产生滚雪球效应,一旦网络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网络的用户人数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网络,从而产生需求方规模经济,即产品的效用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大。这种效应也称为直接网络效应。试想,当某个消费者使用某公司的邮箱或者通信工具时,而其余大部分人都不使用这一工具,那么该消费者如何能与别人顺利完成沟通和交流呢?互联网企业就是利用直接网络效应来扩大网络或产品的客户群,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美国著名的流量信息网站A l e x a 曾就各大门户网站的访问流量与经济价值进行过深入的比较分析,一个显著的结果即是某个网站的访问量越大,则该网站的商业价值越大,这种价值初期表现在该网站的广告费用及网页版面收入上,随即则更深层次的反映在该网站的证券市场市值及评估价值等具体价值之中“。还有另外一种网络效应,即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它是指同一个网络下多个相关产品的关系,即其中一种网络产品用户数量的增加会带动相关产品需求增加,产品之间有可能存在互补效应,也有可能只是同一网络下或同一品牌下的产品。随着相关产品需求的增加,产品之间会形成正反馈效应。这种互补产品销量的增加从形式上和传统经济理论中互补产品的原理相似,但效果要更为明显。因为网络上的数字商品更容易做到系列上的配套,并且在互补品的设计上也更为简单。当消费者习惯于使用某网络企业的一种商品时,他也往往会被该企业同一系列的其他商品所吸引。因此,互联网企业就可以通过其中一种免费产品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用其他的产品或者升级产品来获取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效用取决于互补产品的品种多少、质量好坏和价格高低。互补产品的品种越多、质量越好、价格越低,则产品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价值就越高。可见,互联网企业就是充分利用间接网络效应将注意力转化为价值。互联网企业深知网络效应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在产品推向市场的早期,为了产生网络效应,都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免费就是其中的一种。例如淘宝网在成立之初,为了迅速扩大市场就采用了免费的策略;同样,2 0 0 8 年3 6 0 安全卫士公司也高调宣布3 6 0 杀毒软件永远免费。这种种免费策略的选择,其目的均在于直接或间接的扩大网络效应,从而使企业最终从消费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另外,由于数字产品边际成本极低,因此网络新增一个用户或者多售出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也会很低,特别是随着科技飞速的发展,存储、信息处理和带宽通信等成本的急速下降,一个网络能承受的用户数量变得几乎无限大。这也一定程度万方数据总第4 0 4 期袁宏伟:基于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 9 5 上加强了网络效应的扩散“威力”,使通过“免费”商业模式来扩大商品的网络效应成为企业的重要选择。(四)市场竞争特点决定了“免费”商业模式的盈利性网络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表现出新兴经济的特点。首先,互联网经济是一种充裕经济,它的特征是当产品一旦创造出来,供给可以无限大,在网络经济中绝大部分信息和产品和的供给是不受任何限制,并且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同样一则新闻在不同的网站上播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同一首歌曲和视屏可以通过无数个网站提供下载,即便存在技术垄断的产品,如微软的操作系统,也很难限制别人拷贝。因此,当信息和数字产品的供给变得无限大且同质化时,对商品的需求方就成为经济均衡的关键。换句话说,互联网经济是以需求为中心的买方市场。由此特征导致的结果是:在网络经济中,大部分的数字信息和产品市场几乎是完全竞争市场。对于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同质无差别的产品或服务来说,在竞争的驱使下,产品价格降到很低或者干脆免费就成为必然引。所以,网络经济也表现为以需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其次,在互联网经济中,相对于那些因为同质化和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所造成的完全竞争市场的经营模式,互联网经济中也同时存在着其他的竞争模式,这些多种竞争模式的共存体现了互联网经济的另一个基本特点“。随着对互联网商品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在互联网中也存在着很多个性化或者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从质量效果上区别于网络中所提供的同质化的免费产品,并且边际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这些产品的需求,消费者则会面对一个有价格差异的产品市场。例如通过网络得到过去的经济数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为了研究的目的需得到有关未来经济数据的准确预测则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如果某个消费者想拥有一个3 G 的免费邮箱,只需要去门户网站申请即可,但是如果需要更为先进的专业邮箱,则就需要付费了。这些专属化、个性化的产品以差异化服务决定差别市场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互联网经济中的另一个主要市场垄断竞争市场。