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8部编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doc

    • 资源ID:69634407       资源大小:66.0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部编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doc

    2018部编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2018年春期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9、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饮酒。二、特殊词义【一词多义】 志 标记。(寻向所志)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寻找。(寻向所志)随即,不久.(寻病终)闻听说。(村中闻有此人)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sh)舍弃,放下。(便舍船)(shè)房舍.(屋舍俨然)作 劳作.(其中往来种作)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三、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文章线索: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第2、3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2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描写了桃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尚。第3段:写桃花源人邀请渔人做客及渔人辞去的过程。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定)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所历: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第三部分(第4、5段): 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为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含蓄地表明这个桃花源是虚构的)四、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2.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答: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答: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答: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答: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答:表现了桃花源人不愿让外界知道桃花源的存在,不希望外人进来打扰桃花源的祥和安宁。作用是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神秘。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回答,试说说渔人是怎么回答的?答:渔人的回答是:“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答:“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是晋.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内容?答:“如此"包括渔人自己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村中人的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作记号的事。12、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给桃花源增添神秘色彩。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答:表明事情真实可靠,真实的历史人物,亦真亦幻的故事,让结局充满传奇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14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妙。 1)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安宁、民风淳朴。百姓生活富足、和乐.五、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态度)1、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2、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1、为什么要虚构桃花源?2、为什么要写桃花源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答:用意是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这个理想在当时能不能实现?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答: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六、迁移拓展 1、与本文有关的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联系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4)怡然自乐:快乐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5)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6)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2、对联:黄发垂髫享太平,美好理想寄桃源。3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豁然开朗.4。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5、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点拨: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6、桃花源的美好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点拨:(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2)社会环境:安定和平。(3)人文环境:自由快乐.7、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点拨:世外桃源,借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8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9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10、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想继续在桃源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答:不足为外人道也。 源中人生活安定,桃源人能安居乐业,桃源人能和睦相处.11、请用自己的话说出桃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答:(1)问渔人从哪里来(2)桃源人向渔人说明他们来桃源的原因。(3)桃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4)渔人向桃源人介绍外界情况。12、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答:此人一一为俱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都会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10、 小石潭记知识汇总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与韩愈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本文选自柳河东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按原文填空: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潭中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主旨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三、注音:篁(huáng)竹 清冽(liè) 卷(quán)石底以出 为坻(chí) 为嵁(kn) 参(cn)差(c)披拂 佁(y)然不动 俶(chù)尔远逝 往来翕(x)忽 犬牙差(c)互 寂寥(liáo)无人 悄(qio)怆(chuàng)幽邃(suì ) 龚(gng )古 四、解释词语:(一)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4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5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6。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二)重点词语:1、篁竹:竹林。2、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3、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 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4、水尤清冽: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特别。冽:凉。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用来。为:作为。6、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卷:弯曲。以:而.7、坻:水中高地。 8、屿:小岛。 9、嵁:不平的岩石。10、翠蔓:翠绿的藤蔓。 11、披拂:随风飘拂。 12、可:大约,表示估计数目。13、 许:上下,左右。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表示数量不确定,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14、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 15、佁然:呆呆的样子。16|、俶尔:忽然。 17、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8、乐:逗乐,取乐。 19、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 20、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21、犬牙:像狗牙一样.22、差互:相互交错。 23、不可知其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可:能够。24、寂寥:寂静寥落。 25、悄怆:忧伤的样子。 26、邃:深远。27、以:因为. 28、清:凄清。 29、居:停留。30、乃:于是、就。 31、之:代指这里的景致。 32、去:离开。33、游:游玩。 34、隶:附属,随从。 35、从:跟随。五、翻译句子: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7、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逗乐。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这里的景致便离去了。12、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六、问题探究: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环境,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孤凄悲凉的情感.2、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观鱼时的心情:“似与游者相乐”,在这种环境中,作者暂时忘却了自身的烦恼,产生了与鱼同乐的情趣。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浸透着作者凄苦悲凉和压抑的心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写触景生情,忧伤至极,从此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力求排遣郁闷的心情,但又最后无法解脱的深沉痛苦的心境。3、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日光、鱼影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却又无处不在写水。4、二段写潭中的游鱼生活灵动,情趣盎然,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既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澈,又传达出作者愉悦的心情。5、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参考答案: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6、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A抓住了溪流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B比喻。C形象写出小溪流的蜿蜒曲折,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展现出小潭源的神秘莫测。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8、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参考答案: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即移步换景)来描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9、选文在写景上很有技巧,如“动静相称”,“虚实相生”,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别说明这两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动静相称: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静中有动更显出环境的雅静。