通过对互联网经济所形成的市场竞争模式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同质化的完全竞争市场,还是专属化、个性化的垄断竞争市场,网络市场的供给方都可以通过选择“免费”模式来达到盈利性的要求。因为在同质化、低边际成本的完全竞争市场,生产企业正是通过免费产品的提供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从而起到很好的广告作用和目的;在专属化、个性化的垄断竞争市场,生产企业也是通过提供免费商品与付费商品的结合,以免费商品吸引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免费商品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导向,以免费商品衬托付费商品品质的提高,从而最终引导部分消费者购买付费商品,实现企业的盈利。三、基于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分类在互联网经济中,人们确实享受到了种种免费的好处,但作为互联网企业所最关心的问题必然是企业的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互联网企业在短期内基本均倾向于通过免费迅速占领市场,扩大“客户资产”以引起注意力,从而形成网络效应,但是长期来看互联网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以达到最终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每种免费模式下一定会有互联网企业根据不同经营战略需要所选择的商业模式。以下是互联网经济中几种常见的免费商业模式,对于这些商业模式的运用,企业往往不是单一的依靠某一种,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市场竞争的程度选择多种模式综合运用。(一)免费加收费版免费加收费模式是互联网最常见的一种商业模式。互联网企业先期通过向大众提供边际成本极低的数字产品或者服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些几乎免费的“馈赠”,就像用来吸引大量消费者参与进来的诱饵,这些少许的一点甜头有特别深的用意“:首先,它们会直接吸引有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的消费者来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让大家注意到这些产品和服务,毕竟大家的注意力相对这个充裕的世界是极其有限的;其次,这些馈赠还会逐渐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使原来不具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对收费的产品和服务产生购买意向。当一个网络吸引了足够多大众时,它就不必担心赚不到钱,因为总有少数人去购买他们的收费产品,这些少数人就足以使他们盈利。从销售价格与商品成本的关系来看,一项网络软件和服务中有9 9 的用户选择免费版,而只要有l 的付费用户就可以支撑整个业务。G m a i l 和网易邮箱,3 6 0 安全卫士可以看成这个模式的集大成者。3 6 0 安全卫士在中国有2 4 亿用户,其中只要有1 的人需要付费服务,则企业所获取的收益就能够完全的支持其整体的经营战略:因为它意味着该企业可以拥有2 4 0 万的付费消费者,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传统经营模式中在商店或书店能销售出去的商品总量。可以说正是提供免费商品所起到的万方数据1 9 6 商业研究2 0 1 0 1 2广告和导向作用,才能使付费商品有如此大的潜在市场。(二)三方市场经济学家把这种模式称为“双边市场”:由第三方付费来参与前两方之间的免费商品交换。三方市场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电视媒体:电视媒体负责向观众免费播放新闻、娱乐节目以及广告,而广告发布商向电视媒体支付广告费,广告产生了较好的效应可以扩大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销量,最终弥补广告费;媒体运营商用广告费收入来弥补运营成本并获得利润。观众虽然免费收看了电视节目,但是只要观众中有极小的一部分人在观看广告后购买了广告发布商的产品,那么广告发布商就能获取广告效用的回报。可见三方市场模式下仍然可以用注意力经济来解释,媒体播放的免费节目只是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当大量的观众观看了广告之后,就有可能成为广告发布者的潜在客户。如果观众在观看了广告之后购买了广告发布者的产品,这样媒体和广告商的合作就成功的将消费者注意力转化为价值。现实经济环境中不只存在三方市场,还存在比较复杂的多边市场,这种模式严格来说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结构,彼此之间通过契约联系在一起,共同提供服务,完成产品的交换。(三)非货币市场非货币市场来自于个人行为的外部性。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成本很低,人们上网的时间几乎是免费的,唯一花费的就是时间成本,这也是互联网能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大的平台,人们在互联网上完成各种各样的互动,用来满足自己各种需求,或者进行交换。只要存在一个大型的平台,就存在交换的可能型,人们通过交换各取所需,彼此增加对方的福利引。例如,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或者增加在某个组织的认同感,人们倾向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告知他人一些信息。随着大量人群在互联网社区的聚集,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就会吸引更多的参与进来,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聚集,使互联网具有的一定的公共性。个人行为的外部性给其他人带来效用的提高,从而使公众处于一个有利的外部性平台上,这就是互联网络商业模式的非货币市场本质。四、结束语科学技术的进步成就了互联网,而得益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不断的攻城略地,向传统的商业模式发出强有力的挑战。