虚实相生:如写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表面写鱼,其实也在写水,鱼历历在目,则水澄澈透明,鱼为实,水为虚,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答: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七、朗读节奏: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全石/以为底。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7、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1、核舟记作者魏学洢(yi)(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张潮编制的虞初新志收录。一生字难字器皿(mn) 罔(wng) 贻(y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 诎(q) 箬(ruò)篷 高可二黍(sh)许 石青糁(sn)之 髯(rn) 执 (zhí)不属(sh)舟尾横卧一楫(jí)椎(chuí) 髻(jì)葵(kuí) 扇天启壬(rén) 戌(x) 二通假字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 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与字之后.)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拣。)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还有)三。一字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中轩敞者为舱 (是) 为人五:(刻有) 可: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 (形容词,“端正、正”) 木:能以径寸之木 (木块) 以至鸟兽、木石 (树木 ) 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叫)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是) 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扇,量词)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扇子) 启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 天启壬戌秋日 (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转折,但是) 以:能以径寸之木 (用) 以至鸟兽、木石 (甚至) 语:如有所语(说话) 此中人语云(告诉) 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四。古今异义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2、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3、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通“拣”,挑拣。 今义:简单,容易。 五词类活用(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手艺奇妙精巧) (6)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梳着椎形发髻 ) 六倒装句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倒装句表强调)七省略句则题名其上,省略于,原句应为:则题名于其上. 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于,原句应为: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八双重否定句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罔不,无不;全都。九文章结构模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此文体类似于现代说明文十内容理解1、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1)】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说明对象核舟。第二五段,详述核舟之“奇巧”。【(2)介绍船体大小,结构布局。(3、4)介绍船头、船尾人物的神态和动作(5)船背的题名、篆章和着色】按照空间顺序细致说明。第六段总述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由衷地赞美雕刻者精湛的雕刻技艺“技亦灵怪矣哉!"。 2、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用料体积小(2)所刻事物繁多 (3)刻物情态毕备 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答: (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4、 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5、从文中找出船夫不在划船的依据.(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 (1)文中有“舟尾横卧一楫”句;(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6、王叔远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些文字,而不是诸如花草鸟兽之类的内容,这是因为什么? 答: 为了配合核舟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十一.文学常识1、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著的虞初新志一书,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说明文。2.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3、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鲁直”即他的好友、诗人黄庭坚。12、诗经二首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 。共收录从 西周初年 到 春秋中叶 的诗歌305首,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 雅 、 颂 三个部分.其中“ 风 "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又叫“ 十五国风 ”或“国风", 它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 雅 ”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 大雅 ”、“ 小雅 ”,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 ”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3、诗经题材广泛,普遍运用 赋 、 比 、 兴 的表现手法,所谓 赋 ,就是直陈其事; 比 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 是起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语言朴实优美,以 四言 为主,兼有杂言,音律和谐悦耳,其中不少篇章采用 “重章叠句” 的艺术形式。4、后人常把“ 离骚 "和诗经 的“ 国风 ”并称为“风骚”.5、四书包括: 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6、五经包括: 易经 、 诗经 、 尚书 、 礼仪 、 春秋 。7、六经是春秋时期孔子教授和编译的六类科目的教科书,这六本教科书在孔子晚年成型,在弟子的不断传播中被强化,最后在汉代被称为汉代“六艺”,包括诗经、尚书 、礼仪 、 乐经 、 易经 、 春秋 。孔子所教授的“六艺”与周朝教授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比,其文化课内容和外延显然丰富多了,应该算是一种创新。从此,这“六经”就成为儒家的必读书目。8、诗经的“六义”包括: 风 、 雅 、 颂 、 赋 、 比 、 兴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按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和“小雅”,有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即十五个诸侯国或地区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间。“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歌词。诗经中的作品形式多以四言为主,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蒹葭选自诗经 国风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4、蒹葭以蒹葭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5、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6、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7、诗经中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8、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7、你如何理解蒹葭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答: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8、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蒹葭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答: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足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9、关雎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答: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10、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1、关雎以雎鸠和荇菜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美好情感。诗中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本诗表达了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情感。12、关雎中的“流”“采"“芼”释义有何异同,说说这样使用的好处。答:流:捞取 采:采择 芼:挑选。这几个词都用来描写淑女采摘荇菜时的动作,本质上没有不同.这样的变换,避免单调重复,使文章富于变化。13、诗经中常采用“兴"的手法,即先从别的事物说起,以引起所咏之物,用以寄托情感。请以本诗为例,谈谈这些“兴”的句子对表达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首章以雎鸠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第二章以荇菜的参差,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想象中的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的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提示出来了.14、诗中的“湄"“坻"“ 涘”“ 沚”各指水的什么地方?答: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坻:水中的高地。“ 涘”:水边。“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15、本诗每章以“蒹葭”和“白露”的不同状态起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表明时间的推移,渲染秋景的凄清,烘托主人公对意中人苦苦追寻而难以得到的愁惨悲凉的心情.16、蒹葭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重章叠句”,即“复沓”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通过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主人公不能走近“伊人”而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16、蒹葭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情感?答:不顾艰难险阻,对意中人穷追不舍的精神和深切怀念之情。17、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做爱情诗,但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很的差别,请你就此简要说说。答:关雎重于叙事,本诗重于情感;“窈窕淑女”是实实在在的人,“伊人”则若即若离;关雎以人写情,本诗以景起情;关雎“具体”,蒹葭朦胧。关雎 理解性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6、.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辗转反侧,寤寐思服。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蒹葭理解性默写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jin ji)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溯洄从之,道阻且右。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注意事项

    本文(2018部编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