环顾四方,一片片的商业沃土上已然遍插“免费”大旗,这已经是一个用户对“免费”习以为常,商者视“免费”为盈利模式的时代。正如已经易帜的互联网商业巨头E b a y 易趣更名为T O M易趣,重新选择“免费”模式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战略一样。诸多昔日的网络巨头正在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来迎合现代互联网新兴商业模式的到来,从而期望抓住下一轮经济变革的“命运”。可以预言免费的商业模式正在大行其道,并将最终成为改变我们生活及消费模式的重要因素。参考文献:1 美 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 M 蒋旭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 0 0 9 2 A M o w s h o w i t z O nt h et h e o r yo fv i r t u a lo r g a n i z a t i o ns y s t e m s J R e s e a r c ha n dB e h a v i o r a lS c i e n c e1 4(1 9 9 7):3 7 3 3 8 4 3 C a dS h a p i r o,H a lV a r r i n a I n f o r m a t i o n sR u l e M H a r v a r dB u s i n e s sP r e s s,1 9 9 9(1):1 2 7-2 1 1 4 J e a nT i r o l e T h eT h e o r yo fI n d u s t r i a lO r g a n i z a-t i o n M M I TP r e s s,1 9 8 8(9):1 7 2 8 5 于春晖,钮继新网络信息产品市场的定价模式 J 中国工业经济,2 0 0 3(5):3 4-4 1 6 王峰娟软件产品差别定价的四种形式 J 经济师,2 0 0 1(3):1 1 一1 7 7 付力力网络效应下信息产品的版本划分和定价策略 J 商业研究,2 0 0 3(2 4):1 3 2 1 8 徐水尚虚拟企业运营模式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2 0 0 7 9 张小兰论信息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 J 社会科学研究,2 0 0 2(3):3 1 3 3 1 0 欧阳效辉信息产品的版式定价策略 J 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 0 0 4(2 0):2 4 2 6 1 1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 M 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0 1 2 王立e 时代“争夺眼球”的新兴经济 J 求索。2 0 0 4(6)1 3 英 布里金肖网络公司价值评估:前沿观点金融衍生工具与资本市场译库 M 周金泉,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 0 0 5 1 4 鲍熹懿,于斌斌,鲍曦静网络市场价格悖论研究 J 当代经济,2 0 0 9(7):4 5 4 7 1 5 张丽芳,张清辨网络经济与市场结构变迁 J 财经研究,2 0 0 6(3 2)1 6 互联网杂志社杂志社行走的榜样: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5 0 佳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 0 0 6(责任编辑:李江)万方数据基于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作者:袁宏伟,YUAN Hong-wei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433刊名:商业研究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年,卷(期):2010(12)参考文献(16条)参考文献(16条)1.张小兰 论信息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2(03)2.徐水尚 虚拟企业运营模式研究 20073.付力力 网络效应下信息产品的版本划分和定价策略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3(24)4.王峰娟 软件产品差别定价的四种形式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1(03)5.于春晖;钮继新 网络信息产品市场的定价模式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3(05)6.Jean Tirole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887.Carl Shapiro;Hal Varrina Informations Rule 19998.A.Mowshowitz On the theory of virtual organization systems 19979.杂志社 行走的榜样: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50佳 200610.张丽芳;张清辨 网络经济与市场结构变迁 2006(32)11.鲍熹懿;于斌斌;鲍曦静 网络市场价格悖论研究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09(07)12.布里金肖 网络公司价值评估:前沿观点-金融衍生工具与资本市场译库 200513.王立 e 时代争夺眼球的新兴经济 2004(06)14.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张帆 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 200015.欧阳效辉 信息产品的版式定价策略 2004(20)16.克里斯安德森;蒋旭峰 免费-商业的未来 2009 本文链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